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男,1960年生,湖南郴州人。1978年,就讀於師範專科學校(現湘南學院)美術專業,後進入郴州市一中擔任美術教師。1984年,辭職下海。1988年,已辭去教師公職4年的張躍,與剛剛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的弟弟張劍一起研製出無壓鍋爐,並獲得專利,在湖南郴州註冊了郴州溫泉採暖設備廠(後改郴州熱工研究所)。兄弟倆的第一桶金,是靠出賣無壓鍋爐技術獲得的。幾年後,當張氏兄弟研製出國內中央空調行業第一台直燃機時,張氏兄弟事實上已經是國內乃至世界空調界直燃機的領先者,技術獨到而又利潤豐厚。現任遠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演講言必稱“空調”;中國第一個擁有飛機駕照的企業家。1992年與其兄弟在湖南長沙創辦遠大空調有限公司,到1996年遠大直燃機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產銷量全球第一。1997年,因購買飛機,不太為外界所知的長沙遠大,一下子成為婦孺皆知的民營企業。這一年,遠大的銷售額破天荒地達到20億元。目前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直燃式空調生產企業。2000 年遠大集團(加上其在美國的子公司--遠大美國公司)的銷售額超過1.7億美元。
曾經因為較早地在國內企業家中擁有私人飛機而聞名的遠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躍,最近幾年卻因為宣傳環保、倡導低碳“出盡了風頭”。高調的張躍總喜歡在各種場合宣講他的低碳理論。因為在他看來,環境污染的問題,多數的人是感覺不到變化的。“就像水是溫的,放一隻青蛙進去,它會跳起來。但是慢慢加熱,等到有一天溫度達到沸點,污染程度到了不可收拾的時候,人類就晚了。”張躍的言語中無不表現出對環境的擔憂,“我們節能減排、拯救地球所剩的時間並不多了”。而位於上海世博園區的遠大館,無疑則成了張躍向世人宣傳低碳環保最好的舞台。一天建成的遠大館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是遠大集團卻在上海世博園區創造了世界上的建築奇蹟。2010年3月6日,遠大集團僅僅用了24小時,用完全輕量的鋼結構、遠離混凝土垃圾和揚塵建成了遠大館。該館工程總指揮傅立新介紹,遠大館建築垃圾只有1%,其建築材料消耗只有傳統建築的1/6,能源消耗的1/5。這些數據,無疑與上海世博“低碳、節能”理念結合甚緊。一天之內成型遠大館,正是來自張躍本人的構思。按照歷屆世博會的慣例,會展結束時臨時性場館必須拆除。“能不能在上海世博會結束後將房子完好無損地拆下來,然後異地重建,從而將建築材料浪費降低到零?”張躍這樣思考,並把這個創意交給了自己的團隊與之付諸實踐。2000多平方米的面積,集節材、節能、環保、抗震於一身,使遊客真正感受到了現代科技帶來的低碳生活。在館內,記者切身體驗到“低碳建築”的優越性:低成本的牆體保溫、多層玻璃窗、窗外遮陽、窗內隔熱、新風熱回收等技術的套用,可以使建築輕易實現節能。館內還設立了一個名為“冰天雪地”的房間,室內全是白雪,溫度是零下20℃。遠大在這個房間進行了三項簡單比較:保溫材料厚30厘米的牆壁,手摸上去一點也不覺得冷;保溫材料厚10厘米的,摸上去有點冷;沒有保溫材料的牆壁非常冷。同時,窗戶玻璃從單層、雙層、三層以及窗框用塑膠框、木框和鋁合金框也分別進行比較。“三層玻璃窗比單層的節能8倍”,張躍強烈建議採用三層玻璃窗,同時使用更保溫的木製窗框。對於遠大館這一幢可持續建築,張躍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影響建築能耗,“那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多數人的生活”。