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英文:London,讀音: /ˈlʌndə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首都及歐洲第一大城和最大經濟金融中心。兩千多年前,羅馬人建立了這座都市。倫敦近幾百年來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城市的核心地區倫敦市,仍保持著自中世紀起就劃分的界限倫敦街區。然而,最晚自19世紀起,“倫敦”這個名稱同時也代表圍繞著倫敦市開發的周圍地區。這些衛星城市構成了倫敦的都會區和大倫敦。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同時,倫敦還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倫敦是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日本東京、法國巴黎並列。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在其於政治、經濟、人文文化、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倫敦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
氣候倫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小,夏季涼爽,冬季溫暖,空氣濕潤,多雨霧,秋冬尤甚。倫敦夏季(6-8月)的氣溫在18°C左右,有時也會達到30°C或更高。在春季(3月底-5月)和秋季(9-10月),氣溫則維持在11-15°C左右。在冬季(11月-3月中旬),氣溫波動在6°C左右。在倫敦冬季有罕見結凍的情況,但潮濕和陰冷的空氣會使人一個冬天內得2-3次感冒。倫敦全年都可以旅遊,但在冬季一些觀光景點會關閉或縮短開放時間。一般天氣好的時候都會開放。7-8月是倫敦的觀光旅遊旺季,但這幾個月中除了有不確定的陽光外,還有擁擠的人群和被抬高的價格。因空氣濕潤,多雨霧,所以倫敦市區常常充滿著潮濕的霧氣,因此有個叫“霧都”的別名。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平均高溫°C/°F | 7.946.2 | 8.246.8 | 10.951.6 | 13.355.9 | 17.263 | 20.268.4 | 22.873 | 22.672.7 | 19.366.7 | 15.259.4 | 10.951.6 | 8.847.8 |
平均低溫°C/°F | 2.436.3 | 2.236 | 3.838.8 | 5.241.4 | 8.046.4 | 11.152 | 13.656.5 | 13.355.9 | 10.951.6 | 8.046.4 | 4.840.6 | 3.337.9 |
降水量mm(英寸) | 51.92.043 | 34.01.339 | 42.01.654 | 45.21.78 | 47.21.858 | 53.02.087 | 38.31.508 | 47.31.862 | 56.92.24 | 61.52.421 | 52.32.059 | 54.02.126 |
日照時數 | 45.9 | 66.1 | 103.2 | 147.0 | 185.4 | 180.6 | 190.3 | 194.4 | 139.2 | 109.7 | 60.6 | 37.8 |
全年總計 | 平均高溫(°C/°F) | 平均低溫(°C/°F) | 降水量(mm/英寸) | 日照時數 |
14.8/58.6 | 7.2/45 | 583.6/22.976 | 1461.0 |
建立公元50年(羅馬帝國)。當時倫敦被稱為倫底紐姆(Londinium,另被譯為倫丁尼)。1801年倫敦成為世界最大都市。政府總部:倫敦市政廳(City Hall)區域政府:大倫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區域議會:倫敦議會(London Assembly)市政府:倫敦市政府市長鮑里斯·詹森(Boris Johnson)選區英國國會:74選區倫敦議會:14選區歐洲議會:倫敦選區面積1,605平方公里(大倫敦)海拔全市平均海拔24米(79英尺)。人口倫敦都會區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大倫敦人口7,556,900(2007年)。人口密度4,761人/平方公里。都會區人口827.83萬。通勤範圍人口約1,200至1,400萬。倫敦是歐洲第三大都市。倫敦種族據2001年人口普查,倫敦市及其自治市(鎮)(約610平方英里)擁有7,172,036人口。在英國里,倫敦是民族多樣性最高的地方(萊斯特第2),其中布倫特區、紐漢區的指數分別達0.85(最高為“1”)、0.83。時間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MT)。UTC0;夏時制為英國夏令時(BST)。UTC+1。自2010年3月28日國時間)起,英國調整為夏令時間,和中國的時差改為7個小時。郵政編碼倫敦各行政區有各自的郵政編碼。
1949年的皮卡迪里廣場倫敦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倫敦最早的起源在歷史上並沒有確切記載。不少人認為倫敦是羅馬人建立的。不過,考古研究顯示,在羅馬人到這個地方之前,這裡已經有人類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動的痕跡。至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皇帝克勞狄(Claudius)的領導下正式在公元43年征服了這個後來成為英國的地方。他們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一個聚居點,取名為“倫底紐姆”(Londinium)。後來,羅馬人在此修築城牆,並且在城牆包圍的地區逐步建立一個具規模的城市。雖然Londinium看來像是拉丁文的名字,但有學者認為,此字源於本來在這個地方生活的凱爾特人(Celts)所用的語言,意思可能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經的地方。誕生(公元50年)在《羅馬書》中有關倫敦的記載是從公元50年,倫敦(London)這一名字是來自凱爾特語的Londinium。凱爾特人在公元43年入侵英國,之後他們修建了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橋樑,此後他們發現這裡有利的地理位置又修建了一座港口。公元50年前後,羅馬商人又在橋邊興建了一個城鎮,倫敦由此而誕生。公元61年,布迪卡女王(Boudicca)帶領民眾反抗羅馬人的統治,她所領導的軍隊進軍到倫敦。倫敦在戰火中被毀,戰亂後倫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城中的富人們用石頭和磚瓦來建造房屋,而大多數的窮人們只能住木屋。榮辱興衰(公元2世紀)2世紀後葉,在倫敦修建了6米高的環倫敦石城牆,此時的倫敦人口已經增長到英國當時最大的城鎮。公元407年,隨著最後一批羅馬軍隊撤離了英國,倫敦城鎮也開始衰落。大批居民離城而走,住在城牆內的居民也僅剩少數的漁民和農民。倫敦也失去了城市的功能。但不久倫敦就又重新發展起來,在倫敦文特哥登的城牆外科出現了一座新城。新城不大,人口也僅有10,000人左右。597名來自羅馬的修道士來到倫敦,他們是從撒克遜人轉教的基督教徒。604年,一名主教被派往倫敦。640年倫敦開始鑄造銀幣。842年和851年,丹麥人兩次入侵英國,搶劫和燒毀了大多數的城鎮。侵略軍占領了包括倫敦在內英國北部和東部領土。收復(公元886年)878年,丹麥人被阿爾弗烈德大帝所擊敗,英國的國土被分為兩部分,丹麥人拿走了英格蘭的東部領土,包括倫敦。而阿爾弗烈德大帝則保持住了南部和西部地區的土地。通過和平談判,阿爾弗烈德大帝於886年重新收復倫敦,他重新修整了破敗的舊羅馬城的城牆。為了得到保護,居住在羅馬城以外的倫敦人在阿爾弗烈德大帝統治時期又從新搬回到城裡來居住。994年,倫敦人擊退了丹麥人並迫使他們撤離此地。爭奪之地(11世紀)繼盎格魯撒克遜人之後,在英國歷史上留下深深印記的是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人(Normans)。