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诗歌首頁 诗词詩歌大全 诗词詩歌名句 诗词诗歌作者

司馬錯論伐蜀

兩漢劉向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

  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今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於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譯文及注釋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
  司馬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面前進行了一場爭論。司馬錯要攻打蜀國,張儀說:“不如攻打韓國。”秦惠王說:“請你們說說各自的見解,讓我聽聽。”
  司馬錯:秦將,公元前316年率兵伐蜀,前301年再次出蜀平定叛亂。張儀:魏國貴族後代,戰國時著名縱橫家。秦惠王(即秦惠文王,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十年(前328年)為秦相,曾以連橫政策遊說各國,有功於秦,封武信君。

  對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今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敝兵勞眾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
  張儀回答說:“應先與魏、楚兩國表示親善,然後出兵三川,堵塞轅、緱氏兩個隘口,擋住通向屯留的路,讓魏國出兵切斷南陽的通路,楚國派兵逼近南鄭,而秦國的軍隊則攻擊新城和宜陽,兵臨二周的近郊,聲討周君的罪行,(隨後)乘機侵占楚、魏兩國的土地。周王室知道已經不能拯救自身,一定會交出九鼎和寶器。我們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圖和戶籍,挾持周天子,用他的名義來號令天下,天下沒有敢於違抗的,這就能建立王業了。如今,蜀國是西邊偏僻(落後)的國家,戎狄為首領。攻打蜀國,會使士兵疲憊,使百姓勞苦,卻不能以此來建立名望;即使奪取了那裡的土地,也算不得什麼利益。我聽說:‘爭名的要在朝廷上爭,爭利的要在市場上爭。’現在的三川地區和周王室,正是整個天下的大市場和朝廷,大王不去爭奪,反而與那些野蠻的人爭奪名利,這就離帝王之業遠了。”
  下兵:出兵。三川:指當時韓國境內黃河、伊水、洛水三水流經的地區,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南、靈寶市東部一帶。轘(huan,二聲)轅、緱(gou,四聲)氏:當時的兩個軍事要地。二周:指戰國時周室分裂而成的兩個小國東周、西周。東周都城在今河南省鞏義市西南,西周都城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戎狄:古代對西部落後少數民族的泛稱。

  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願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諸侯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則必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於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司馬錯說:“不對。我聽到過這樣的話:‘想使國家富庶,一定要擴大他的領地,想使軍隊強大的一定讓他的百姓富足,想建立王業的一定要廣布他的恩德。這三個條件具備了,那么,王業就會隨之實現了。’現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貧困,所以我希望大王先從容易辦的事做起。蜀國是西邊偏僻的國家,以戎狄為首領,而且有像桀、紂一樣的禍亂。用秦國的軍隊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驅趕羊群一樣。得到它的土地,能夠擴大秦國的疆域;得到它的財富,能夠使百姓富足,整治軍隊又不傷害百姓,蜀國已經歸服了。因此,奪取了蜀國,但天下人不認為我們暴虐;取盡了蜀國的財富,諸侯國也不認為我們貪婪。這就是說,我們用兵一次,就能名利雙收,還能得到除暴、平亂的好名聲。如果現在去攻打韓國,脅迫周天子,脅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壞名聲,而且不一定有利,又有不義的名聲。去進攻天下人都不希望進攻的地方,這是很危險的!請允許我講明這個緣故:周王室,現在還是天下的宗室;韓國,是周國的友好鄰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韓王自己知道要喪失三川,那么,兩國一定會聯合起來,共同採取對策,依靠齊國和趙國,並且向楚、魏兩國求援,以解除危難。把九鼎送給楚國,把土地送給魏國,大王是不能阻止的。這就是我所說的危險,不如攻打蜀國那樣萬無一失。”
  有桀紂之亂:以夏桀商紂之亂喻指巴蜀之亂。當時蜀王封其弟於漢中,號苴侯。苴與巴國交好,而巴與蜀為敵國。於是蜀王伐苴侯,苴侯奔巴。蜀又伐巴,苴侯求救於秦。陳莊:秦臣。公元前314年任蜀相。

  惠王曰:“善!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秦惠王說:“很對。我採納你的意見。”結果,出兵進攻蜀國。十月奪取了那裡的土地,然後平定了蜀國。蜀國的君主改稱為侯,秦國派遣陳莊去輔佐蜀侯。蜀國歸附以後,秦國就更加強大富庶,看不起其他諸侯國了。

劉向

劉向(約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屬江蘇徐州)人。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13篇詩文