高838米 遠大集團的天空城市6月望城區與遠大簽訂協定→進入環評→11月拿到土地。遠大將在長沙建造一座220層、838米的世界最高樓,被命名為“天空城市”,比現有的世界最高建築——杜拜塔,還要高10米。大太陽建築網訊息:“遠大天空城市已經拿到地了。”今日,在網路上,一則這樣的訊息不脛而走。6月望城區與遠大簽訂協定,然後進入環評,11月拿到土地,“世界第一高樓”離我們又近了一步。2013年7月20日下午2點,“天空城市”在長沙望城區濱水新城舉行基礎開工儀式。該項目計畫於2014年1月完成基礎設施,2014年4月封頂。也就是說,不用一年,世界第一高樓將在長沙望城崛起。
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也是上海世博會官方確定的遠大館日。當天,張躍邀請了國內外400餘位關心環境問題的人士齊聚世博園區遠大館,共同討論“低碳建築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來自聯合國環境署、氣候組織和世界資源研究所的環保人士各抒己見。德國建築師聞浩南稱,在中國要使開發低能耗建築成為一種潮流,技術條件其實已經非常成熟,最大的問題是開發商和消費者缺乏開發或購買節能建築的動機;世界資源研究所董事凱蒂也研究發現,他們分析對比兒童在低碳建築和其他建築內學習能力的測試,生活在低碳建築里的兒童學習能力增長30%;張躍認為,建築節能技術其實很簡單,並無太多科技含量,而且這些節能材料市場上很容易買到。“遠大館同時採取這幾項節能措施後,整體節能效果要比普通建築高5倍。”因此,遠大館的每間房間都不安裝空調。就連午餐時間,張躍也不放過,他要談談“低碳飲食”。“有機食品可避免農藥、化肥生產造成的碳排放,並減少甲烷的自然釋放。當地、當季食品可避免貯運造成的碳排放。”張躍仍在思考,人類是否可以走上低碳飲食之路?低碳空氣、低碳照明、低碳交通……類似的話題討論在遠大館就從未間斷過。5月21日,張躍遠從美國請來前美國環境保護署高級官員丹尼爾·埃斯蒂。埃斯蒂最新著作的一本名為《從綠到金》的書,探討的正是每一個企業高管在應對企業與社會所面臨的環保挑戰時,所必須了解的一切。當天討論的話題正是企業如何通過將環保思維融入其企業戰略,以創出源源不絕的價值——削減成本,降低風險,增加收入,並建立強有力的品牌。這讓許多受邀參加論壇的企業家聽後受益匪淺。
事實上,張躍和遠大集團正希望藉此打造自己在國際性場合中的影響力。在張躍的腦海里,遠大集團顯然不安於做一家純粹的電器生產商,它的觸角早以節能空調的名義,伸向更廣泛的綠色建築領域,其研發生產的無電中央空調產品,正是基於諸如“低碳、節能、綠色”之類的理念而成。張躍透露,遠大集團目前正在參與起草一項由聯合國環境署組織的《全球建築節能準則》。“一幢看上去很炫、但能耗卻很高或室內空氣很糟的建築,就好比一幅油畫贗品,一錢不值。搞建築的必須把隔熱、通風、照明及冷熱源設備的節能看得比美學更重要。”張躍認為,大力推進建築節能應對氣候變化是必要而且有效的措施。“建築能耗大概占全世界能耗的40%,也就是40%的溫室氣體是由建築能耗產生。如果我讓建築能耗減少70%,我應該可以減排這世界上28%的溫室氣體。”張躍坦言,“如果我有一天能夠做到這一點,我會心安理得地重新使用我的私人飛機。”美術科班出身的張躍,在遠大館四樓有機餐廳的牆壁上掛滿了他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繪畫的靜物和人像油畫,頗具莫奈和羅中立的風格。本屆世博會遠大館的主題是“尋找70億人的方向”,在張躍看來,“我們的方向是快樂,不是更多的消費;我們的方向是健康,不是建更多的醫院;我們的方向是安全,不是發展不負責任的科技。”或許,這正是張躍心底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