他們的領袖威廉聲稱因血緣關係有權繼承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帝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的王位而大舉發動進攻。公元1066年,威廉軍事行動成功,成為英格蘭的君主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雖然此時英格蘭的首都設於倫敦西南部的溫徹斯特(Winchester),但是威廉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在倫敦東部修築了堅固的倫敦塔以防禦反抗者的進犯,這也作為宣示自己權威的一種手段。在諾曼人的統治下,倫敦終於在公元12世紀成為了英格蘭的首都。中古時代(12世紀)學者一般認為,在諾曼人的統治開始之後,英國步入了所謂的“中古時代”。這段時期的特點包括王權逐步的鞏固,以及基督教會的權力的擴大。倫敦也在這個時候逐漸發展,演變成為兩個城合組為一個倫敦市的模式。在東面,在古羅馬人的古倫敦城的基礎上建立起倫敦市(City of London)。這個地方後來發展成為倫敦金融城。在西面,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成為了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在這個時期,王室陸續在倫敦建築王宮,而教會也修建了不少教堂和修道院。倫敦市方面,其市長的權力也越來越穩固,商業發展迅速。倫敦不少著名建築物的前身就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倫敦橋(London Bridge)。它是在公元1176年開始建築,到1209年完工,其後屢經拆建。王宮方面,著名的宮就是修築在這個時期。後來由於大火,王宮大部分建築被毀。英國議會就是建築在威斯敏斯特宮的遺址上的。古代的王宮只餘下仍可見到的威斯敏斯特大堂(Westminster Hall)以及在議會大樓對面,王宮旁邊的珠寶塔(Jewel Tower)。教會在這個時候的發展也留下了足跡。在這個時代興建的著名教堂計有前身為修道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聖巴塞洛繆(Great St Bartholomew)等。此外,不少修道院也在這個時期建築起來,其中著名的例子是加圖先修會(Carthusian Order)的切特豪斯修院(Charterhouse)。天災人禍(14-17世紀上半葉)倫敦在第14到17世紀之間和歐洲大陸一樣的受到瘟疫之侵襲。致命的黑死病瘟疫大流行讓倫敦的人口急劇減少。據估計,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存活。1642年,英國議會黨人與保皇黨人之間的戰爭開始。1643年保皇黨人試圖攻占倫敦,但雙方的軍隊在聖保羅大教堂以西10公里處相遇,議會黨人的軍隊的戰鬥力要強於對方,所以保皇黨人的軍隊被擊退。1666年,倫敦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大火——倫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大約13,200座房屋被大火所毀,其中就包括了聖保羅大教堂。大約80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國王命令海軍幫助城市中露宿的災民搭建帳篷,為防止此類情況的再發生,國王下令所有今後在倫敦建造的房屋一律使用石頭和磚瓦為建築材料,而不再使用木材。這次據稱是人為錯誤造成的大火幾乎燒掉倫敦全部建築,但是都市建設卻因此有機會重新開始。再度復興(17世紀下半葉-19世紀)17世紀下半葉,一些時尚設計風格的房屋開始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區(Bloomsbury)和去往騎士橋的路上興建,在這些區域內百年中還興建了幾家醫院:包括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1720年)、蓋伊(Guys,1724年)、聖喬治(St. Georges,1733年)、倫敦(London,1740年)和米德爾塞克斯郡(Middlesex,1745年)。倫敦在第18和19世紀急速發展,隨著工業革命和商業繁榮,倫敦的人口也不斷增加。1834年,國會大廈被大火燒毀,後又重新興建。新建的國會大廈還包括一個大鐘,就是我們所稱的“大本鐘”(Big Ben)。從1859-1875年因霍亂的爆發而使得下水道系統的誕生。從此以後,因傳染性疾病而死亡的病死率大為降低。19世紀,倫敦有一批新的博物館建成,包括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lbert,1852年)、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1857年)和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年)。新蘇格蘭場(New Scotland Yard)則建造於1891年。大英帝國的發展為英國帶來了龐大的商機。為了方便產品的輸出,以及所需的原料和外來產品的入口,倫敦東部陸續修建了多個大型的船塢。航運業的發展非常蓬勃。到了20世紀初,倫敦人口已經有660萬,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而今天的倫敦仍然是歐洲的最大都市。大戰破壞(20世紀上半葉)倫敦市民逃入捷運口下避難在20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給倫敦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受到的破壞仍然有部分可以在今天看到。1940年代初,納粹德國空軍飛機對包括倫敦在內的英國城市進行了密集轟炸,造成了財產和人命方面的嚴重損失。就倫敦而言,該市東部地區受破壞最為嚴重,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地為船塢區,是倫敦其中一條物資供應線的開端。不少在倫敦居住的人被迫疏散到英國其他地方。在德國空軍的轟炸下,估計有大約3萬5千名倫敦市民喪生,大約5萬人受重傷,受損或被摧毀的建築物數以萬計,其中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倫敦金融城內的多家教堂。雖然在大戰之後修復工作不斷進行,但是,到今日仍然可以看到不少戰爭破壞留下的痕跡。即便如此,不少新的建築物也在廢墟之中興建起來。款式新穎的建築夾雜在古舊的房屋之中,也為倫敦的市容增添了一些有趣的地方。消防隊員在撲滅爆炸地點的火焰
強盛發展(20世紀下半葉-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4年,由於倫敦人口的急劇膨脹,權威人士提議並計畫在距離倫敦城20-30英里的周邊地區地方建立衛星城並吸引熟練工人從倫敦來到衛星城工作,從而減輕倫敦城市人口過多的壓力。20世紀50年代開始,倫敦進入繁榮時代,汽車和飛機製造業發展的很快。碼頭也非常繁忙,從業人員已經達到30,000人。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因大英帝國的逐漸瓦解而受到影響。儘管從1945年以來移民到倫敦的外來人口已經明顯的減少,但在20世紀後幾年中人口又在迅速的增長。泰晤士河穿過倫敦,將城市劃分為南、北兩部分。自羅馬人定居於此後,河上逐漸建起了一座座的橋樑,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倫敦塔橋。
