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宗教“天主教”對應的英語寫作“Catholicism”,直譯“至公主義”、“至公論”或“至公精神”,特指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到宗教改革期間的基督教及西方宗教歷史時期,也是羅馬帝國的奴隸制社會瓦解後~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前整個歐洲中世紀的封建社會主體政教,歷史地位類似於中國的儒家或法家。該詞由“Catholic”(至公)與“-ism”(主義)組成,其中前者來自希臘語“καθολικισμός”,音譯“加特利”,又由‘κατά’(立足於)與“λος’(全部的)組成,定型於晚期中古英語,主要有古典法語“catholique”和晚期拉丁語“catholicus”兩種原始轉寫。詞義等同於英語的“universal”(普世),與描述全人類、全地球的“ecumenical”(大公)通用。因此意指“統括一切的“、“包羅萬象的”、“寬容大量的”,也是對其所信仰的全能天主(俗稱:上帝)的詮釋與定義。該主義的誕生也象徵著基督教脫離它的母體“猶太主義”(猶太教,Judaism),成為不分種族、國籍的大公宗教。天主教的立法機構及運營實體稱作“天主教會”(英語:Catholic Church),是“至一至聖至公及宗徒教會”(英語:One Holy Catholic and Apostolic Church)的簡稱,直譯“大公教會”、“公會”、“公教會”,又被形容為“普世教會”(Universal Church)、“慈母教會”(Mother Church)。該會的前身是耶穌受難後,他留世的眾門徒組織在耶路撒冷的宗教團體,後陸續在羅馬帝國東部的拜占庭、安條克、耶路撒冷、亞歷山大港與帝國首都羅馬落成五座初代教會管區;當時沒有實際的名稱。得名“大公”,則是由公元70年代接任安條克主教的聖依納爵基於“耶穌基督所到之地,是為大公教會”的思想提出,也就是一個整體的教會,信仰與學說完全的統一,且完整的傳承。後逐漸單指處於首席位置的羅馬,天主教也逐漸單指羅馬奉行的教條。此外,依納爵和後來的耶路撒冷主教聖濟利祿、伊茲密爾主教坡旅甲等東部領袖強調這一教會的“正統性”,因而東部教會也通稱作“正教會”(Orthodox Church)。普世教會
政派 | 教會(-派) |
---|---|
羅馬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依首任羅馬教會主教聖伯多祿後繼者組建。首都位於梵蒂岡城國。12億人。羅馬天主教(12張) | 古羅馬及西方基督教禮儀傳統教會1個:拉丁人派(Latin Catholic Church),1世紀伯多祿(Petrus)創立在羅馬帝國行省阿非利加,後進入帝國首都羅馬。羅馬成為基督教及天主教會中心。伯多祿殉道後,成為首位基督徒認可的聖人主教。5世紀,利奧一世(Leo I)成為首位被教會內外認可的偉人領袖。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第50任安達修二世(Anastasius II)成為首位非聖人的主教。教會政治及國教化後,主教的品行逐漸受到教會內外質疑。7世紀,第64任額我略一世(Gregorius I)成為第二位教會內外認可的偉人。9世紀,第105任尼閣老一世(Nicolaus I)成為第三位偉人。11世紀,東西教會大分裂,第152任利奧九世成為第109任主教以來的第一位聖人主教。16世紀,宗教改革及第二次教會大分裂期間,第225任庇護五世被認可為聖人;20世紀,第257任庇護十世成為宗教改革及庇護五世以來教會400餘年的第一位聖人主教。同世紀繼任的第264任若望·保祿二世(Ioannes Paulus II)成為尼閣老一世以來1000餘年的第一位世俗及教會認可的偉人領袖。該會與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是中國境內現存的兩個天主教會,在中國大陸非法。台灣、香港、澳門可自由傳播。國際範圍狹義的天主教。中國大陸則特指中國天主教。 |
政派 | 宗派 |
---|---|
東方派天主教(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22個與拉丁派教會教義共融的東方基督教自治宗派。詳見東儀天主教會。 | 古希臘及拜占庭帝國禮儀傳統教會14個:阿爾巴尼亞人派、白俄羅斯人派、保加利亞人派、克羅地亞人及塞爾維亞人和黑山人派、希臘人派、匈牙利人派、義大利裔阿爾巴尼亞人派、馬其頓人派、默基特人派、羅馬尼亞人派、俄羅斯人派、魯塞尼亞人派、斯洛伐克人派、烏克蘭人派 |
西亞述帝國及安條克禮儀傳統宗派3個:馬龍派、敘利亞人派、馬蘭卡拉派 | |
東亞述帝國及迦勒底禮儀傳統宗派2個:敘利亞迦克敦派、敘利亞馬拉巴爾派 | |
