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琴個人資料介紹_個人檔案(生日/星座/歌曲/專輯/MV作品)

馬頭琴

馬頭琴的個人資料

馬頭琴詳細資訊(以下內容包含:馬頭琴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歌曲列表 MV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個人資料介紹)
馬頭琴生日:

名字由來

馬頭琴,因琴頭雕飾馬頭而得名。《清史稿》載:胡琴,刳桐為質,二弦,龍首,方柄。槽橢而下銳,冒以革,槽外設木如簪頭似扣弦,龍首下為山口,鑿空納弦,綰以兩軸,左右各一,以木系馬尾八十一莖扎之。可知,馬頭琴原來也有龍首。此早在《元史》卷71《禮樂志》有載: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頸,龍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為馬尾。據岩畫和有些歷史資料中顯示古代蒙古人開始把優酪乳勺子加工之後蒙上牛皮,拉上兩根馬尾弦,當樂器演奏,稱之為勺形胡琴。當前很多專家認為這就是馬頭琴的前身。勺形胡琴當時最長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鳴箱比較小,聲音也就小多了。至今蒙古國的西部也有人把馬頭琴叫勺形胡琴。當時琴頭不一定是馬頭,有人頭、骷髏、鱷魚頭、鱉甲或龍頭等,此外還有人說,這種琴的琴頭有呈猴頭或瑪特爾頭的形狀。瑪特爾形似龍,面似猴,象徵一種鎮壓邪魔的神物。據有關學者考證,馬頭琴一名大約得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紀初,琴首是由龍頭或瑪特爾頭改為馬頭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琴類,如:皮胡、鍬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當時的流行樂器。元朝時期隨著宮廷生活的逐漸富裕宮廷內有專門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員,馬頭琴也就慢慢地成為宮廷音樂的主要內容之一了。別名由於流傳地區的不同,它的名稱、造型、音色和演奏方法也各不相同。在內蒙古西部地區稱作“莫林胡兀爾”,而在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盟、哲里木盟、昭烏達盟則叫做“潮爾”。 還有“胡兀爾”、“胡琴”、“馬尾胡琴”、 “弓弦胡琴”等叫法。除內蒙古外,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有流行。


歷史追溯

起源馬頭琴是中國少數民族--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的歷史悠久,從唐宋時期拉弦樂器奚琴發展演變而來。成吉思汗時(1155—1227)已流傳民間。據《馬可波羅遊記》載,12世紀韃靼人(蒙古族前身)中流行一種二弦琴,可能是其前身。明清時期用於宮廷樂隊。馬頭琴概況圖(2張)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民間藝人和牧民們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沉粗獷、激昂的特點,體現了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出現從山林狩獵文化時期至草原遊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樂器,不是馬頭琴,而是火必思、托布秀爾等彈撥樂器且多用於娛樂性歌舞與舞曲伴奏。從《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記載來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時期,蒙古民族樂器尚以彈撥樂器為主,元代的蒙古軍人和牧民,善彈火必思,喜跳集體踏歌。當草原遊牧音樂迅猛發展之後馬頭琴這件拉弦樂器便脫胎而出,得到廣泛普及,並且最終取代彈撥樂器的地位,成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間樂器。顯然,拉弦樂器取代彈撥樂器,火必思逐漸衰退,馬頭琴便順理成章地成為蒙古樂器的主角。


蒙古地位

馬頭琴是適合演奏蒙古古代長調的最馬頭琴好的樂器,它能夠準確的表達出蒙古人的生活,如:遼闊的草原、呼嘯的狂風、悲傷的心情、奔騰的馬蹄聲、歡樂的牧歌等。與此相關,元代的蒙古民族樂器,其總體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不僅僅是用於舞蹈和歌曲伴奏,而且還產生了純器樂曲,諸如《海青拿天鵝》《白翎雀》等,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到十八世紀初,馬頭琴的外觀及結構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馬頭琴琴體的革新,馬頭琴的演奏技巧也有了新的創造和發展,湧現出不少民間說唱演奏家。


