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霆個人資料介紹_個人檔案(生日/星座/歌曲/專輯/MV作品)

李祥霆

李祥霆的個人資料

李祥霆詳細資訊(以下內容包含:李祥霆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歌曲列表 MV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個人資料介紹)
李祥霆生日:

人物簡介

李祥霆,滿族,古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吉林遼源人,祖籍遼寧岫巖,李祥霆1957年起師從查阜西學古琴,從溥雪齋、潘素學國畫,195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從吳景略學古琴。1963年畢業留校任教,1989年到英國劍橋大學作古琴即興演奏研究並在倫敦大學亞非音樂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員,教授古琴和洞簫。1994年10月到中央音樂學院繼續任教。現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北京古琴研究會副會長、英國東方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教音樂委員會委員(佛樂器樂委員組)、台北和真琴社顧問、日本吟詠道八洲莊鷹洲會名譽顧問及北美琴社顧問。李祥霆(照片1)李祥霆1940年出生在遼源市一個中醫世家。自幼喜音樂,從小愛畫畫,經常臨摹《芥子園畫譜》。在臨畫時。一幅古琴圖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天,李泠秋在舊書攤上買到一本《今古奇觀》,其中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使他對那能彈出高山流水音樂形象的古琴充滿了神奇之感,當他第一次從廣播中收聽到琴簫合奏的古琴曲《關山月》時,便被古琴那優美、深沉、悅耳的琴聲所陶醉。14歲的李祥霆立志學古琴,從此便十分關注有關介紹古琴的書刊唱片。人物觀點李祥霆(照片2)李祥霆在千年古剎少林寺出席一個活動時提出一個觀點,就是:學古琴就和小孩子學1、2、3等阿拉伯數字一樣,有興趣就行,喜歡就能學會,入迷就能學好,發瘋就能學精。“以後,應該讓每一個中學生都知道古琴,就像知道長城,知道李白、杜甫一樣。”李祥霆還說,古琴並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測,而應該說是高而可攀、深而可測。可以不會彈,但得知道,就如同人可以不會做詩,但得知道“床前明月光”一樣。也如同佛教,很神聖,但本身並不想讓人望而生畏。對於古琴的普及,李祥霆建議應在中學的課堂上放古琴DVD,這樣,學生就知道古琴長什麼樣子、發出的是什麼聲音了。主要活動李祥霆(照片3)1963年以來李祥霆教授古琴學生四百多人,分布在中外許多地方。除在國內演出,還曾多次到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荷蘭、芬蘭、奧地利、義大利、新加坡、紐西蘭等國及香港台灣地區演出,其中有四十多場獨奏音樂會,並在一些大學作學術演講。1988年李祥霆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年展。1989年在倫敦大學中國美術館舉行個人畫展。1991年在紐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作《國畫與古琴音樂的點線之美》演講,傳略載入《中國藝術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香港《世界名人錄》(中國卷)等及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選為《二十世紀傑出人物》。1990年所演奏的古琴專集在台北獲獎。1994年11月獲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所頒《民族優秀書畫藝術工作者》獎。1999年還以山水畫《高山流水入夢頻》獲《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之《國際榮譽金獎》。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古琴家,李祥霆教授一直致力於古琴藝術的推廣和傳播1982年在英國達拉姆東方音樂節舉行的獨奏會是古琴史上第一次獨奏會。1992年在巴黎拉維拉劇院千人座位的獨奏會獲滿座,是空前的最大古琴獨奏音樂會。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英國、法國國家電台多次廣播其古琴專題音樂節目、曾為《知音》、《諸葛亮》、《秦頌》等多部影片、電視劇配古琴獨奏。2003年11月在福州畫院舉行個人書畫展。1991年在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作《國畫與古琴音樂的點線之美》演講,傳略載入《中國藝術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屆名人錄》、英國劍橋《21世紀世界名人錄》等。1990年所演奏的古琴專集《落霞流水》在台北獲《金鼎獎》,1994年11月獲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所頒《民族優秀書畫藝術工作者》獎。2007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之“有突出貢獻專家”評定。受邀擔任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樂大使2007年6月獲邀擔任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教音樂委員會委員(佛樂器樂委員組)。2009年5月被文化部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同年被文化部公布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2004年起,更有用何作如先生所藏的公元756年制唐代古琴“九霄環佩”多次舉行個人獨奏音樂會及參加重大演出,引起甚大反響。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英國、法國國家電台多次廣播其古琴專題音樂節目、在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人物》、《走進幕後》、《音樂人生》、《大家》、《人物新周刊》等極有影響的欄目都錄製有其專題播出。


