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菩薩(雲岡石窟)位置:雲岡石窟第19窟文物介紹此文物為菩薩雕像。菩薩四邊以千佛點綴,背後頭光,頭戴寶冠,右手持供養物於胸前,左手崩毀,下身著羊腸大裙,輕薄貼體,衣紋密集,腰口渦卷為結,服飾立體感強,褶皺明顯。此雕像位於雲岡石窟第19窟。
經典中所舉出菩薩之異名有:開士峨眉山普賢菩薩像(菩提薩埵)、大士(摩訶薩埵)、尊人(第一薩埵)、聖士(勝薩埵)、超士(最勝薩埵)、上人(上薩埵)、無上(無上薩埵)、力士(力薩埵)、無雙(無等菩薩)、無思議(不思議薩埵)、佛子、佛持、大師、大聖、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眾生、法臣、法王子、勝生子、廣大薩埵、極妙薩埵、勝出一切三界薩埵、身業無失語業無失意業無失、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身業無動語業無動意業無動、成就覺慧(梵dhi^mat ,有慧者)、最上照明(梵uttama -dyuti ,上成就)、最勝真子(梵jina -putra ,最勝之子、降伏子)、最勝任持(梵jina^dha^ra ,最勝所依、降伏持)、普能降伏(梵vijetr! ,最勝所使、能降伏)、最勝萌芽(梵jina^n%kura ,最勝芽)、勇健(梵vikra^nta ,猛健、勇猛)、最聖(梵parama^s/carya ,上軌範師、上聖)、商主(梵sa^rthava^ha ,導師)、大稱(梵maha^ -yas/as ,具大名稱、大名稱)、憐愍(梵kr!pa^lu ,成就慈悲、有悲)、大福(梵maha^ -pun!ya ,大福德)、自在(梵i^s/vara ,富自在、自在行)、法師(梵dha^rmika ,大法師、正說者)等。又以菩薩乃發大菩提心,滿足世出世之勝希願,故稱菩薩眾為‘勝願菩提大心眾’。
《除一切憂冥菩薩》將華多傑作品菩薩有多種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位外,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亦舉出菩薩有十種,即:種性(梵gotra -stha )、入(梵avati^rn!a )、未淨(梵a -s/uddha^s/aya )、淨(梵s/uddha^s/aya )、未熟(梵a -paripakva )、熟(梵paripakva )、未定(梵a -niyati-patita )、定(梵niyati -patita )、一生(梵eka -ja^ti-pratibaddha )、最後身(梵carama -bhavika )。其中,未得淨心,稱為種性;發心修學,稱為入;已入而未達淨心地,稱為未淨;入淨心地,稱為淨;淨者未入畢竟地,稱為未熟;入畢竟地,稱為熟;熟者未入定地,稱為未定;已入定地,則稱為定;又熟有二種:(一)一生,乃次第得無上菩提。(二)最後身,乃此生得無上菩提。此外復分在家與出家、鞞跋致(退轉)與阿鞞跋致(不退)、生身(未斷煩惱者)與法身(斷煩惱、得六神通者)、生死肉身與法性生身、大力與新發心、頓悟與漸悟、智增與悲增等。智增悲增之說系據法相宗所說,有關‘八地’以前菩薩之分類,直往之菩薩(頓悟之菩薩)盡伏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立即受變易身,成為智增上菩薩;至第七地之滿心伏盡後,受分段身,成為悲增上菩薩或大悲菩薩。對回心之菩薩(漸悟之菩薩)而言,從‘不還’與‘阿羅漢‘回心者,由於斷欲界之煩惱,故為智增;從‘預流’與‘一來’回心者,則為智增或悲增。其他,另有智悲平等之菩薩。同時,十信位之菩薩稱為新發意之菩薩、住前信相之菩薩與假名之菩薩等。
菩薩所修之行,稱作菩薩行。有關菩薩之一切法則儀式,稱為菩薩之法式。以達佛果為目的之教,稱為菩薩方雲禪畫 菩薩清涼月乘;其經典稱菩薩藏。梵網經等即述菩薩應持之菩薩戒。諸經典常舉之菩薩名,有彌勒、文殊、觀世音、大勢至等。大乘僧侶或居士,亦有被尊為菩薩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即被尊為菩薩;於我國,竺法護被尊為燉煌菩薩,道安為印手菩薩;日本亦有高僧菩薩號者。
菩薩是“菩提薩埵”(Bodhisatta)的簡稱。菩薩是佛弟子,語意如菩提樹枝繁葉茂,菩提,菩薩發心解決課題所顯現的智慧,菩提譯為“覺”,菩提一詞來源於菩提樹,因佛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方雲禪畫 面上無瞋是供養薩埵譯為“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生物。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痴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自覺覺他),這種人便叫做菩薩。佛教的菩薩本義,和民間的觀念不大相同,菩薩是信佛學佛之後發願自度度人乃至捨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絕對不能稱為菩薩。菩薩是眾生成佛的必經身份,眾生要成佛,必須先發大願心,最主要的有四條,稱為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可見,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菩薩,並不容易。不過,從最初的發心發願,直到成佛為止,都可稱為菩薩,所以有凡夫菩薩與賢聖菩薩的不同。通常在佛經中所說的菩薩,都是指階位,只有十二個階位是聖人,那就是從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覺、妙覺。其實,妙覺菩薩就是佛,等覺菩薩是即將成佛的大菩薩。中國人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等,便是等覺位的大菩薩。大乘經典特別稱道文殊師利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世音的大悲、地藏王的大願,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我國五台山被認為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峨眉山是普賢的道場,普陀山是觀世音的道場,九華山是地藏的道場,稱為四大名山。