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個人資料介紹_個人檔案(生日/星座/歌曲/專輯/MV作品)

豌豆

豌豆的個人資料

豌豆詳細資訊(以下內容包含:豌豆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歌曲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個人資料介紹)
豌豆生日:1900-01-01

起源發展

蘇聯瓦維洛認為豌豆起源中心為衣索比亞、地中海和中亞,演化次中心豌豆為近東;也有人認為起源於高加索南部至伊朗。豌豆由原產地向東首先傳入印度北部、經中亞細亞到中國,16世紀傳入日本,新大陸發現後引入美國。豌豆是古老作物之一,在近東新石器時代(公元前7000年)和瑞士湖居人遺址中發出碳化小粒豌豆種子,表面光滑,近似現今的栽培類型。最早的豌豆有近東的耐乾燥型和地中海沿岸的濕潤型二類,前者可能是栽培品種的祖先。古希臘和羅馬人公元前就栽培褐色小粒豌豆,後來又將豌豆傳到歐洲和南亞,16世紀歐洲開始分化出粒用、蔓生和矮生等品種並較早普及菜用豌豆。中國最遲在漢朝引入小粒豌豆。《爾雅》中稱“戎菽豆”,即豌豆。東漢崔寔輯《四民月令》中有栽培豌豆的記載。16世紀後期高濂著《遵生八箋》中有“寒豆芽”的製作方法和做菜用的記述(寒豆即豌豆)植物形態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提供並參與編輯豌豆根莖(1張)豌豆枝葉(1張)豌豆花果(9張)


形態特徵

豌豆苗一年生或二年生攀援草本,高80~180厘米,全株綠色,光滑無毛,被粉霜。葉具小葉4-6片,托葉比小葉大,葉狀,心形,下緣具細牙齒。小葉卵圓形,長2-5厘米,寬1-2.5厘米,全緣;托葉葉狀,卵形,基部耳狀包圍葉柄。果薛進澤 供照莢果長橢圓形,長5~10厘米,內有堅紙質襯皮子房無毛,花柱扁,內面有髯毛。莢果腫脹,長橢圓形,長2.5-10厘米,寬0.7-14厘米,頂端斜急尖,背部近於伸直,內側有堅硬紙質的內皮;種子2-10顆,圓形,青綠色,有皺紋或無,乾後變為黃色。花果期4~5月。偶數羽狀複葉,頂端卷鬚為葉卷鬚,托葉呈卵形。花花白色或紫紅色、單生或1~3朵排列成總狀腋生,花柱內側有鬚毛,閉花授粉,花瓣蝴蝶形。莢果長橢圓形或扁形,根據內部有無內層革質膜及其厚度分為軟莢及硬莢。種子種子可呈圓形、圓柱形、橢圓、扁圓、凹圓形,每莢2~10顆,多為青綠色,也有黃白、紅、玫瑰、褐、黑等顏色的品種。可根據表皮分為皺皮及圓粒,乾後變為黃色。根上生長著大量側根,主根、側根均有根瘤。因其性狀多樣且為閉花授粉,孟德爾將其作為遺傳因子實驗的作物,並取得成功。圓粒相對於皺粒、子葉的黃色相對於綠色為顯性。莖豌豆的莖有高矮之分,不存在中間性狀。高莖為顯性。


生長習性

豌豆是長日照植物,喜冷凍濕潤氣候,耐寒,不耐熱,幼苗能耐5℃豌豆及豆莢低溫,生長期適溫12~16℃,結莢期適溫15~20℃,超過25℃受精率低、結莢少、產量低。多數品種的生育期在北方表現比南方短。南方品種北移提早開花結莢、這與北方春播縮短了在南方越冬的幼苗期,故在北方,豌豆的生育期,早熟種65~75天,中熟種75~100天,晚熟種100~185天。豌豆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墾地均可栽植,以疏鬆含有機質較高的中性(pH 6.0~7.0)土壤為宜,有利出苗和根瘤菌的發育,土壤酸度低於pH 5.5時易發生病害和降低結莢率,應加施石灰改良。豌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濕,播種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爛根,花期乾旱授精不良,容易形成空莢或秕莢。


分布情況

國內在我國主要分布在中部,東北部等地區。主要產區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蘇、青海、江西等多個省區。國外亞洲西部、地中海地區和衣索比亞、小亞細亞西部。