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市區,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其它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橋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整個大倫敦面積1580平方公里。市1.倫敦市(City of London)自治市1.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2.肯辛頓-切爾西(Kensington and Chelsea)3.哈默爾史密斯-富勒姆(Hammersmith and Fulham)4.旺茲沃思(Wandsworth)5.蘭貝斯(Lambeth)6.薩瑟克(Southwark)7.陶爾哈姆萊茨(Tower Hamlets)8.哈克尼(Hackney)9.伊斯靈頓(Islington)10.卡姆登(Camden)11.布倫特(Brent)12.伊令(Ealing)13.豪恩斯洛(Hounslow)14.里奇蒙(Richmond)15.金斯敦(Kingston)16.默頓(Merton)17.薩頓(Sutton)18.克羅伊登(Croydon)19.布羅姆利(Bromley)20、劉易舍姆(Lewisham)21.格林威治(Greenwich)22.貝克斯利(Bexley)23.黑弗靈(Havering)24.巴金-達格南(Barking and Dagenham)25.雷德布里奇(Redbridge)26.紐漢(Newham)27.沃爾瑟姆福雷斯特(Waltham Forest)28.哈林蓋(Haringey)29.恩菲爾德(Enfield)30.巴尼特(Barnet)31.哈羅(Harrow)32.希靈登(Hillingdon)倫敦市(City of London)擁有獨立的行政與立法許可權,位階較高;而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雖稱為市,但仍屬於倫敦自治市之一。倫敦市和眾自治市屬於標準一級行政區——單一管理區(Unitary Authority Region)之一。而這33個行政區中,以內倫敦教育局(Inner London Education Authority)的定義來說,靠近中心的12個被合稱為內倫敦(Inner London),外圍的20個合稱為外倫敦(Outer London),共33個區域。
倫敦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是英國王室、政府、議會以及各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議會上、下兩院的活動場所,故又稱為議會大廳。議會廣場南邊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後一直是英國國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地方。內有20多個英國國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以及牛頓、達爾文、狄更斯、哈代等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墓地。白金漢宮是英國王宮,坐落在西倫敦的中心區域,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國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白廳是英國政府機關所在地,首相辦公室、樞密院、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等主要政府機構都設在這裡。白廳的核心是設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它是英國歷代首相的官邸。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合作社聯盟、國際筆會、國際婦女同盟、社會黨國際、大赦國際等。
白金漢宮(8張)由於二戰後與美國同屬世界英語系兩大主要國家,具備國際資本流通的優勢,倫敦和紐約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金融中心城市,同時倫敦也一直穩居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地位。倫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倫敦是和紐約齊名的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業人員約325,000 (2007年)。倫敦城(City of London)或稱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是倫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英國百強公司和100多個歐洲500強企業均在倫敦設有總部。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倫敦港同時也是英國第二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約五千三百萬噸。倫敦城共有500多家銀行(至1991年),銀行數居世界大城市之首,其中外國銀行有470家,在倫敦擁有的資本總額達1000多億英鎊。倫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他每年的外匯成交總額可以達到三萬億英鎊,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城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收入成交額有時一天可達500多億美元,占全世界歐洲美元成交額的1/3以上。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以及13家清算銀行和60多家商業銀行也均設在這裡。清算銀行中最有名的是巴克萊、勞埃德、米德蘭和國民威斯敏斯特四大清算銀行。倫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中心,共有保險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國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倫敦保險業中,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信譽最高的是勞埃德保險行。倫敦城中的倫敦股票交易所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此外,倫敦城還有眾多的商品交易所,從事黃金、白銀、有色金屬、羊毛、橡膠、咖啡、可可、棉花、油料、木材、食糖、茶葉和古玩等貴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品買賣。倫敦被選為2011全球時尚之都,一舉擊敗法國巴黎,美國紐約,其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大婚,但是倫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有著多年歷史的時尚之都。
1949年的皮卡迪里廣場倫敦作為一個交通樞紐和重要城市已經有差不多兩千年的歷史。倫敦最早的起源在歷史上並沒有確切記載。不少人認為倫敦是羅馬人建立的。不過,考古研究顯示,在羅馬人到這個地方之前,這裡已經有人類耕作、生活、埋葬死者等活動的痕跡。至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皇帝克勞狄(Claudius)的領導下正式在公元43年征服了這個後來成為英國的地方。他們在泰晤士河畔建築了一個聚居點,取名為“倫底紐姆”(Londinium)。後來,羅馬人在此修築城牆,並且在城牆包圍的地區逐步建立一個具規模的城市。雖然Londinium看來像是拉丁文的名字,但有學者認為,此字源於本來在這個地方生活的凱爾特人(Celts)所用的語言,意思可能是荒野地方,或者河流流經的地方。誕生(公元50年)在《羅馬書》中有關倫敦的記載是從公元50年,倫敦(London)這一名字是來自凱爾特語的Londinium。凱爾特人在公元43年入侵英國,之後他們修建了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橋樑,此後他們發現這裡有利的地理位置又修建了一座港口。公元50年前後,羅馬商人又在橋邊興建了一個城鎮,倫敦由此而誕生。公元61年,布迪卡女王(Boudicca)帶領民眾反抗羅馬人的統治,她所領導的軍隊進軍到倫敦。倫敦在戰火中被毀,戰亂後倫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城中的富人們用石頭和磚瓦來建造房屋,而大多數的窮人們只能住木屋。榮辱興衰(公元2世紀)2世紀後葉,在倫敦修建了6米高的環倫敦石城牆,此時的倫敦人口已經增長到英國當時最大的城鎮。公元407年,隨著最後一批羅馬軍隊撤離了英國,倫敦城鎮也開始衰落。大批居民離城而走,住在城牆內的居民也僅剩少數的漁民和農民。倫敦也失去了城市的功能。