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背景1913年5月22日張維出生於北京市一個稅務職員家庭。父親張圖是舊京師譯學館的學員,清末民國初年供職河南安陽縣稅務局,併兼任家庭教師。1915年張維出生後2年,其父便溘然長逝,僅靠父親的積蓄及兄長的工資維持生活,家境清寒。早年經歷張維(右二)1918年他5歲入北京國小,11歲考入北京四中,15歲轉考至天津北洋大學預科。1929年16歲考入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當時學校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以羅忠忱、顧宜孫、黃壽恆為代表的唐山交大一代名師正值盛年,又有朱物華、劉仙洲、華鳳翔、張正平、張伯聲等著名教授在校執教,使得西南交通大學成為當時最為著名的工科學府之一。張維醉心於數學與物理學,而數學尤為突出。大學期間學業卓爾不群。1933年20歲弱冠之際,便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結構工程),獲工學士學位。他的同班同學(唐山交大 1933 屆)五十餘人中有美國工程院院士林同驊,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嚴愷、劉恢先等人。大學畢業後,張維被分配到當時仍在向西延伸的、貫通東西的鐵路大動脈隴海鐵路實習,輾轉於潼關至西安的潼西段工地,在華陰、壩橋協理鐵路施工。工作未及經年,便應母校之召,於1934年4月回到母校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任結構力學與結構工程助教。在這期間,他開始與力學結下不解之緣。1933至1934年,美國公布了新版的鐵路橋樑規範,張維查閱了大量力學著作和文獻,撰寫了對該規範內容力學理論根據的探討論文。該篇論文以其獨特的見地在中英庚子賠款留學的報考與錄取過程中,受到主審教授的高度評價。留學英德1937年,張維以優異的考試成績作為第5屆中英庚子賠款公費生,留學英國。他懷著“科學救國”的信念,於9月中旬抵達倫敦,在當時頗有聲望的帝國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A.J.S.皮怕德(Pippard)教授指導下學習,一年後即獲帝國理工學校文憑(DIC)。這一年的寒假,為了求索更好的學習條件和更深入的工程知識,他跨過英吉利海峽到德國進行考察。他對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F.特爾克(Tolke)教授的殼體理論研究很感興趣,並見到殼體理論將會在固體力學和結構工程研究中大放異彩,決定赴德國學習。經過一番周折,終於獲準於1938年7月到柏林高等工業學院(今柏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學教研室,在特爾克教授指導下進行殼體理論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只好繼續留在德國。1942年2月,任柏林高等工業學校工程力學教研室助教,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完成了隧道應力分析與彈性波石油勘探等項研究。1944年10月,他以優秀的成績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張維在論文中利用特爾克導出的方程,採用漸近方法與貝塞爾函式,在國際上最先解決了圓環殼受任意旋轉對稱載荷作用下的應力狀態求解問題。由於當時中國小豐滿水電站大型水輪機是由瑞士埃舍爾-維斯機械廠(Escher-Wyss Maschinen-buu Fabrik)設計和生產的,張維為了掌握祖國工程建設需要的先進技術,通過各種渠道同該廠聯繫,終於在1945年9月獲準移居瑞士,在當時很有名的埃舍爾-維斯機械廠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師,從事旋轉機械中的叉管、圓盤葉片的研究工作,同時等待回國的時機。毅然歸國張維1946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國的訊息之後,張維商得廠方同意,毅然中止了契約,不等銀行解凍,帶著身邊僅有的一點錢,在中國駐巴黎使館的幫助下,全家三人從馬賽港坐船,途經西貢、香港,歷經艱辛,回到祖國的上海。他回國後,先後受聘於同濟大學、北洋大學,1947年,受聘於清華大學,與已在清華執教的錢偉長分擔全校的力學課程教學。他先後講授過材料力學、高等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塑性力學以及板殼理論等課程。1951年起,由於高校院系調整和發展的需要,張維開始擔任行政、教學與科研管理工作。1952年,他擔任三校(清華、北大、燕京)建設委員會工程處負責人,1954年任清華大學建設委員會主任,為三校和清華的基本建設作出了貢獻。1952年到1956年,他擔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1955年,張維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6年,按照國家和學校的規劃,清華籌建了一批新專業。