亞美尼亞王國禮儀傳統宗派1個:亞美尼亞人派 | |
古埃及及亞歷山大帝國禮儀傳統宗派2個:科普特人派、衣索比亞人派 |
政派 | 宗派 |
---|---|
獨立天主教運動(Independent Catholic movement),自4世紀世俗政權開始干涉教義後,依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獨立的一系列宗派。強調正統的詳見東正教,參見東方正統教會、景教。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降,徹底脫離大公主義的詳見加爾文宗,參見新教。 | 中國天主教:中國天主教愛國會,部分主教與羅馬共融。組織上存異。 |
菲律賓天主教:菲律賓獨立教會,WCC成員。 | |
波蘭天主教:波蘭國立天主教會,WCC成員。 | |
凱爾特教會(Celtic Catholic Church)。凱爾特人禮儀傳統。 | |
福音天主教,WCC成員。 | |
老派天主教,WCC成員。 | |
盎格魯天主教(Anglo-Catholicism),盎格魯撒克遜人禮儀傳統。詳見聖公會的高教會派。包括盎格魯路德教會(Anglo-Lutheran Catholic Church),基於宗教改馬丁·路德終身未改宗的原因建立,屬路德宗的小眾宗派,現名奧格斯堡教會(Augustana Catholic Church) | |
解放天主教運動(Liberal Catholic Movement),採用解放神學的一系列宗派。 |
初代教會耶穌與十二門徒公元1世紀前期,基於猶太民族預言與信仰的受膏者(傅油者)〔希伯來語:מָשִׁיחַ、默西亞〕,拿撒勒的耶穌(納匝肋人耶穌)開始在羅馬帝國的巴勒斯坦(巴力斯坦)、小亞細亞一帶從事宗教活動及社會活動。耶穌是一位教育家(拉比)、神學家(宣道士)和醫生,他在會堂教育世人知識、宣講天國福音、醫治人們的疾病、替人們消災弭禍。後來聖伯多祿(彼得羅斯)與聖安德肋(安得烈亞)兄弟為首的十二人成為耶穌十二門徒,並被委以驅魔的權柄和治病救人、接濟世人疾苦、奉獻自己的大使命。是為大使命宗徒(使徒),以及教會興建學校、醫院、福利院、養老院等慈善機構和事業單位的發端。30年代,伯多祿在凱撒利亞認耶穌為基督(默西亞),以及天主(上帝)之子。相傳耶穌將通往天國的鑰匙、寬恕與絕罰的權威、高於地獄的權柄神授予了這位最年長的宗徒,並囑咐他將教會建在磐石上。直到耶穌釘死十字架。三天后,據說伯多祿等耶穌的追隨者們見證了耶穌的復活和升天,於是這堅定了他們的信心。32年,伯多祿成了實際的領導者,並基於耶穌的教誨和生平開始傳教,組建了在耶路撒冷的宗教團體。後交由耶穌的兄弟及長老聖雅各伯擔任首任耶路撒冷主教。60年代,伯多祿趕往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傳教,組織起第5座初代的羅馬教會,後遭羅馬皇帝尼祿處以十字架刑。相傳伯多祿殉道前,要求行刑者將自己倒釘十字架,因為自己不配和耶穌基督同樣釘死。是為聖伯多祿十字(聖彼得十字)。伯多祿死後,聖理奴(聖李諾)接任伯多祿,就任第2任羅馬大主教。羅馬逐漸成為基督徒的中心。70年代,耶路撒冷聖殿損毀,猶太人分散到世界各地,猶太教正宗破落;基督徒組成的五大初代教會(五大牧區)成型。包括繼承於伯多祿的羅馬教會,是為西方教會;安德肋的希臘教會(君士坦丁堡)、雅各伯的猶太教會(耶路撒冷)、馬爾古的埃及教會(亞歷山大)、保祿的安條克教會,是為東方教會。約78年,理奴殉道。聖厄拿古肋德(克雷)繼任,獲得羅馬公民權的拉丁公民權,約91年4月26日殉道。聖古肋滿(克萊孟一世)繼任,相傳在101年11月23日(儒略曆11月25日)殉道。古肋滿在位期間通過《古肋滿第一書信》處理了科斯林教會的糾紛。羅馬主教逐漸扮演起各地教會的仲裁者。是為教宗制(教皇制)的萌芽。進入2世紀,第5任主教聖厄法禮德(立德)建立選舉宗教領袖的樞機主教制。第9任聖厄啟奴(伊琪)制訂神職人員的品級與職權,以及給新生兒洗禮後自動獲得“教父母”(代父母)身份的制度。第12任聖所多祿(沙德)提出“非司祭主持的婚禮,為無效”的思想。第14任聖必古德肋(維克托一世)確立拉丁語為羅馬教會的官方語言。2世紀中葉以後,西方羅馬教會的拉丁語與東方的希臘語兩種禮拜儀式(彌撒)成型,差異也逐漸加劇。154年,第11任主教聖厄拿啟德(啟德)與伊茲密爾主教聖伯理察仆(坡旅甲),就主日在哪天的問題展開磋商。190年代,必古肋德與伯理察仆經過討論,提出“不在星期日禮拜者,開除教籍”的聲明。公元3世紀,隨著基督徒的壯大,第15任主教聖哲不理奴(則斐琳)在位期間,關於誰是正統思想與誰是異端思想的爭論逐漸加劇,羅馬教會疲於應對。第16任主教聖察禮德(加理多一世)時期,因選舉制度的不完善,反對派的樞機主教選舉出了首任“對立教皇”聖先伯禮德(ππόλυτος)。聖烏爾巴奴(烏爾班一世)繼任後,以前者為正統。230年代,第18任主教聖方德阿奴(彭謙)成為首任自動退位讓賢的主教。是為榮休制的發端。