但不久倫敦就又重新發展起來,在倫敦文特哥登的城牆外科出現了一座新城。新城不大,人口也僅有10,000人左右。597名來自羅馬的修道士來到倫敦,他們是從撒克遜人轉教的基督教徒。604年,一名主教被派往倫敦。640年倫敦開始鑄造銀幣。842年和851年,丹麥人兩次入侵英國,搶劫和燒毀了大多數的城鎮。侵略軍占領了包括倫敦在內英國北部和東部領土。收復(公元886年)878年,丹麥人被阿爾弗烈德大帝所擊敗,英國的國土被分為兩部分,丹麥人拿走了英格蘭的東部領土,包括倫敦。而阿爾弗烈德大帝則保持住了南部和西部地區的土地。通過和平談判,阿爾弗烈德大帝於886年重新收復倫敦,他重新修整了破敗的舊羅馬城的城牆。為了得到保護,居住在羅馬城以外的倫敦人在阿爾弗烈德大帝統治時期又從新搬回到城裡來居住。994年,倫敦人擊退了丹麥人並迫使他們撤離此地。爭奪之地(11世紀)繼盎格魯撒克遜人之後,在英國歷史上留下深深印記的是來自法國西北部的諾曼人(Normans)。他們的領袖威廉聲稱因血緣關係有權繼承盎格魯撒克遜人王帝愛德華(Edward the Confessor)的王位而大舉發動進攻。公元1066年,威廉軍事行動成功,成為英格蘭的君主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雖然此時英格蘭的首都設於倫敦西南部的溫徹斯特(Winchester),但是威廉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在倫敦東部修築了堅固的倫敦塔以防禦反抗者的進犯,這也作為宣示自己權威的一種手段。在諾曼人的統治下,倫敦終於在公元12世紀成為了英格蘭的首都。中古時代(12世紀)學者一般認為,在諾曼人的統治開始之後,英國步入了所謂的“中古時代”。這段時期的特點包括王權逐步的鞏固,以及基督教會的權力的擴大。倫敦也在這個時候逐漸發展,演變成為兩個城合組為一個倫敦市的模式。在東面,在古羅馬人的古倫敦城的基礎上建立起倫敦市(City of London)。這個地方後來發展成為倫敦金融城。在西面,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成為了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在這個時期,王室陸續在倫敦建築王宮,而教會也修建了不少教堂和修道院。倫敦市方面,其市長的權力也越來越穩固,商業發展迅速。倫敦不少著名建築物的前身就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倫敦橋(London Bridge)。它是在公元1176年開始建築,到1209年完工,其後屢經拆建。王宮方面,著名的宮就是修築在這個時期。後來由於大火,王宮大部分建築被毀。英國議會就是建築在威斯敏斯特宮的遺址上的。古代的王宮只餘下仍可見到的威斯敏斯特大堂(Westminster Hall)以及在議會大樓對面,王宮旁邊的珠寶塔(Jewel Tower)。教會在這個時候的發展也留下了足跡。在這個時代興建的著名教堂計有前身為修道院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聖巴塞洛繆(Great St Bartholomew)等。此外,不少修道院也在這個時期建築起來,其中著名的例子是加圖先修會(Carthusian Order)的切特豪斯修院(Charterhouse)。天災人禍(14-17世紀上半葉)倫敦在第14到17世紀之間和歐洲大陸一樣的受到瘟疫之侵襲。致命的黑死病瘟疫大流行讓倫敦的人口急劇減少。據估計,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存活。1642年,英國議會黨人與保皇黨人之間的戰爭開始。1643年保皇黨人試圖攻占倫敦,但雙方的軍隊在聖保羅大教堂以西10公里處相遇,議會黨人的軍隊的戰鬥力要強於對方,所以保皇黨人的軍隊被擊退。1666年,倫敦發生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大火——倫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大約13,200座房屋被大火所毀,其中就包括了聖保羅大教堂。大約80萬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國王命令海軍幫助城市中露宿的災民搭建帳篷,為防止此類情況的再發生,國王下令所有今後在倫敦建造的房屋一律使用石頭和磚瓦為建築材料,而不再使用木材。這次據稱是人為錯誤造成的大火幾乎燒掉倫敦全部建築,但是都市建設卻因此有機會重新開始。再度復興(17世紀下半葉-19世紀)17世紀下半葉,一些時尚設計風格的房屋開始在倫敦的布魯斯伯里區(Bloomsbury)和去往騎士橋的路上興建,在這些區域內百年中還興建了幾家醫院:包括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1720年)、蓋伊(Guys,1724年)、聖喬治(St. Georges,1733年)、倫敦(London,1740年)和米德爾塞克斯郡(Middlesex,1745年)。倫敦在第18和19世紀急速發展,隨著工業革命和商業繁榮,倫敦的人口也不斷增加。1834年,國會大廈被大火燒毀,後又重新興建。新建的國會大廈還包括一個大鐘,就是我們所稱的“大本鐘”(Big Ben)。從1859-1875年因霍亂的爆發而使得下水道系統的誕生。從此以後,因傳染性疾病而死亡的病死率大為降低。19世紀,倫敦有一批新的博物館建成,包括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lbert,1852年)、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1857年)和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年)。新蘇格蘭場(New Scotland Yard)則建造於1891年。大英帝國的發展為英國帶來了龐大的商機。為了方便產品的輸出,以及所需的原料和外來產品的入口,倫敦東部陸續修建了多個大型的船塢。航運業的發展非常蓬勃。到了20世紀初,倫敦人口已經有660萬,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而今天的倫敦仍然是歐洲的最大都市。大戰破壞(20世紀上半葉)倫敦市民逃入捷運口下避難在20世紀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給倫敦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受到的破壞仍然有部分可以在今天看到。1940年代初,納粹德國空軍飛機對包括倫敦在內的英國城市進行了密集轟炸,造成了財產和人命方面的嚴重損失。就倫敦而言,該市東部地區受破壞最為嚴重,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地為船塢區,是倫敦其中一條物資供應線的開端。不少在倫敦居住的人被迫疏散到英國其他地方。在德國空軍的轟炸下,估計有大約3萬5千名倫敦市民喪生,大約5萬人受重傷,受損或被摧毀的建築物數以萬計,其中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倫敦金融城內的多家教堂。雖然在大戰之後修復工作不斷進行,但是,到今日仍然可以看到不少戰爭破壞留下的痕跡。即便如此,不少新的建築物也在廢墟之中興建起來。款式新穎的建築夾雜在古舊的房屋之中,也為倫敦的市容增添了一些有趣的地方。消防隊員在撲滅爆炸地點的火焰