問世傳奇

傳說,馬頭琴最早是由察哈爾草原一個叫蘇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蘇和是由奶奶撫養大的,婆孫倆靠著馬頭琴二十多隻羊過日子。蘇和每天出去放羊,早晚幫助奶奶做飯。十七歲的蘇和已經長得完全像個大人了。他有著非凡的歌唱天才,鄰近的牧民都很願意聽他歌唱。一天,太陽已經落山了,天越來越黑。可是蘇和還沒有回來。就在人們十分焦急的時候,蘇和抱著一個毛茸茸的小東西走進蒙古包來。人們一看,原來是匹剛出生的小馬駒。蘇和看著大夥驚異的眼光,對大家說:“在我回來的道上,碰上了這個小傢伙,躺在地上直動彈。我一看沒人收拾它,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就把它抱回來啦。”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小白馬在蘇和的精心照管下長大了。它渾身雪白,又美麗又健壯,人見人愛,蘇和更是愛得不得了。一天夜裡,蘇和從睡夢中被急促的馬嘶聲驚醒。他想起小白馬,便急忙爬起來出門一看,只見一隻大灰狼被小白馬擋在羊圈外面。蘇和趕走了大灰狼,一看小白馬渾身汗淋淋的,知道大灰狼一定來了很久了,多虧了小白馬,替他保護了羊群。他輕輕地撫摸著小白馬汗濕的身子對它說:“小白馬呀!多虧你了。”一年春天,草原上傳來了訊息說,王爺要在喇嘛廟舉行賽馬大會,因為王爺的女兒要選一個最好的騎手做她的丈夫,誰要得了頭名,王爺就把女兒嫁給誰。蘇和也聽到了這個訊息,鄰近的朋友便鼓動他,讓他領著小白馬去參加比賽。於是,蘇和牽著心愛的小白馬出發了。賽馬開始了,許多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揚起了皮鞭,縱馬狂奔。到終點的時候,蘇和的小白馬跑到最前面。王爺下令:“叫騎白馬的上台來!”等蘇和走上看台,王爺一看,跑第一名的原來是個窮牧民。他便改口不提招親的事,無理地說:“我給你三個大元寶,把馬給我留下,趕快回去吧!”“我是來賽馬的,不是來賣馬的呀。”蘇和一聽王爺的話,頓時氣惱起來。我能出賣小白馬嗎?他這樣想著,不假思索地說出了那兩句話。“你一個窮牧民竟敢反抗王爺嗎?來人哪,把這個賤骨頭給我狠狠地打一頓。”不等王爺說完,打手們便動起手來。蘇和被打得昏迷不醒,還被扔在看台底下。王爺奪去了小白馬威風凜凜地回府去了。蘇和被親友們救回家去,在奶奶細心照護下,休養了幾天,身體漸漸恢復過來。一天晚上,蘇和正要睡下,忽然聽見門響。問了一聲:“誰?”但沒有人回答。門還是碰碰地直響。奶奶推門一看:“啊,原來是小白馬!”這一聲驚叫使蘇和忙著跑了出來。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馬回來了。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水直流。蘇和咬緊牙,忍住內心的痛楚,拔掉了馬身上的箭。血從傷口處像噴泉一樣流出來。馬因傷勢過重,第二天便死去了。原來,王爺因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馬,心裡非常高興,便選了吉日良辰,擺了酒席,邀請親友舉行慶賀。他想在人前顯示一下自己的好馬,叫武士們把馬牽過來,想表演一番。王爺剛跨上馬背,還沒有坐穩,那白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頭摔了下來。白馬用力擺脫了粗繩,衝過人群飛跑而去。王爺爬起來大喊大叫:“快捉住它,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們的箭像急雨一般飛向白馬。白馬雖然身上中了幾箭,但還是跑回了家,死在它最親愛的主人面前了。白馬的死,給蘇和帶來了更大的悲憤,他幾夜不能入睡。一天夜裡,蘇和在夢裡看見白馬活了。他撫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旁,同時輕輕地對他說:“主人,你若想讓我永遠不離開你,還能為你解除寂寞的話,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隻琴吧!”蘇和醒來以後,就按照小白馬的話,用它的骨頭、筋和尾做成了一隻琴。每當他拉起琴來,他就會想起對王爺的仇恨;每當他回憶起乘馬疾馳時的興奮心情,琴聲就會變得更加美妙動聽。從此,馬頭琴便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們一聽到這美妙的琴聲,便會忘掉一天的疲勞,久久不願離去。成吉思汗西征的時候,大規模移民,將馬頭琴在內的蒙古文化傳到了歐洲,俄羅斯也就有了馬頭琴,並受到人們的歡迎,


發展

經過多年的傳承,馬頭琴也隨著時代發展,進行了多項改革。在二十一世紀出初馬頭琴演奏的形式也慢慢發生了變化,從以前呆板的演奏變成了視覺表型的藝術。2005起初由東方神駿樂團站立式演奏方法開始,而且樂團在音樂上做了大膽的變化,使得音樂的氣氛更為大氣 在表演上靈活自如 更具有活力 ,體現了具有年輕活力的馬頭琴演奏方式。這樣經過多年的改良漸漸形成了一套完美演奏形式。而隨後有許多馬頭琴演奏員漸漸模仿變為站立演奏,使得馬頭琴的流傳更為廣泛。


文化遺產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馬頭琴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4月,蒙古族馬頭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布林為蒙古馬頭琴繼承人.


