范憶堂的雙面音樂性格範憶堂1988年出生,3歲入門西方古典音樂,9歲學習民族音樂,11歲擔任室內樂與電子樂隊樂手,15歲學習作曲。通曉鋼琴、揚琴、箏、長笛等樂器,以“微觀歷史”的文學音樂概念做出風格。自幼受父母及東西方音樂薰陶,1999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2005年為中央音樂學院錄取。師承著名揚琴演奏家黃河、王英、陳富民,作曲家石小陶、黃旭,古箏演奏家江澹西等人。畢業後憑個人組合“鳥和樹”,揚琴與手風琴的創意搭配受到關注。兩年間在海內外13座城市舉辦“浮生繪”音樂專場。2012年以“鳥和樹”及個人作品《成都印象》奪得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非傳統組合金獎。
音樂演出“浮生繪”個人專場2011年范憶堂 音樂演出“浮生繪 Fusion of Us”台灣(5場)“浮生繪 Fusion of Us”桂林站“浮生繪 Fusion of Us”陽朔站“浮生繪 Fusion of Us”廣州站“浮生繪 Fusion of Us” 北京站(合作 孫瑩 加藤伸吾)“浮生繪 Fusion of Us” 成都站“浮生繪 Fusion of Us” 麗江站“浮生繪 Fusion of Us” 北京798音樂專場2012年“浮生繪 Fusion of Us” 鄭州站2013年“浮生繪 Fusion of Us”長沙站(2場)“浮生繪 Fusion of Us”北京解放軍軍樂廳音樂專場(合作 童森 音為愛民樂團)音樂會2008年范憶堂 音樂會國家大劇院爵士講座音樂會(合作 曲大衛)2009年“孩子” 北京蓬蒿劇場跨界音樂專場(2場 合作童森)“探戈探戈” 繁星劇院音樂專場(合作 劉昭)2010年“我” 中央音樂學院 I音樂聯盟 概念音樂專場“哈爾濱之夏”音樂節開幕式 表演嘉賓(合作 柳珊珊)2011年“淺眠” 北京不插電爵士鋼琴彈唱會(合作 曲大衛)“異色” 音樂專場(合作 jozee jozee jozee)2012年“遊園君夢”北京目的地藝術空間展覽開幕 個人音樂專題“出色”(合作 肖向平)2013年“印象探戈” 中國計量學院35周年校慶 主題音樂會(合作 印象探戈)“印象探戈” 東莞文化周末劇場音樂專場(合作 印象探戈)戲劇范憶堂 舞台劇2006年北京國際音樂節 《莫扎特神奇之旅》主演(導演:Paul Pement 樂團:英國皇家少兒管弦樂團)中央音樂學院 爵士音樂情景劇《When I Fall In Love》 編劇及主演2009年中央音樂學院 《遊園.驚夢》 導演、編劇及主演(合作院校:中央戲劇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現代音樂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北京蓬蒿劇場 《告白》 導演、編劇及主演2010年侯樂天《音樂喜劇》 主創及主演2011年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喜劇特別版》 (合作 侯樂天 曲大衛)2012年費明作品《東寰廣場D座停電事件》 主演及音樂南鑼鼓巷戲劇節 鋼琴短劇《一個不想練琴的廚師不是好兒子》 編劇及主演(合作 侯樂天)幕後2006 北京“閱讀生活音樂沙龍”創意總監2008 奧運“相約北京2008”之國家大劇院《天一生人中日音樂家創意音樂會》 服裝設計與舞台總監2009 北京國際音樂節《絳州大鼓專場音樂會》音效總監2011 798藝術節期間 VIBE798當代青年周 策劃總監2012 舞台劇《茱麗小姐》音效設計 導演:羅巍2013 騰訊兒童劇《洛克王國大冒險》聲樂指導 導演:顏永祺2013 “音為愛”公益音樂會 技術指導
2006 “鸚鵡杯”室內樂演奏金獎 鳥和樹2007 香港佛教文化產業大使2008 第三屆“全國文華藝術院校獎” 揚琴專業青年組優秀獎;傳統組合銅獎2009 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 非傳統組合 第四名 鳥和樹2012 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 非傳統組合 金獎
音樂作品單曲
歌曲名稱(歌曲說明) | 發行時間 |
---|---|
出色(首支個人正式單曲) | 2013-12-30 |
遊園.驚夢范憶堂 舞台劇2009年中央音樂學院與幾大高校學生共同排演的舞台劇《遊園.驚夢》,一個關於初衷與價值探討的故事,范憶堂編劇導演。劇目因臨演前一周男一號個人問題而臨時替換了新演員,導致成品未能達到效果。他說這是不成功的一次演出經歷,但現場女觀眾卻多在結局處落淚,可不可以說不成功但絕對沒有失敗呢?後來他推掉了《遊園》的演出邀請跟計畫,決定重新茁壯及完善自己。脫泥與憶堂范憶堂從2007年開始寫部落格,更新緩慢。在舞台創作之前,這裡是他的舞台。脫泥和憶堂是現實與故事的兩個分身,一邊是雜文、散文、時事探討,另一邊墮入不同的時間空間敘事。看不到完整的故事,只有一個一個生活片段交織的篇幅。玄的是有幾個人物前後貫穿,Honey、天穹、小鳥、祁逸翔,等等,在不同時間地點,他們的人生好像被莫名地連在一起。從三年饑荒到2023年的未來,小人物們演繹著共通的情緒。調情2007年電腦故障,萬事俱備的小說發表一事被迫告停。《調情》的書本成品遲遲沒見蹤影,卻在2010年以鋼琴獨幕劇《一個不想練琴的廚師不是好兒子》搬上舞台,博得好評。抑鬱症2010年,結束了北京的最後一場演出,范憶堂停止了創作。他說那是他自我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打的一場仗,本來在用作品探討價值,卻在現實中推翻了自我。體力透支引發心臟和胃病,加上恐慌症,明明難過還在台上演喜劇逗笑觀眾,後來整整半年都沒有勇氣上舞台。究竟發生了怎樣的一連串的挫折?還好,2011年他從台灣踏出了新的一步。浮生繪范憶堂 走出抑鬱症范憶堂為音樂專場命名《浮生繪》,寓意鬧室外清雅一筆。“浮生”亦是fusion音譯,指融合。走出音樂廳,從劇院、藝術空間到酒館、咖啡館、搖滾現場,以更多樣的方式與不同層面的聽眾融為一體。微觀歷史“跨界”這個詞就他自己而言就是追求一種“微觀歷史”——“不同領域的樂音可以融合,不同時空的情緒,不同年代的悲喜都可以共鳴。人類面臨的問題,某個層面上是永恆的,衣、食、住、行、情感、尊嚴、價值,我們的追求、欲望,得到時歡喜,失去時痛苦,哪個年代都一樣。”“我所有不同門類的創作,都可以用微觀歷史概括。選擇用什麼方式,音樂、戲劇還是繪畫,都只是在選擇一個最貼切的表達。有人說我是獨立是藝術家、跨界音樂人,如果范憶堂三個字是定位,那也不錯。”(本段部分內容根據新聞、專訪及范憶堂部落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