繼任者聖法必阿奴(法比昂),為馬爾克·尤里烏斯·菲利普(阿拉伯人菲利普)父子施洗,菲利普成首位基督徒羅馬皇帝。結束大規模的受迫害期,繼而大力發展地下教會的設施布局、整備羅馬的教會組織結構,並設定調查和收集殉道者事跡的信箱。240年代,隨著新皇帝德基烏斯上台,教會再次遭到鎮壓,法必阿奴殉道。主教位空缺14個月,在迫害間歇期選出第20任主教聖古爾拿留(科爾乃略),空缺期實際領袖的長老聖諾阿謙奴(Novatianus)則成為第二名對立主教。古爾拿留主張神職人員殺人、通姦、背教是大罪,諾阿謙奴則主張人無權審判人、只有末日審判才有審判權。前者得到了神學家西仆理阿奴(Cyprianus)的支持,並成為正宗。253年,古爾拿留殉道,後6年因帝國的鎮壓,又換了4任主教。整個250年代合計9年6任;諾阿謙奴歷經了2至5任,並著成三位一體論。第22任主教聖思德望(斯德望一世)期間,提出一次洗禮、終身有效、改宗無需重洗,並提高了羅馬教會在初代教會的定位。是為首座主教意識的萌芽。第25任主教聖篤修(狄約尼削)繼任後,提出“理性的信神”的指導方針,解決了亞歷山大的信徒暴亂,並迎來新皇帝加里恩努斯的特赦。教會合法化。268年,篤修病故。是為羅馬教會成立200餘年的首位非殉道主教。但在新皇帝奧勒良上位後,教會再次遭到鎮壓。274年10月30日,第26任主教聖腓肋古慈(斐理斯一世)為幫助基督徒躲避迫害而殉道,其支持三位一體和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理論、反對阿里烏斯派(薩莫薩塔人保盧)耶穌非神的教義主張,則成為基督徒的主流思想。教會在皇帝奧勒良死後,重新恢複合法地位。第29任主教瑪爾哲禮奴(瑪策林)繼任後,基督徒大範圍地滲透到帝國的各個階層。301年,位於羅馬帝國以外的亞美尼亞王國,繼承自耶穌十二宗徒聖西滿與聖巴爾多祿茂的亞美尼亞教會(亞美尼亞正教會),成為第一個國家宗教。302年,因基督徒反對皇帝崇拜的傳統,羅馬帝國在新皇帝戴克里先上台後,則以清理異教徒名義,再次展開鎮壓運動。沒收基督徒士兵的武器、沒收教會的財產、焚燒聖經,又因為基督徒涉嫌兩次在皇宮縱火,加劇了鎮壓幅度。下發了信教者得死,不信者得生的號令。是為教會史上“最後的大迫害”。近代天主教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在公元1517年,天主教奧斯定會的馬丁·路德神父“另立門戶”,由天主教分離出去成立新教(中國內部稱為基督教)。天主教一方面發動了與之對立的反宗教改革,加強教廷權力,整肅教會紀律,同時成立耶穌會等組織,深入社會各階層進行加強天主教的活動。隨著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大陸擴張,天主教在拉丁美洲有很大影響。如今,巴西是全世界擁有天主教徒最多的國家。18世紀,在啟蒙運動和理性主義的影響下,歐洲一些國家和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對羅馬教廷的離心傾向日益增強,1809年拿破崙將教皇國併入法國版圖。1929年,庇護十一世和墨索里尼簽訂拉托蘭條約,教宗擁有獨立的梵蒂岡城國的主權方被正式承認。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開,1965年9月14日由次任教宗教宗本篤十六世與新教聖公會大主教威廉斯保祿六世結束的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指出:“如果天主教會應該為過去教會的分裂承擔責任,那么天主教會將會謙遜地呼求天主的寬恕。如果天主教會曾經開罪過其他非天主教的弟兄,那么天主教會也會求他們寬恕。另一方面,天主教會也會誠心地寬恕所有開罪過天主教的人。”會議也強調天主教要跟上時代,及後在教內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並對外採取開放政策,主張與天主教以外的基督教各派以及其它宗教和不信宗教的人們對話。會議之後,天主教在神學上打破了以往權威主義和教條主義的禁錮,使神學出現了多元化和世俗化的現象。1965年12月7日那天,天主教和東正教彼此廢除了加給對方的絕罰,在羅馬和東方的法納耳(Phanar),雙方同時宣讀了相互寬恕書,取消了1054年兩教會對對方判處的絕罰,使基督教東西兩教會合一的希望放出光芒。大會草案指出:“天主教本身也需要認錯和悔改,並重視分離弟兄所擁有的真理、教宗本篤十六世與東正教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成聖方式和福音價值。”會議的目標就是:“革新教會和渴望與分離弟兄們的合一。“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教會草案》中清楚說明:“基督是天主與人類間唯一的中保,聖母中保的角色完全隸屬於基督。”在20世紀,面對世界發生的重大變化,天主教一方面在其內部反對現代主義神學,另一方面也逐步改變僵硬立場,提出了革新和對話的方針,謀求與基督宗教各派及社會各方面進行合作。