品種

半無葉型隴豌1號隴豌1號是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選育成功的半無葉型、甘肅玉米套種隴豌1號乾籽粒型豌豆新品種,2008年經過省科技廳成果鑑定和甘肅省品種審定,定名為隴豌1號。屬半無葉型豌豆,早熟,甘肅中部地區種植生育期85-90天;半矮莖,直立生長;花白色;株高55-65厘米,每株著生6-10莢,雙莢率達75%以上,不易裂莢;每莢5-7粒,粒大,種皮白色,粒型光圓,百粒重25g。乾籽粒粗蛋白含量25.6%,澱粉51.32%,賴氨酸1.95%,三項指標均高於國內其它半無葉型豌豆品種;粗脂肪1.14%,容重785.8g/L。甘肅中部抗病性鑑定結果表明,該品種對豌豆根腐病表現耐病。產量表現:甘肅省中部灌區畝產273.2公斤,河西灌區畝產383.1公斤,高產可達400-450公斤,豐產性很好。【栽培技術要點】豌豆開花期播種:甘肅中部及周邊地區3月中下旬播種,河西沿山冷涼地區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高水肥條件密度以畝株數9萬株為宜,不宜超過10萬株;低水肥條件畝株數8萬株以上,以此為標準,合理的畝播量指標為:高產田30-35公斤,中低產田25-30公斤。病蟲害防治:豌豆潛葉蠅月上中旬當少數葉片上出現細小孔道時,掌握在幼蟲2齡前(蟲道很小時),及時用40%的綠菜寶乳油1000倍,或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1.8%集琦蟲蟎克乳油3000倍液噴霧交替噴2-3次,每隔7-10天噴一次。豌豆蚜蟲選用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65%蚜蟎蟲威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在為害初期交替噴霧2-3次。豌豆白粉病,遇到陰雨高溫天氣,當下部葉片初現白粉狀淡黃色小點時,及時用70%甲基托布津可隴豌1號單株濕性粉劑600-1000倍,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噴霧防治。豌豆蟓,豌豆初花期用藥噴霧防治,每次用藥間隔7-10天,2-3次為宜。可選用的藥劑有:40%氧化樂果50毫升/畝,對水10-15公斤噴霧;速滅殺丁50克/畝,對水10-15公斤噴霧。豌豆根腐病,當今沒有有效的化學藥劑防治措施,只有靠3-5年的輪作倒茬等綜合農業栽培措施來解決。雜草控制:豌豆田間野燕麥可用40%燕麥畏在播種前結合耙地,每畝150毫升對水20公斤,噴霧進行土壤處理;豌豆田間的稗草、馬唐、牛筋草等一年生單子葉雜草及部分雙子葉雜草,播前每畝用48%氟樂靈150毫升,對水35公斤結合耙地進行土壤地表處理。適宜種植地區:全省豌豆種植區均可種植,特別適宜在甘肅省高寒陰濕區及中西部有灌溉條件的豌豆產區種植,可與玉米、葵花,馬鈴薯等作物套種。隴豌豆5號(原系代號X9002)是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選育而成的高抗豌豆白粉病、半無葉型、甜脆豆豌豆品種。春播生育期105天,株高75厘米左右,直立生長,花白色,雙莢率75%以上。單株莢數5-8個左右,單莢粒數4-9個左右,籽粒柱型、皺粒、黃皮、黃子葉,百粒重22克。籽粒粗蛋白30.7%,粗脂肪1.54%,嫩莢含糖量達10.8%,無豆腥味,甘甜可口,品質優良。耐豌豆根腐病,抗白粉病,抗倒伏。畝產鮮莢800公斤左右,高產可達1200公斤。適應性廣泛,甘肅、四川、雲南等地均可種植。該品種是目前最為理想的矮桿甜脆豆品種,免去了人工打架的工序,種植較其他傳統甜脆豆豌豆品種省工省力。x9002群體長勢小青莢即阿拉斯加,國外引入,硬莢種,半蔓性,花白色,種子小,綠色,每莢種子4~7粒,圓形,嫩種子供食。種皮皺縮,品質好,為制罐頭和冷凍優良品種,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栽培。杭州白花硬莢種,植株半蔓性,耐寒性強,花白色,每莢含種子4~6粒,嫩豆粒品質佳,種子圓而光滑,淡黃色,以嫩豆粒供食。蓮陽雙花軟莢種,蔓性,花白色,莢長6~7厘米,寬1.3厘米,種子圓形,黃白色,嫩莢供食、品質佳。一般9~11月播種,11月下旬至翌年2月採收。產地廣東澄海。大莢豌豆即大莢荷蘭豆,軟莢種,蔓長2米左右,分枝3~5個。花紫色單生,莢特大,長12~14厘米,寬3厘米,淺綠色,莢稍彎凹凸不平,每500克嫩莢約40個。種皮皺縮,呈褐色,嫩莢供食,柔嫩味甜,纖維少,廣東一帶栽培。成都冬豌豆硬莢種,本種耐熱亦能耐寒、花白色,莢長7厘米,寬1.5厘米。每莢種子4~6粒,圓形光滑,嫩粒綠色,味美,品質佳,以嫩豆粒供食為主。成都7~9月播種,9~12月採收。留種必須行翻秋播種,即寒露後(10月)採收成熟種子,立即播種,翌年立夏收種子,曬乾貯藏。1341早熟,硬莢種,生長期85天左右,株高30~35厘米,結莢整齊,雙花多,單株結莢5~6個。每莢種子5~6粒,畝產乾種粒150~200千克。豌豆尖花白或淺紫色,嫩莢長5~7厘米,每莢種子4~7粒,白綠色,圓形,南方各省把嫩梢作為湯食和炒食,為主要鮮菜之一。如上海稱“豌豆苗”、廣州稱“龍鬚菜”、四川稱“豌豆尖”。品種為無須豌豆。