造型及演奏

獨特造型現代造型馬頭琴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呈正梯形,也有極個別馬頭琴演奏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琴箱框板多使用色木、榆木、花梨木、紅木或桑木等硬雜木製成,上下兩框板的中央開有裝入琴桿的通孔,左右側板上分別開有出音孔,琴箱正背兩面蒙以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繪民族圖案為飾,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的。琴頭、琴桿多用一整塊色木、花梨木、紅木或松木製作。琴頭呈方柱形,頂端向前彎曲,造型為雕刻精細的馬頭,既有奔馬的馬頭,也有立馬的馬頭,有的是在琴桿上端直接雕出,也有的是雕好以後粘上去的。弦槽後開,多有槽蓋,兩側橫置兩個弦軸(左右各一)。弦軸又稱把子,採用黃楊木或琴桿木料製作,軸桿為圓錐體,軸柄呈圓錐形、八方形、瓜棱形或扁耳形,圓錐形 軸柄外表刻有直條瓣紋,便於擰轉,有的軸頂為圓球形。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上端設有山口,下端裝入琴箱上下框板的通孔中。皮面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張兩條馬尾弦,兩弦分別用40根(裡弦)和60根(外弦)左右長馬尾合成,兩端用細絲弦結住,上端纏於弦軸,下端繫於琴底的尾柱上。琴弓用藤條或木料製作弓桿,兩端拴以馬尾為弓毛。傳統造型傳統的馬頭琴,多為馬頭琴手就地取材、自製自用,故用料和規格尺寸很不一致。通常分為大、小兩種,分別適用於室外或室內演奏。大者,琴體全長100厘米~120厘米,琴箱長26厘米~30厘米、下寬22厘米~28厘米,宜室外演奏使用;小者,琴體全長70厘米左右,琴箱長20厘米、下寬 18厘米左右,宜室內演奏使用。馬頭琴是屬於指板類型的拉弦樂器,不設千斤,從山口到琴馬的一段琴弦為有效弦長。它最突出的特點是,琴箱的面、背兩面都蒙皮膜,這和一般拉弦樂器只正面(筒前口)蒙皮、背面(筒後口)設音窗或呈開口式是不同的。用馬尾弓摩擦馬尾弦,發出的聲音甘美、渾厚、悠揚、動聽,這在中外拉弦樂器中都是極為獨特的。演奏方法坐姿演奏馬頭琴時,通常採取坐姿,將琴箱夾於兩腿中間,琴桿偏向左側。指法左手虎口自然張開,拇指微扶琴馬頭琴桿,在低把位上,用食指、中指的指甲根部頂弦,無名指、小指採用指尖頂弦,小指在演奏中非常重要,它常從外弦下面伸進去頂裡弦;在高把位上,由於音位距離很小,各指都以指尖按弦。右手執弓時,以虎口夾住弓柄,食指、中指放在弓桿上,無名指和小指控制弓毛。運弓運弓中,弓毛和琴弦要保持直角狀態。馬頭琴的定弦有多種,因較細的琴弦張在裡弦,較粗的弦張在外弦,所以常以反四度關係定弦為g、c1,有時也以正四度關係定弦為d1、a,正五度關係定弦為d1、g。拉奏方法也與其它拉弦樂器不同,琴弓的弓毛不夾在里、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奏,所以它具有獨特的音色,柔和、渾厚而深沉,拉奏起來,特別洪闊、低沉而豪放,富有草原風味。右手弓法有長弓、半弓、短弓、跳弓、連弓、連跳弓、頓弓、打弓、擊弓、碎弓和抖弓等,左手指法有彈音、挑音、顫音、打音、滑音、雙音、撥弦、揉弦和泛音等技巧,許多裝飾音都是由小指奏出的。馬頭琴的演奏特點是以指甲從弦側觸弦發音,所以音色清晰、明亮,宜於奏出豐富的泛音,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


