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符號學專家羅伯特·蘭登在法國巴黎出差期間的一個午夜接到一個緊急電達·文西密碼劇照(10張)話,得知羅浮宮博物館年邁的館長被人殺害在羅浮宮的博物館裡,人們在他的屍體旁邊發現了一個難以捉摸的密碼。蘭登與法國一位頗有天分的密碼破譯專家索菲·奈芙,在對一大堆怪異的密碼進行整理的過程當中,發現一連串的線索就隱藏在達文西的藝術作品當中,深感震驚。這些線索,大家都清楚可見,然而卻被畫家巧妙地隱藏起來。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羅伯特·蘭登 | 湯姆·漢克斯 | 趙屹鷗 | ---- |
索菲·奈芙 | 奧黛麗·塔圖 | 狄菲菲 | ---- |
貝祖·法希 | 讓·雷諾 | 劉風 | ---- |
白化病修道士塞拉斯 | 保羅·貝塔尼 | 翟巍 | ---- |
瘸腿提彬 | 伊恩·麥克萊恩 | 王肖兵 | ---- |
銀行的韋爾內 | 約爾根·普羅赫諾 | 陳兆雄 | ---- |
桑德琳修女 | 瑪麗-佛朗索瓦·奧多倫 | 王建新 | ---- |
館長索尼埃 | 讓-皮埃爾·馬里埃爾 | 戴學廬 | 索菲的祖父 |
科萊中尉 | 伊什尼·齊科特 | 程玉珠 | ---- |
阿林伽洛裟主教 | 阿爾弗雷德·莫里納 | 胡平智 | ---- |
天主教影子議會議長 | ---- | 吳文倫 | ---- |
出品人 | 丹·布朗/Dan Brown、布萊恩·格雷澤/Brian Grazer |
製作人 | 丹·布朗/Dan Brown、布萊恩·格雷澤/Brian Grazer、約翰·凱利/John Calley |
監製 | 丹·布朗/Dan Brown |
原著 | 丹·布朗/Dan Brown |
導演 | 朗·霍華德/Ron Howard |
副導演(助理) | Virginie Audouard |
編劇 | 阿齊瓦·高斯曼/Akiva Goldsman |
攝影 | 薩爾瓦托雷·托迪諾/Salvatore Totino |
配樂 | 漢斯·季默/Hans Zimmer |
剪輯 | Daniel P. Hanley、Mike Hill |
選角導演 | Janet Hirshenson、Jane Jenkins |
藝術指導 | 艾倫·卡梅倫/Allan Cameron |
美術設計 | Giles Masters、Tony Reading |
服裝設計 | Daniel Orlandi |
視覺特效 | Angus Bickerton、Mark Breakspear、加里·布洛占尼奇/Gary Brozenich、James Madigan、Eric J. Robertson、Richard Stammers |
布景師 | Richard Roberts |
羅伯特·蘭登演員湯姆·漢克斯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作為學識淵博的考古學家,羅伯特·蘭登可以一眼看出洞穴牆壁上的三個標記代表什麼,當時代表什麼以及千百年間的演變過程。他在巴黎講學期間意外捲入到謀殺案中,被警方認為是殺人兇手,從而揭開一個埋藏2000多年的歷史真相。索菲·奈芙演員奧黛麗·塔圖法國中央司法警察密碼破譯員,32歲,法國人。她一直在追尋別人的秘密,但不料卻發現自己的身世才是最大的秘密,甚至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她將引出一個足以顛覆世界的驚天秘密。雷·提彬爵士演員伊恩·麥克萊恩英國宗教史學家。雷·提彬爵士是研究隱修會社團與“聖杯”的專家,揭露“聖杯”秘密的狂熱分子。他同時又是個幕後的推手,操縱著電影裡發生的一切。他熟悉這一切的秘密所在,同時又參與製造了種種懸念,直到最後才被揭開真面目。塞拉斯演員保羅·貝塔尼天主事工會的白化病教徒。因為疾病,他自小與世隔絕,同時也在尋找父愛,他對耶穌的愛達到了變態的地步,被利用成為追殺隱修會首領的兇手,他一路追殺索菲和蘭登,要為主教找到聖杯的秘密,最終被出賣。貝祖·法希演員讓·雷諾法國中央司法警察局局長。法希是一個易怒、不苟言笑而堅定的警察局長。他一度以為蘭登是命案的兇手,於是對其窮追不捨。當他後來發現他被自己曾經信仰的事實背叛之後,心理上產生難以磨滅的傷害。