栽培技術要點

食莢豌豆是性喜冷涼的長日照作物,豌豆不耐熱,長江流域多行越冬栽培,秋播秋收;高山地區以及中國北方一般春播夏收。由於豌豆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只要選擇適宜的品種,在長江流域地區也可進行春季及秋季栽培。越冬栽培越冬栽培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最主要的栽培形式,一般利用冬閒地,特別是利用棉花收穫後的棉田,既可以棉花稈作天然支架,又可達到增收養地的目的。越冬栽培一般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種,露地越冬,次年4~5月採收。播種過早,冬前生長過旺,冬季寒潮來臨時容易凍死;播種過遲,在冬前植株根系沒有足夠的發育,次春抽蔓遲,產量低。春季栽培長江中下游地區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種,高溫來臨前收穫;東北地區春播夏收,一般4~5月份播種,根據需要,用小棚、地膜等覆蓋也可早播。春季栽培生長期短,前期低溫,後期高溫,因此要選擇生長期短的耐寒品種,如赤花絹英、甜脆豌豆等,並儘量早播。秋季栽培秋季栽培宜選擇早熟品種,於9月初播種,11月下旬寒潮來臨之前採收完畢。秋季栽培生長期也短,可以通過夏季提前在遮蔭棚內育苗,冬季用塑膠薄膜覆蓋延長生長期。土壤條件豌豆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各種土壤均可栽培,但強酸性土壤要施用石灰。豌豆最忌連作,至少要行4~5年的輪作。播種前要深翻土壤,每畝施有機土雜肥2500~3000千克、過磷酸鈣20~25千克、氯化鉀15~20千克,最好將化肥同有機肥混合施入。一般作平畦,低塵窪處可作高畦。播前種子可接種根瘤菌。播種技術豌豆播種前用40%鹽水選種,除去上浮不充實的或遭蟲害的種子。播種前將種子催芽,當種子露芽時,將種子故在0~2℃的低溫中處理15天后再播種。豌豆用根瘤菌拌種,是增產的有效措施。用根瘤菌拌種後,根瘤增加,莖葉生長旺盛,結莢多,產量高。拌種方法:每畝用根瘤菌10~19克,加水少許與種子拌勻後便可播種。大田播種前施入充分腐熱的廄肥、堆肥和一定量的磷、鉀肥,尤其是施磷肥增產效果明顯,豌豆採用點播,行距10~20厘米,行內株間距5厘米,每穴播2~6粒種子,土壤濕潤時覆土5~6厘米。土壤乾燥時覆土稍厚些。每畝用種10~15千克。田間管理播種後要淺鬆土數次,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生長,苗健壯。秋播栽培的,越冬前進行一次培土,越冬保溫防凍,開春後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地溫。豌豆開花前,澆小水追速效性氮肥,加速植株生長,促進分技,隨後鬆土保墒。莖部開始坐莢時,澆水量稍加大,並追磷、鉀肥。結莢盛期土壤要經常保持潤濕。保證果莢發育所需水分。結莢後期,豆秧封壟,減少澆水。蔓性種植株高30厘米時,開始支架。豌豆分批採收,每採收1次追1次肥。出苗後及時查苗補缺,中耕除草1~2次。重施苗期追肥,尤其是未施或少施基肥的田塊,一般每畝追施複合肥5~7.5公斤或尿素5公斤或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高稈品種在春季氣溫回升後、植株開始伸長時,將帶梢小竹或帶分枝的樹枝(去葉片)插在行間,以便豆株攀緣生長。豌豆不耐水漬,春季要注意清溝排水。開花結莢時所需養分多,每畝施尿素7.5公斤、三元複合肥5公斤。鼓粒期噴施1%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2次。採收時間莢用豌豆在莢果充分長大、籽粒尚未長大時採收。豌豆陸續開花結莢,採收要多次進行。春播的豌豆於4月上旬開始採收,6月上旬拉秧,畝產400千克;秋播豌豆10月上旬~11月中旬採收,畝產300千克。