強盛發展(20世紀下半葉-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4年,由於倫敦人口的急劇膨脹,權威人士提議並計畫在距離倫敦城20-30英里的周邊地區地方建立衛星城並吸引熟練工人從倫敦來到衛星城工作,從而減輕倫敦城市人口過多的壓力。20世紀50年代開始,倫敦進入繁榮時代,汽車和飛機製造業發展的很快。碼頭也非常繁忙,從業人員已經達到30,000人。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因大英帝國的逐漸瓦解而受到影響。儘管從1945年以來移民到倫敦的外來人口已經明顯的減少,但在20世紀後幾年中人口又在迅速的增長。泰晤士河穿過倫敦,將城市劃分為南、北兩部分。自羅馬人定居於此後,河上逐漸建起了一座座的橋樑,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倫敦塔橋。行政區劃倫敦的行政區劃分為倫敦城和32個市區,倫敦城外的12個市區稱為內倫敦,其它20個市區稱為外倫敦。倫敦城、內倫敦、外倫敦構成大倫敦市。大倫敦市又可分為倫敦城、西倫敦、東倫敦、南區和港口。倫敦城是金融資本和貿易中心,西倫敦是英國王宮、首相官邸、議會和政府各部所在地,東倫敦是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南區是工商業和住宅混合區,港口指倫敦塔橋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間的地區。整個大倫敦面積1580平方公里。市1.倫敦市(City of London)自治市1.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2.肯辛頓-切爾西(Kensington and Chelsea)3.哈默爾史密斯-富勒姆(Hammersmith and Fulham)4.旺茲沃思(Wandsworth)5.蘭貝斯(Lambeth)6.薩瑟克(Southwark)7.陶爾哈姆萊茨(Tower Hamlets)8.哈克尼(Hackney)9.伊斯靈頓(Islington)10.卡姆登(Camden)11.布倫特(Brent)12.伊令(Ealing)13.豪恩斯洛(Hounslow)14.里奇蒙(Richmond)15.金斯敦(Kingston)16.默頓(Merton)17.薩頓(Sutton)18.克羅伊登(Croydon)19.布羅姆利(Bromley)20、劉易舍姆(Lewisham)21.格林威治(Greenwich)22.貝克斯利(Bexley)23.黑弗靈(Havering)24.巴金-達格南(Barking and Dagenham)25.雷德布里奇(Redbridge)26.紐漢(Newham)27.沃爾瑟姆福雷斯特(Waltham Forest)28.哈林蓋(Haringey)29.恩菲爾德(Enfield)30.巴尼特(Barnet)31.哈羅(Harrow)32.希靈登(Hillingdon)倫敦市(City of London)擁有獨立的行政與立法許可權,位階較高;而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雖稱為市,但仍屬於倫敦自治市之一。倫敦市和眾自治市屬於標準一級行政區——單一管理區(Unitary Authority Region)之一。而這33個行政區中,以內倫敦教育局(Inner London Education Authority)的定義來說,靠近中心的12個被合稱為內倫敦(Inner London),外圍的20個合稱為外倫敦(Outer London),共33個區域。政治倫敦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是英國王室、政府、議會以及各政黨總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英國議會上、下兩院的活動場所,故又稱為議會大廳。議會廣場南邊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後一直是英國國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地方。內有20多個英國國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以及牛頓、達爾文、狄更斯、哈代等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墓地。白金漢宮是英國王宮,坐落在西倫敦的中心區域,東接聖詹姆斯公園,西接海德公園,是英國王室成員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國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白廳是英國政府機關所在地,首相辦公室、樞密院、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國防部等主要政府機構都設在這裡。白廳的核心是設在唐寧街10號的首相府,它是英國歷代首相的官邸。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國際海事組織、國際合作社聯盟、國際筆會、國際婦女同盟、社會黨國際、大赦國際等。經濟白金漢宮(8張)由於二戰後與美國同屬世界英語系兩大主要國家,具備國際資本流通的優勢,倫敦和紐約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金融中心城市,同時倫敦也一直穩居歐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地位。倫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倫敦是和紐約齊名的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業人員約325,000 (2007年)。倫敦城(City of London)或稱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是倫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英國百強公司和100多個歐洲500強企業均在倫敦設有總部。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倫敦港同時也是英國第二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約五千三百萬噸。倫敦城共有500多家銀行(至1991年),銀行數居世界大城市之首,其中外國銀行有470家,在倫敦擁有的資本總額達1000多億英鎊。倫敦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他每年的外匯成交總額可以達到三萬億英鎊,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城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收入成交額有時一天可達500多億美元,占全世界歐洲美元成交額的1/3以上。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以及13家清算銀行和60多家商業銀行也均設在這裡。清算銀行中最有名的是巴克萊、勞埃德、米德蘭和國民威斯敏斯特四大清算銀行。倫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中心,共有保險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國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倫敦保險業中,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信譽最高的是勞埃德保險行。倫敦城中的倫敦股票交易所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此外,倫敦城還有眾多的商品交易所,從事黃金、白銀、有色金屬、羊毛、橡膠、咖啡、可可、棉花、油料、木材、食糖、茶葉和古玩等貴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品買賣。倫敦被選為2011全球時尚之都,一舉擊敗法國巴黎,美國紐約,其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的大婚,但是倫敦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有著多年歷史的時尚之都。人口倫敦大約71%為白人,10%是印度、孟加拉或巴基斯坦後裔,5%為非洲黑人後裔,5%為加勒比海黑人後裔,3%混血人種,還有大約1%為華人。58.2%的人口信奉基督教,15.8%的人口則無宗教信仰。大約有21.8%的倫敦居民出生在歐盟以外地區。許多人仍然相信,英國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國家,白人占絕大多數。事實並非如此,初次訪問倫敦的客人大概會對這裡有如此之多的黑人、東方人而感到驚奇。作為過去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不僅收納了舊殖民地的遺產,也收納了大量的移民,由此產生了各種深刻的社會問題。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成為國際性大都市的條件之一。人口增長16世紀後,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的興起,倫敦的規模迅速擴大。公元1500年,倫敦的人口不過5萬,1600年人口增至20萬,1700年增至70萬,18—19世紀,倫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貿易中心。1900年,倫敦的人口增加到200萬。20世紀60年代倫敦人口曾達到800多萬,2007年倫敦人口為755.69萬,2010倫敦人口為800萬。