鑑別方法

木料馬頭琴的木料是色木(楓木,也叫五角楓),不管是再好的馬頭琴,她的主要木料是色木。但色木分很多種,常用的馬頭琴木料有四種:南方普通色木,東北普通色木及東北花色木。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因成長速度快而木質軟,但白淨。用它做的琴外觀比較白(沒有著色的部分)但音質不是很理想,高檔馬頭琴不選用南方料。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一般生長時間為幾百年(直徑45CM以上,有的達到80CM)在嚴寒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堅硬的木質,但惡劣氣候使年輪或顏色有了不一致的特點。用它做的馬頭琴音色悠遠渾厚,尤其東北花色木做的馬頭琴外觀漂亮為馬頭琴之珍品。花色木(也叫虎皮紋色木)是做樂器的高檔木料,尤其東北花色木是做馬頭琴的最好木料,用它做的馬頭琴表面有立體感,極為高貴。但他對音質沒有直接影響。所以木料角度首選是東北色木,再就是南方色木,如今市場因色木(樂器專用料)的漲價,出現了很多花木或其他木料做的馬頭琴,這種琴從用料角度說不算正規的馬頭琴。工藝馬頭琴不是誰都能做的,她有著蒙古族的獨特風格,所以蒙古人做的馬頭琴才是正宗的馬頭琴,如今旅遊點或一些場所出現有著類似玉雕形狀馬頭的馬頭琴,雖然外觀是馬頭,但絕對不是真正馬頭琴的外觀。工藝精細度也有很大差異。尤其網上銷售的馬頭琴沒有高清晰大圖片效果的馬頭琴絕對不能買。不能買經銷的,必須了解做琴師的情況,產量和信譽度。經銷中間必有利(尤其是網上),越便宜越不能買,真正馬頭琴的材料和工藝不會太低廉。馬頭琴的指板通常是紅木或烏木做的,烏木的檔次較高,用其他木料做的均屬非正規。面板為桐木或白松(魚鱗松)。共鳴箱的背板,一些廠家為了盈利把馬頭琴共鳴箱的背板用膠合板代替或整個共鳴箱洋膠合板做,鑑別這種琴的辦法是從面板孔看共鳴箱的裡面結構。膠合板做的共鳴箱背板裡面有貼層,很容易識別。


馬頭琴曲歌曲排行榜

01.萬馬奔騰 02.蒙古小調 03.黑駿馬 04.薩班拉克 05. 烏雲姍丹 06.查乾陶海故鄉07.科爾沁家鄉 08.四季 09.烏里雅狠抗格爾 10.西蒙的流行舞 11.柯勒倫河之景12.夏那波