陽台種植豌豆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A原等多種營養成分,可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幫助消化等。它的種植季節一般在3~4月(北方春揪宜早,解凍時即可開始;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四季均可播種,但以秋、冬季為佳,多在9月下旬~11月上旬播種)。育苗應選擇粒大而無病蟲害的種子播種,可用食鹽水選種。將40克食鹽溶解在100毫升水中,然後將豌豆種子放人,浮在水面的丟棄,餘下的種子按前文所述用熱水法消毒後才可播種。發芽適溫18~22℃,不低於5℃仍可發芽。通常直播,澆透水後每穴播入2~3粒種子,覆土約3厘米,然後可在土面上灑一薄層草木灰。也可用一次性塑膠杯育苗再移栽。苗期生長適溫14~22℃,能忍耐-4~5℃低溫;稍耐旱,早、晚葉片不萎蔫則不需要澆水,發芽約10天可施稀薄腐熟有機肥1次。發芽2周后,長出1~2對真葉時移栽定植,每盆3~5株,土中應施足夠的腐熟有機肥作基肥。日常管理株高30~40厘米時在盆土中插入數條竹竿,牽引豌豆苗攀爬,注意使莖葉分布均勻。喜涼爽,不耐高溫和霜凍,開花結果期15~20℃時最利於開花和豆莢發育;不耐旱。曲不耐澇,要求土壤保持濕潤而不積水。施肥以基肥為主,應多施磷鉀肥料,氮肥基本可不施。從枝葉生長旺盛期開始,每10天左右施1次腐熟有機肥。採收一般每2~3天可收1次。食豆粒的品種則在豆莢內的種於充分長大而鼓脹時再採收,此時豆莢仍為綠色。若留種或採收乾豆,可等豆莢枯黃時再摘下。冬選良種可選用白花豌豆、中豌4號、中豌6號、荷蘭豆、食莢大菜豌1號、無須豆尖1號、美國豆苗等品種。深耕細整豌豆忌連作,種過豌豆的地塊要隔4~5年才能再種。深耕細整,根據品種特性和土壤排水狀況確定畦寬,菜用高稈品種1.5米(連溝)種2行,粒用高稈品種2米(連溝)種4行,矮稈品種2.5~3.5米(連溝)種6行。施好基肥播前每畝施腐熟廄肥2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氯化鉀10~15公斤,條施或穴施。也可以用三元複合肥30~40公斤穴施。適期播種一般10月中下旬播種,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畝10000穴,每穴播種2~3粒,每畝用種量5~7.5公斤。高稈品種和苗用品種適當密植。菜用高稈軟莢豌豆、高稈甜豌豆,行距70~80厘米,株距30厘米,便於管理採摘。中豌4號、中豌6號等早熟矮稈品種在11月下旬播種,每畝用種量10公斤,行距30~35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穴2~3粒。適時收穫根據食用方式決定收穫時間。一般粒用豌豆於開花後15~18天子粒飽滿時採收;乾豌豆於70%~80%豆莢枯黃時收穫;菜豌豆(荷蘭豆)在開花後12~14天嫩莢現子不現粒時採收;豌豆苗在播後30天左右苗高18厘米時采頂端嫩梢;作飼料的在盛花期收穫;作綠肥的在收莢果後及時翻壓。豌豆在生長期間常會發生芽枯病、鏽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枯萎病等。發病後要及時摘除病葉,拔除病株,集中燒毀。豌豆主要蟲害有薊馬、潛葉蠅、蚜蟲、青蟲、斑潛蠅、豆莢螟等,主要為害莖、葉、莢,特別是薊馬以成蟲在豌豆子房膨大形成豆莢時為害,傷口在豆莢長成後形成針刺狀斑點,雖不影響產量,但嚴重影響商品性。常見病害1.豌豆莖腐病發病特徵:危害豌豆莖基部及莖蔓。被害莖部初現橢圓形褐色病斑,繞莖擴展。防治方法:本病可結合防治豌豆炭疽病一道進行,一般無需單獨防治。2.豌豆花葉病發病特徵:全株發病。病株矮縮,葉片變小,皺縮,葉色濃淡不均,呈鑲嵌斑駁花葉狀,結莢少或不結莢。防治方法:(1)早期發現及時拔除病株。(2)及時全面噴藥殺蚜。