綜述交通是倫敦市長負責的四項政策範圍之一,但市長在交通的財政管理權則受到限制,其行政機構為倫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簡稱TfL)。倫敦的公共運輸是世界上龐大的交通系統,但卻有過度擁擠和信賴度不佳的問題,對此倫敦政府準備了多項大型的交通投資計畫,包含為了奧運會所投入的70億英鎊改善計畫。倫敦的航空運輸十分發達,有希思羅機場和蓋特威克機場這兩個機場。希思羅機場位於倫敦西郊,是歐洲客運量最大的機場,有時一天起降飛機近千架次,空運高峰期間,平1863年建成的倫敦捷運是最古老的交通系統均每分鐘有一架飛機起降。倫敦的市內交通方便,捷運是市內主要交通工具。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鐵路——倫敦地下鐵道開始通車。至1991年,倫敦全市捷運幹線有9條,全長414公里。倫敦捷運的技術和管理設備先進,所有調度和信號系統均為自動控制。1897年,倫敦開始有公共汽車服務,是世界上最早有公共汽車的城市之一。至1991年,大倫敦市區共有公共汽車線路350多條,總長度為2800公里,公共汽車6600多輛,且都是雙層公共汽車。此外,倫敦還有約1.3萬輛出租汽車。倫敦港是英國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全港包括皇家碼頭區、印度和米爾沃爾碼頭區、蒂爾伯里碼頭區,與70多個國家的港口建立了聯繫,年吞吐量約4500多萬噸。倫敦的捷運、公共汽車和計程車都是方便的交通工具,當你漫遊倫敦時,它們會給您帶來極大的便利。公共汽車交通工具中最令遊客躍躍欲試的是紅色雙層巴士,在倫敦沒有什麼能比乘公共汽車更方便更令人愜意的了。乘坐一次倫敦的公共汽車,會使你終生難忘。乘巴士的方法,倫敦有兩種巴士穿梭於大街小巷倫敦雙層巴士(8張)。一種為老式的,乘客由車的尾部上下,車本身沒有門,即使沒有到站,比如在等綠燈或堵車時,乘客也可以上上下下。但是請注意不要強行登車或下車。巴士車站有兩種,一種是巴士到站必停(除了滿員車以外),一種是必須舉手示意才停。站台上對其均有不同的標示。英國人等車時自然也要排隊。但排在前面的人不一定乘坐同一路車,如果不在隊中舉手示意,有的車會直接開過去的。此外,在英國,人們習慣於把手伸直向前示意。鐵路倫敦公共運輸網路的核心是倫敦捷運(London Underground),自1863年建立以來是世界上最古老及最大的地下鐵系統。倫敦地下鐵也包含了全世界第一條地下電氣鐵路線「都市與南倫敦鐵路」(City South London Railway),這條路線從1890年開始服務。每年約有十億名旅客搭乘倫敦的捷運系統。倫敦捷運的主要服務範圍為市中心以及泰晤士河以北的大部分郊區,而南邊則由延伸的近郊鐵路網服務。鐵路分為:-Bakerloo Line (Brown)-Central Line (Red)-Circle Line (Yellow)-District Line (Green)-Hammersmith City Line (Pink)-Jubilee Line (Silver)-Metropolitan Line (Dark Magenta)-Northern Line (Black)-Piccadilly Line (Dark Blue)-Victoria Line (Light Blue)-Waterloo City Line (Turquoise)-DLR(Dockland Light Railway)-London Ovweground倫敦捷運貝克魯線(棕色)倫敦捷運中央線(紅色)倫敦捷運環城線(黃色)倫敦捷運區域線(綠)倫敦捷運漢默史密斯及城市線(粉紅色)倫敦捷運銀禧線(銀)倫敦捷運大都會線(深洋紅色)倫敦捷運北線(黑色)倫敦捷運皮卡迪利圓環站(深藍色)倫敦捷運維多利亞線(淡藍色)倫敦捷運滑鐵盧城市線(綠松石)倫敦碼頭區輕軌倫敦地上鐵歐洲之星(Eurostar)列車可從倫敦的聖潘可拉斯車站(St Pancras)連往法國的里爾和巴黎,以及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倫敦堪稱擁有世上最繁忙、歷史最悠久的鐵路網路,估計每天倫敦地下鐵路的乘客量高達300萬人。由於倫敦捷運投資短缺,古老的基建卻需要大量的資金保養,所以捷運老化尤見嚴重。列車擁擠、班次延誤更成為部分線路司空見慣的事。不過,也有線路獲得大量資金投資,興建延伸支線工程。通勤鐵路和城際鐵路通常不會穿越城市,而是駛入散布在舊市中心的14個車站。倫敦巴士網負責大部分的當地交通,甚至比地下鐵載運了更多乘客。巴士、黑色的計程車和地下鐵成為倫敦交通運輸的重要代表。航空倫敦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港。有超過八座機場在名稱中使用了“倫敦機場”,但大多數的交通量都是通過五座主要機場的其中之一。倫敦希思羅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處理各種國內、歐洲以及跨州的乘客及航班。而一些廉價且短程的航班也會在蓋特威克機場起降。倫敦希斯羅國際機場公路儘管倫敦市中心的公共運輸系統發達,但在倫敦較外圍的地方仍以汽車為主。倫敦內環道路(London Inner Ring Road,圍繞著市中心)、北方(A406道路)和南方(A205道路)環狀道路(位於郊區)以及一條高速公路(M25高速公路,位於市區外圍)環繞著倫敦市區,並且和數條繁忙的道路交會,但幾乎沒有高速公路穿越倫敦的市中心。在1960年代,一項稱為“倫敦環狀道路”(London Ringways)的高速公路計畫開始籌備,計畫興建穿越市區的高速公路,但由於居民的反對以及耗資過於龐大,這項計畫在1970年代早期就中止了。由於市內街道普遍狹小,且倫敦地區的汽車數量自1960年以來增加了將近兩倍,因此倫敦的交通堵塞是全歐洲最惡名昭彰的。在2003年,為了降低市中心的交通量,倫敦開始收取交通擁擠費。車輛必須付出每天8英鎊(約人民幣121元)的費用才能進入倫敦市中心的指定區域,而居住在指定區域的的居民則可以購買每月換新的通行證。水路倫敦港是全英國最繁忙的港口,水路交通及碼頭等相關設施主要集中在泰晤士河沿岸。但由於泰晤士河過於狹窄,因此較大型的船隻無法進入倫敦市區,而改在泰晤士河下游停靠,儘管如此,倫敦市區的船隻往來仍十分頻繁。
大學倫敦是英國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擁有數量眾多的大學、學院、學校及學術研究機構。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格林威治大學(University of Greenwich)、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London)皇家音樂學院、皇家藝術學院、皇家舞蹈學校等是英國的著名院校。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成立於1836年,現設有60多個學院,是英國及歐洲規模最大的大學,擁有125000名學生在讀,並由50多個學院組成。其中著名的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 KCL)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 LBS)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倫敦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其他著名的大學還有:倫敦藝術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等。體育趕上8月中旬--5月上旬的賽季,遊客還可以觀看英格蘭足球聯賽和足總杯賽。在英國,人們一般稱足球為football,而不說soccer,Soccer是美國人為了區別橄欖球“American football”所使用的。足球已成為世界各地極受歡迎的體育項目,其發源地便是千年穹頂(The O2)的內部英格蘭。早在14世紀,這一運動就在英國各地盛行起來。據說,最初本是兩個村子的年青人爭著把球踢入對方村子大門這樣一種競技,隨後才發展成為正規的體育運動。