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振華

蘇振華的個人資料

蘇振華詳細資訊(以下內容包含:蘇振華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歌曲列表 MV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個人資料介紹)
蘇振華生日:

人物生平

蘇振華(1912-1979),湖南平江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軍主要創建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6歲起就開始放牛割草、上山打柴,年齡稍長即從事農業勞動。1926年參加兒童團。1927年參加少年蘇振華先鋒隊。1928年參加平江農民撲城暴動。1929年參加游擊隊,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第3軍團,改名蘇振華。曾被選為連隊士兵委員會委員長,參加過長沙戰役。同年11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起在紅5軍任排長、連政治委員、團黨總支書記、師經理處政治委員、紅5師第13團政治委員。曾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因在作戰中英勇頑強,負傷不下火線,被授予三等紅星勳章。長征初期,率部參加攻克土城、婁山關、遵義城等戰鬥。後任紅4師第12團政治處主任、政治委員。到陝北後,參加直羅鎮、東征戰役。1936年6月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因學習刻苦、成績優良,被毛澤東稱為“工農分子知識化的典型”。1937年1月紅大改為抗日軍政大學後,任第2、第1大隊大隊長。1926年參加兒童團和游擊隊。192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1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歷任紅軍戰士、班長、排長、連政委、團政委。在中共蘇區歷次反“圍剿”中英勇善戰,多次負傷仍堅持戰鬥,當選為全國第一、二屆蘇維埃代表大會的代表。在長征途中,他和十二團政委鍾赤兵帶領該團一舉攻占婁山關口,鍾赤兵負重傷後接任團政委,和團長謝嵩一道指揮部隊擊退敵人,突入遵義城。1936年4月,入紅軍大學第一期第一科學習。1947年黃河川北第一縱隊駐地 左一蘇振華抗戰時期,歷任抗日軍政大學大隊長、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黨校校長、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政委兼魯西軍區政委等職。與楊勇共同組織了潘溪渡戰鬥,在魯西平原地帶與日軍交戰。1941年5月,任新組建的冀魯豫軍區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政委、二野五兵團政委。1949年貴州解放後,任貴州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中共貴州省委書記。1954年4月起,任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1958年,他率團出國購買、引進海軍裝備。後領導建立了海軍科學研究基礎和比較完整的造船工業體系。他主持組建了6個海軍專業研究所,並設立海軍科學技術研究部。蘇振華1959年後任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文化大革命”中,蘇振華受到林彪集團的殘酷迫害。1972年復出後,出任海軍第一副司令員,隨即又改任海軍第一政委。1976年粉碎“四人幫”時,與耿飆等受中央指派連夜接管了被“四人幫”控制的新華社、廣播電台、電視台、人民日報社等宣傳機構。為防止“四人幫”在上海的餘黨陰謀策劃反革命武裝叛亂,中央派他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與倪志福、彭衝到上海主持工作。中共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79年2月7日,因突發心包膜破裂在北京猝然逝世。抗日戰爭初期,繼續在抗大學習和工作。1939年7月隨羅瑞卿率領部分學員到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辦學。1940年5月起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後為教導第3旅)兼魯西軍區政治委員,曾與楊勇一蘇振華在南口視察炮兵部隊起組織指揮潘溪渡戰鬥。1941年5月任八路軍第2縱隊兼冀魯豫軍區政治委員,參與組織領導冀魯豫邊區軍民開展敵後平原游擊戰爭,多次挫敗日偽軍“掃蕩”和反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犯,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根據地。其間曾深入鬥爭實際,先後總結出魯西南抗日根據地曹樓、伊莊、劉崗3個村以百餘人的地方武裝,堅持苦鬥三個月,成功抵禦6000餘人的頑軍的進攻,以及冀魯豫軍區小部隊分散活動的成功經驗。1944年5月冀魯豫軍區與冀南軍區合併後,任新的冀魯豫軍區副政治委員兼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黨校校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政治委員,與楊得志率部參加邯鄲戰役。1946年12月兼任第1縱隊司令員,率部長途行軍千餘里參加巨金魚戰役。西台集戰鬥中,堅持在前線實施不間斷的指揮,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68師主力4000餘人,受到野戰軍通令嘉獎。1947年5月與司令員楊勇率部參加魯西南戰役,在突破國民黨軍防線後,一舉攻克鄆城,創造了晉冀魯豫野戰軍1個縱隊單獨攻堅、圍殲國民黨軍1個師部又2個旅的先例。後率部參加進軍大別山,參與指揮高山鋪戰役,所部因戰績突出,被野戰軍記大功1次。1948年率部參加宛東、豫東、鄭州戰役。淮海戰役中,率部參加阻擊和圍殲黃維兵團。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戰軍第5兵團政治委員,參加渡江戰役後,率部直出浙贛蘇振華線,解放衢州、景德鎮、上饒等20餘座城鎮。同年11月進軍西南,解放貴陽,任貴州軍區政治委員、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貴州省委書記兼省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領導貴州軍民剿滅國民黨殘餘武裝和土匪,開展土地改革運動,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1954年4月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57年2月任海軍政治委員。大力加強海軍各級中共組織的建設,強調思想政治工作要滲透到作戰、訓練等各項實際工作中去。領導總結出艦艇出海三階段政治工作和海軍航空兵飛行四階段政治工作等經驗。參與領導組建海軍科研機構,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對加速海軍現代化建設起了重要作用,為人民海軍的發展壯大作出重要貢獻。1959年9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副秘書長。“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被解除一切職務。恢復工作後,於1973年1月任海軍第一政治委員。1974年2月參與指揮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1975年1月任中央軍委常委。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後,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上海市革命委員會主任。團結帶領廣大軍民迅速穩定了上海的局勢,使工業生產產值逐月上升。是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