由此可以看出四大菩薩在我國佛教徒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六大菩薩南無南無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彌勒菩薩南無藥王菩薩其他菩薩南無虛空藏菩薩南無無垢稱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香象菩薩南無大香象菩薩南無藥上菩薩南無金剛藏菩薩南無解脫月菩薩南無珠發菩薩南無頻迅菩薩南無無所發菩薩南無陀羅尼自在王菩薩南無無盡意菩薩南無堅意菩薩南無東方九十億百千萬同名梵勝菩薩南無南方九十億百千萬同名不鄰陀羅菩薩南無西方九十億百千萬同名大功德菩薩菩薩法相(8張)南無北方九十億百千萬同名大藥王菩薩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龍勝菩薩 南無龍德菩薩 南無勝成就菩薩 南無波頭摩勝菩薩 南無成就有菩薩 南無持地菩薩 南無寶掌菩薩 南無寶印手菩薩 南無師子意菩薩 南無勝藏菩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 南無師子頻迅吼聲菩薩南無發心則轉法輪菩薩 南無一切聲差別樂說菩薩 南無山樂說菩薩 南無大海意菩薩 南無大山菩薩 南無愛見菩薩 南無歡喜王菩薩 南無無邊觀菩薩 南無無邊觀行菩薩 南無破耶見魔菩薩 南無無憂德菩薩 南無成就一切義菩薩 南無師子菩薩 南無善住意菩薩 南無無比心菩薩 南無那羅德菩薩 南無因陀羅德菩薩 南無海天菩薩 南無跋陀波羅菩薩 南無藥王菩薩 南無盧舍那菩薩 南無月光菩薩 南無波頭摩勝菩薩 南無智山菩薩 南無聖藏菩薩 南無不捨行菩薩 南無不空見菩薩 南無妙聲菩薩 南無妙聲吼菩薩 南無常微笑寂根菩薩 南無波頭摩道勝菩薩 南無廣思惟菩薩 南無憂波羅眼菩薩 南無可供養菩薩 南無常憶菩薩 南無住一切悲見菩薩 南無斷一切惡法菩薩 南無住一切聲菩薩 南無住一切有菩薩 南無住佛聲菩薩南無無垢菩薩 南無勇猛德菩薩 南無淨心菩薩 南無寶勝菩薩 南無羅網光菩薩 南無斷諸蓋菩薩 南無能舍一切事菩薩 南無華莊嚴菩薩 南無月光明菩薩 南無最勝意菩薩 南無堅意菩薩 南無自在天菩薩 南無勝意菩薩 南無淨意菩薩 南無金剛意菩薩 南無增長意菩薩 南無善住菩薩 南無善導師菩薩 南無波頭摩藏菩薩 南無陀羅尼自在王菩薩 南無普行菩薩 南無覺菩提菩薩 南無堅勝菩薩 南無斷諸惡道菩薩 南無不疲倦意菩薩 南無須彌山菩薩 南無大須彌山菩薩 南無心勇猛菩薩 南無師子奮迅行菩薩 南無不可思議菩薩 南無善勝菩薩 南無善意菩薩 南無實語菩薩 南無愛見菩薩 南無無障礙菩薩 南無斷諸疑菩薩 南無實作菩薩 南無廣德菩薩 南無護賢劫菩薩 南無寶月菩薩南無漫陀婆香菩薩 南無樂作菩薩 南無無垢稱菩薩 南無思益菩薩 南無普華菩薩 南無月勝菩薩 南無月山菩薩 南無智山菩薩 南無勝山菩薩 南無光山菩薩 南無賢首菩薩 南無功德山菩薩 南無勝護菩薩 南無那羅延菩薩 南無龍德菩薩 南無龍勝菩薩 南無住持色菩薩 南無摩留天菩薩 南無入功德菩薩 南無然燈首菩薩 南無常舉手菩薩 南無光明常照手菩薩 南無寶手菩薩 南無普光菩薩 南無星宿王菩薩 南無金剛步菩薩 南無不動華步菩薩 南無步三界菩薩 南無無邊步奮迅菩薩 南無海慧菩薩 南無善光無垢住持威德菩薩 南無高精進菩薩 南無智山菩薩 南無常觀菩薩 南無不瞬菩薩 南無無言菩薩 南無寶勝菩薩 南無寶心菩薩 南無善思議菩薩 南無摩尼髻菩薩南無莊嚴王菩薩 南無國土莊嚴菩薩 南無因陀羅網菩薩 南無天山菩薩 南無善眼菩薩 南無住持世間手菩薩 南無大將菩薩 南無寂意菩薩 南無速行菩薩 南無善臂菩薩 南無山峰菩薩 南無曇無竭菩薩 南無勝願菩薩 南無莊嚴相星宿山王菩薩 南無樂說無滯菩薩 南無無垢智菩薩 南無娑伽羅菩薩 南無斷一切憂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普現菩薩 南無法行成就菩薩 南無深行菩薩 南無清淨三輪菩薩 南無寂靜心菩薩 南無無邊功德菩薩 南無虛空平等智菩薩 南無波頭摩眼菩薩 南無金剛幢菩薩 南無波頭摩華嚴菩薩 南無寶莊嚴菩薩 南無寶路菩薩 南無功德王慧菩薩 南無莊嚴王菩薩 南無斷諸嚴王菩薩 南無清淨光明莊嚴菩薩 南無深聲菩薩 南無妙鼓聲菩薩 南無尼民陀羅菩薩 南無大自在菩薩 南無諸功德身菩薩南無光明意菩薩 南無善見菩薩 南無不取諸法菩薩 南無轉女根菩薩 南無思惟大悲菩薩 南無寶蓋山菩薩 南無雲山吼聲菩薩 南無羅網莊嚴菩薩 南無寶藏菩薩 南無法雞兜菩薩 南無日雞兜菩薩 南無無邊雞兜菩薩 南無無垢藏菩薩 南無山峰菩薩 南無山峰住持菩薩 南無須彌山燈王菩薩 南無須彌幢菩薩 南無須彌山聲菩薩 南無彌留王菩薩 南無寶杖菩薩 南無寶屍棄菩薩 南無寶來菩薩 南無寶天菩薩 南無法樂莊嚴菩薩 南無莊嚴王菩薩 南無山相莊嚴菩薩 南無金莊嚴光明菩薩 南無清淨聲光菩薩 南無寶髻菩薩 南無天吉菩薩 南無百光菩薩 南無火光菩薩 南無星宿味菩薩 南無常悲泣菩薩 南無光明勝菩薩 南無一切法自在菩薩 南無寶輪菩薩 南無寶炬菩薩 南無不空奮迅菩薩 南無雲光明菩薩南無法王菩薩 南無合山菩薩 南無降伏魔菩薩 南無普見菩薩 南無智山菩薩 南無難可菩薩 南無因陀羅幢菩薩 南無金髻菩薩 南無善見菩薩 南無善意菩薩 南無解脫王菩薩 南無大威德菩薩 南無波頭摩眼菩薩 南無普眼菩薩 南無決定法菩薩 南無離垢菩薩 南無大光菩薩 南無大力菩薩 南無大月菩薩 南無善月菩薩 南無淨心菩薩 南無住持華菩薩 南無不著行菩薩 南無離諸惡菩薩 南無得大菩薩 南無智炬燈菩薩 南無無邊行菩薩 南無無邊見菩薩 南無無障礙智菩薩 南無無垢眼山王菩薩 南無住持寂靜菩薩 南無離闇菩薩 南無無邊幢菩薩 南無火光菩薩 南無三界尊菩薩 南無世間炬菩薩 南無無障眼菩薩 南無不可嫌稱菩薩 南無無邊見菩薩 南無無礙見菩薩南無甘露聲菩薩 南無寂行菩薩 南無法雲吼菩薩 南無得脫一切縛菩薩 南無法雲王滿足菩薩 南無甘露點王菩薩 南無尼拘律王菩薩 南無無畏菩薩 南無淨勝菩薩 南無勝眼菩薩 南無藥王菩薩南無甘露光菩薩 南無無障礙受記菩薩 南無無邊光菩薩 南無斷諸魔菩薩 南無過一切道菩薩 南無無缺意菩薩 南無滿濡尸利菩薩 南無功德林菩薩 南無善財童子菩薩 南無轉不退法輪菩薩 南無離垢淨菩薩 南無除諸蓋菩薩 南無示威儀見皆愛喜菩薩 南無妙相嚴淨王意菩薩 南無不誑一切眾生菩薩 南無諸根常定不亂菩薩 南無一切天贊菩薩 南無若鳩羅菩薩 南無遠鳩羅菩薩 南無鳩陀菩薩 南無秀伽伽羅菩薩 南無日陳菩薩 南無遠多羅菩薩 