職業生涯

古琴是全世界都能聽懂的音樂李祥霆(照片4)上海市政府為宣傳2010年上海世博會,李祥霆與我國駐法國、比利時大使館合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這一次總共演了四場,主要的兩場分別是在比利時的歐盟總部和法國巴黎SalleGaveau音樂廳,古琴很被看重,場場都作為開場節目,並且有詳細的解說。在巴黎演的那場,去的都是法國上層人士以及各國駐法的外交官,反響特別熱烈。2003年,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成為公認的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而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發射的一顆宇宙探測飛船上,專門放置了向可能存在的外星智慧生命介紹地球人類文化的鍍金唱片,古琴《流水》的錄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曲,整整七分多鐘的全曲!我自從1982年在英國舉行的第一次獨奏音樂會之後,每次在西方演出,我都覺得特別從容、坦然,不光是因為有自信,更對觀眾有信心。因為我知道來聽我演奏的人多是喜歡音樂、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我選的曲子又都是古琴經典樂曲,所以他們都能接受、喜歡,特別這次用的琴又好,是一張極品唐琴。中國古琴史上的第一次,竟然是在英國!別說是1982年,就是現在,古琴已經成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大部分國人還是對它缺少了解,不少人以為,古琴就是古箏。古琴是我國古老的彈撥樂器,產生在大約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在當時只稱“琴”,近代為區別於其他樂器,才改稱“古琴”。中國古代文人所謂“琴棋書畫”四藝之首的琴,指的就是古琴。商周時期,用以規範士大夫、文人階層交往行為、舉止的《禮記》中有“士無故不撤琴瑟”的訓誡,說明在當時,彈琴是每一個貴族階層都必須具有的修養。古琴的外觀,最基本的長度為三尺六寸五分,暗合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琴身上面拱圓、下面平坦,象徵著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琴身由上至下,有琴額、琴頸、琴肩、琴腰等,象徵人體,合在一起,代表著天、地、人三才。在我國古代樂器中,只有古琴既留下了樂器,又留存了豐富的音樂文化和理論文獻。幾乎歷代都有關於琴家、琴曲、琴藝的記載,以及以古琴為中心的故事和傳說。由於歷史的原因,古琴開始走向衰落,上世紀五十年代,全國會彈古琴的還不足一百人!八十年代以後,古琴藝術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估計現在國內外會彈古琴的人已經逾萬,儘管如此,與其他樂器比起來,古琴仍然是冷門。古琴的收藏這些年好像特別熱,2003年嘉德拍賣的“大聖遺音”,一張唐代琴,拍到890萬的天價!目前已發現的傳世最古老的琴,就是唐朝的,距現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這樣的琴全世界也僅存不到二十張,但應該說已經很了不起了。要知道西方最古老的上等小提琴,在全世界僅有上百張,才不過三百年左右的歷史,已被推為至寶了。一世琴緣,難忘恩師李祥霆出生在一個中醫家庭,可以說從小就是在中國文化的環境中成長,童年時,父親給我們念唐詩,教我們對對聯。後來又接觸國畫,13歲時學會吹簫。1955年,父親買了一台收音機。就是從這台收音機里,我第一次聽到古琴的聲音,當時覺得那種美麗奇妙的聲音,好像一下子就把我的心給提起來了!儘管我當時還不知道那是什麼樂器彈奏的。後來,曲子播完,播音員說:“剛才播送的是琴簫合奏《關山月》……”此前我只在國畫中看到過“攜琴訪友圖”,在唐詩宋詞上讀到有關琴的名句,卻不知道它的聲音竟然是這樣天籟般的美妙!從那時候起,我開始痴迷地尋找各種有關琴的資料、文字、圖片,後來終於在舊書攤上買到一本《今古奇觀》,在那上面找到關於古琴外觀、結構的詳細描述,於是決定按書中描寫的樣子,做一張古琴。李祥霆小時候對什麼都感興趣,之所以想自己做琴,是因為我們家鄰居有一個木匠,他幹活兒的時候,我經常在旁邊看,大概知道怎么用鋸、用刨子、上漆上顏色等等。我當時是找來一塊我父親過去診所用的牌子,拿它做琴面;用胡琴弦替代琴弦;按釘當琴徽,前後共用一年的時間,最後終於做成了。李祥霆就一直拿它摸索著練,後來居然還拿到學校新年晚會上。