專輯曲目 | 專輯信息 | |
---|---|---|
Dies Mercurii I Martius | L Esprit des Gabriel | 專輯封面 |
The Paschal Spiral | Fructus Gravis | |
Ad Arcana | Malleus Maleficarum | |
Salvete Virgines | Daniels 9th Cipher | |
Poisoned Chalice | The Citrine Cross | |
Rose of Arimathea | Beneath Alrischa | 藝人:漢斯·季默 |
Chevaliers de Sangreal | Kyrie for the Magdalene | 發行時間:2006年5月9日 |
羅浮宮的鎮館之寶《蒙娜麗莎》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道具,但因拍電影的燈光會對這幅名畫造成損害,因此,出於安全和保護的因素,劇組只得退而求其次地使用了一個比例精確的複製品。這一秘密的泄露讓霍華德感到痛苦:“我十分討厭別人問我這樣的問題,但是……”他停頓了幾秒鐘,“畢竟這幅畫是無價之寶!”令人安慰的是,影片中保存《蒙娜麗莎》這幅油畫的房間是真的。在羅浮宮拍電影就像在做夢。由於折服於羅浮宮的藝術魅力,湯姆·漢克斯將其房車停在停在羅浮宮外面的街道上,老湯哥每次前往拍攝地點都必須穿過無數畫廊:“這裡名作眾多,目不暇接--《約瑟芬皇后加冕》、《雷奧尼達在溫泉關》,從這裡走著去工作的感覺實在棒極了!”背負巨大輿論壓力的湯姆·漢克斯為在外形上向角色靠攏,一面積極減肥,一面將常年的板刷頭變成了“飄逸”的長髮,但看過《達·文西密碼》試片的觀眾依然對老湯哥的仿學者髮型吹毛求疵,將其喻為“前額光禿,後腦勺一個鴨尾巴”!小說提及的維雷特城堡也是影片拍攝地之一。這座建於1668年的城堡專為路易十四駐義大利大使所建,現任主人是美國房產大亨。據悉,劇組從17間房中辟出6間專供演員使用,但老湯哥放棄了享受貴族待遇的機會,選擇和妻子孩子住在演員唐納德·薩瑟蘭巴黎的家中,盡享平民之樂。為更好扮演白化殺手塞拉斯,保羅·貝塔尼不滿足於化妝時才有的白化病人獨有的慘白皮膚,還不惜將一頭金髮染成白色,將深藍的眼睛改為血紅。但這一形象卻引起美國白化病和色素沉澱組織的極大憤慨,該組織認為如此描寫是沿襲好萊塢許多電影對白化病同性戀的醜化。伊恩·麥克萊恩信仰基督教,當劇組在英格蘭的林肯郡拍攝遭遇英國宗教人士的屢屢抗議示威時,麥克萊恩數次出頭,號召人們的態度不可太過偏激,而應以全新的角度審視一貫堅持的信仰。2005年8月16日,就在《達·文西密碼》拍得熱火朝天之際,為抗議林肯大教堂對劇組行方便之事,一來自“和平與仁慈”婦女協會的瑪麗·麥可跪在林肯大教堂的台階前,使得大教堂的負責人奈特不得不讓步,說小說“非常牽強、充滿異端”。巴黎羅浮宮門前的玻璃金字塔是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
年份 | 屆數 | 組織 | 獎項 | 獲獎者 | 種類 |
---|---|---|---|---|---|
2007 | 第64屆 | 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電影配樂 | 漢斯·季默 | 提名 |
2007 | 第30屆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外語片 | 朗·霍華德 | 提名 |
2007 | 第33屆 | 人民選擇獎 | 最受歡迎劇情電影 | 提名 | |
2006 | 第8屆 | 青少年選擇獎 | 最佳電影混球 | 伊恩·麥克萊恩 | 提名 |