南無羅鄰竭菩薩 南無憍目兜菩薩 南無邊陀羅菩薩 南無颰陀和菩薩 南無那羅達菩薩 南無須彌深菩薩 南無和輪調菩薩 南無因坻達菩薩南無尊勝菩薩 南無甘露鼓菩薩 南無甘露稱菩薩 南無甘露光菩薩 南無甘露名菩薩 南無甘露響菩薩 南無娑羅樹王菩薩 南無一切智音菩薩 南無一切智相菩薩 南無稱相菩薩 南無甘露入菩薩 南無普慧菩薩 南無普增上菩薩 南無普光菩薩 南無普稱菩薩 南無普相菩薩 南無普王菩薩 南無普德相自在王菩薩 南無微妙聲菩薩 南無勝相菩薩 南無無能勝菩薩 南無普眼菩薩 南無普見德菩薩 南無現無過惡菩薩 南無離過菩薩 南無無過惡菩薩 南無一切眾生不請之友菩薩 南無不捨一切眾生菩薩 南無常樂集一切功德菩薩 南無善上乘菩薩 南無第一功德名稱菩薩 南無法才菩薩 南無寶柱菩薩 南無虛空性菩薩 南無善住菩薩 南無虛空藏海菩薩 南無德慧菩薩 南無爾炎聖覺達菩薩 南無勝達菩薩 南無玄達菩薩 歸命如是等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大菩薩摩訶薩南無觀佛菩薩 南無金剛吼菩薩 南無龍王吼菩薩 南無無畏十力吼菩薩 南無雷電吼菩薩 南無無量力吼菩薩 南無大威德藏菩薩 南無無憂藏菩薩 南無大辨藏菩薩 南無導首菩薩 南無華幢菩薩 南無華光菩薩 南無寶杖菩薩 南無毗摩颰羅菩薩 南無師子吼王菩薩 南無師子遊戲菩薩 南無師子精進菩薩 南無勇銳力菩薩 南無師子威猛伏菩薩 南無莊嚴菩薩 南無大莊嚴菩薩 南無出生菩薩 南無大願法海淨菩薩 南無毗摩羅伽菩薩 南無和輪調菩薩 南無信相菩薩 南無辯才莊嚴菩薩 南無須彌頂王菩薩 南無海德寶嚴淨菩薩 南無大嚴淨菩薩 南無大相菩薩 南無大力精進金剛菩薩 南無月德妙音菩薩 南無香炎光幢菩薩 南無光明尊德菩薩 南無金光炎菩薩 南無法界普音菩薩 南無淨雲日幢菩薩 南無善超淨光菩薩 南無淨月藏菩薩南無普正法菩薩 南無普化菩薩 南無普慧菩薩 南無普眼菩薩 南無普觀察菩薩 南無普照菩薩 南無普幢菩薩 南無普德智光菩薩 南無普明師子菩薩 南無普勝寶光菩薩 南無普德海幢菩薩 南無普慧光明菩薩 南無普寶華幢菩薩 南無普勝濡音菩薩 南無普德清炎菩薩 南無普相光明菩薩 南無普覺菩薩 南無覺首菩薩 南無財首菩薩 南無寶首菩薩 南無德首菩薩 南無目首菩薩 南無進首菩薩 南無法首菩薩 南無智首菩薩 南無賢首菩薩 南無大光海月菩薩 南無雲音海藏菩薩 南無德寶勝月菩薩 南無淨慧光炎自在王菩薩 南無超越華光菩薩 南無無量智雲日光菩薩 南無大力精進金剛菩薩 南無香炎光幢菩薩 南無月德妙音菩薩 南無光明尊德菩薩 南無明淨藏菩薩 南無心王菩薩 南無無礙心菩薩 南無自在勢菩薩南無無礙化菩薩 南無自在慧炎光菩薩 南無散一切化幢菩薩 南無法幢王菩薩 南無法界地幢王菩薩 南無一切眾生世界幢王菩薩 南無夜光幢菩薩 南無須彌山幢菩薩 南無寶幢菩薩 南無無礙幢菩薩 南無日光幢菩薩 南無正幢菩薩 南無離塵幢菩薩 南無明淨幢菩薩 南無大地端嚴菩薩 南無寶嚴菩薩 南無大慧端嚴菩薩 南無金剛智端嚴菩薩 南無離垢端嚴菩薩 南無法日端嚴菩薩 南無功德山端嚴菩薩 南無智光端嚴菩薩 南無普妙德端嚴菩薩 南無大地藏菩薩 南無寶藏菩薩 南無日藏菩薩 南無淨德藏菩薩 南無法印藏菩薩 南無齊藏菩薩 南無善德眼菩薩 南無普見眼菩薩 南無清淨眼菩薩 南無離垢眼菩薩 南無無礙眼菩薩 南無善觀眼菩薩 南無青蓮華眼菩薩 南無金剛眼菩薩 南無寶眼菩薩 南無虛空眼菩薩 南無善眼菩薩南無天冠菩薩 南無普照十方天冠菩薩 南無普照法界慧天冠菩薩 南無道場天冠菩薩 南無生諸佛藏天冠菩薩 南無一切世間最上天冠菩薩 南無明淨天冠菩薩 南無無量寶天冠菩薩 南無普照法界虛空天冠菩薩 南無梵王周羅菩薩 南無龍王周羅菩薩 南無一切佛化光明周羅菩薩 南無道場周羅菩薩 南無三世慧音周羅菩薩 南無大光菩薩 南無離垢光菩薩 南無寶光菩薩 南無離塵光菩薩 南無夜光菩薩 南無法光菩薩 南無寂靜光菩薩 南無日光菩薩 南無自在光菩薩 南無天光菩薩 南無功德幢菩薩 南無智幢菩薩 南無法幢菩薩 南無諸通幢菩薩 南無光幢菩薩 南無摩尼幢菩薩 南無菩提幢菩薩 南無梵幢菩薩 南無普光幢菩薩 南無梵音菩薩 南無海音菩薩 南無大地音菩薩 南無世主音菩薩 南無虛空音菩薩 南無山相擊音菩薩 南無法光音菩薩 南無充滿一切法界音菩薩 南無一切法海雷音菩薩南無降伏一切魔音菩薩 南無大悲方便雷雲音菩薩 南無滅一切苦安慰音菩薩 南無法上菩薩 南無勝上菩薩 南無智上菩薩 南無功德須彌山上菩薩 南無功德珊瑚上菩薩 南無稱上菩薩 南無普光上菩薩 南無大慈菩薩 南無智海上菩薩 南無如來性起上菩薩 南無光妙德菩薩 南無勝妙德菩薩 南無上妙德菩薩 南無明淨妙德菩薩 南無法妙德菩薩 南無月妙德菩薩 南無虛空妙德菩薩 南無寶妙德菩薩 南無妙德幢菩薩 南無智妙德菩薩 南無娑羅林王菩薩 南無眾生王菩薩 南無梵王菩薩 南無山王菩薩 南無寶王菩薩 南無離生王菩薩 南無寂靜王菩薩 南無不動王菩薩 南無仙王菩薩 南無勝王菩薩 南無靜音菩薩 南無無礙音菩薩 南無開悟過去願音菩薩 南無圓滿道音菩薩 南無智須彌山音菩薩 南無虛空覺菩薩 南無離垢覺菩薩南無無礙覺菩薩 南無善覺菩薩 南無普照三世覺菩薩 南無廣覺菩薩 南無普光覺菩薩 南無法界光覺菩薩 南無明淨願光明菩薩 南無不可壞精進勢王菩薩 南無無上普妙德王菩薩 南無無礙妙德藏王菩薩 南無法界善化願同王菩薩 南無法義慧炎王菩薩 南無壞散一切眾魔智幢王菩薩 南無明淨願智幢王菩薩 南無壞散一切障智慧勢王菩薩 南無分別法界智通王菩薩 南無慧林菩薩 南無勝林菩薩 南無無礙林菩薩 南無慚愧林菩薩 南無精進林菩薩 南無力成就林菩薩 南無堅固林菩薩 南無如來林菩薩 南無智林菩薩 南無勝音菩薩 南無師子炎光奮迅音菩薩 南無眾寶光幢菩薩 南無智日超慧菩薩 南無不思議功德智稱菩薩 南無方便寂靜妙華髻菩薩 南無金光炎菩薩 南無法界普音菩薩 南無淨雲月幢菩薩 南無善超淨光菩薩 南無觀勝法妙清淨王菩薩 南無清淨海慧菩薩 南無香炎平等莊嚴月光菩薩 南無師子光莊嚴菩薩 南無功德法藏菩薩南無無垢藏菩薩 南無離垢藏菩薩 南無種種樂說莊嚴藏菩薩 南無大光明羅網藏菩薩 南無大金山光明威德王藏菩薩 南無淨明威德王藏菩薩 南無一切相莊嚴淨德藏菩薩 南無金剛炎德相莊嚴藏菩薩 南無焰熾藏菩薩 南無宿王光照藏菩薩 南無虛空無礙妙音藏菩薩 南無陀羅尼功德持一切世間願藏菩薩 南無海莊嚴藏菩薩 南無須彌德藏菩薩 南無淨一切德藏菩薩 南無如來藏菩薩 南無佛德藏菩薩 南無光德王菩薩 南無總持自在王菩薩 南無總持菩薩 南無滅除眾生病菩薩 南無療一切眾生病菩薩 南無歡喜念菩薩 南無厭意菩薩 南無常厭苦菩薩 南無月明菩薩 南無水天菩薩 南無主天菩薩 南無大意菩薩 南無益意菩薩 南無澗月菩薩 南無屍毗王菩薩 南無一切勝菩薩 南無知大地菩薩 