當然我做的這張琴,跟真正的古琴是不能相比的,但也正是它帶著我走進了古琴藝術的美妙境界,因為有了它,我後來才有勇氣給查老(查阜西)寫信,傾吐對古琴的熱愛,請求賜寄一點彈琴的資料和一兩曲琴譜。查老當時是北京古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音協理事,是中國古琴界泰斗級的人物,所以信發出去以後,我也並沒抱太大希望,因為,畢竟當時我只是一名普通不過的小城少年。沒想到的是,後來很快就收到了查老親筆回信!他說:收到你的信我們很感動,我想要全力幫助你。然後,他提出幾個問題:“一。你的家長是什麼職業?他們能否供你到大學畢業?是否同意你將來搞音樂藝術?二。你想學古琴是僅僅出於愛好,還是想學好它?三。要學好古琴,必須對古典文學和數學有一定修養。你是否也喜歡古典文學和數學?”收到這封信的當天,我激動得都沒怎么睡著覺,到第二天很早就醒了,忙提筆給查老寫回信,表達了要學好古琴的決心。沒多久,查老給我回了第二封信,他說,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你作徒吧”!所以,我後來一直管查老叫“師父”,而不是老師。常言說師徒如父子啊!師徒關係比較起老師和學生自然更近一層。後來1957年暑假,我來北京向查老學琴時,就住在他家裡,自然也是免收學費的。他還帶著我去北海慶霄樓聽崑曲、逛琉璃廠的古書店、書畫店……臨走還送給我一張清代古琴、兩支洞簫、一本《琴學入門》、一冊《今虞》琴刊。查老給了我回程火車票錢,親自送我到前門火車站。後來看見天要下雨,又趕在開車前出站為我買來一把雨傘……琴譜、《今虞》琴刊和琴至今仍然珍藏著,可惜兩支簫在“文革”中損壞了。得識查老,是我今生最大的幸運,可以說正是這位充滿熱情的琴壇領袖,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他教會我的,不僅是琴藝,更有健康的人生態度。今天可以說,我沒有辜負他老人家的期望。1958年夏天,我考進了中央音樂學院,開始向吳景略先生學琴。1963年畢業留校任教,正式進入了古琴藝術世界,並且一直努力而行。李祥霆的藝術的基礎,是查老賜予的;藝術的主體是吳先生所授;同時還受到管平湖先生的重要影響。比方說:我的《梅花三弄》是查老的傳授,同時採用吳先生的優美熱情風格;而《憶故人》是吳先生教的,但我融入了查老典雅深遠的神韻。不能打動觀眾的,肯定不是好音樂古琴是一種高雅深邃的古典藝術,但這種藝術是普通人都可以欣賞可以理解的,要說雅,中國雅的東西太多了,《唐詩》、《宋詞》雅不雅?要說深,《老子》、《莊子》、《易經》深不深?這些東西,現在的人們包括許多小孩子都在學習,都能接受,成為一種文化修養,為什麼古琴就不行呢?現在有些人說古琴不是文化藝術,是“道”,古琴不是樂器,是道器,似乎高深莫測,甚至超越了哲學、宗教。這是違背客觀實際的。以虞山派琴風最為“清微淡遠”,但實際上,虞山派創始人嚴天池就主張,彈琴要“發於性靈,通於政術”。我老師吳景略,可以說開創了新虞山派,他的琴曲常常是根據內容需要,有的奔騰動盪、撼人心魄,比如《瀟湘水雲》;有的優美華麗,比如《梅花三弄》;還有的淒楚哀傷,像表現昭君出塞內容的《秋塞吟》……沒有一個是“清微淡遠”的。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充滿了人世間深情、豪氣的經典之曲,吳先生作為一個古琴大家,他懂得藝術必須尊重作品的表達,尤其是對這些經歷過千百年自然選擇,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作!其實傳統並非都是有些人理解的那樣,唐代《琴訣》中,就有古琴“可以觀風數,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之說。一種連鬼神都能感動的音樂,它能是不感人的嗎?剛才您也提到,有不少觀眾在聽古琴音樂會時犯困,甚至睡覺,為什麼?那個音樂打動不了他。這樣的音樂會,您說他下次還會再來聽嗎?音樂首先要打動人,不能打動人的音樂,肯定不是好音樂!任何藝術都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求得生存的,這是千古一理。古琴也是一樣,三千多年來,無論是琴曲、琴譜,還是琴的本身,都在不斷發展變化著。以琴而論,最初曾經是五弦,後來加至七弦,也有過十弦、九弦,甚至一弦琴;以人而論,音樂強調的是每個人的靈氣,跟老師一樣的模仿只是初學時的要求,單純的模仿,從古代一直到現代,在哲學、美學上永遠是一種錯誤。傳承本身就是在不斷變化中進行的。事實上,如果你不變,很多東西就傳不下去。在中國,箜篌失傳了,瑟失傳了,失傳的樂種很多,因為它不適合社會需要了。古琴如果沒有歷代的發展,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實際上,良性的發展變化,只會不斷加強和豐富藝術的表現力。