其他詩文

曾子不受邑

兩漢劉向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復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勿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選自漢·劉向《說苑》)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雲余肇祖於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於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齊名字於天地兮,並光明於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濁兮,橫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誠而不阿兮,遂見排而逢讒。
  後聽虛而黜實兮,不吾理而順情。
  腸憤悁而含怒兮,志遷蹇而左傾。
  心戃慌其不我與兮,躬速速其不吾親。
  辭靈修而隕志兮,吟澤畔之江濱。
  椒桂羅以顛覆兮,有竭信而歸誠。
  讒夫藹藹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結言於廟堂兮,信中塗而叛之。
  懷蘭蕙與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
  聲哀哀而懷高丘兮,心愁愁而思舊邦。
  願承閒而自恃兮,徑淫曀而道壅。
  顏黴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順波湊而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飄風來之洶洶。
  馳余車兮玄石,步余馬兮洞庭。
  平明發兮蒼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蓋而菱華車兮,紫貝闕而玉堂。
  薜荔飾而陸離薦兮,魚鱗衣而白蜺裳。
  登逢龍而下隕兮,違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舊俗兮,腸一夕而九運。
  揚流波之潢潢兮,體溶溶而東回。
  心怊悵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頹。
  白露紛以塗塗兮,秋風瀏以蕭蕭。
  身永流而不還兮,魂長逝而常愁。
  嘆曰:
  譬彼流水紛揚磕兮,波逢洶湧濆壅滂兮。
  揄揚滌盪飄流隕往觸崟石兮,
  龍卬脟圈繚戾宛轉阻相薄兮,
  遭紛逢凶蹇離尤兮,垂文揚采遺將來兮。

離世
  靈懷其不吾知兮,靈懷其不吾聞。
  就靈懷之皇祖兮,愬靈懷之鬼神。
  靈懷曾不吾與兮,即聽夫人之諛辭。
  余辭上參於天墜兮,旁引之於四時。
  指日月使延照兮,撫招搖以質正。
  立師曠俾端辭兮,命咎繇使並聽。
  兆出名曰正則兮,卦發字曰靈均。
  余幼既有此鴻節兮,長愈固而彌純。
  不從俗而詖行兮,直躬指而信志。
  不枉繩以追曲兮,屈情素以從事。
  端余行其如玉兮,述皇輿之踵跡。
  群阿容以晦光兮,皇輿覆以幽辟。
  輿中塗以回畔兮,駟馬驚而橫奔。
  執組者不能制兮,必折軛而摧轅。
  斷鑣銜以馳騖兮,暮去次而敢止。
  路蕩蕩其無人兮,遂不禦乎千里。
  身衡陷而下沉兮,不可獲而復登。
  不顧身之卑賤兮,惜皇輿之不興。
  出國門而端指兮,冀壹寤而錫還。
  哀僕夫之坎毒兮,屢離憂而逢患。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鹹之水游。
  惜師延之浮渚兮,赴汨羅之長流。
  遵江曲之逶移兮,觸石碕而衡游。
  波澧澧而揚澆兮,順長瀨之濁流。
  凌黃沱而下低兮,思還流而復反。
  玄輿馳而並集兮,身容與而日遠。
  棹舟杭以橫濿兮,濟湘流而南極。
  立江界而長吟兮,愁哀哀而累息。
  情慌忽以忘歸兮,神浮游以高歷。
  心蛩蛩而懷顧兮,魂眷眷而獨逝。
  嘆曰:
  餘思舊邦心依違兮,
  日暮黃昏羌幽悲兮,
  去郢東遷余誰慕兮,
  讒夫黨旅其以茲故兮,
  河水淫淫情所願兮,
  顧瞻郢路終不返兮。