基督天主教奉耶穌為天主聖父的聖子、全人類的救世主、“默西亞”、“基利斯督”,降生成人,救贖萬民,免其受苦。基督一詞來自希伯來語“默西亞”的希臘譯文,譯作“受傅者”。若非因為耶穌完全實現了這詞所表達的神聖使命,它將不會成為他的專有名字。因為在以色列,那些為執行天主賦予的使命而奉獻於主的人,才因天主的名而被傅油。例如:君王、司祭、以及少數的先知。而默西亞的情況應是最傑出的,因天主派遣了他,是為正式建立他的神國。默西亞應被上主的神所傅油,在同一時刻中成為君王、司祭和先知。耶穌以其司祭、先知和君王的三重功能,實現了以色列對默西亞的期望。天主教相信,天使向牧人們報告那誕生的耶穌,乃是天主向以色列所預許的默西亞:“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他是主默西亞”(路2:11)。從起初他就是“父所祝聖並派遣到世界上來的”那一位(若10:36),他是貞女瑪利亞所懷孕的“聖者”(路1:35)。若瑟被天主召叫,要“娶他的妻子瑪利亞”,因為她已懷孕,“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瑪1:20),務使那“號稱基督”的耶穌,生於達味默西亞後裔中的若瑟的妻子(瑪1:16)。天主教認為,耶穌被祝聖為默西亞顯露了他的神聖使命。“這是他的名字所指示的。因為在基督的名字內,已暗示了那位傅油的、那位被傅油的以及那位傅油本身:那傅油的就是聖父,那被傅的就是聖子,且是在聖神內被傅,聖神本身就是傅油”。他從永遠被祝聖為默西亞,在其現世生活中顯露出來,就是當若翰給他授洗時,就是當天主“以聖神和德能傅了他”(宗10:38),“使他顯示於以色列”(若1:31),作為他們的默西亞。他的工作和說話將顯示他是“天主的聖者”(谷1:24;若6:69;宗3:14)。許多猶太人,甚至一些懷有與他們共同期望的其他民族,在耶穌身上看到了天主許給以色列的默西亞、“達味之子”的基本特徵。耶穌接受了他應得的默西亞名號,但有某種保留,因為當時一部分的人,用一種過分人性的觀念去看此名號,主要是政治性的觀念。耶穌接受了伯多祿承認他為默西亞的信德宣認,並預告人子那已迫近的苦難的日子。他藉“自天降下的”(若3:13)人子的超然身分,揭露了他默西亞王權的真正內容,正如他藉受苦僕人的救贖使命所揭露的:“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20:28)。為此,他的王權的真正意義只有在他高懸在十字架上時才顯示出來,但只有當他復活後,他的默西亞王權才能由伯多祿在天主的子民前當眾宣布:“所以,以色列全家應確切知道:天主已把你們所釘死的這位耶穌,立為主,立為默西亞了”(宗2:36)。三位一體天主教聖像天主教認為,三位一體是奧跡,這種奧跡是不能讓世人所完全明白的,只是描述了三位一體的由來和形態。天主教認為,世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種超自然和超社會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天主。他是獨一無二、無所不能、創造有形和無形萬物的神。由於他具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聖神,所以稱他為“三位一體”的天主。因聖父在天,稱他為天父,被認為是至高無上,主宰一切的力量。他是“三位一體”中的第一位。聖子為耶穌基督,由聖父所生,並受聖父的派遣降臨人間,以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流血犧牲拯救世人的苦難。他是“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聖靈由聖父、聖子所共發,聖神啟迪人的智慧和信仰,使人棄惡從善。他是“三位一體”中的第三位。這三個位格不是各自獨立的三個,而是同一本體,三者組成天主的統一整體。天主創世天主教認為,宇宙萬物都是天主創造的,人類當然也是天主創造的。《舊約·創世紀》記載:天主用5天時間創造出了自然界萬物,第6天造人,第7天歇息。正是因為天主創造一切,他才被說成是至高無上、全能全知、無所不在的唯一真神,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人的原罪天主教認為,人的本性是有罪的。因為天主造了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厄娃(即夏娃),他們被安置在伊甸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後來在魔鬼(蛇)的引誘下他們偷吃了伊甸園內善惡樹上的果子,因而觸怒了天主,被驅逐出樂園,到地上勞動。