西方的羽鍵琴變成古鋼琴;古鋼琴變成現代鋼琴,用現代鋼琴演奏古代巴赫的作品,沒有人覺得它不是巴赫。就是現在強調古琴必須嚴守不變的那些人,他們也沒有去重彈過去的五弦琴呵!有一次在美國演出時,有位觀眾出了個題目,叫“舊金山飛機場”!這實在有點超出常規,我只好在演奏前增加了一段道白:“我不會用琴去表現飛機起降時的轟鳴,但我可以表現飛機場充滿了活力與祥和,緊張而有序的精神,表現人類追求和平與幸福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最好的音樂不是模仿事物的外形,而是表現人內心的感覺。”演奏結束後,觀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古琴應該像唐詩宋詞那樣影響中國人1958年,我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時,我是那裡第一個因為喜歡古琴而主動選擇這個專業的人;往屆古琴專業的學生,都是從其他專業“強行”調過來的。主要當時民樂是被人瞧不起的,學生拿著二胡在校園裡走都覺沒面子,更何況古琴又是民樂里最小的樂種,當時對古琴的普遍說法是“難學、易忘、不中聽”,大環境非常不樂觀。但即使那樣,我都沒有悲觀,現在,事實最終證明了我選擇的正確。像圍棋、書法、國畫那樣被喜歡;像唐詩、宋詞那樣成為每箇中國人的基礎知識之一,對社會文化產生深遠廣闊的影響!只要在中學音樂課上,放一個小時最經典的古琴演奏錄像就可以了!這樣每一個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國人,都能在課堂上看到古琴的模樣和演奏方法,聽到最有代表性的琴曲:《廣陵散》(現在世界上最古老的樂曲,來源於兩千年前)、《幽蘭》(其樂譜為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手抄譜,距今一千三百年以上)、《流水》、《梅花三弄》和《瀟湘水雲》。還有,全國各音樂院校、綜合大學的音樂科系都應該配備一位古琴專業教師;省一級以上的民族音樂團都應有一位古琴演奏員;各大學和省一級以上的藝術研究機構都應有一名古琴研究人員。從現在國家的綜合實力來看,這類單位增加一個專業人員的編制,絕不是一件困難之事,而一旦踏踏實實穩步去做,則定會大大充實和加強對古琴這個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的保護、繼承,以致嚴謹而又科學的傳播發展。“我是發瘋級琴人”李祥霆妻子原是北方崑曲劇院樂隊的琵琶演奏員,現已退休,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業餘時間更多是用在寫字、畫畫上,有時候也寫點古體詩。50年代後期開始,李祥霆師從溥雪齋、潘素兩位先生學畫,後來在倫敦、台北、福州也都舉辦過個人畫展。其實,我小的時候,在邂逅古琴以前,我的理想就是當畫家。我現在出版有十多種錄音錄像光碟,其中有兩張與美國音樂家即興重奏的,在美國特別暢銷,據說,很多人都是作為“治療音樂”買的。這個唱片曾經作為抗擊“非典”的治療音樂使用,據中日友好醫院的跟蹤調查問卷顯示,古琴曲對緩解醫務人員的焦慮、抑鬱、改善睡眠、消化狀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們院有一位教授在化療時,聽了這張CD上的音樂,感覺也有消減痛苦的作用。李祥霆給影視劇配音印象最深是1996年的《秦頌》,因為它講的是琴師高漸離跟秦始皇之間的故事,是以古琴為主奏樂器的,劇情要求彈奏多段充滿激情的古琴曲。但那是秦朝發生的事情,又不能用後世流傳的這些名曲,一開始導演打算請作曲家作曲,再請演奏家演奏,後來我說只要你把想要表達的情緒、精神告訴我,我可以即興演奏。導演聽完我的演奏很興奮,說“沒錯,這就是我要的!”李祥霆覺得還是我們中國的古琴藝術本身就具有這種魅力,我只是將這種魅力充分表現出來了。不知道奈及利亞的風是什麼樣的,但我想,那可能是一種能讓人振奮的感覺,看起來,人類的思想感情和智慧是相通的。最近三年最難忘最打動人的一件事是2005年,我在美國舊金山藝術博物館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300人的大廳座無虛席,其中只有二三十個華人,其他都是西方人。我當時的感覺是,既為這些文化完全不同的人能夠接受和喜歡我們的古琴音樂而感動,又為我們的祖先在三千年前就能創造出全面表現人類社會感情和精神世界的成熟音樂而自豪!我把古琴藝術傳播到這么遠的地方,我沒有辜負我的兩位老師對我的大恩!古琴其實是樂器中比較容易入門的幾個樂器之一,對學古琴,我也總結了三句話:“喜歡就能學會;入迷就能學好;發瘋就能學精。”