怨思
  惟鬱郁之憂毒兮,志坎壈而不違。
  身憔悴而考旦兮,日黃昏而長悲。
  閔空宇之孤子兮,哀枯楊之冤雛。
  孤雌吟於高墉兮,鳴鳩棲於桑榆。
  玄蝯失於潛林兮,獨偏棄而遠放。
  征夫勞於周行兮,處婦憤而長望。
  申誠信而罔違兮,情素潔於紐帛。
  光明齊於日月兮,文采耀燿於玉石。
  傷壓次而不發兮,思沉抑而不揚。
  芳懿懿而終敗兮,名靡散而不彰。
  背玉門以奔騖兮,蹇離尤而乾詬。
  若龍逢之沉首兮,王子比干之逢醢。
  念社稷之幾危兮,反為讎而見怨。
  思國家之離沮兮,躬獲愆而結難。
  若青蠅之偽質兮,晉驪姬之反情。
  恐登階之逢殆兮,故退伏於末庭。
  孽臣之號咷兮,本朝蕪而不治。
  犯顏色而觸諫兮,反蒙辜而被疑。
  菀蘼蕪與菌若兮,漸藁本於洿瀆。
  淹芳芷於腐井兮,棄雞駭於筐簏。
  執棠谿以刜蓬兮,秉干將以割肉。
  筐澤瀉以豹鞟兮,破荊和以繼築。
  時溷濁猶未清兮,世殽亂猶未察。
  欲容與以俟時兮,懼年歲之既晏。
  顧屈節以從流兮,心鞏鞏而不夷。
  寧浮沅而馳騁兮,下江湘以邅回。
  嘆曰:
  山中檻檻余傷懷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
  經營原野杳冥冥兮,乘騏騁驥舒吾情兮,
  歸骸舊邦莫誰語兮,長辭遠逝乘湘去兮。

遠逝
  志隱隱而郁怫兮,愁獨哀而冤結。
  腸紛紜以繚轉兮,涕漸漸其若屑。
  情慨慨而長懷兮,信上皇而質正。
  合五嶽與八靈兮,訊九鬿與六神。
  指列宿以白情兮,訴五帝以置辭。
  北斗為我折中兮,太一為余聽之。
  雲服陰陽之正道兮,御后土之中和。
  佩蒼龍之蚴虬兮,帶隱虹之逶蛇。
  曳彗星之皓旰兮,撫朱爵與鵔鸃。
  游清靈之颯戾兮,服雲衣之披披。
  杖玉策與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舉霓旌之墆翳兮,建黃纁之總旄。
  躬純粹而罔愆兮,承皇考之妙儀。
  惜往事之不合兮,橫汨羅而下瀝。
  乘隆波而南渡兮,逐江湘之順流。
  赴陽侯之潢洋兮,下石瀨而登洲。
  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闇前。
  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迫身。
  雪雰雰而薄木兮,雲霏霏而隕集。
  阜隘狹而幽險兮,石嵾嵯以翳日。
  悲故鄉而發忿兮,去余邦之彌久。
  背龍門而入河兮,登大墳而望夏首。
  橫舟航而濟湘兮,耳聊啾而戃慌。
  波淫淫而周流兮,鴻溶溢而滔盪。
  路曼曼其無端兮,周容容而無識。
  引日月以指極兮,少須臾而釋思。
  水波遠以冥冥兮,眇不睹其東西。
  順風波以南北兮,霧宵晦以紛紛。
  日杳杳以西頹兮,路長遠而窘迫。
  欲酌醴以娛憂兮,蹇騷騷而不釋。
  嘆曰:
  飄風蓬龍埃坲々兮,草木搖落時槁悴兮,
  遭傾遇禍不可救兮,長吟永欷涕究究兮,
  舒情陳詩冀以自免兮,頹流下隕身日遠兮。

惜賢
  覽屈氏之離騷兮,心哀哀而怫鬱。
  聲嗷嗷以寂寥兮,顧僕夫之憔悴。
  撥諂諛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盪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濁。
  懷芬香而挾蕙兮,佩江蘺之婓婓。
  握申椒與杜若兮,冠浮雲之峨峨。
  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游蘭皋與蕙林兮,睨玉石之嵾嵯。
  揚精華以炫燿兮,芳郁渥而純美。
  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
  芳若茲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
  驅子僑之奔走兮,申徒狄之赴淵。
  若由夷之純美兮,介子推之隱山。
  晉申生之離殃兮,荊和氏之泣血。
  吳申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橫廢。
  欲卑身而下體兮,心隱惻而不置。
  方圜殊而不合兮,鉤繩用而異態。
  欲俟時於須臾兮,日陰曀其將暮。
  時遲遲其日進兮,年忽忽而日度。
  妄周容而入世兮,內距閉而不開。
  俟時風之清激兮,愈氛霧其如塺。
  進雄鳩之耿耿兮,讒介介而蔽之。
  默順風以偃仰兮,尚由由而進之。
  心懭悢以冤結兮,情舛錯以曼憂。
  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撚支於中洲。
  望高丘而嘆涕兮,悲吸吸而長懷。
  孰契契而委棟兮,日晻晻而下頹。
  嘆曰:
  江湘油油長流汩兮,挑揄揚汰盪迅疾兮。
  憂心展轉愁怫鬱兮,冤結未舒長隱忿兮,
  丁時逢殃可奈何兮,勞心悁悁涕滂沱兮。