收藏樂器

東蒙民間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中,珍藏有馬頭琴多件。其中有一支來自東蒙民間的馬頭琴,系用當地所產的松木製作,琴箱正梯形,箱長29厘米、上寬23厘米、下寬26厘米、厚9厘米,正、背兩面蒙以馬皮,背麵皮面中央開有一個金錢眼狀出音孔,孔徑7.8厘米。琴頭琴桿用一根柴木製成,全長108厘米。琴頭長方柱形體,頂端雕以馬頭為飾,弦槽後開,槽長10厘米、寬1.5厘米,兩側各置一個弦軸。弦軸色木製,呈八方形錐狀體,軸長12.8厘米,軸頂圓球形。琴桿呈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上端雕有龍面裝飾,下端插入琴箱通孔中。皮面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張兩束黑色馬尾弦,兩弦由龍面鼻孔中穿出,繫於琴底尾柱上。琴弓的弓桿木製,兩端拴以一束黑色馬尾為弓毛,弓長76厘米。此琴製作精細,琴箱四框外表雕刻出民族圖案花紋,通體髹以深棕色漆,馬頭、軸頂塗黑色漆,琴頭和琴箱正背兩面油漆彩繪雲頭、花卉和富有民族風格的圖案紋飾,古色古香,雅致大方。此琴原為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藏品。已被載入大型畫冊《中國樂器圖鑑》中。蒙古國在這個博物館裡,還珍藏有兩件蒙古國製作的馬頭琴,其中一支共鳴箱呈正梯形,箱框用四塊硬木板拼粘而成,兩側板上開有音窗,琴箱長33厘米、上寬22厘米、下寬31厘米、厚10厘米,正面蒙以馬皮,背面蒙以薄木板。琴頭、琴桿用一塊松木製作,全長108厘米。上端雕刻向前彎曲的馬頭,弦槽後開,兩側各置一軸。弦軸雲杉制,軸長18厘米,軸柄扁而長,形如馬耳。琴桿為半圓形柱狀體,前平後圓,正面為按弦指板,上端設有弦孔通向弦槽,下端裝入琴箱中。皮面中央置木製橋形琴馬,馬長6厘米、高3.2厘米、底寬1厘米。張兩束黑色馬尾弦,兩弦由弦孔中穿出,下繫於琴底尾柱上。琴弓為木製弓桿,兩端系一束黑色馬尾而成。琴頭、琴面髹以淡綠色漆,琴桿、弦軸為橙黃色漆,通體彩繪富有蒙古民族風格的雲頭、花卉和圖案紋飾。此琴為50年代初蒙古人民共和國音樂代表團訪華時送給中國人民的禮物,它是中蒙兩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研製改革另外,樂器製作者還研製出了中型馬頭琴和大型馬頭琴,這兩種馬頭琴的演奏方法相當於西洋拉弦樂器當中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這樣一來,馬頭琴“家族”就形成了一個高、中、低音俱全的完整樂器組,充實了中國民族樂隊。值得一提的是,經過改造和創製的新型馬頭琴在外表裝飾上仍然保持了蒙古民族的特點,在琴身上繪有民族特徵的圖案,風格古色古香,雅致大方,從外觀上看,不失為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馬頭琴的琴桿用梨木、紅木製,大者全長124、小者全長70厘米。音箱呈正梯形或倒梯形,也有六方或八方形。框板用硬木製,兩面蒙馬皮、牛皮或羊皮,並繪有圖案。也有背面蒙松木薄板的。兩側開有出音孔。琴桿上部左右各置一弦軸。弓用藤條作桿拴以馬尾。張兩條馬尾弦。正反四度或五度定弦。本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改革製成數種馬頭琴。一種全長100厘米。蟒皮蒙面或木板面,張尼龍弦。反四度定弦d1、a,音域a—a3。另一種全長128厘米,音箱膜板結合,面板中央挖橢圓形洞框,蒙以蟒皮。增置弧面指板,張三條金屬弦。定弦A、d、a。音域A—c2。現存狀況在遼闊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族聚居的省、區,人們喜愛馬頭琴,除作為獨奏樂器外,常用於說唱(蒙語說書)、民歌和舞蹈伴奏或與四胡等樂器合奏。傳統的馬頭琴音量較小,只適於在蒙古包和室內演奏;經過改革以後,馬頭琴的藝術造型更加完美,音量和音域得到顯著擴大,已完全適於在舞台或室外演奏,它不僅能夠拉奏,還可撥弦彈奏,已成為出色的獨奏樂器。還經常參加民族樂隊演奏,並成為內蒙古烏蘭牧騎(文藝宣傳隊)的主要樂器,最擅長演奏柔和細膩的抒情曲調,特別適宜演奏悠長遼闊的旋律和為長調民歌伴奏。柔和與幽靜的時候聽,感覺很美,很清新。歡樂的時候聽,又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起來⋯⋯