亞當和夏娃的罪一直傳到他們所有的後代,即人類的原罪。通過入門聖事(聖洗)可洗去入教前所犯的罪。救贖說天主教認為,耶穌降生人世,就是為了救贖罪惡滿盈世人。天主派遣其獨生子耶穌降世人間,為人類的罪代受死亡,流出鮮血,以血蓋住人類的原罪(就像出埃及記里神要擊殺埃及人的長子,叫猶太人用羊血蓋住自己家的門框所以神會越過猶太人的家而不擊殺猶太人的長子)。只有相信和依靠一個救世主耶穌為人類贖罪,人才能求得死後永生。天堂地獄天主教認為,世上的人有善有惡,將來基督從天降臨,審判地上的活人和死人,善人將進入天國獲得永生,惡人將被拋入地獄受永罪。教會把天堂描繪成一個極樂世界。它是“黃金鋪地、寶石蓋屋”,“眼看美景、耳聽美音”,“口嘗美味,每一感官都能有相稱的福樂”。地獄則到處是不滅之火,蛇蠍遍地,可怕到了極點。此外,在天堂和地獄之間,還有煉獄。生前有小罪而在死亡前危機時辦告解的人,他們需要進入煉獄淨化自己的靈魂,為生前所犯下的罪做補贖,而後可以進入天堂。忍耐苦難天主教號召人們做到對自己所受的苦難忍耐、順從,多祈禱,依靠天主三聖的幫助積極面對自己的生活。《新約·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講,要人們在積極的方面順從,因為正義的權是天主給的。因此,抗拒正義就是抗拒天主的命令,抗拒的必自取刑罰。總之,天主教相信天主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神),敬禮聖母瑪麗亞。宣揚聖父創造天地萬物;聖子降生成人,為救贖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死而復活,打破天和人的界限,成為天主與人的唯一中保;聖神來自聖父和聖子,是賦予生命之神。教會為耶穌基督所創立,是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耶穌在把赦罪的權柄交給了教會。宣傳諸聖相通功以及靈魂的永生。還說善人得享永福、惡人要受永苦等等。
十字架:源天主教十字架於拉丁文Crux,意為“叉子”。耶穌受難的刑具,由兩根木料相交叉而成,形狀近於漢字“十”,故漢譯作“十字架”。天主教相信,耶穌為救贖人類,被釘十字架而死,故尊十字架為信仰的標記。教會以十字架為神聖的記號——聖號。信教人在行各種神功,如進堂、出堂、祈禱前後和飯前飯後、睡覺前起床後以及遇險、受誘惑時都要劃十字。十字架在教會的各種場所、信徒家中以及在教會組織的標誌、禮儀用品、聖書聖物上隨處可見。十字架的式樣很多,最常見的有豎長橫短的拉丁字架及正十字形的希臘十字架。苦像:凡帶有耶穌被釘雕像的十字架稱為“苦像”。在苦像上端十字架豎木上有一個牌子,牌上有“INRI”四個字母,這是拉丁文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的縮寫,意思是“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根據《若望福音》記載,耶穌被判釘十字架時,比拉多寫了一個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若19:19)這在當時是耶穌的罪狀牌,以後,教會認為這牌子上的話實際說明了耶穌的真正身份。教會舉行彌撒時,在教堂“彌撒間”或祭台上,必須有苦像,以表明彌撒聖祭是耶穌加爾瓦略山十字架祭獻的重演。在聖周五“主受難節”的禮儀中,教友們朝拜十字架時都要“親苦像”;平常信友們也有“親苦像”的熱心習慣。聖號:除十架被稱為“聖號”外,天主教的“聖號”還有兩種,一種是“JHS”與一個“拉丁十字架”的組合,另一種是“X”與“P”的組合。在“JHS”中間加一個“拉丁十字架”:“JHS”是拉丁文“Jesus(耶穌)Hominum(人類的)Salvator(救主)”的縮寫;十字架表示耶穌死於十字架上救贖了人類。在X上加P:它代表“基督”,是希臘文“基督”一詞開頭的兩個字母,也可以譯成Paxchristus,即“在基督內平安”。這兩種“聖號”在教堂門上、禮儀服飾、經本及祝聖用的大麵餅上都可以看到。A和Ω:希臘文字母首、末二字,念作“阿爾法”、“敖默加”,意為“元始”和“終末”。聖經《默示錄》第一章8節:“我是‘阿爾法’和‘敖默加’,那今在、昔在及將來永在的全能者天主這樣說。”因此,教會用A和Ω表示天主是萬物的根源與歸宿。魚:在天主教的藝術中,經常用“魚”代表基督。這個標誌源於希臘文“魚”一詞是希臘文“耶穌、基督、天主、兒子、救世主”五個詞的縮寫,其中I代表耶穌、x代表基督、Θ代表天主、γ代表兒子、∑代表救世主。因而,從教會早期便以“魚”象徵基督。羔羊:聖經上提及“羔羊”的次數非常多。所謂羔羊是指不超過一年的小羊,其肉可食。(肋7:23)舊約中幾時提到羔羊,常有兩種意義:或是用來作為祭品,或是用來象徵喜樂、馴服及無瑕等美德。