革命生涯

湖南平江縣人。1928年曾參加平江農民撲城暴動。1929年8月加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8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第三軍團五軍一師三團當戰士、班長,參加了兩次攻打長沙的戰鬥。1932年3月任連政委。1933年夏任紅四軍十團總支書記。1934年4月任紅五師十三團政委。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和長征。1935年2月任紅四師十二團政委。到陝北後,於1936年5月入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高級班學習,同年12月任紅大二科科長。左六,與中央工作組和上海市委的同志們合影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抗日軍政大學大隊長。1940年6月起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政委,7月兼魯西軍區政委。1940年,參加了百團大戰。1941年7月任八路軍第二縱隊兼冀魯豫軍區政委。1944年冀南軍區與冀魯豫軍區合併後任冀魯豫軍區副政委。參與領導冀魯豫邊區軍民挫敗日軍“掃蕩”、擊退國民黨頑固派軍隊的進犯,堅持和發展了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自1945年8月起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一縱隊政委、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委員。1949年1月任人民解放軍第五兵團政委。先後與楊得志、楊勇等率部參加邯鄲戰役、張家口保衛戰、進軍大別山和淮海、渡江、西南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貴州軍區政委、司令員兼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中共貴州省委書記。參與領導剿滅國民黨軍殘部和土匪的鬥爭。1954年任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軍黨委副書記。1957年2月任海軍政委。“文化大革命”中被解除職務。1973年1月任海軍第一政委,1975年8月任海軍黨委第一書記。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上海市革命委員會主任。他是中共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十一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1959年後任中共中央軍委委員、軍委副秘書長,1975年1月任軍委常委。他還是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三級紅星獎章、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79年2月7日病逝於北京。


