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秋,王洛賓受馬步芳委派,協助電影藝術家鄭君里在青海湖畔拍王洛賓攝紀錄片《民族萬歲》時,認識了藏族姑娘卓瑪,她是當地一位藏族千戶的女兒。三天的相處,活潑美麗的卓瑪給王洛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為她創作了這首歌曲。這首歌的創作過程,已成了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相傳在三天的拍攝過程中,兩人共乘一馬,在青海湖邊賓士,如同歌詞中寫的那樣,卓瑪的皮鞭輕輕地敲打在王洛賓的身上。兩人分離之後,王洛賓在回西寧的路上悵然若失,藉助民歌的旋律寫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她那粉紅的笑臉好像紅太陽她那美麗動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願拋棄了財產跟她去放羊每天看著她動人的眼睛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我願做一隻小羊跟她去放羊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1947年,被美國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翻譯成英文並在上海公演。1948年,成為經典電影《小城之春》的插曲。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王洛賓頒發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貢獻獎”。1998年,在中國台北地區跨世紀之聲音樂會上,美國爵士天后黛安娜·羅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卡雷拉斯、多明戈,都以此曲壓軸。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也特別選用這首歌曲搭載。
《在那遙遠的地方》在創作之後逐漸傳唱開來,成為一曲跨越地域、語言、時代的不朽經典。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就傳遍了中國,傳遍了世界,成為在世界上傳唱最廣的華人歌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