個人作品

音樂作品內容來自熱門歌曲

01.垂柳欄桿盡日風
02.沉醉東風
03.梅花酒
04.點絳唇
05.燈火闌珊處
06.起舞弄清影
07.滿庭芳
08.清晨簾幕卷清霜
09.新綠小池塘
10.小梁州
11.斜陽獨倚西樓
12.小園香徑獨徘徊
顯示方式:專輯列表|專輯詳情專輯
專輯名稱語言詳情
元曲古韻2006-11-23
唱片公司:Cn Music
專輯曲目(12)
01.沉醉東風07.水仙子
02.梅花酒08.天淨沙
03.點絳唇09.天香引
04.滿庭芳10.醉中天
05.小梁州11.紫花兒
06.上小樓12.夜行船
宋人詞意1996-07-23
唱片公司:Cn Music
專輯曲目(12)
01.垂柳欄桿盡日風07.小園香徑獨徘徊
02.燈火闌珊處08.誤入藕花深處
03.起舞弄清影09.楊柳岸曉風殘月
04.清晨簾幕卷清霜10.雨打梨花深閉門
05.新綠小池塘11.一棹碧濤春水路
06.斜陽獨倚西樓12.自在飛花輕似夢
個人專輯在國內外出版有個人專輯:《李祥霆古琴藝術》(法國音樂台出版)、《幽居》(香港《龍音》唱片公司出版)、《李祥霆》(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出版),《唐人詩意》、《宋人詞意》、《元曲古韻》(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版)、《SLEEPING LOTUS》(《睡蓮》)(美國”Real Music”唱片公司出版),以及與美國音樂家即興重奏:《TAO OF HEALING》 (《治療之道》),《TAO OF PEACE》(《和平之道》(美國Soundings of the Planed 唱片公司出版)等唱片、錄音帶、錄像帶十多種,編寫拍攝有藝術教育片《琴》、電視劇《鳳求凰》、電視專題片《琴曲與琴歌》、《中國名曲欣賞》等在中央電視台播出,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撰寫《琴》條目。發表論文主要有《略談古琴音樂藝術》、《吳景略先生古琴演奏藝術》、《查阜西先生古琴演奏藝術》、《古琴即興演奏藝術研究大綱》、《彈琴錄要》等,打譜《幽蘭》、《古怨》,新舊體詩《自嘲》等及古琴曲《三峽船歌》、《風雪築路》。著有《唐代古琴演奏美學及音樂思想研究》(在台北出版)、《古琴實用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藝術片專題片在國內外出版有,等唱片,錄音帶,錄影帶十多種,編寫拍攝有藝術教育片《琴》、電視劇《鳳求凰》,電視專題片等。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撰寫《琴》條目。古琴專輯代表作:《唐人詩意》、《元曲古韻》、《宋人詞意》、《睡蓮》、《古琴音樂》、《幽居》等。論文著作發表論文主要有《略談古琴音樂藝術》、《吳景略先生古琴演奏藝術》、《查阜西先生古琴藝術》,《古琴即興演奏藝術研究大綱》,《彈琴錄要》等及新舊體詩《自嘲》等及古琴曲《二峽船歌》、《風雪築路》。著有《唐代古琴演奏美學及音樂思想研究》一書在中國台北出版。


李祥霆歷年演唱過的歌曲

  • 2009-09-27歌曲:千聲佛
  • 2009-09-27歌曲:蟬定
  • 2009-09-27歌曲:面壁
  • 2009-09-27歌曲:韋渡
  • 2009-09-27歌曲:慈悲
  • 2009-09-27歌曲:紫竹林
  • 2009-09-27歌曲:淨土
  • 2009-09-27歌曲:菩提心

李祥霆歷年專輯

  • 2009年推出專輯:《風華國韻 - 古琴 ‧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