大事年表

蘇振華,1912年6月2日出生於湖南省平江縣三墩戴家鋪一個僱農家庭。自幼務農。1928年7月平江起義後參加赤衛隊。1929年 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6月參加紅軍,改名一級獨立自由勳章蘇振華。11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1年後,蘇振華歷任班長、排長、連政委、團政治委員,先後參加了兩次攻打長沙及中央根據地歷次反“圍剿”作戰,在戰鬥中作戰英勇,身先士卒,並多次負傷。1933年8月1日,在第四次反“圍剿”作戰中因表現英勇和戰績特殊,榮獲中央軍委主席朱德頒發的三級紅星勳章。參加了中央紅軍的長征,途中紅三軍團整編為4個大團後,先後任第十二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長徵到達陝北後,率領十二團參加了直羅鎮戰役和東征作戰。1936 年被選送到紅軍大學第一期一科高級班學習,以驚人的毅力克服文化程度低的困難,努力學習政治理論和軍事課程,被毛澤東譽為工農分子知識化的典型。 1936年11月,蘇振華任紅軍大學二期二科科長。1937年8月,任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第二大隊(政治大隊)大隊長,第四期改任第一大隊(軍事大隊)大隊長。1936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抗大”第五期開赴抗日前線的晉東南辦學,與華北聯合大學合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後改稱為青年縱隊),蘇振華任第一團團長。從事抗大教學工作期間,以極端負責的精神和高度的熱情,出色地完成了各期學員的培訓任務,為培養抗戰骨幹作出了貢獻,並因此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表揚。1940年5月,蘇振華調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員兼魯西軍區政治委員,同時兼任魯西軍政委員會主席。 遵照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發動民眾、壯大隊伍、堅持敵後鬥爭的指示,積極擴兵、整軍,將運河支隊、泰山支隊、晉西獨立支隊第二團等部隊進行了統一整編,並組織指揮了潘溪渡戰鬥,創造了在魯西平原地帶痛殲日軍的範例。 1941年5月,蘇振華出任冀魯豫黨政軍委員會書記,主持了魯西軍區和冀魯豫軍區合併工作,並任軍區政治委員。針對該地區地處5省(河北、山東、 河南、安徽、江蘇)交界的平原地帶,根據地被日偽軍據點和封鎖溝分割,以及日軍頻繁“掃蕩”和國民黨頑軍不斷製造摩擦的複雜局面,總結了曹樓、倪莊、劉崗3村莊打破敵人“囚籠政策”的經驗,寫出了《魯西南三個村的鬥爭是怎樣堅持的》調查報告。毛澤東對報告充分肯定,1944年5月,冀南軍區和冀魯豫軍區合併成立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後,任軍區副政治委員兼平原分局黨校校長。抗日戰爭勝利後,蘇振華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政治委員,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及時向部隊各級領導提出了思想上從抗日民族戰爭轉到同蔣介石的國內階級鬥爭上來,戰術上從游擊戰轉到運動戰上來,工作上由地區分散轉到高度集中上來的要求,對克服部隊和平麻痹思想、投入解放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全面內戰爆發前夕,與縱隊司令員楊得志率部參加了阻止國民黨軍沿鐵路線北上的平漢戰役,並主動出擊敵長官部,斃敵4000,生俘國民黨第十一戰區副司令長官馬法五以下官兵8000人,還促使高樹勛率國民黨新八軍起義。之後參加了張家口戰役、懷來戰役等一系列作戰。1947年5月,劉鄧大軍在魯西南強渡黃河,轉入外線作戰。7日,蘇振華率領第一縱隊一天拿下鄆城,再次受到劉、鄧通電嘉獎:“創造了一個縱隊單獨攻堅和殲敵兩個旅的先例,爭取了大反攻中第一個光榮和重大勝利。”之後率部千里躍進大別山,建立大別山根據地,在後來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經略中原的歷次作戰中屢建戰功。淮海戰役中,率縱隊頑強阻擊國民黨黃維兵團20萬人北援徐州,有效地掩護了中原野戰軍主力的集結與展開;接著又率部參加了圍殲黃維兵團的戰鬥,取得了殲國民黨軍1.6萬人,生俘國民黨兵團副司令吳紹周等將級軍官9人的輝煌戰績 。1949年2月,蘇振華任第二野戰軍第五兵團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大西南作戰。1949年11月14日,率部一舉解放貴陽,切斷了胡宗南集團南逃的退路。新中國成立後,蘇振華先後任貴州軍區政治委員兼中共貴州省委書記、貴陽市軍管會主任,貴州省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省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等職務。1954年4月調到海軍,先後任海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海軍政治委員,對於人民海軍的政治思想工作、軍事訓練和裝備建設,特別是對建立海軍科學研究基礎和比較完整的造船工業體系,形成軍事科學研究、工業生產和訓練使用三者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做出了重大貢獻,使人民海軍發展壯大成為一支具有現代作戰能力的海上武裝力量。“文化大革命”中,蘇振華受到林彪集團的殘酷迫害。1972年復出後,出任海軍第一副司令員,隨即又改任海軍第一政治委員。曾任中共中央軍委副秘書長。1973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與“四人幫”一夥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為粉碎“四人幫”做出了重要貢獻。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蘇振華出任上海市委第一書記,為穩定“四人幫”長期經營的上海的局勢, 團結廣大軍民迅速摧毀和肅清“四人幫”幫派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蘇振華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曾擔任過中央軍委委員 、常委、副秘書長。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55 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蘇振華於1979年2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67歲。