作為祭品用的羔羊,至少應在出生八天后,(肋22:27)都應是公的,早晚各獻一隻,(出29:38—42)安息日則雙倍;(戶28:9等)其次在每月月朔、逾越節、初熟節、新年等,都應向上主奉獻羔羊。羔羊是喜樂的象徵,(智19:9)以民的象徵。(耶51:40)良善的耶肋米亞先知、(耶11:19)受 虐待的默西亞、(依53:7)得救的以民、(依40:11)皆比作羔羊。羔羊的馴服與豺狼的兇悍相對,(德13:21)但羔羊與豺狼的共處,卻是默西亞時代太平幸福的象徵。(依11:6)羔羊在新約中特別用於耶穌身上,他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l:29)他甘心接受了苦難,為救贖人類。(宗8:32,伯前1:19)羔羊一詞在《默示錄》中用了28次之多,大多是指耶穌的得勝及完善無缺。所以,教會用羔羊象徵基督及他的良善服從、犧牲奉獻。鴿子:代表天主聖神。《路加福音》第3章2l一22節記載耶穌受洗:“當他正在祈禱時,天開了,聖神借著形體,象鴿子一樣降在他上面。”所以,教會常用鴿子表示天主聖神。聖經舊約《創世紀》記載洪水滅世後,諾厄從方舟中放出鴿子觀測天候;鴿子銜著一枝青綠的橄欖枝回來,告訴諾厄全家大地已恢復了平靜。因而,鴿子也象徵和平與平安。耶穌聖心:耶穌聖心曾向聖女瑪加利大顯現,表達他對人類的愛。聖心上的火焰,表示耶穌聖心愛火炎炎,如同烈窯;聖心上的十字架,是耶穌愛世人的大憑據,他為愛人而受苦受難死於十字架上,舍了性命;茨冠圍繞聖心,表示耶穌聖心為人類所受的苦辱與傷痛;聖心上的傷痕,即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一個兵士用長槍所刺,(若19:34)他為救贖人類而流盡了最後一滴寶血。耶穌聖心流露著對人類無限的恩愛,是人類救恩的泉源。麥穗與葡萄:代表聖體聖血。福音書記載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祝聖麥麵餅和葡萄酒為他的聖體聖血,給門徒們吃、喝.並要求門徒們如此做,為紀念他。以後教會舉行彌撒常以麥麵餅和葡萄酒做為成聖體聖血的材料,因而用麥穗和葡萄來象徵奉獻、祭品和聖體聖事。餅與杯:代表聖體聖血及祭獻。教會舉行彌撒聖祭時,根據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做的,用麥麵餅成聖體,用盛有葡萄酒的杯成聖血,這樣,餅與杯便成了耶穌聖體聖血與感恩祭獻的象徵。聖母的標記:在許多教堂或聖母像前,常會看到一個記號,由拉丁文字母A和M組合而成,它是拉丁文“聖母經”第一句“AveMaria”的縮寫,意思是“萬福瑪利亞”,教會以此作為聖母的標記。聖牌:是用金屬、有機玻璃或其它工藝材料製成的徽章,上面有耶穌、聖母、聖人聖女的肖像或表示信仰的標誌圖案,經神父祝福後,稱為“聖牌”。教友們將聖牌懸掛 在頸項下,或佩戴在衣服上,以表示紀念、敬禮耶穌或聖者,並為信仰作證。
現任教宗方濟各與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天主教教宗(教皇),為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梵蒂岡元首,已延續266任,首任教宗為耶穌十二門徒之首聖伯多祿。當選後終身任職,不可罷免。教宗領導的天主教會是世界上信眾最龐大的宗教教派,從羅馬帝國開始以致影響歐洲及世界文明發展至今,又因其駐地在羅馬,所以又稱羅馬教宗。教宗其完整頭銜為:“羅馬主教、耶穌基督代表、宗徒長之繼承人、普世教會最高教長、義大利首席主教、羅馬教省總主教及都主教、梵蒂岡城邦元首及天主眾仆之仆”。天主教會的組織形式嚴格集中。它重視教階制,教階制分為神職教階和治權教階。神職教天主教聖彼得大教堂階有:主教、神父和執事。治權教階有教宗、樞機主教、宗主教、總主教、教區主教、神父等,教宗具有最高權威,神聖不可侵犯,由樞機主教構成的樞機團選舉產生,樞機團也是教宗的主要諮詢機構。天主教嚴格規定神職人員不得結婚,與俗人有明顯界限。修會由信徒組成,會士鬚髮神貧、貞潔、服從三願,並過集體生活。除教宗之外,公會議也具有至高權威。公會議由教宗主持召開,代表為世界各地區的主教。重要修會、修院領導人及著名神學家、教會法專家也常應邀參加。12世紀至今,天主教已召開過13次公會議。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會法令是12世紀中葉的《格拉蒂安教令集》。16世紀時,《教會法大全》問世,20世紀初又修改簡編為《天主教會法典》,1983年,又頒布了更為簡明的新《天主教會法典》。紅衣主教服飾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穌基督,並尊瑪麗亞為聖母。教義統一,基本教義信條有天主存在;天主永恆、無限、全知、全能、全善,他創造世界和人類,並賞善罰惡;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道成肉身、聖子受難,復活升天,末日審判等。天主教認為教會為基督所創,乃基督之身,人只有通過教會才能獲得拯救。早期天主教主要根據亞歷山大派神學及奧古斯丁神學解釋教義,13世紀後,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體系逐步成為官方神學。20世紀後,新托馬斯主義、超性托馬斯主義也被用來論證天主教的信仰和教義。天主教把耶穌的誕生、死亡、復活、升天、聖母的升天都定為節日,記於專門的教歷之上,每逢這些節日要舉行的彌撒為主的儀式。又設有聖洗、堅振、聖體、終傅、告解、神品、婚配七項聖事。