製作大師

張純華1922年生於山西定襄,祖上為官宦人家,到父親時家道衰落,充任鄉間教師張純華大師,母亦識文斷字。幼年時母、父、祖母先後去世,9歲入村國民國小讀書,兩年後因家庭窮困輟學。1936年,為了謀生,沿著前人走西口的道路,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投奔在綏遠平市官錢局任職的伯父,伯父與當地有名的“德余泉”商號大掌柜蘭銀余是相與(摯友),遂介紹他到德余泉學徒,伺候大掌柜,吃住在蘭家大院。1947年,德余泉老店員蘇全與他在津合資另開字號,經營兩年歇業。1949年夏,他回到歸綏(今呼和浩特市),經常給教會、一些樂器班子修風琴等民間樂器。1952年,在舊城大什字街租一處二層樓鋪面,創辦歸綏第一家樂器店“和聲文藝工業社”,組織了一些工人從事修理配製和經銷各種樂器,生產少量板胡、四胡等產品。服務範圍,東至大同,西至包頭。此後,經1954年公私合營、1956年合作化以後,他始終與樂器打交道,尤其與蒙古族弦鳴樂器馬頭琴的研製結下不解之緣,情有獨鍾。1950年,內蒙古文工團進京參加建國一周年活動演出。10月3日,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在中南海懷仁堂觀看各省區藝術團體表演,其中內蒙古民間藝人協會主任色拉西演奏一首《朱色烈》樂曲(由民歌改編,喻愛情像朱色烈山峰永恆),當時是坐在舞台上的一張桌子上面進行演奏,聲音又有別於一般樂器。毛澤東於是問旁邊的烏蘭夫:這是什麼樂器?聲音很好聽,就是音量有些低。為什麼要坐在桌子上演奏?烏蘭夫回答:這個樂器叫潮爾,也叫馬頭琴,一般是在蒙古包或室內演奏,如在舞台上演出,沒有桌子幫助擴音,前面的人能聽到,後面的人就聽不到了。毛澤東說:能不能改進一下,走進音樂大堂。領袖的囑託,也是對民族音樂的希冀。烏蘭夫隨後讓秘書在京城尋訪修理製作樂器的廠店技師,幾經試製,都不理想。1952年,有人建議在馬頭琴的故鄉想辦法吧,於是內蒙古文化局成立了專門研製馬頭琴小組,遍訪能人,自然找到了張純華。最初,潮爾音箱的蒙皮傳統用料為羊、馬 、牛、蟒等皮,北方氣候乾燥,一般不影響發音,但氣候潮濕時發音沉悶且跑調。上世紀50年代初,色拉西到廣州演出,儘管事先準備了理髮吹風機,在後台烘烤好鼓面蒙皮再上場,仍然大大影響了發揮水準。其後,張純華試用牛馬驢騾及野獸動物各種皮,變換多種做工技藝,雖然取得全國首家成功改革製成的複音筒四胡,並將低音的四胡形制統一的成績,但對提高馬頭琴聲音並不十分明顯。這樣,以後在製作傳統蟒皮馬頭琴、旅遊小馬頭琴時,用料開始由皮改木,試用楊柳松楸楓等多種木料,採用多項加工技術,終以楓木作共鳴箱,取代了定音皮面。又採用魚鱗松、梧桐木作腹板,音孔由側板改在腹板正面,弓桿由普通樹枝改為彈力大韌性好的木料製作,琴軸改為機械軸,琴桿由直桿改為帶有彎度,琴弓由二索馬尾改為金屬弦再到尼龍絲弦,琴桿頂部統一為馬頭造型。齊.寶力高(左)張純華(右)經中國音協和北京樂協專家、馬頭琴演奏家鑑定,1962年基本定型,1983年試製生產烏木主體馬頭琴、木面中音馬頭琴,音域從原有兩個8度變為三個8度,不僅可以演奏二胡、小提琴的雙音和弦傳統曲目,還能演奏創作曲中的6、5、4、3度等雙音和弦,音量音域大為提高和拓寬,馬頭琴改革有了根本性突破。其聲音柔和、渾厚、明亮、力度強,音質純淨、清晰,音色悠揚動聽,保留了傳統馬頭琴的特色。可以滿足各種不同場合的演出,並可獨奏、合奏、伴奏、重奏、協奏,與交響樂團同台演出。馬頭琴改革大獲成功,讓馬頭琴走向殿堂,走向世界。張純華老人是中國樂器學會會員、中國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馬頭琴協會理事、中國北京樂器協會特邀會員,內蒙古政協第五屆委員,被內蒙古民間文藝協會授予“研究製作馬頭琴大師”稱號。2009年3月,桑都仍的弟子、中外著名的馬頭琴演奏家齊·寶力高在內蒙古衛視節目上動情地說:張純華老人是漢族,用大半生心血研製蒙古族人民喜愛的馬頭琴,痴心不改,一直為馬頭琴走向世界作貢獻。當人們演奏馬頭琴的時候,不要忘了有這么一位製作大師。白蘇古郎白蘇古郎出生在美麗富饒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在他的記憶深處,耳旁常常響起的是父親拉著自製的民族樂器,自編自唱自伴奏的歌聲。在父親的薰陶下,從小他就對蒙古音樂藝術情有獨鍾,憑著這份執著的追求,2001年春,18歲的他毅然告別故鄉,獨自一人踏上漂泊他鄉拜師學藝的征途。古郎為了學習,特意在呼和浩特市某馬頭琴廠打工,他下定決心努力鑽研馬頭琴製作工藝,求學之路很苦也很累,但他都默默承受下來,用他的話說是不混出人樣來決不回故鄉!功夫不負苦心人,2005年冬,他學有所成,選擇了來到馬頭琴之鄉——吉林前郭爾羅斯製作馬頭琴,從事了他所熱愛而又讓他值得驕傲的事業,有幸能用自己這雙勤勞的雙手,來弘揚本民族文化。懂行的人都知道,要做好一個品質優良的馬頭琴,製作所經過的程式非常複雜,要經過幾十道工序,工藝要求也很精細,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來不得半點疏忽大意,完成所有的工序靠的就是一雙手。傳統的馬頭琴只有馬頭,沒有其它雕刻,古郎製作的馬頭琴有所不同,經過他不斷創新,馬頭琴的馬頭下還刻上一個龍頭,中國有句老話,龍馬精神就體如今古郎的馬頭琴上。他製作的馬頭琴聲音純正渾厚,能夠賦予它民族的靈魂,曾得到過齊峰、容中爾甲,賽音吉雅等歌唱家的高度讚賞,遠銷各地,常常是供不應求。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成績,但他深知這才只是剛剛起步,今後要走的路還很長,他的目標是通過不斷充實自身文化素養和提高技藝,更加完善馬頭琴製作工藝,打響自己的品牌,在探索藝術的道路上不斷開創事業,留下自己奮鬥的足跡。古郎為人善良淳樸,有著草原兒女堅韌、熱情、豪爽的性格,同他結交的朋友很多,他也希望通過宣傳,能夠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技藝,將民族藝術發揚光大。