南無鳩舍菩薩 南無阿離念彌菩薩 南無頂生王菩薩 南無郁多羅菩薩 南無薩和檀菩薩 南無長壽王菩薩南無羼提菩薩 南無韋藍菩薩 南無上寶月菩薩 南無威儀菩薩 南無不虛德菩薩 南無寶明菩薩 南無樂說頂菩薩 南無慧頂菩薩 南無一切勇健菩薩 南無破闇菩薩 南無功德寶菩薩 南無華威德菩薩 南無離惡道菩薩 南無雲陰菩薩 南無出過菩薩 南無頂相菩薩 南無山相博王菩薩 南無妙生菩薩 南無帝網菩薩 南無寶施菩薩 南無破魔菩薩 南無定自在王菩薩 南無法自在王菩薩 南無法相菩薩 南無常慘菩薩 南無執寶炬菩薩 南無明網菩薩 南無無緣觀菩薩 南無壞魔菩薩南無功德相嚴菩薩 南無山相擊音菩薩 南無金瓔珞明菩薩 南無一切行淨菩薩 南無三昧遊戲菩薩 南無心無礙菩薩 南無明莊嚴菩薩 南無定無礙菩薩 南無電得菩薩 南無大智菩薩 南無更明菩薩 南無蒙光菩薩 南無華光菩薩 南無文光菩薩 南無龍光菩薩 南無同光菩薩 南無明星菩薩 南無千陽菩薩 南無日中菩薩 南無建立菩薩 南無樹王菩薩 南無龍天菩薩 南無地動菩薩 南無得辨手音聲菩薩 南無普廣菩薩 南無入精進菩薩 南無盡精進菩薩 南無不捨樂菩薩 南無上精進菩薩 南無習精進菩薩 南無一乘度菩薩 南無行精進菩薩 南無悲精進菩薩 南無淨命精進菩薩 南無至誠精進菩薩 南無堅勇精進菩薩 南無天德藏菩薩 南無擊金慧菩薩 南無師子幡菩薩 南無師子住菩薩南無不思議菩薩 南無離覺音菩薩 南無惟念安菩薩 南無離垢稱菩薩 南無無量音菩薩 南無大名聞菩薩 南無明埵髻菩薩 南無堅師子菩薩 南無獨游步菩薩 南無舍所念菩薩 南無及智積菩薩 南無意善住菩薩 南無無極相菩薩 南無慧光曜菩薩 南無消強意菩薩 南無能擁護菩薩 南無至誠英菩薩 南無蓮華界菩薩 南無眾諸安菩薩 南無聖慧業菩薩 南無將功勳菩薩 南無無思議菩薩 南無淨梵施菩薩 南無寶事業菩薩 南無處天華菩薩 南無善思惟菩薩 南無無限法菩薩 南無名聞意菩薩 南無已辯積菩薩 南無自在門菩薩 南無十種力菩薩 南無有十力菩薩 南無大聖愍菩薩 南無無所越菩薩 南無游寂然菩薩 南無在於彼菩薩 南無無數天菩薩 南無須彌光菩薩 南無極重藏菩薩 南無因超越菩薩南無而獨步菩薩 南無威神勝菩薩 南無大部界菩薩 南無以山護菩薩 南無將三世菩薩 南無有功勳菩薩 南無宣名稱菩薩 南無日光明菩薩 南無師子英菩薩 南無時節王菩薩 南無師子藏菩薩 南無示現有菩薩 南無光遠照菩薩 南無山師子菩薩 南無有取施菩薩 南無莫能勝菩薩 南無為最幢菩薩 南無喜悅稱菩薩 南無堅精進菩薩 南無無損減菩薩 南無有名稱菩薩 南無無恐怖菩薩 南無無著天菩薩 南無火明燈菩薩 南無世光明菩薩 南無微妙音菩薩 南無執功勳菩薩 南無除闇瞑菩薩 南無無等輪菩薩 南無喜王菩薩 南無智慧照明藏菩薩 南無栴檀德藏菩薩 南無福德藏菩薩 南無無礙清淨智德藏菩薩 南無那羅延德藏菩薩 南無普智光明慧燈菩薩 南無無量華照垂髻菩薩 南無無盡清淨光明王菩薩 南無光照分別法界菩薩 南無無障礙力精進慧菩薩南無大樂說菩薩 南無寶檀花菩薩 南無上行菩薩 南無無邊行菩薩 南無安立行菩薩 南無淨行菩薩 南無宿王華菩薩 南無喜見菩薩 南無妙音菩薩 南無得勤精進菩薩 南無淨藏菩薩 南無淨眼菩薩 南無妙德菩薩 南無慈氏菩薩 南無善思議菩薩 南無空無菩薩 南無神通華菩薩 南無光英菩薩 南無寂根菩薩 南無願慧菩薩 南無中住菩薩 南無制行菩薩 南無定自在王菩薩 南無法相菩薩 南無光相菩薩 南無光嚴菩薩 南無大嚴菩薩 南無常慘菩薩 南無喜相菩薩 南無喜王菩薩 南無辯意菩薩 南無攝炬菩薩 南無寶勇菩薩 南無寶見菩薩 南無諦網菩薩 南無明網菩薩 南無無緣觀菩薩 南無慧積菩薩 南無寶勝菩薩 南無天王菩薩南無功德相嚴菩薩 南無梵網菩薩 南無寶財菩薩 南無無緣菩薩 南無嚴土菩薩 南無光嚴童子菩薩 南無持世菩薩 南無善德菩薩 南無難勝菩薩 南無照明菩薩 南無薩陀波淪菩薩 南無曇無竭菩薩 南無法自在菩薩 南無德守菩薩 南無不眴菩薩 南無德頂菩薩 南無善宿菩薩 南無妙臂菩薩 南無弗沙菩薩 南無淨解菩薩 南無善意菩薩 南無現見菩薩 南無普守菩薩 南無喜見菩薩 南無明相菩薩 南無深慧菩薩 南無無礙菩薩 南無上善菩薩 南無福田菩薩 南無德藏菩薩 南無月上菩薩 南無珠頂王菩薩 南無樂實菩薩 南無慧見菩薩 南無登王菩薩 南無深王菩薩 南無華王菩薩 南無妙色菩薩 南無善明菩薩 南無善答菩薩南無了相菩薩 南無定相菩薩 南無定菩薩 南無發喜菩薩 南無安位菩薩 南無怖魔菩薩 南無慧施菩薩 南無慧燈菩薩 南無智導菩薩 南無願慧菩薩 南無四攝菩薩 南無教音菩薩 南無法喜菩薩 南無道品菩薩 南無大自在菩薩 南無檀林菩薩 南無妙嚴菩薩 南無妙色形菩薩 南無奢提菩薩 南無蜜䟽菩薩 南無華睒菩薩 南無上首菩薩 南無普現色身菩薩 南無神通菩薩 南無海德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醫王自在菩薩 南無迦葉菩薩 南無無垢藏王菩薩 南無持一切菩薩 南無高貴德王菩薩 南無琉璃光菩薩 南無無畏菩薩 南無海王菩薩 南無光嚴菩薩 南無光明菩薩 南無大辯菩薩 南無慈力菩薩 南無依王菩薩 南無依力菩薩南無依德菩薩 南無普攝菩薩 南無普濟菩薩 南無定光菩薩 南無真光菩薩 南無拘樓菩薩 南無天光菩薩 南無彌光菩薩 南無教導菩薩 南無大忍菩薩 南無華積菩薩 南無慧光菩薩 南無海慧菩薩 南無釋魔男菩薩 南無金藏菩薩 南無山慧菩薩 南無山剛菩薩 南無山頂菩薩 南無山幢菩薩 南無伏魔菩薩 南無雨王菩薩 南無雷王菩薩 南無寶輪菩薩 南無寶場菩薩 南無寶嚴菩薩 南無寶水菩薩 南無寶登菩薩 南無寶現菩薩 南無寶造菩薩 南無樂法菩薩 南無淨王菩薩 南無千光菩薩 南無原險菩薩 南無照味菩薩 南無月辯菩薩 南無法輪菩薩 南無光淨菩薩 南無普德菩薩 南無勝幢菩薩 南無濡音菩薩南無德炎菩薩 南無相光菩薩 南無海月菩薩 南無海藏菩薩 南無勝月菩薩 南無淨慧菩薩 南無超光菩薩 南無月德菩薩 南無金剛菩薩 南無炎幢菩薩 南無尊德菩薩 南無海明菩薩 南無海廣菩薩 南無照境菩薩 南無慧明菩薩 南無功德菩薩 南無明達菩薩 南無密教菩薩 南無須那菩薩 南無色力菩薩 南無調伏菩薩 南無隱身菩薩南無因陀羅德菩薩 南無海天菩薩 南無拔陀波羅菩薩 南無藥王菩薩 南無盧舍那菩薩 南無月光菩薩 南無波頭摩勝藏菩薩 南無智山菩薩 南無聖藏菩薩 南無不捨行菩薩 南無不空見菩薩 南無妙聲菩薩 南無妙聲吼菩薩 南無常微笑寂根菩薩 南無波頭摩道勝菩薩 南無廣思菩薩 南無憂波羅眼菩薩 南無可供養菩薩 南無常憶菩薩 南無住一切悲見菩薩 南無斷一切惡法菩薩 南無住一切聲菩薩 南無住一切有菩薩 南無住佛聲菩薩 南無無垢菩薩 南無勇猛德菩薩 南無淨菩薩 南無寶勝菩薩 南無羅網光菩薩 南無斷諸蓋菩薩 南無能舍一切事菩薩 南無華莊嚴菩薩 南無月光光明菩薩 