聖經天主教奉《聖經》為經典及最高權威,並作為教理的根源。天主是聖經的作者,在聖經各書卷中所包含和陳述的天主啟示的真理,是在聖神的默感下而寫在其中的。天主默感了聖經的人間作者,而受默感的書教導真理。天主教接受舊約46卷書及新約27卷書,並尊之為受默感的書。聖經是天主的聖言,天主教在解釋聖經上保持謹慎,認為個人不能主觀地隨意解釋。認為聖經有其客觀的正確真意,就應有遵守的客觀標準,以防聖經原意變質。依照天主教古老的傳統,聖經的意義可分為兩種:即字面的意義和屬靈的意義,後者又分為寓意、倫理及末世的意義。一、字面的意義。就是那來自聖經言詞所表達、透過釋經學的正確解釋規則所發掘的意義。二、屬神的意義。基於天主計畫的一致性,不但聖經的文字,連它所敘述的事實和事件也可成為標記。寓意。例如經過紅海是基督勝利的象徵,因此也是洗禮的寓意。倫理。聖經所記載的事跡是為“勸戒我們而記載下來的”(格前10:11)。末世。事實和事件的永恆意義可引領信徒邁向天鄉。這樣,塵世的教會是天上耶路撒冷的標記。普遍使用的天主教聖經中文譯本為香港思高聖經學會綜合翻譯自七十賢士本和拉丁通行本的《思高譯本》。天主教聖經中文譯本還有西班牙聖母聖心愛子會的《牧靈聖經》,中國天主教上海教區佘山修院翻譯自新耶路撒冷聖經的新約聖經。信德寶庫天主教認為信徒的禮儀生活中應有三大新的寶庫,即:聖經、聖傳、教會訓導。聖經:宗教經典。聖傳:宗徒傳承或稱宗徒傳統,過去習慣的稱法叫做聖傳。聖傳也含有未被記載到《聖經》中的教會歷史,包括早期宗徒傳教的講道詞。教會訓導:教會負責保管、研究、體驗等促進對《聖經》及聖傳的進一步了解,使之成為活生生的天主聖言。每年教宗的通喻,及訓話也是教會訓導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詳見詞條:中國天主教歷史北京西什庫天主堂 哥德式天主教於唐朝開始傳入中國,13世紀再度傳入。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汗八里建立中國第一個主教牧區,時稱“也里可溫教”。天主教會在元朝時,曾由方濟會會士孟高維諾來華,任北京總主教,不過未能融入漢人社會。元朝覆滅後,天主教在中國幾近絕跡。至明朝中葉,開始有天主教傳教士到達中國。明朝末年(1582年),隸屬於耶穌會的利瑪竇成功進入中國傳教並獲得明朝皇帝信任,此次定名為“天主教”。“天主”一詞源自《史記.封禪書》所載“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我國古人稱“天”為老天爺,這個“天”指按正義賞善罰惡的上神(人格神)。至明末天主教傳教士來華傳教時,為了與中國傳統宗教所信奉的神靈相區別,根據中國古典和儒家“最高莫若天,最尊莫若主”之句而稱自己所信仰的神為“天主”,取意為“天地真主,主神主人亦主萬物”,故稱自己所信奉的宗教為天主教。後因教宗克雷芒十一世與清朝康熙皇帝發生“禮儀之爭”被禁。及後雍正亦推行“禁教”政策。鴉片戰爭前後,更多傳教士也陸續進入中國,天主教又發展起來。辛亥革命後,教會採取了天主教“中國化”的措施。1922年教宗比約十一世派遣剛恆毅為教廷駐華專使。1926年教廷首次任命六位中國籍主教。1946年教廷宣布在中國建立聖統制,全國設137個教區,分屬20個總主教區,轄教友300餘萬。到1949年,天主教在中國已經有了300萬教徒。中共建政後,中國天主教會仍然與教宗共融。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6月30日向中國天主教徒發一封名為《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天主教徒信》的牧函,牧函中堅持教廷才有權任命主教,但在提名主教的名單上教廷可以和中國內地能夠達成協定;此外,他促請中國政府給予信徒宗教自由,並期望能夠和北京政府重新建立外交關係。教廷隨牧函附有一份聲明,聲明中指出,“教宗本篤十六世表示完全願意同民事當局展開平靜而建設性的對話,最終找到解決有關公教團體的各種問題的辦法;從而實現我們所期盼的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關係正常化。”現狀中國大陸天主教會在中國大陸的天主教教友人數,預估約有1500萬人。華人世界的天主教皆為拉丁禮的羅馬天主教會。