影片主題因涉及敏感的宗教題材,《達·文西密碼》自開拍伊始便風波不斷,天主教聯盟和事工會團達·文西密碼(2張)體的紛至沓來的抗議和反對信件使該片成為2005-2006年度最具爭議的影片。導演朗·霍華德明確表示影片不會在宗教問題上過度糾纏。並坦言,影片的重點是驚悚懸疑的情節。為達驚悚目的,朗·霍華德做足功課,重看了許多包括《驅魔人》、《羅斯瑪麗的嬰兒》等在內的經典驚悚片。在保持小說故事框架的前提下,由金牌編劇阿齊瓦·高斯曼操刀,對小說中的“反天主教主題”作了改動。影片取景地為達完美的真實效果,使小說中的情景被百分之百還原,能否在原著開頭處的法國羅浮宮實地拍攝成為關鍵。2004年12月,霍華德和製片人在巴黎挑選女演員時意外接到法國總統席哈克辦公室打來的電話,同席哈克的一小時會晤言談甚歡,遂輕易地敲定入駐羅浮宮拍攝的特許。在一周的拍攝期間,劇組只能在晚上以及每周二博物館關閉日拍攝。小說重頭戲之一的發生地威斯敏斯特教堂斷然拒絕了製片方入內拍攝的請求。相對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堅決拒絕,修建於公元11世紀、內部結構與威斯敏斯特教堂十分相近的林肯大教堂卻敞開大門。而同影片達成拍攝協定的還有愛丁堡附近的建於15世紀的羅斯林大教堂,在小說中羅斯林大教堂和一度強盛的“聖殿騎士團”有關聯。劇組為林肯大教堂和羅斯林大教堂分別支付了10萬英鎊的高額租用費。英格蘭南部的溫徹斯特大教堂也向劇組開放。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USA | 2006年5月19日 | 中國China | 2006年5月18日 |
中國台灣Taiwan | 2006年5月18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06年5月18日 |
法國France | 2006年5月17日 | 新加坡Singapore | 2006年5月18日 |
韓國South Korea | 2006年5月18日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06年5月18日 |
德國Germany | 2006年5月18日 | 英國UK | 2006年5月19日 |
紐西蘭New Zealand | 2006年5月19日 | 加拿大Canada | 2006年5月19日 |
正面評價一個最值得深入解讀的暑期電影之一。(《帝國》雜誌評)總而言之,一個值得尊敬和可以預料到的小說改編電影。(《達拉斯觀察家》評)朗·霍華德的巨著《達.芬奇密碼》是暑期大片的聖杯,一個震撼的、情節緊湊動人的驚悚片。(《紐約郵報》評)負面評價《達.芬奇密碼》是一部忠於原著的電影,但是很可惜,影片沒有帶給觀眾任何驚喜。(《今日美國》評)電影很平庸,沒有懸念也沒有浪漫,更重要的是沒有趣味。(《波士頓先驅報》評)儘管受到了不同的評價,但是這部影片依然能夠在全球有一個盛大的票房開局。因為全世界有無數雙好奇的眼睛等著看這部擁有四千萬讀者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會是什麼樣子。(路透社評)它不只是廢話,是不言自喻的、低精神含量的廢話,不能令人信服的引起群體中一個個單一的成員撇開他們的信仰。(《紐約客》評)沒有密碼來破譯,《達·文西密碼》是一個無用的,一個枯燥的,單調的,愚蠢的丹·布朗懸疑故事改編電影。(《滾石》雜誌評)
豆瓣評分6.9部分內容來自百度糯米電影精彩影評我來評論這裡空空如也,等待你來評論!
標題
內容發表評論取消1 | The Citrine Cross | Hans Zimmer |
2 | L Esprit des Gabriel | Hans Zimmer |
3 | Chevaliers de Sangreal | Hans Zimmer |
4 | The Paschal Spiral | Hans Zim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