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松位於北京城的東南部,在20世紀初出版的北京地圖上,今勁松地區標註的地名是“架松墳”。因其墓地上有六棵古代的龍松,彎曲著主幹有架木支撐而得名。當年是北京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這架松的主人是誰呢?就是赫赫有名的清代開國功臣肅武親王豪格,是清初八家鐵帽子王(即世襲罔替)之一。約在20世紀40-50年代,架松墳的六棵古松先後枯死或被伐。這個旅遊景點便逐漸消失了。20世紀70年代,政府投資在這裡建設居民住宅社區,1981年1月決定成立街道辦事處。給辦事處取個什麼名稱呢?朝陽區人民政府有位熟讀《毛澤東詩詞》的工作人員,提議將“架松墳”三字,改為“勁松”二字。理由是毛澤東1961年9月9日,寫有七絕《題廬山仙人洞》詩一首,有“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之句。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勁松地區陸續落成了勁松東街、勁松中街、勁松西街、勁松路、勁松南路、勁松北路等。
勁松街道是北京市朝陽區的街道之一,下設並管轄勁松北社區、勁松東社區、勁松中社區、勁松西社區、農光里社區、農光東里社區、磨房北里社區、八棵楊社區、大郊亭社區、農光里中社區等10個社區。勁松街道地處北京朝陽區西南部。是北京的常駐居民比較多的街道。轄區面積5.2平方公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建成的純居住型社區,地區總人口12萬人,其中62.3%為國有汽車、化工機械產業離退休職工,老齡化人口超過18%。由於勁松是改革開放初期建成的第一批成建制的小區,社區配套設施不健全、小區道路、綠化、排水等基礎設施老化,為了讓12萬居民民眾共享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勁松街道經過多方努力,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將地區老舊小區全部納入改造規劃,進行統一升級改造。此次小區改造緊緊圍繞“辦奧運、促和諧”為主題,凸現了人文奧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