歷史故事

蘇振華的治黔計畫 貴州解放,當新上任的省委書記蘇振華在街頭把目光轉向人們襤褸的衣衫、泛黃的臉龐和缺衣少食的兒女時,他的心頭不禁湧起一陣悲涼。“貴州要治本,人民要當家做主人。扎好根子,是搞好貴州的百年大計!”上任不久,蘇振華就開始了他雄心勃勃的治黔計畫。土地制度的改革,是蘇振華治理貴州的突破口。貴州省的封建剝削極其嚴重,有的地區地租達到相當高的程度,甚至,奴隸制的殘餘也很普遍。這種情況下,蘇振華在領導貴州土地改革的時候,堅持依靠和充分發動僱農,他認為這是土改成功的關鍵。對參加土改工作隊的幹部,他一再強調,一定要發動最底層的農民,在貴平漢戰役中的蘇振華州掀起天翻地覆的土改運動。蘇振華還結合互助合作、民主選舉、抗美援朝等運動進行土改複查工作,進一步發動民眾鬥倒漏劃的地主,徹底地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貴州省是個多民族的大省,由於歷史的原因,民族問題十分複雜。蘇振華不僅從貴州這種多民族的實際情況出發領導土改鬥爭,而且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團結少數民族上層人士的工作。不時有穿著各色民族服裝的幹部民眾成為他家裡的座上客,他們與蘇振華一起聊天,討論問題。抓少數民族工作,蘇振華特別重視把黨的政策帶給他們,讓他們知道“世道已經變了”,現在已是老百姓自己的天下。在農村普遍開展反封建鬥爭時,他就及時地站起來反對脫離生產的傾向。一旦完成土改,就要把農業生產作為中心任務來抓,這是蘇振華的主張。蘇振華還堅持一點,一把手強有力的領導,是搞好任何事的關鍵。為加強農村和農業戰線的領導,蘇振華直接領導互助合作運動,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貴州農業生產取得很大的發展。1954年是貴州歷史上值得紀念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裡貴州吃糧靠外省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並且外調餘糧達到4.3億斤。全省半數僱農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中農水平。貴州在歷史上幾乎沒有現成工業,只有張之洞在鎮遠青溪開辦過一個小鐵廠,抗日戰爭中建立過一些小修理廠,臨解放時已破爛不堪,奄奄一息。面對這種情況,蘇振華提出“貴州要有自己的工業”的口號,他積極領導在貴州興辦的工業。他親自到貴州發電廠做動員,組織職工恢復生產,給人民送去光明。他到豫豐紗廠同工人座談,鼓勵他們多紡織,多織布,給人民帶來溫暖。由他提議興辦的製革廠,使貴州盛產的牛皮有了出路。由他組織在貓跳河上建成的貴州第一個水電站,送給貴州人民更多的光明。他組織擴大茅台酒的生產,增加了工廠收入,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在他的組織下,生產出貴州有史以來行銷全國的鍛釺機……為了進一步發展貴州工業,蘇振華十分重視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早在解放之初,他就了解到徐采棟這個人曾留學法國,是位冶金專家,便請他參加規劃貴州工業建設的工作,後來這位冶金專家當了貴州省的副省長。貴州剛一解放,他就主持召開了貴州市職工代表會,邀請全市69個單位568位工人代表到會,與他們面對面交流,了解民情,傾聽民心。為使工作穩妥踏實,他在土匪猖獗、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冒險跋涉,深入農村、工廠、水電站、工地。