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印社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在古璽印研究領域的主要貢獻:1、商璽考釋,印證起源;2、古璽分域,斷代連結;3、古璽圖說,印、史互證。2009年,榮獲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一等獎。2007年,中國文聯舉辦《當代篆刻藝術大展》,徐暢作為特邀篆刻家參展。2005年,榮獲“南京市人民政府文藝獎”書法銀獎(金獎空缺)。 2001年,“二十一世紀海峽兩岸書畫交流大獎賽”獲銀獎。
至今書作、印作己數十次參加國內外舉辦的名家邀請展,各種聯展、特展。作品被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以及中央電視台、台北佛教文化研究所等數十家展覽館、博物館收藏;開封翰園碑林、廣東汕頭“古瀛詩苑”碑林、中國蘭花碑廊、浙江象山殷夫碑廊等七處刻碑。對篆書、篆刻,甲骨文、金文、戰國楚簡帛書、秦篆、古隸等古文字的機構特點,書法藝術風格,古文字造字規律,如何正確入書入印(用字)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書學、印學理論研究方面撰寫並發表學術論文六十餘篇;藝術評論、學術文章二百多篇;執筆大學書法教材集成《近現代書法史·于右任研究》,江蘇省教委成人自學高等考試“書法專業”《文字學基礎》、《篆書》、《楷書》教材及複習大綱等五種教材;參與編撰《中國書法篆刻鑑賞辭典》、《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中國書法名作鑑賞辭典》等辭書三種;執編《于右任先生手札》;主編《中國書法全集(4)·春秋戰國刻石簡牘帛書》卷、《中國歷代印風系列·先秦印風》卷、《中國篆刻全集·(卷一)先秦璽印》、《中國書法全集(92)先秦璽印》卷。總計發表近三百萬字。《中國先秦璽印圖說》、《于右任書法鑑賞專題》、《秦文寧萃編》、《石鼓文書藝》,《徐暢學術文集》等專著正在撰寫或編輯中。
2013年8月,受聘山東省博物館客座研究員。
2012年,被“中國藝術導報”、“藝術視野”、“藝報網”聯合評選為“當代30位最具學術價值和市場潛力的書法家”。
2011年09月23日,出席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的“李嵐清篆刻書法素描藝術展”。
2011年3月,篆刻作品參加“南京·廣州書法篆刻作品交流展”。
2010年4月,首屆全國“雙塔印展”在太原雙塔寺西展廳開幕,作為特邀篆刻家參展。
2010年1月31日至2月3日,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在南京舉行,被推舉為代表,出席會議。
2009年,榮獲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一等獎。
2009年11月,向桐鄉市圖書館,捐贈其著作《先秦璽印圖說》。
2008年,中國書協舉辦的“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大展”,作為特邀篆刻家參展。
2008年,參加“中國千名書家精品走進奧運場館志願活動”,作品在“水立方”展示。
2008年6月,出席由上海民建書畫院主辦,由上海民建棠柏印社承辦的“2008迎奧運當代著名篆刻家作品邀請展”開幕式,並有篆刻作品參展。
2007年,中國文聯舉辦的“當代篆刻藝術大展”,作為特邀篆刻家參展。
2006年,榮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三等獎。
2006年5月,作品參加河南省安陽市岳飛故里-湯陰縣舉辦的“第一屆華夏情甲骨文書法篆刻展”
2005年01月05日,在故鄉—浙江桐鄉成功舉辦“徐暢書畫篆刻展”。展覽共展出近兩年創作的書法作品70件、印屏6件、繪畫6幅。
2004年,出席由遼寧省篆刻藝術委員與江蘇省南京印社舉辦“江蘇、遼寧百人篆刻精品展”,7月2日在江蘇省美術館首展,8月2日移師瀋陽魯迅美術館展出。
應遼寧省書協邀請,以江蘇省篆刻家代表團主要成員的身份到遼寧省進行書法交流活動。
2003年11月,篆刻作品應邀參加西泠印社百年“國際印學社團精品博覽展”,並參加西泠印社百年慶典
2002年,《保護莫高窟的兩位書畫大師》獲“首屆中國敦煌國際書法藝術節·敦煌書法論壇”優秀獎。
2002年1月,南京印社第二次社員代表大會在南京鳳凰台大酒店召開,被推舉任南京印社理事、副社長。
2001年,“二十一世紀海峽兩岸書畫交流大獎賽”獲銀獎。
1995年,《春秋官璽考說》獲“全國首屆篆刻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1993年,《漢碑書刻人名考辨》獲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第四屆書學研討會”二等獎。
1992年因中國標準草書學社社長、于右任先生的人室弟子胡公石先生的推薦調入中國標準草書社,並師從胡公石社長老學習、研究標準草書。1983-1987年就讀于山東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1987—1994年在安徽淮北煤炭師範學院政教系、歷史系任教1994-1997年就讀于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獲碩士學位1999-2000年就讀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省社科基金規劃辦:《傳統文化與近代國家認同研究》,2005-2008著作與教材1.《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華中地區農村金融研究》,齊魯書社,2005年;2.《戰士品行 學者風範——山東大學校長華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主要論文1.《“迪克西使團”訪問延安述評》,《山東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2.《農家負債與地權異動》,《近代史研究》2005年2期;3.《1927-1949年國共兩黨農村合作比較研究》,《社會科學輯刊》2004年6期;4.《高利貸與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關係新論》,《江海學刊》2004年4期;5.《抗戰後期建都之爭》,《民國檔案》2004年3期;6.《張學良與九一八事變再探討》,《史學月刊》2003年8期;7.《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對中國農村經濟影響散論》,《江海學刊》2003年4期;8.《抗戰前中國棉花產銷合作述論》,《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4期;9.《抗戰前江蘇省農民銀行述論》,《中國農史》2003年3期;10.《抗戰前長江中下游地區地主城居述析》,《文史哲》2002年4期;11.《耕畜借貸與農業經營》,《安徽史學》2002年2期;12.《“合會”述論》,《近代史研究》1998年2期;13.《近代中國農村喪葬互助合作研究》,《民俗研究》1996年3期。14.《1927-1937年南京國民政府土地政策述論》,《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2期;15. 《中國近代糧食進口問題簡論》,《安徽史學》1995年4期。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華中地區農村金融研究》通過研究20世紀二三十年代華中地區的農村金融,因而從一個側面反映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的實況,展現近代中國農村經濟的困境,探討其出路,這是本書的主旨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