營養價值

每100g豌豆含有:能量105千卡、蛋白質7.4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21.2克、葉酸82.6微克、膳食纖維3克、維生素A37微克、胡蘿蔔素220微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黃素0.09毫克、煙酸2.3毫克、維生素C14毫克、維生素E1.21毫克、鈣21毫克、磷127毫克、鉀332毫克、鈉1.2毫克、碘0.9微克、鎂43毫克、鐵1.7毫克、鋅1.29毫克、硒1.74微克、銅0.22毫克、錳0.65毫克。


食療功效

豌豆味甘、性平,歸脾、胃經,具有益中氣、止瀉痢、調營衛、利小便、消癰腫、解乳石毒之功效。對腳氣、癰腫、乳汁不通、脾胃不適、呃逆嘔吐、心腹脹痛、口渴泄痢等病症,有一定的食療作用。調和脾胃用於脾虛氣弱,或吐瀉脾胃不和。
  通利大腸豌豆中富含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能暢,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在荷蘭豆和豆苗中含有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防止便秘,有清腸作用。抗菌消炎豌豆與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黴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調顏養身《本草綱目》里記載,豌豆具有“祛除面部黑斑,令面部有光澤”的功效。現代研究發現,豌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維生素A原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具有潤澤皮膚的作用。因為它一般從食物中攝取,不會產生毒副作用。用豌豆粉洗浴,可除去污垢,面色光亮。乳汁不通產後乳汁不下;煩熱口渴。防癌治癌在豌豆莢和豆苗的嫩葉中富含維生素C和能分解體內亞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亞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


適合人群

脫肛、慢性腹瀉、子宮脫垂等中氣不足患者宜食,每次50克。哺乳期女性多吃點豌豆還可增加奶量。豌豆粒多吃會腹脹,易產氣,尿路結石、皮膚病和慢性胰腺炎患者不宜食用;此外,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者也要慎食。


注意事項

炒熟的乾豌豆尤其不易消化,過食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套用於消渴:豌豆適量,淡煮常吃。生吃可以生津止渴充飢,但不宜過量生吃。


民間偏方

將豌豆苗,洗淨搗爛,榨取汁液,每次飲50毫升,一日兩次,可輔助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將鮮豌豆200克煮爛,搗成泥,與炒熟的核桃仁20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每次吃50毫升,溫服,一日兩次,能治小兒、老人便秘。豌豆莢和豆苗含有較為豐富的纖維素,有清腸作用,可以防治便秘。為防止葉酸缺乏,豌豆是孕婦不可忽視的食物。煮碗豆:嫩豌豆250克,加水適量,煮熟淡食並飲湯。該方有“和中生津,止渴下氣,通乳消脹”之功。可用於煩熱口渴,或消渴口乾,以及產後乳汁不下,乳房作脹。豌豆芫荽湯:豌豆120克,陳皮10克,芫荽60克。加水煎湯。分2~3次溫服。。用於濕濁阻滯,脾胃不和,吐瀉轉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