優秀曲目

曲目馬頭琴的優秀曲目很多,傳統的琴曲風格多樣,富於草原特色,曲調委婉,多是描繪自然風光或對馬的歌唱。如《朱色烈》、《涼爽的杭蓋》、《四季》、《牧馬人之歌》《青松》《朝霞》《敘事曲》《蒙古小調》、《鄂爾多斯的春天》、《清涼的泉水》、《走馬》和《馬的步伐》、《乾杯》、《蒙古小調》、《草原連著北京》、《讚歌》、《森吉德瑪》、《藍色搖籃曲》、《奔駝》、《初升的太陽》、《迴旋曲》、《萬馬奔騰》、《歡樂的草原》、《牧馬人》、《蘇和的小白馬》、《敖特爾青年》、《命運》、《鄂爾多斯高原》 等。說明《朱色烈》是根據同名民歌改編的,“朱色烈” 是山峰的名字,樂曲用它來比喻男女愛情的堅貞。《涼爽的杭蓋》是描寫水草豐美的山林和牧場的夏日風光。《四季》是根據同名民歌改編的,曲調悠揚流暢,描繪了錫林郭勒大草原一年四季自然景色的變化和牧民對家鄉的熱愛。讚頌新時代、新生活的優秀創編樂曲,有,巴依爾的《朝霞》《牧場之春》。布林的《歡樂的草原》《敘事曲》《美麗的戈壁高原》《懷念》達日瑪的《草原新歌》、《新春》,齊·寶力高的《草原讚歌》、《草原連著北京》、《萬馬奔騰》、在鄂爾多斯草原》、《蒙古胡琴贊》和辛滬光的馬頭琴協奏曲《草原音詩》等。《草原新歌》取材於錫盟、呼盟民歌,是一曲草原和牧民的讚歌。《草原連著北京》表現了蒙古族人民身在草原、心向北京的熾熱豪情。《萬馬奔騰》描繪了內蒙古千里草原的壯闊建設圖景。評價有人曾經說過: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曲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這話十分貼切,當一首悠揚的馬頭琴曲在人們耳邊奏響時,你隨著那旋律閉目冥思吧……