南無最勝意菩薩 南無堅意菩薩 南無自在天菩薩 南無勝意菩薩 南無淨意菩薩南無金剛意菩薩 南無增長意菩薩 南無善住菩薩 南無善導師菩薩 南無波頭摩藏菩薩 南無陀尼自在王菩薩 南無普行菩薩 南無覺菩提菩薩 南無歸如是等十方無量無邊菩薩南無妙光菩薩 南無無邊光菩薩 南無無量明菩薩 南無勇力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勇智菩薩 南無度難菩薩 南無濟神菩薩 南無開化菩薩 南無淨智菩薩 南無安神菩薩 南無專通菩薩 南無無邊光菩薩 南無金剛慧菩薩 南無寶首菩薩 南無調慧菩薩 南無法藏菩薩 南無龍樹菩薩 南無淨藏菩薩 南無淨眼菩薩 南無大勢志菩薩 南無童真菩薩 南無成道菩薩 南無度難菩薩 南無彌陀羅菩薩南無日藏菩薩 南無不缺意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滿尸利菩薩 南無執寶印菩薩 南無常舉手菩薩 南無彌勒菩薩 南無敬首菩薩 南無覺首菩薩 南無寶首菩薩 南無惠首菩薩 南無德首菩薩 南無目首菩薩 南無明首菩薩 南無法首菩薩 南無智首菩薩 南無賢首菩薩 南無法慧菩薩 南無功德林菩薩 南無金剛幢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南無善財童子菩薩 南無轉不退法輪菩薩 南無發心即轉法輪菩薩 南無無量功德海意菩薩 南無諸根常定不亂菩薩 南無寶意菩薩南無阿羅尼自在王菩薩 南無辯才莊嚴菩薩 南無須彌頂王菩薩 南無海德寶嚴淨意菩薩 南無大嚴淨菩薩 南無大相菩薩 南無光相菩薩 南無光德菩薩 南無淨意菩薩 南無喜王菩薩 南無堅勢菩薩 南無堅意菩薩 南無慈王法王子菩薩 南無大目法王子菩薩 南無梵音法王子菩薩 南無妙色法王子菩薩 南無旃檀林法王子菩薩 南無師子吼音法王子菩薩 南無妙聲法王子菩薩 南無妙色形根法王子菩薩 南無種種莊嚴法王子菩薩 南無釋幢法王子菩薩 南無頂生法王子菩薩南無燈手菩薩 南無德明王菩薩 南無分別辯覺菩薩 南無眾德莊嚴菩薩 南無寶手菩薩 南無變動諸法王菩薩 南無無礙眼菩薩 南無天音聲菩薩 南無超福聚菩薩 南無心不捨諸慧菩薩 南無除陰蓋菩薩 南無合百千德菩薩 南無心無礙菩薩 南無一切行淨菩薩 南無等見菩薩 南無金瓔珞明德菩薩 南無柔軟音響菩薩 南無志得佛聲菩薩 南無廣心菩薩 南無禪食菩薩 南無得如來住菩薩 南無棄惡法菩薩 南無無量德寶菩薩 南無法雨十方菩薩 南無超山頂菩薩 南無若夜月華菩薩 南無持一切菩薩 南無高貴德王菩薩 南無淨住王子菩薩 南無琉璃光菩薩 南無無畏菩薩 南無師子吼菩薩 南無吉意菩薩 南無持意菩薩 南無金剛意菩薩 南無妙心菩薩 南無除慢菩薩 南無離言菩薩 南無三昧遊戲菩薩 南無得辯才音聲菩薩 南無持寶炬菩薩 南無破魔菩薩 南無能勝菩薩 南無妙生菩薩 南無大樂說菩薩 南無大海意菩薩 南無歡喜王菩薩 南無無緣觀菩薩 南無不邪見菩薩 南無得誓願菩薩 南無德耀王菩薩 南無善中善菩薩 南無慈仁智菩薩 南無超魔見菩薩 南無淨王光菩薩 南無離垢淨菩薩 南無天官菩薩 南無天眼菩薩 南無不盡欲菩薩南無普吉祥威力菩薩 南無青蓮華眼菩薩 南無法印藏菩薩 南無離塵幢菩薩 南無一切佛藏冠菩薩 南無一切化佛光明髻菩薩 南無寂靜光菩薩 南無降魔音菩薩 南無佛幢上菩薩 南無虛空勝菩薩 南無勢力自在王菩薩 南無普照三世覺菩薩 南無功德山威力菩薩 南無無礙眼菩薩 南無普照法界虛空冠菩薩 南無龍王髻菩薩南無離垢光菩薩 南無世主音菩薩 南無功德珊瑚上菩薩 南無最勝自在王菩薩 南無法界光明覺菩薩 南無示一切大願音菩薩 南無金剛智威力菩薩 南無普見眼菩薩 南無超出一切世間冠菩薩 南無梵王髻菩薩 南無震一切法海雷音菩薩 南無福德須彌上菩薩 南無地震音菩薩 南無廣大覺菩薩 南無大智居士菩薩 南無善威儀菩薩 南無息一切世間苦安慰音菩薩
菩薩彩畫(5張)佛教里有四大菩薩,象徵四種理想的人格,即:願、行、智、悲。象徵願力的是地藏王菩薩;象徵實踐的是普賢菩薩;象徵智慧的是文殊菩薩;象徵慈悲的是觀世音菩薩。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土的信徒從眾多的菩薩中選出三位,組成“三大菩薩”,又稱“三大士”,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觀音菩薩。後來又加上了地藏菩薩,變成“四大士”。加上彌勒佛,五位菩薩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意義:文殊代表大智,普賢代表大行,彌勒代表大慈,觀音代表大悲,地藏代表大願。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相傳山西五台山曾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曾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曾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安徽九華山曾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故稱之為“佛教四大名山”,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在蘇州西園戒幢律寺的羅漢堂里,有一座方柱形的彩塑,四面分另塑成四大佛山和四大菩薩,上部樓閣懸空,彩雲繚繞,布滿許多小巧玲瓏的護法神和脅侍菩薩、羅漢、弟子等。《法華經》中稱彌勒、文殊、普賢、觀音菩薩四大菩薩。還有人認為四大佛山是佛教四大的結聚,《普陀山志》稱:“佛經稱地藏、文殊、普賢、觀音諸佛道場,曰地、火、水、風,為四大結聚,九華,地也;峨嵋,火也;五台,風也;普陀,水也。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也是以四大菩薩作代表: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薩”,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賢菩薩” 。用四大菩薩來代表整個的佛法。即大乘圓滿法。“地”是大地,大地生長五穀、雜糧養活我們,我們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地下的資源寶藏,使我們的生活得到滿足。所以佛就用“大地”比喻我們的“心地”。