在中國大陸上是以教區的形式來管理的,每個教區有一個主教,有些教區還有助理主教。培養一個教會的神職人員往往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他們往往會呆在專門的修院中進行學習生活,如比較出名的佘山修道院,還有人數最多的河北天主教修道院等等。一般需要學兩年的哲學,四年的神學,學期已滿後就待在教區服務。通過了考察階段,他們就會晉升為執事(通俗的叫做六品),然後再成為神父(就是七品)。天主教中分為七個品,而七品是最圓滿的,也就是說主教和神父都是七品,他們在神權方面是沒有大小之分的。香港與澳門地區天主教會香港與澳門地區的教會,因為曾經歷外國統治,故與中國大陸發展出不同的風貌。天主教香港教區在一國兩制下,仍受羅馬教廷的領導,而非愛國會。天主教香港教區現任主教為湯漢主教(BishopTong,HonJohn)。天主教澳門教區和天主教香港教區的情況一樣無變,但在回歸前歸屬葡萄牙的總教區。天主教澳門教區現任主教為黎鴻升及榮休主教林家駿。台灣天主教會天主教傳入台灣,始於西班牙殖民台灣北部,至鄭成功家族統治台灣中斷,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再度傳入台灣。在日據時代,台灣的教會體制逐漸完備。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後,從中國大陸帶來大量的天主教信徒及神職人員,在1952年由傳教區改制為從屬於羅馬教廷的聖統制度。台灣的天主教會分為七個教區,以及教廷直轄的金馬宗座署理區,共十七位主教(包含全球僅有的兩位華人樞機主教之一的單國璽),並設有一主教團(台灣地區主教團)。此外還有神父近七百人,修女一千二百人左右,分布在八百個教堂及其他教會機構。台灣信仰天主教的人口約30萬人左右,雖然僅占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一,但是天主教團體在台灣的社會服務、醫療與文教等方面的貢獻上,有相當高的影響力。
天主教國家是指大多數國民為天主教徒或天主教為國內第一大宗教的國家。廣泛分布在西歐、拉丁美洲、太平洋國家和非洲南部等地。天主教國家數量眾多,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巴西、塞席爾等國都是天主教國家。天主教占主導的國家:義大利,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愛爾蘭,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斯登,摩納哥,聖馬利諾,馬爾他,安道爾。其中,捷克和匈牙利兩國國內的新教的影響也很大,捷克的新教徒人口比例為30%,匈牙利為25%左右。基督教(新教)占主導的國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丹麥,挪威,瑞典,冰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國內的天主教的影響也很大,美國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為35%,澳大利亞為28%左右。紐西蘭(18%)和英國(10%)的比例也較高。基督徒所占比例天主教和新教勢力相當的國家:德國,荷蘭,瑞士,加拿大。東正教占主導的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摩爾多瓦,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希臘,亞美尼亞,喬治亞。其中,烏克蘭的西部地區以東儀天主教(其基本教義、儀式、體制都是東正教特徵的,但承認天主教的教宗為其在世的教會元首)人口居多。而馬其頓和保加利亞國內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別占到30%和10%。這主要是當年奧斯曼土耳其500年統治的結果所致。天主教在中國擁有有漫長而複雜的歷史。目前中國天主教地上教會公開的最高組織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即中國天主教的“一會一團”,21世紀信徒為600萬人接受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的領導。不過中國天主教還有近900萬信徒宣誓效忠聖座,他們就是羅馬天主教中國(大陸)教會,一般俗稱為地下教會(某些教區的主教是經過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以及梵蒂岡雙重祝聖或承認的,但也是合法的神職人員,比如廣州總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