演奏家

蒙古族有許多傑出的馬頭琴演奏家,他們在繼承、發展馬頭琴藝術上做出了寶貴的貢獻,較著名的就有色拉西、巴拉乾和桑都仍等。色拉西色拉西是深受蒙古族人民熱愛色拉西的藝術大師,是科爾沁草原馬頭琴流派的傑出代表。他祖父和父親都是演奏馬頭琴的好手,母親又是歌唱能手,從小接受音樂洗禮和薰陶,九歲學琴,十歲就能獨立演奏一般民歌,十九歲拜有名的馬頭琴手仁欽為師,勤學苦練,技藝精進,形成自 己的獨特演奏風格。色拉西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鑽研琴藝上,直到六十一歲才結婚。舊社會,他背著馬頭琴在草原上流浪,歷盡千辛萬苦,奏出人民的心聲;新社會,他演奏的是絢麗多彩的頌歌,有些樂曲還錄了音、灌製成唱片。桑都仍桑都仍是色拉西的得意門生,他嚴格地繼承了老師的技藝,吸取傳統演奏法的優點,創立了一套新型的演奏技法。左手中指的運用為快速演奏提供了方便條件,不僅能演奏傳統樂曲,更擅於演奏現代樂曲。他還在馬頭琴的改革上做出卓越貢獻。當代馬頭琴演奏家有巴依爾、齊·寶力高、布林巴雅爾、達日瑪、李波等。巴依爾巴依爾(1942年--1993年)達斡爾族,新中國解放後的第一位國家頒發一級職稱的專業馬頭琴演奏家。他把大小提琴的跳弓,頓弓和琵琶的輪指運用在馬頭琴演奏上。他發明了撥弦演奏,把古老的弓子改良成今天先進的弓子,把過去普通的琴木改變為如今的曬木(虎皮紋),為現代馬頭琴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代表作品有:《朝霞》《青松》《草原春色》馬頭琴協奏曲《達斡爾民歌主題協奏曲》《薩茹娜盛開的時節》等。齊·寶力高桑都仍的學生齊·寶力高,演奏風格熱情奔放,雄渾沉實,是內蒙古新一代馬頭琴學派的傑出代表。1988年組建了馬頭琴樂團,培養出許多青年馬頭琴演奏人才。代表作有《草原連著北京》、《草原讚歌》、《萬馬奔騰》、《回想曲》、《初升的太陽》等。布林巴雅爾著名蒙古族馬頭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2009年4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傳承人,潮爾馬頭琴大師。代表作有《牧馬人之歌》、《敘事曲》、《懷念》、《在戈壁高原上》等。達日瑪馬頭琴演奏家,作曲家,他創作了馬頭琴獨奏、二重奏、五重奏等曲目30多首,舞蹈曲、歌曲70多首。代表作有《草原新歌》、《新春》、《賽馬》、《吐爾扈特青年》、《神騎》、《白色的駿馬》等。他在國際馬頭琴藝術節上榮獲組委會頒發的“馬頭琴藝術傑出貢獻獎”。李波馬頭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成立李波馬頭琴基金會,先後出版了英文版《馬頭琴的故事》《李波馬頭琴獨奏曲集》等著作。代表作有,《遙遠的敖特爾》《荒城之月寄相思》《亞洲抒情李波風》《天、地、生命的祝福》等。仟白億拉仟白乙拉是一位出色的馬頭琴表演藝術家,是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奏員。他出生在阿魯科爾草原,他賦予了馬頭琴全新的生命,他將自己對草原感情完美的融入了馬頭琴的表演中。由他創作的馬頭琴獨奏曲《騰飛》獲得了很多大獎。代表作《騰飛》以馬頭琴為主旋律,時兒深沉時兒激昂,舒緩與激烈並存,悠揚和粗獷同在。當悠揚的馬頭琴曲奏響時,你應該做的就是認真傾聽,在音調的起伏中,隨著那旋律閉目冥思,去勾勒遼闊草原上奔騰的駿馬,創作任何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都無法描述的畫面。


音樂作品

顯示方式:專輯列表|專輯詳情專輯

專輯名稱發行時間語言詳情
追憶2013-01-22馬頭琴
專輯封面專輯類型:合輯
專輯簡介:來自內蒙古大草原的一隻現代馬頭琴樂團,他們以獨特的表演形式震撼許多觀眾。樂團成員曾經獲得2007民族器樂大獎賽金獎、全國行業電視大獎賽、通俗歌手類金獎等。神駿樂團是演奏馬頭琴的音樂團體,其表現形式不同於原馬頭琴的演奏方式,不僅能夠演奏草原上傳統的音樂,而且結合了搖滾、交響樂等音樂風格。給予觀眾不僅是視覺及聽覺上的愉悅,還結合人們的心理特徵。所以樂團定義為“心靈音樂”。專輯曲目(5)
01.萬馬奔騰04.遼闊
02.追憶05.鬥牛
03.遠古征程
單曲
歌曲名稱(歌曲說明)發行時間
萬馬奔騰(作曲:齊寶力高 編曲:斯琴巴圖)2011-01-22
追憶(作曲:斯琴巴圖)2011-01-22
遼闊(作曲:朝魯門 吳小博的)2011-01-22
遠古征程(作曲:朝魯門)2011-01-22
鬥牛(世界名曲 改編:斯琴巴圖)2011-01-22


電影劇情

孤兒蘇和在草原上撿回一匹白馬,並和它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蘇和贏得賽馬大會冠軍後,白馬被王爺搶走。白馬逃走,被王爺射死。傷心的蘇和用白馬做成馬頭琴,從此憂傷悠揚的琴聲傳遍大草原。


馬頭琴歷年演唱過的歌曲

  • 2010-04-16歌曲:嘎達梅林
  • 2009-11-13歌曲:西海情歌
  • 2009-11-02歌曲:搖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