我們的心地,是真正的大圓滿,本來具足無量的慈悲、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般若,乃至無量的吉祥、無量的福德。因此,佛所說一切經論,沒有一樣不是無量的。四大菩薩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揚佛法,也於十方國土弘揚佛法,令無數眾生同登快樂彼岸。以各自的本願力成就了大願,同時為佛法在人間廣弘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儘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云: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淨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淨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淨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地藏菩薩蓋於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眾生而後成佛,可見度眾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迴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願。鄭博士認為正是由於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為眾生做出了貢獻,所以人們尊敬地合稱為四大菩薩。不但一切經皆是大圓滿,甚至於每一部經,字字都是大圓滿。諸位什麼時候能看出這個,那才知道其味無窮啊!“地藏經”主要是給我們講入佛門最初的修學方法,就是“孝親尊師”。佛陀教育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不孝父母怎么會尊重師長?不尊重師長,不肯聽老師的話,老師再有學問,再有能力,也沒有辦法傳授給他。所以“尊師重道”,才能成就學業。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孝道”就是“大圓滿”的大根大本,一切圓滿從這裡開始。再將“大圓滿”擴展提升——我們孝親尊師,將孝敬發揚光大,孝敬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平等,孝敬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就是“觀音”法門了。所以觀音是地藏的發揚光大,沒有地藏哪來的觀音!好像蓋樓房一樣,沒有第一層樓哪有第二層;觀音是地藏的發揚光大,稱為大慈大悲。“孝、慈”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依止在理智的基礎上,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得到正面的好處。所以第三位菩薩,就是“ 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踐”——將孝、敬、慈悲、智慧套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能夠隨心所欲都不違背這個原則,就是普賢菩薩。誰是普賢?人人都是普賢,普賢法門是圓滿的法門。所以華嚴經說: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為什麼呢?普賢是心心大圓滿、願願大圓滿、行行大圓滿。如果這當中沒真實的智慧,普賢菩薩的大願就不能圓滿。四大菩薩表現此義,代表大乘圓滿的佛法。所以要從地藏學孝敬,進而學習觀音的大慈、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願大行。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菩薩(17張)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寺廟中供的菩薩像,主要的是文殊師利Manjusrikumārabhūta 、普賢、千手觀音Samantabhadra 、觀世音Avalokitesvara 、地藏 Ksitigarbha 。簡言之,求大菩提的有情;發了菩提心就是“菩薩”。何謂發菩提心?廣說如四弘誓願:“無邊眾生誓願度,無盡煩惱誓願斷,無量法門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但是發菩提心,並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而是要一番修習,達到堅固成就的。又《佛地論》有三義:“1. 謂諸薩 求菩提故。2. 緣菩提薩 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3. 薩 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菩薩是修學大乘道的通稱,從初學,久學到最後身菩薩,淺深萬類。但一般人總是想到觀音、彌勒、文殊等大菩薩,這才不敢自稱菩薩。初發心菩薩,雖還沒有大功德,可是已經是一切“眾生之上首”;不但為凡夫,而且為二乘聖賢所尊敬。