1958年,他籌建了工程力學數學系,並任第一任系主任。1957年以後,張維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先後分工主管教學與科研,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1962年到1984年期間,他擔任教育部工科力學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力學學科組織長。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張維受迫害達數年之久。1976年春他主動提出離開領導崗位到校工廠參加勞動。文革之後張維1977年張維重新回到了清華大學副校長的工作崗位。1983年,他受國家教委的任命,出任深圳大學首任校長。他不顧古稀之年,一年八次往返於深圳、北京之間。為了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到深圳大學任職、任教,他不辭勞苦,不避寒暑,多次登門求賢,使許多專家為之感動。他率先對學生實行勤工助學制度,對教職工聘任、系科設定、教學計畫等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和其他校領導一起,為建成深圳大學作出了貢獻。1956年,張維參加制定了我國十二年科學遠景規劃,並任土水建組組長。1962年,他又參加制定了十年科學發展規劃,擔任科學發展規劃的力學組副組長,與郭永懷、劉恢先等專家一起倡議,並第一次把抗爆抗震問題列入國家規劃。1978年,他又參加了八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任理論和套用力學組常務副組長,為我國工程力學學科的發展作出努力和貢獻。1980年到1987年,他連任兩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力學學科組組長。1987-1990年又擔任國家教委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1994年,中國工程院建立,他又被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於1941年與留學德國的陸士嘉(著名流體力學專家、航空學家)女士結為伉儷。
他在彈塑性力學、板殼理論及結構工程特別是圓環殼、彎管的強度、屈曲、振動及其工程套用、核電站管道系統、快中子增殖堆主鈉池的結構完整性與安全評價等方面造詣極深。他創造性地運用解析法、半解析數值法、數值計算、力學試驗等方法對具有較強工程背景的結構進行強度、穩定性分析。從事“美國及歐洲主要高級的高等工程教育發展史”的研究以及“殼體文獻資料庫”的整理工作。
曾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聯邦德國洪堡基金會洪堡獎章、大十字勳章、中國工程院科學技術獎等。發表論文50餘篇,著作譯著多部。
設計紀念碑在西南交通大學九里校區鏡湖賓館左側,有一個“思源”紀念碑,這是西南交通大學北京校友會於1996 年,為祝賀學校百年校慶設立的。這個紀念碑是由張維設計的,花崗岩石碑正面和右側打磨得規整而光滑,石頭的背面只有一部分稍加雕琢,左側部分則呈現這塊花崗石的原始粗糙狀態。這體現了他對交大的育人思想的體會,既要對學生立規矩,成方圓,對學生要按標準嚴格要求,打磨成器,又不要抹煞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創造性的發展。
時間 | 名稱 | 作者 | 期刊 |
---|---|---|---|
1988 | 工程力學要為中國經濟建設服務 | 張維 | 力學與實踐,10(3):43—45 |
1982 | 淺談工程力學的任務與教育 | 張維 | 力學與實踐,4(1):56—57 |
1985 | 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幾點想法 | 張維 | 百科知識,(6):2—5 |
1986 | 淺談美國高等工程教育 | 張維 | 科技導報,(1):65—68 |
1986 | 國外力學與工程教育 | 張維 | 力學與實踐,8(3):2—17 |
1988 | 工程、工程教育與經濟發展 | 張維 |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1—7 |
張維院士塑像2013年12月18日上午,時值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校著名校友張維誕辰100周年之際,在犀浦校區1號教學樓側,張維院士紀念雕塑正式揭幕落成。出席儀式的有張維院士之子張克澄及其夫人,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岑章志,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顧利亞、副校長蒲雲,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錢永久,雕像設計者、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徐伯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