單在英格蘭,便有90多個職業足球隊,分為甲級至丁級四個級別進行比賽。蘇格蘭亦有自己的足球聯賽。兩個聯賽均在8月中旬—5月上旬進行,賽季中的每個周六下午3點都有比賽。日程可參閱報紙與雜誌。除聯賽之外,還有足總杯賽。這是英國足球總會所屬的所有職業球隊參加的淘汰制比賽,極受歡迎。最後決賽在5月的第二個周六進行。聯賽球票在各體育場均有出售。球迷們多在早上便前去排隊等候。若有精彩賽事,則常常出現預售期便出售一空的情況。站席票價為左右,雖然便宜,但此地狂熱的球迷較多,若想避開他們,則可以買2層席位,票價為左右。此外,國際賽事和足總杯的票很難買到。事先可通過“球賽介紹”等機構購買。倫敦分別於1908年和1948年兩次成功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並於2005年7月6日獲得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權。1934年,倫敦還曾舉辦過大英帝國運動會,而在1966年,英國亦舉行世界盃;30年後,也舉行歐洲國家杯。第4屆夏季奧運會主辦城市第四屆奧運會於1908年4月27日至10月31日於英國倫敦舉行。此前同時申請主辦本屆奧運會的還有柏林、米蘭、羅馬。原選定羅馬,後該城因財政問題於1906年棄權,遂改由倫敦主辦。參加本屆比賽的有來自22個國家的2034名運動員,其中女選手36人。運動員數幾乎等於前三屆之和。比賽共設110個小項。倫敦奧運會為奧運會各項比賽制度的正規化作出重大貢獻。本屆馬拉松跑,因英王室成員要觀看比賽,組委會將路線安排在溫莎爾宮到奧林匹克運動場之間,全程26英里385碼,合42.195公里。這也是今日馬拉松跑標準距離的由來。本屆運動會首次正式向獲得冠軍的選手頒發金質獎牌。運動會結束後,第一次印發了各國得獎統計表。本屆奧運會,由於歷史的原因,組織者拒絕升愛爾蘭國旗。英國的裁判和其他執法者處處給東道主行方便,最終使英國選手奪得145枚獎牌,其中金牌56枚,比獎牌榜第二名美國隊總獎牌數多了一倍多。本屆奧運會最引人注目的是義大利馬拉松選手多蘭多·皮埃特利,他在快接近終點時,體力耗盡,數次倒在地點,最後被人攙扶著走過終點。組委會起先認定他是奧運會的金牌獲得者,但在美國的強烈抗議下,其金牌被取消。第14屆奧運會主辦城市第十四屆奧運會於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申辦城市有巴爾的摩,洛桑,費城,洛杉磯,明尼阿波利斯。這是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中斷了12年後舉行的第一次奧運會。倫敦曾被定為第十三屆奧運會會址,但因當時(1944年)戰爭尚在進行而停辦,所以本屆被再次選為東道主。1924年修建溫伯利帝國體育場,後成為第14屆奧運會的主要比賽場地和足球場。此外還有以網球比賽聞名於世的溫布爾登體育場、供橄欖球比賽的肯漢姆體育場,以及水晶宮游泳館。白城運動場 為舉辦第4屆奧運會倫敦修建的第一座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場,位於倫敦西區。它也是當時規模最大、設備最新的綜合運動場。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P.顧拜旦曾對此表示讚許。運動場中安排了各種比賽場地:中間是足球場,這是第1屆奧運會以來的第一個正規的足球比賽場地。圍繞足球場的是周長536.45米(1/3英里)的煤渣跑道,外圈是周長666米的腳踏車賽車跑道,以及田徑場、游泳池(100米×15.24米)、高台跳水設施、拳擊和摔跤場地。看台可容納觀眾7萬人,部分看台有遮雨棚。把如此眾多的比賽場地安排在一起,帶來許多無法克服的矛盾。溫伯利帝國體育場 英國倫敦建於1924年的綜合性體育場。由英國工程師威廉斯設計,原為英國足球之家的體育場。1948年倫敦獲得第14屆奧運會的主辦權,但離奧運會期僅剩下兩年時間。戰爭又剛剛結束,倫敦沒有能力修建新的體育場。而1908年為第4屆奧運會所建的白城運動場因跑道長度是536.45米而不是400米,不符合比賽要求,無法使用。因此溫伯利帝國體育場和帝國游泳池經過改造重修後,便成為第14屆奧運會的主要比賽場地。改建後的溫伯利帝國體育場,是一座用鋼筋水泥加固的建築。跑道周長400米,可容納觀眾8.3萬人,部分看台有遮雨棚。作為主要入口的兩個塔樓,是威廉斯參考印度德里的維斯羅伊宮而設計的。游泳比賽在帝國游泳館的室內游泳池進行。這個帝國游泳池也是威廉斯在1932~1934年設計的。游泳比賽在室內舉行,在奧運史上還是第一次。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7月27日英國的倫敦舉行,8月12日閉幕。台北時間2005年7月6日,國際奧委會第117次全會在新加坡繼續進行,倫敦通過4輪投票,在最後一輪中以54:50擊敗巴黎,獲得2012年第30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倫敦也成為第一個三次獲得奧運舉辦權的城市,此前倫敦曾分別在1908年和1948年舉辦過奧運會。演出倫敦的藝術、娛樂形式極為豐富。歌劇、音樂劇、古典音樂、搖滾、爵士樂、皇家芭蕾、踢踏舞,應有盡有,而且票價便宜得難以置信。倫敦至少有1000個以上的劇場,大多上演莎士比亞、蕭伯納的作品。倫敦劇場大體可分為兩種,商業性劇院以著名演員演出的著名作家作品為主。最為著名的有國家劇院和皇家莎士比亞劇院。在小型劇院中可以觀賞到一些初出茅廬的作家的創作,劇場氣氛輕鬆愉快。在倫敦欣賞古典音樂會倍感輕鬆愜意,音樂廳音響效果非常好,音樂會票價卻很便宜。每年7月--9月,倫敦都要舉行古典音樂夏季盛會,邀請世界著名的指揮家和樂隊在皇家艾伯特大廳演出。倫敦有名的音樂廳有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廳、艾伯特音樂廳、皇家音樂學院等,其中皇家慶典音樂廳可稱為倫敦的頂尖音樂廳。票價以座位及演出者質量而定,大體如下:戲劇-20,音樂劇-30,歌劇或芭蕾-60,古典音樂會-30,搖滾或爵士樂音樂會-25。倫敦的搖滾或爵士音樂會票價也不高,還可以到迪廳去跳跳舞。音樂倫敦擁有五個專業的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倫敦愛樂管弦樂團、皇家愛樂管弦樂團、愛樂管弦樂團以及BBC交響樂團。倫敦還擁有舉世聞名的皇家大劇院、英國國家劇院和皇家節日廳。戲劇倫敦擁有數十家劇院,主要集中在西區。這其中包括國家劇場、倫敦帕拉斯劇院、阿爾梅迪亞劇院和專門上演莎士比亞戲劇的環球劇場等。博物館大英博物館(5張)倫敦是世界文化名城。大英博物館(官方稱英國國家博物館)建於18世紀,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集中了英國和世界各國許多的古代文物。博物館內的埃及文物館,陳列著7萬多件古埃及的各種文物;希臘和羅馬文物館,陳列著各種精美的銅器、陶器、瓷器、金幣、繪畫以及許多古希臘、古羅馬的大型石雕;東方文物館,陳列有大量來自中亞、南亞次大陸、東南亞和遠東的文物。館內還有西亞文物館、英國文物館、金幣徽章館、圖書繪畫館等。除大英博物館外,倫敦也有許多畫廊,如國家美術館、國家肖像館、泰特藝術館和多維茨畫廊。還有世界偵探勝地福爾摩斯博物館,坐落在貝克街221B號。傳媒倫敦是全球重要的傳媒中心,包括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路透社在內的多家電視及廣播媒體都在倫敦設立總部,另還有ITV、第四頻道(Channel 4)和第五頻道(Five)等。倫敦城的艦隊街,是英國報業的集中地,著名的報刊有《泰晤士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衛報》、《觀察家報》、《周刊》等。時尚倫敦是全球最著名的四大時尚城市之一(另有:巴黎、紐約、米蘭),世界聞名的哈洛德百貨公司就坐落在城中。