憂苦
  悲余心之悁悁兮,哀故邦之逢殃。
  辭九年而不復兮,獨煢煢而南行。
  思餘俗之流風兮,心紛錯而不受。
  遵野莽以呼風兮,步從容於山廋。
  巡陸夷之曲衍兮,幽空虛以寂寞。
  倚石岩以流涕兮,憂憔悴而無樂。
  登巑岏以長企兮,望南郢而闚之。
  山修遠其遼遼兮,塗漫漫其無時。
  聽玄鶴之晨鳴兮,於高岡之峨峨。
  獨憤積而哀娛兮,翔江洲而安歌。
  三鳥飛以自南兮,覽其志而欲北。
  原寄言於三鳥兮,去飄疾而不可得。
  欲遷志而改操兮,心紛結其未離。
  外彷徨而遊覽兮,內惻隱而含哀。
  聊須臾以時忘兮,心漸漸其煩錯。
  原假簧以舒憂兮,志紆鬱其難釋。
  嘆《離騷》以揚意兮,猶未殫於《九章》。
  長噓吸以於悒兮,涕橫集而成行。
  傷明珠之赴泥兮,魚眼璣之堅藏。
  同駑騾與乘駔兮,雜斑駮與闒茸。
  葛藟虆於桂樹兮,鴟鴞集於木蘭。
  偓促談於廊廟兮,律魁放乎山間。
  惡虞氏之簫《韶》兮,好遺風之《激楚》。
  潛周鼎於江淮兮,爨土鬵於中宇。
  且人心之持舊兮,而不可保長。
  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
  思念郢路兮,還顧睠睠。
  涕流交集兮,泣下漣漣。
  嘆曰:
  登山長望中心悲兮,菀彼青青泣如頹兮,
  留思北顧涕漸漸兮,折銳摧矜凝氾濫兮,
  念我煢煢魂誰求兮,僕夫慌悴散若流兮。

愍命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賢。
  情純潔而罔薉兮,姿盛質而無愆。
  放佞人與諂諛兮,斥讒夫與便嬖。
  親忠正之悃誠兮,招貞良與明智。
  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淵。
  回邪辟而不能入兮,誠原藏而不可遷。
  逐下袟於後堂兮,迎虙妃於伊雒。
  刜讒賊於中廇兮,選呂管於榛薄。
  叢林之下無怨士兮,江河之畔無隱夫。
  三苗之徒以放逐兮,伊皋之倫以充廬。
  今反表以為里兮,顛裳以為衣。
  戚宋萬於兩楹兮,廢周邵於遐夷。
  卻騏驥以轉運兮,騰驢騾以馳逐。
  蔡女黜而出帷兮,戎婦入而綵繡服。
  慶忌囚於阱室兮,陳不占戰而赴圍。
  破伯牙之號鍾兮,挾人箏而彈緯。
  藏瑉石於金匱兮,捐赤瑾於中庭。
  韓信蒙於介冑兮,行夫將而攻城。
  莞芎棄於澤洲兮,瓟瓥蠹於筐簏。
  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羆群而逸囿。
  折芳枝與瓊華兮,樹枳棘與薪柴。
  掘荃蕙與射干兮,耘藜藿與蘘荷。
  惜今世其何殊兮,遠近思而不同。
  或沉淪其無所達兮,或清激其無所通。
  哀餘生之不當兮,獨蒙毒而逢尤。
  雖謇謇以申志兮,君乖差而屏之。
  誠惜芳之菲菲兮,反以茲為腐也。
  懷椒聊之蔎蔎兮,乃逢紛以罹詬也。
  嘆曰:
  嘉皇既歿終不返兮,山中幽險郢路遠兮。
  讒人諓諓孰可愬兮,征夫罔極誰可語兮。
  行吟累欷聲喟喟兮,懷憂含戚何侘傺兮。