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全省所有專區和許多縣,他幾乎跑遍,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蘇振華有一種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法。為解決地委一級的工作問題,他總是先到縣、區去考察。為解決縣委一級的工作問題,他又是先到區、鄉去考察。對領導幹部的任用和對人事的處理,他從不簡單行事或獨斷專行。“蘇振華有軍隊工作的經驗,也有地方工作的經驗,軍隊不用,我們用”平漢戰役中的蘇振華中國海軍初建,蘇振華懷著一種重任在肩的歷史使命感,於1954年出任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到職後不久,蘇振華就去了各艦隊、基地與島嶼,了解部隊,熟悉幹部,深入調查研究,學習海軍業務。很快,他就完成了從地方到軍隊領導角色的轉換。協助司令員蕭勁光積極創建海軍,他成了真正的核心領導之一。2年後,海軍建設迎來了歷史性的轉折,標誌是1956年6月海軍第一次黨代會的召開。在會上,蘇振華代表黨委作工作報告,十分欣慰地指出:“在正確的海軍建軍方針的指導下,國家已經建立了一支以空、潛、快為主的海上戰鬥力量。”談到今後海軍建設的基本問題,蘇振華認為是在現有基礎上提高一步,他說:“這就要求部隊集中力量培養各種專業幹部,加強部隊的戰鬥訓練和有計畫地進行基地工程以及各方面的建設。”中國海軍組建已有7個年頭,這段艱難的初創時期只是海軍建設的起步。這次大會後,海軍建設進入成長發展時期。1957年2月,蘇振華被任命為海軍政委,也開始了他領導建設海軍的新階段。中國研製核潛艇工程是在這個時候啟動的。早在1953年,毛澤東在同水兵們一起航行時就發出號召:“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而海軍的強大,關鍵還在技術提高。他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一點:海軍要趕快搞技術,搞設計,搞科學研究。針對外國海上封鎖,1958年,毛澤東斷然提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造出來!”周恩來指定蘇振華擔任核潛艇研製領導小組組長。蘇振華立即著手組建工作機構,動員全國力量投入這一工程,組織核動力開發研究。1960年,中蘇交惡。蘇聯單方面撤走專家,有關艦艇與飛彈的資料和部件也不再提供。這使中國正在建造的艦艇陷入困難境地,有半途而廢的危險。但中國人不信邪,中國核潛艇研製工作仍然繼續進行。1960年6月,北京原子動力所提出了《潛艇核動力方案設計(草案)》。經中央軍委批准,於1961年組建艦艇研究院,調得力幹部劉華清、於笑虹和戴潤生擔任領導。1962年,由於內有天災人禍,外有赫魯雪夫施壓,中國國民經濟十分困難。許多建設項目被迫下馬,核潛艇研製也面臨難以前進的困難。蘇振華堅持保留必要的研製人員,使核潛艇研製工作不致中斷。1964年10月16日,中國西部沙漠上空,升起了核子彈爆炸的蘑菇雲,驅散了籠罩中國3年的“晦氣”。蘇振華日夜不能釋懷的核潛艇研製工程,這時便又提到了他思考的重要位置。中央專門委員會批准核潛艇研製重新上馬,時間是1965年8月19日。核潛艇研製再度開發,蘇振華激動得流下了淚水。但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就在這個時候,林彪操縱李作鵬等人篡奪海軍領導權的步子加緊。10月,李作鵬等利用海軍黨委三屆二次會議的機會,背地裡炮製了《三年基本總結》,為他們奪海軍領導權大造輿論。隨後的“文革”濁流席捲全國,林彪一夥利用動亂,在1967年1月15日深夜,非法綁架了蘇振華,接著將他宣布為“三反分子”、“鄧小平安在海軍的定時炸彈”,實行殘酷鬥爭,從精神和肉體上進行百般折磨。自1967年至1972年,在長達6年的時間裡,蘇振華被剝奪了同中央和中央軍委的聯繫,過著“勞改犯”的生活。