佛,是“佛陀”的簡稱,也有譯作佛馱、浮陀、浮圖、浮屠的,在梵文中,其意為“覺者”、“知者”、“覺”。“覺”又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和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佛教認為,凡夫俗子,上述三項都缺,毫無覺悟可言;聲聞(聞聽佛陀言教而覺悟者)和緣覺者(因前世修行的因緣或觀十二因緣之理自行覺悟者),缺後二項;只有佛陀才俱備上述三項。小乘講的“佛”,一般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多得象恆河沙子,不可計算。比如:管過去的有七佛、燃燈佛;管未來的有彌勒佛;管東方的有藥師佛;管西方的有阿彌陀佛等。從佛身說,又有法身佛、報身佛和應身佛等。 菩薩,是“菩提薩”的略稱。在梵文中,意為“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指成就眾生,有天上覺悟的慈悲者。按大乘佛教修行並於將來可以成就佛果位的修行者,亦稱菩薩。其修行只有“自覺”和“覺他”二品位,缺“覺行圓滿”,成就次於佛。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薩有:彌勒、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等。對大乘僧侶或居士,有時也可以尊稱為菩薩,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也被稱作菩薩。 佛是經歷了從眾生--羅漢--菩薩--佛 的過程學術定義【菩薩】(術語)具名菩提薩埵 Bodhisattva,又曰菩提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佛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隋代嘉祥疏)一曰:“菩提雲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雲開士始士。又翻雲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南無文殊菩薩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雲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阝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①高棉西部的省。西鄰泰國。面積 1.3 萬平方公里。人口 22 萬。省會菩薩。西部的豆蔻山,占全省三分之一,森林茂密,擁有全國最大的天然保護林。北部和東部高度稍降。西部潮濕,東部稍乾。產稻、豆蔻,有捕魚、養蠶、釀酒等業。盛產大理石。丹永河橫貫,6~11 月高水位時,可以通航。金邊至曼谷的公路和鐵路通過東部地區。②高棉菩薩省會。位於丹永河下游北岸,在磅清揚的西北方。人口 1.4 萬。公路和鐵路連線金邊和馬德望。有航空站。雨季時,吃水 4 米的船隻,可自金邊起航,經洞里薩湖至此。農、林產品和礦石的集散地。城南的丹永河是豆蔻山木材的流放渠道。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大慈予人樂,大悲拔人苦,觀音菩薩在現實娑婆世界救苦救難的品格,使其成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永遠的信仰希冀。南無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有三個用名,分別是文殊師利、滿殊尸利與曼殊室利。文殊師利意譯“妙德”,指文殊菩薩具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滿殊尸利意譯“妙首”,因為他所具功德居諸菩薩之首;曼殊室利意譯“妙吉祥”,稱頌其功德最勝吉祥。此外還有文殊師利法王子、曼殊室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孺童文殊菩薩等等稱號。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他洞察紛繁世理,善於引導教化,不僅指引著芸芸眾生,而且還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放缽經》)。傳說他在過去世曾身為七佛之師,連釋迦牟尼佛也曾得到過他的教誨,其智慧的深廣銳利,可知矣。在諸大菩薩中,文殊更被冠以“大智”的尊號,他作為輔佐釋迦牟尼弘揚佛法的上首,被敬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薩不為佛教固有的教化方式所束縛,他的法門以善巧為特色,應機開示宣揚佛法,注重第一義諦,與眾不同。他有過“仗劍迫佛”這樣令人詫異萬端的行為,也常用突如其來的詰難,用以警醒曉喻為表象、枝節所迷惑的有情人神。南無地藏菩薩釋迦牟尼佛涅盤之後、彌勒菩薩下生成佛之前,娑婆世界是一個無佛的時代,天人眾生無依無怙。為此釋尊殷勤付囑地藏菩薩,要他以大神通力方便度化,勿令天人墮諸惡趣。因此地藏菩薩莊嚴自誓:“必盡度六道眾生,始願成佛。”這位“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的菩薩,發下並真切踐行了這樣宏大無邊、舍己度人的誓願,教導眾生敬信三寶。他愍念五濁惡世受苦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他們的善根,這是佛教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地藏菩薩於過去久遠劫,曾先後轉世為大長者之子、婆羅門女(《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忉利天宮神通品”)、國王、名為光目的女子(同經“閻浮眾生業感品”)等,他們的共通之處是發願盡未來際不可計劫,廣度六道罪苦眾生。總而言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立此慈悲憐愍之廣大誓願,故有“大願”之尊稱。據學者研究,地藏菩薩信仰在印度出現較晚,約在5、6世紀之時,並不在印度的四大菩薩(觀音、文殊、彌勒、普賢)之列。在中國,地藏信仰約興起於隋代前後,日漸興盛,乃至最後取代彌勒成為四大菩薩之一。南無普賢菩薩梵名三曼多跋陀羅,又譯作遍吉菩薩,意思是身相與功德無所不在,精純高深。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行願”包括修行與誓願兩方面,換言之,普賢既有廣大誓願,又能身體力行去實踐,他曾在過去無量劫中修菩薩行、求一切智,具足無量行願示現於一切佛剎,通常又被尊稱為大行普賢菩薩。因此,他是大乘佛教徒在實踐菩薩道的榜樣、典範。普賢、文殊兩位菩薩構成一對法門,普賢主司一切三昧(正定),文殊菩薩主司一切般若(智慧),兩者相輔相成,都是修行證道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自古以來,普賢信仰便在古印度和西域地方流傳。大約在公元二、三世紀時便有傳說,稱大月氏(約當今阿富汗、巴基斯坦與中亞部分地區)的一處佛寺中有普賢菩薩像,曾有癩風病人一心一意發願祈求,普賢菩薩像以右手摩其身,病當即痊癒。中國則奉普賢菩薩為四大菩薩之一,傳說晉代時他曾親身在四川峨眉山示現,那裡從此被奉為普賢的道場,香火極盛,成為普賢崇拜在中國的一大中心。