思古
  冥冥深林兮,樹木鬱郁。
  山參差以嶄岩兮,阜杳杳以蔽日。
  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遺泣。
  風騷屑以搖木兮,雲吸吸以湫戾。
  悲餘生之無歡兮,愁倥傯于山陸。
  旦徘徊於長阪兮,夕彷徨而獨宿。
  發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勞而瘏悴。
  魂俇俇而南行兮,泣霑襟而濡袂。
  心嬋媛而無告兮,口噤閉而不言。
  違郢都之舊閭兮,回湘、沅而遠遷。
  念余邦之橫陷兮,宗鬼神之無次。
  閔先嗣之中絕兮,心惶惑而自悲。
  聊浮游于山陿兮,步周流於江畔。
  臨深水而長嘯兮,且倘佯而氾觀。
  興離騷之微文兮,冀靈修之壹悟。
  還余車於南郢兮,復往軌於初古。
  道修遠其難遷兮,傷余心之不能已。
  背三五之典刑兮,絕洪範之辟紀。
  播規矩以背度兮,錯權衡而任意。
  操繩墨而放棄兮,傾容幸而侍側。
  甘棠枯於豐草兮,藜棘樹於中庭。
  西施斥於北宮兮,仳倠倚於彌楹。
  烏獲戚而驂乘兮,燕公操於馬圉。
  蒯聵登於清府兮,咎繇棄而在野。
  蓋見茲以永嘆兮,欲登階而狐疑。
  乘白水而高騖兮,因徙弛而長詞。
  嘆曰:
  倘佯壚阪沼水深兮,容與漢渚涕淫淫兮,
  鍾牙已死誰為聲兮?纖阿不御焉舒情兮,
  曾哀悽欷心離離兮,還顧高丘泣如灑兮。

遠遊
  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屢懲艾而不迻。
  服覺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譬若王僑之乘雲兮,載赤霄而凌太清。
  欲與天地參壽兮,與日月而比榮。
  登崑崙而北首兮,悉靈圉而來謁。
  選鬼神於太陰兮,登閶闔於玄闕。
  回朕車俾西引兮,褰虹旗於玉門。
  馳六龍於三危兮,朝西靈於九濱。
  結餘軫於西山兮,橫飛谷以南征。
  絕都廣以直指兮,歷祝融於硃冥。
  枉玉衡於炎火兮,委兩館於鹹唐。
  貫澒濛以東朅兮,維六龍於扶桑。
  周流覽於四海兮,志升降以高馳。
  徵九神於回極兮,建虹采以招指。
  駕鸞鳳以上游兮,從玄鶴與鷦明。
  孔鳥飛而送迎兮,騰群鶴於瑤光。
  排帝宮與羅囿兮,升縣圃以眩滅。
  結瓊枝以雜佩兮,立長庚以繼日。
  凌驚雷以軼駭電兮,綴鬼谷於北辰。
  鞭風伯使先驅兮,囚靈玄於虞淵。
  遡高風以低佪兮,覽周流於朔方。
  就顓頊而敶辭兮,考玄冥於空桑。
  鏇車逝於崇山兮,奏虞舜於蒼梧。
  濟楊舟於會稽兮,就申胥於五湖。
  見南郢之流風兮,殞余躬於沅湘。
  望舊邦之黯黮兮,時溷濁其猶未央。
  懷蘭茝之芬芳兮,妒被離而折之。
  張絳帷以襜襜兮,風邑邑而蔽之。
  日暾暾其西舍兮,陽焱焱而復顧。
  聊假日以須臾兮,何騷騷而自故。
  嘆曰:
  譬彼蛟龍乘雲浮兮,
  汎淫澒溶紛若霧兮。
  潺湲轇轕雷動電發馺高舉兮。
  升虛凌冥沛濁浮清入帝宮兮,
  搖翹奮羽馳風騁雨游無窮兮。

虎求百獸

兩漢劉向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
江乙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於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猶百獸之畏虎也!”

鷸蚌相爭

兩漢劉向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梟逢鳩 / 梟將東徙

兩漢劉向

鳩曰:“子將安之?”
梟曰:“我將東徙。”
鳩曰:“何故?”
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
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觸龍說趙太后

兩漢劉向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願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而行。”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強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於身。”太后曰:“老婦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愛憐之。願令得補黑衣之數,以衛王宮。沒死以聞。”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歲矣。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曰:“甚於婦人。”太后笑曰:“婦人異甚。”對曰:“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後賢於長安君。”曰:“君過矣!不若長安君之甚。”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豈非計久長,有子孫相繼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於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曰:“無有。”曰:“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

  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

  子義聞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猶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況人臣乎。”

三人成虎

兩漢劉向

  龐蔥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蔥曰:‘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願王察之。’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龐蔥 一作:龐恭)

晏子使楚

兩漢劉向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張袂成陰 一作:張袂成帷)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文侯與虞人期獵

兩漢劉向

魏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魏於是乎始強。

畫蛇添足

兩漢劉向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vars": {"token": "3ba46da0d4dc9e0a004a4d354cb5d464"},"triggers": {"trackPageview": {"on": "visible","request":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