身處逆境的蘇振華不為個人安危著急,但為海軍建設擔憂,為核潛艇研製擔心,為所有新型艦艇的研製擔心。核潛艇的研製因“文革”混亂面臨擱置,危險還是毛澤東化解的。在關鍵時刻,他連續幾次親筆批示,加快了研製核潛艇的進程。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勝利下水。十多年的艱辛,幾度風雨。身處湖南偏僻關押地的蘇振華,聽到這個訊息後,激動不已。1972年,蘇振華回到北京,這是毛澤東和周恩來親自過問的結果。毛澤東批准他恢復工作。周恩來也提出:“蘇振華有軍隊工作的經驗,也有地方工作的經驗,軍隊不用,我們用。”蘇振華恢復工作後,改任海軍第一政委,並擔任海軍黨委第一書記。1973年,他參加了中共十大,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蘇振華大力整頓海軍,使遭受林彪反革命集團嚴重破壞的海軍出現了新面貌。並且,領導海軍急起直追世界海軍強國。1975年5月3日,毛澤東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他同每一個到會的政治局委員握手交談。他握著蘇振華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共和國的海軍要使敵人怕。”說著,又不無遺憾地用小拇指比劃著名,“現在的海軍只有這么大!”他又鼓勵道:“海軍要靠你呀!”蘇振華是無愧於重託的。在他和海軍其他領導人的努力下,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結束了中國百年來有海無防的歷史。1976年10月6日,中央採取斷然措施,一舉粉碎了“四人幫”篡黨奪權陰謀。蘇振華受中央委派連夜接管了新華社、人民日報社等宣傳機構。粉碎“四人幫”後,“四人幫”的餘黨在大本營上海企圖做垂死掙扎,陰謀策劃反革命武裝叛亂。而被“四人幫”一夥把持的中共上海市委陷於癱瘓,情況十分緊急。中央於10月20日決定:由蘇振華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同倪志福、彭衝到上海主持工作。蘇振華一行到上海後,團結和帶領上海廣大軍民,迅速摧毀了“四人幫”在上海的幫派體系,把上海的揭批整運動和各條戰線的工 作納入正常軌道。“四人幫”在上海的10年苦心經營,一朝破滅。1977年8月,蘇振華參加中共十一大,被選為中央委員,接著在十一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了,蘇振華仍十分牽掛著海軍現代化建設。1979年春節,他帶病走遍海軍機關大院,看望了幹部和戰士。2月6日,他的病情加重,但仍舊向醫院請假,參加了海軍所屬的一個研究所的會議,並在會上講了40多分鐘的話,他以百倍的信心和激動的話語展望海軍裝備發展的明天。


蘇振華歷年演唱過的歌曲

  • 2014-01-25歌曲:作伴 (feat. 洪百慧)
  • 2014-01-25歌曲:逗陣唸歌 (feat. 洪百慧)
  • 2013-12-06歌曲:愛你
  • 2013-12-06歌曲:習慣
  • 2013-12-06歌曲:假裝愛過
  • 2013-12-06歌曲:換帖兄弟
  • 2013-12-06歌曲:敢不敢
  • 2014-01-25歌曲:愛在天涯 (feat. 戴梅君)
  • 2013-12-06歌曲:雪花飛
  • 2014-01-25歌曲:兩岸兄弟 (feat. 林俊吉)
{"vars": {"token": "3ba46da0d4dc9e0a004a4d354cb5d464"},"triggers": {"trackPageview": {"on": "visible","request":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