關於八大菩薩有多種說法。《八大菩薩曼荼羅經》里稱八大菩薩為: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通常佛教造像多依此經。《藥師經》說: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七佛八菩薩經》說:文殊菩薩、虛空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脫菩薩、跋陀和菩薩、大勢至菩薩、得大勢菩薩、堅勇菩薩。《舍利弗陀羅尼經》說:光明菩薩、慧光明菩薩、日光明菩薩、教化菩薩、令一切意滿菩薩、大自在菩薩、宿王菩薩、行意菩薩。《般若理趣經》說:金剛手菩薩、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金剛拳菩薩、文殊菩薩、才發意轉法輪菩薩、虛空庫菩薩、摧一切魔菩薩。在諸多菩薩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八大菩薩。密宗的八大菩薩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又名觀世音菩薩,玄藏三藏又譯作觀自在菩薩。唐宋以來,民間信仰的有三十三變化觀音。密宗造像有六觀音、七觀音等變化。六觀音是十一面觀音、不空羅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和準提觀音。另外加上聖觀音,稱為七觀音。觀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體變化的觀音中,特別受歡迎喜愛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又稱為慈氏、無能勝等。他出身於印度婆羅門,後得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記為菩薩。他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所謂補處,是此菩薩可彌補佛陀位置的意思。彌勒菩薩在民間的形象是袒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當胸,手掌張開,右手執蓮花,所戴寶冠中有寶塔,塔中現舍利;在金剛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豎立,中指與無名指彎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虛空藏菩薩虛空藏菩薩,為藏福德於虛無限境界之意,表示氣福可以無限生產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羅中,虛空藏菩薩是虛空藏院的主尊。東密虛空藏菩薩求聞持聰明法觀想本尊形像,菩薩全身為金色,相貌莊嚴,頭戴五佛寶冠,在蓮花上半跏坐,容顏妙而怡喜悅,左手執白色蓮花,花上有如意寶珠,發出黃色光芒,右手結與願印,五指垂下,將手掌向外。金剛手菩薩金剛手菩薩,即金剛薩埵,又稱秘密主,象徵“堅固不壞之菩提心”與“煩惱即菩提之妙理”。此名稱於密教中,所指有四:(一)指密教傳法之第二祖。(二)為金剛界曼荼羅中,金剛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三)為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中,十七尊中之主尊。(四)為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院“大智金剛部”之主尊。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騎白象行願的菩薩。印度古語的普賢稱“三曼多拔陀羅”,密宗亦稱普賢為善攝金剛、真如金剛、如意金剛,還視為金剛薩埵同體。在雕像上,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駕獅子侍佛之左。據說普賢菩薩掌管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薩則掌管諸佛的智德與證德。一般把普賢菩薩視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賢單獨造像通常騎六牙之白象,頭戴五佛冠,形如滿月童子。文殊師利菩薩文殊師利菩薩。他生於印度舍衛國,後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常隨侍釋尊左右,幫助釋尊化號。“文殊”是妙的意思,“師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稱之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文殊菩薩司理智慧,與普賢菩薩相對。文殊的圖像一般為騎獅像,頂結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梵篋,右手執金剛劍。此外造像還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除蓋障菩薩除蓋障菩薩。其德行為消除所有一切煩惱之障礙,為胎藏界曼荼除蓋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剛界曼荼羅賢劫十六尊之一。地藏菩薩。密宗又稱之為悲願金剛、與願金剛或金剛幢,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稱為地藏。在釋迦佛入滅以後,彌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薩自誓必度盡六道眾生,始願成佛;眾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的雕像大多數是僧侶袈裟打扮,左手拿著寶珠,右手拿錫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