導視最上:泰晤士河(River Thames)的黃昏——倫敦塔橋(Tower Bridge)、瑞士再保險塔(Swiss Re Tower)倫敦塔橋(11張)中上:倫敦全景——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伊莉莎白塔(Big Ben)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倫敦眼(London Eye)中下:格林尼治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俯瞰現代倫敦——倫敦金融區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千年穹頂(Millennium Dome)左下: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的南面右下:倫敦塔(Tower of London)伊莉莎白塔(15張)經緯度市中心位於北緯51度30分28秒,西經00度07分41秒。地區大倫敦(Greater London)倫敦眼(英文名:The London Eye),全稱英國航空倫敦眼(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又稱千禧之輪,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第四大摩天輪,是倫敦的地標之一,也是倫敦最吸引遊人的觀光點之一。倫敦眼於1999年年底開幕,總高度135米(443英尺)。倫敦眼共有32個乘坐艙,因艙內外用鋼化玻璃打造,所以設有空調系統。每個乘坐艙可載客約16名,迴轉速度約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時30分鐘。在倫敦西南的索爾茲伯里平原上,一些巍峨巨石呈環形屹立在綠色的曠野間,這就是英倫三島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遺蹟——巨石陣。文物倫敦是一座馳名世界的旅遊城市,有許多世界著名的文物古蹟。倫敦城東南角的塔山上倫敦塔,建有倫敦塔,該塔曾用作軍事要塞、王宮、監獄、檔案室,是王冠和武器的展覽處,藏有維多利亞女王加冕時戴的鑲有3000顆寶石的王冠和伊莉莎白二世加冕時戴的鑲有重達109克拉大鑽石“非洲之星”的王冠。威斯敏斯特宮坐落在泰晤士河的西岸,建於公元750年,占地8英畝,是世界上最大的哥德式建築。它古時是國王的宮殿,現為英國議會所在地。宮殿西南角的維多利亞塔,高100米,全石結構,用來存放議會的檔案檔案,塔樓下面的白家大門只供英王使用。宮殿東北角是高達97米的鐘樓,鐘樓上著名的“大本鐘”重21噸,錶盤直徑7米,鐘擺重達305公斤。海德公園是倫敦的名勝之一,坐落在倫敦市區的西部,占地636英畝,是市區最大的公園。公園內有著名的“演講者之角”又稱“自由論壇”。每到周末,幾乎整天有人來這裡演講,除不準攻擊女王和宣傳暴力革命外,演講內容不受限制。名勝劍橋大學(12張)倫敦是個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熱鬧城市,很多建築物都是維多利亞時代的遺物。市區中最高的建築是郵政電信塔,高189米。設有皇家學會、倫敦大學、不列顛博物館、不列顛圖書館(藏書700萬冊)等。1864年第一國際在此成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曾在此領導國際工人運動;海格特墓地有馬克思墓。有許多著名的建築物,如托威爾城堡(建於1087年)、聖保羅教堂(高110米)、白金漢宮、威斯敏斯特教堂等。城東南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為地球經度起算點(本初子午線)。如果將泰晤士河喻為銀河,那么倫敦的各部就是銀河周圍的星辰,中心地帶是特拉法爾加廣場。由此去各主要景點,步行均不超過45分鐘。捷運則以查靈十字站為中心,由此乘坐地 鐵到各主要景點只需15分鐘。不妨先到廣場對面的國家畫廊,之後再決定去哪個方向。向東可以探尋倫敦城、倫敦塔。往西到西境娛樂購物最佳。北面到大英博物館可以參觀人類文化遺產。向南,可以聽聽伊莉莎白塔的轟鳴,再到白金漢宮照個紀念照。自羅馬人定居於此後,泰晤士河上逐漸建起了一座座的橋樑,28座建築風格不同的橋樑把泰晤士河兩岸連成一片。滑鐵盧大橋是英國人為紀念威靈頓將軍擊敗拿破崙而命名的。最漂亮的大橋是倫敦塔橋,這座塔橋風格獨特,氣勢磅礴,在兩個巨大的橋墩上建有5層樓的高塔。橋面是開啟式的,每當有高過橋面的船隻通過時,橋面可分開弔起。連線雙塔頂層的是一條高出水面140米的行人橋,站在塔頂可觀賞附近的綺麗風光。倫敦市是圍繞著倫敦城逐步發展而成的。站在塔頂可觀賞附近的綺麗風光。指南倫敦著名購物地點攝政街(Regent Street)倫敦旅行可說是十分便利,一張捷運券便可跑遍全城,遊覽城內的風景名勝,白天,你可以參觀具有文化氣息的博物館、塔橋、古蹟與王宮,累了可隨處找個公園小憩一下,或是喝個悠閒的英式下午茶,到了夜晚,不管是音樂歌舞秀、各式劇碼、音樂會、酒館或是夜總會,都能將你的夜晚帶入最高潮。此外,絕不能錯過的購物樂就是周末市集,有別於豪華百貨公司與精雕細琢的購物櫥窗,這裡更多了民間地方色彩,以及熱鬧歡樂的氣氛,不論是維多利亞時期的老古董、叛逆前衛的龐克行頭、精細的手工藝品,或是便宜俗俗賣的衣物配件,都可以在倫敦各大小市集中一網打盡。話說當地 有“英國旅遊中心”之稱。倫敦以它悠久的歷史、斑斕的色彩、雄偉的風姿屹立於世界名城之林。購物倫敦眼(13張)倫敦是一個購物天堂,既有為英國皇室提供服務的老店,又有街頭露天小店,多數商店在10:00-18:00營業,周四為深夜購物日,不少商店營業到19:00或20:00。街頭小商店周末也有許多依舊經營,吸引了眾多女士前往。倫敦市內每年有兩次大減價,夏季減價折扣約在30%-50%,時間是每年6月第四周到7月第二周的三周期內。冬季減價折扣約在40%-60%,時間是從聖誕節到1月末。英國的零售商大致可分為百貨公司、專門商店、超級市場、街邊小店、集市、唐人街商店等。百貨公司及傳統的專門商店,即所謂的High Street Shop,一般服務較好,貨品齊全,但價格較貴。超級市場可以買到各種食品和生活必需品,貨品齊全,價格適宜。街邊小店比較方便,但價格並不便宜。真正便宜的是集市裡的商品。集市和國內的租賃商場類似,由一座大商場分租給許多小商戶,各種商店包羅萬象。美食芝麻菜芝麻菜又稱紫花南芥,別名芸芥、德國芥菜等,英文名rocket、arugul。因其鮮葉汁具有芝麻香味,故此得名。在歐洲大陸廣泛出產,是倫敦人喜歡的時蔬之一。比較流行的吃法是:炒食、煮湯、涼拌或佐米飯沾醬吃。NeepsNeeps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胡蘿蔔蓉,這種食物在英國非常普遍,因為它是Haggis的傳統伴侶,幾乎所有的英國人在享受Haggis的同時,都會同樣來一份Neeps。Neeps製作起來比較簡單,將胡蘿蔔去皮,煮15分鐘,攪碎拌入作料即可,口味清淡,如果不是吃Haggis,也同樣倍受青睞。英式早餐英式早餐首先用橙汁加上玉米片,澆上牛奶和砂糖飲用。然後是主菜,一般是鹹肉、香腸和煎雞蛋配以煎蘑菇或西紅柿(煎西紅柿相當好吃)。當然還有烤麵包。最後是咖啡或紅茶,也有英國傳統的奶茶。這便是英式早餐了。烤牛排烤牛排,這是公認的英國菜中的代表作,將大塊帶油的生牛肉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同煎牛排一樣,做好的牛肉吃時可以沾西式芥茉醬,作為輔菜的約克郡布丁也很有名。愛爾蘭燉牛肉是愛爾蘭的一道傳統菜。你如果喜歡可以在這道燉菜里加上各種時蔬,比如胡蘿蔔,白蘿蔔,蘑菇等等,有時候一點小小的創意,會給你的菜式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道愛爾蘭燉牛肉的小秘密就是啤酒的使用,傳統的做法是用愛爾蘭的黑啤來燉煮牛肉,比如Guinness。當然如果實在找不到黑啤,其他啤酒也可以代替。HaggisHaggis音譯過來就是哈吉斯,類似大香腸,當地人稱為羊雜布丁,本來是蘇格蘭的傳統食物,由於味道香醇,逐漸流傳遍布整個歐洲,也算是倫敦的傳統食2012年倫敦奧運會(4張)物之一。製作方法與Steak-and-kidney pudding有異曲同工之妙,將羊雜攪碎,混合其他調味品,裝進豬腸,蒸製而成。倫敦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得到,多數倫敦人吃Haggis的時候,都會配著胡蘿蔔、威爾斯乾酪等其他美味,到了倫敦不得不嘗噢。多佛爾鰈魚英國的魚類菜餚相當可口,倫敦市內便有幾家專營魚美菜餚的連鎖餐廳。特別是在多佛爾海峽捕撈的鰈魚清淡鮮美,十分好吃。炸魚及炸馬鈴薯條炸魚多為鰈魚或鱈魚,與炸薯條一起沾著鹽或醋(不少英國人兩者都用)食用,很受普通百姓歡迎。此外還有黃瓜,以及奶油香腸(香腸裹上一層麵糊用油炸)等,定會令您大開胃口。
(以下城市為大倫敦的姐妹城市,不包括大倫敦的其他自治市)姐妹城市(Twin cities)紐約(美國)柏林(德國)莫斯科(俄羅斯)巴黎(法國)友好城市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德里(印度)孟買(印度)伊斯坦堡(土耳其)德黑蘭(伊朗)東京(日本)波哥大(哥倫比亞)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洛杉磯(美國)索菲亞(保加利亞)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