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m個人資料介紹_個人檔案(生日/星座/歌曲/專輯/MV作品)

Tram

Tram的個人資料

Tram詳細資訊(以下內容包含:Tram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歌曲列表 MV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個人資料介紹)
Tram生日:1900-01-01

作品特點

英國著名導演Mike Leigh曾說過這么一句話:英國電影的沙礫質感和赤裸並荒涼的現實呈現,會讓你焦躁,讓你在觀看席上坐立不安。這是英倫情境下所特有的荒涼景象,夾雜著悲傷、迷離和莫名的慌亂心緒,Paul Anderson很喜歡這段話,在他看來,他一直就是這種英倫景象的傳達者,只是以另一種藝術的形式和方式-Tram樂隊和它的音樂。單而荒涼、透露著哀傷情緒的聲音一直就是流行音樂中的獨特風景,但是像Low,Red House Paiters,Mazzy Star以及Smog這樣的一些音樂團體,他們音樂中所表達出來的哀傷思緒則更像是自我困擾下、直擊心靈的一種激情,來自英國的Tram便是這樣一支團體。他們的音樂陰鬱、低沉,吸收了60年代民謠(如Nick Drake、Scott Walker)的傷感風骨,有著Leonard Cohen般的音樂氣質,同時在他們的音樂中還可以看到布魯斯傳統的根源。黑暗與脆弱,在Tram的音樂中經常會以令人心碎的綿延低語來述懷。你可以認為Tram的音樂多少有些自戀的傾向-但你也不妨這么想:這是Tram與生俱來的特質-雖然Tram的音樂表達的是一種哀傷的思緒,但卻和所謂的“悲核”樂隊在表達上迥然而異,多數的“悲核”樂隊會在器樂上著力,有光亮的輕觸、將哀傷化為簡約的表達,最後是讓聽眾和器樂產生共鳴。而Tram的音樂則透露出一種精靈氣質的唯美,著重於傷感思緒掩埋下並不顯見的華美精妙的管弦樂編曲,而這些出色的編曲配樂主要是靠帶有實驗色彩的原音吉他以及哀婉的大提琴和小提琴來一起營造。


樂隊編制

樂隊編制:2+NTram樂隊的核心人物除了上面提到的Paul Anderson外,就是鼓手Nick Avery,在Tram樂隊成立以前,1997年,兩人因在同一支樂隊里而認識。後來,兩人發現各自都很喜歡像Low和Smog這樣的美國低調樂隊,而他們當時所在的樂隊風格則是朋克流行樂,漸漸地,兩人厭煩了這種毫無新意可言的朋克樂,覺得是時候要創作一些不同的音樂。Paul Anderson便離開樂隊,花了6個月的時間創作他所認為的新音樂(這些歌曲後來成為樂隊處男專輯的主要素材),這期間,Paul Anderson和Nick Avery經常作為客串參加當地一支名為Broken Dog的現場演出。1998年初,Tram樂隊成立。Paul Anderson,在樂隊中擔任主唱和吉他手,同時也彈奏一些貝司、鍵盤和打擊樂器,Nick Avery專職鼓手,這支兩人樂隊要表達出前面強調的那種音樂情境,似乎有些過於單薄,所以,Tram在音樂創作上,是採取靈活的“2+N”模式,即需要錄製專輯時,他們會從外面臨時僱請樂手加入,用Paul Anderson自己的話說,就是:一支樂隊如果一直保持一種固定的編制,似乎難免會陷入創作上的乏味,而經常可以和不同的藝人進行交流創作,這樣可以激發音樂上的靈感。不過在樂隊的現場演出上,Tram則有一支較為固定的演出團隊,這種編制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錄音室專輯的創作中。濃濃的荒涼悲傷 無法商業成功的宿命(《Heavy Black Frame》)


樂隊專輯

首張專輯《Heavy Black Frame》是Tram樂隊的第1張正式專輯,1999年發行。這張專輯既是樂隊音樂的起點,也是那種濃意萬分的荒涼意境的終點闡釋,與後面的兩張專輯相比,這張專輯凸顯了赤裸直白之下的荒涼與悲傷,音樂中主要的意境都是由原音吉他來營造,這其實是一張夢幻佳品,原音吉他演繹出異常綿延的氛圍音樂情境,而其它樂器則於其中穿插、點綴或形成相應。整部作品以全然低調的節拍緩慢向前推進,黑暗而莊重。對於這張專輯(或者說對於Tram的整個音樂),聽者無需知曉這其中的來龍去脈,在還沒有來得及想到這些的時候,你的思緒就會完全被作品的感性情境所捕獲,不要多想,完全浸入,去體會音樂中濃濃的荒涼悲傷,一種英倫情結下的荒涼。然而當這些極具隱私性質的音樂遭遇到無情的音樂工業時,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就是在這個工業圈落中,仍然有一些獨立樂隊在活動-在生存之後還要於音樂上不斷進步,但“飢餓”是這些樂隊必須面臨的現實。雖然Tram的這張專輯音樂上十分出色,可專輯所表達出的這種音樂情境卻天然地與商業絕緣。也許有些事實會讓Tram感到欣慰,比如那些敏感的人會去盡心品味他們音樂中的情緒,這便是Tram的第一張專輯《Heavy Black Frame》所帶來的些許榮耀,就像專輯名稱所蘊涵的陰沉和莊重一樣,一種荒涼、微妙的唯美氛圍真實地展現在聽者面前。專輯特色完美之後,積極一些(《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樂隊專輯似乎前一張的荒涼意境過於完美,因此Tram也似乎再也無法達到一種更高的相似意境表現,作為這種“自己為難自己”的客觀結果就是Tram變得積極了。“新專輯中,我們將音樂的聲音和風格表現拓展到一個更為寬廣的範圍,第1張專輯具有非常陰沉的音樂色彩,整個作品基調非常黑色,而這張專輯則有著更為龐大的樂器編排,這會使得這張唱片顯得比較樂觀”,Paul Anderson比較了樂隊前後兩張唱片的不同。這次Tram請來了一些管弦樂手的加盟創作,因此前一張唱片的吉他突出地位這次被眾多的管弦樂編曲器樂所弱化,樂器編排的複雜也體現在作品的節奏表現上增強了許多,另外一個決不能忽略的則是Paul Anderson作為主唱(即人聲)對於這張唱片表現力的貢獻。這張專輯的創作過程也與前作大不相同,樂隊此時已經在家中建立自己的錄音室,Paul Anderson和Nick Avery各自單獨完成所負責的音樂部分,最後由Paul Anderson進行電腦合成。“在建立這個錄音室過程中,我們需要頻繁地參考操作手冊,一段時間內搞得我們很疲憊,所以腦海中就浮現了《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作為新專輯名稱的念頭”,Paul Anderson接受採訪時笑著說。


創作心聲

有錢了,就把音樂做得更豐富些(《Kind Of Closure》)專輯封面當然,像Tram這樣的樂隊是很長時間內都不會有大錢的,但小有富裕已經就可以讓這些極具創造力的藝人有更為廣闊的施展空間。“創作這張專輯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我們這次可以儘可能真實地錄製音樂(與前張專輯的電腦合成相比),以前的音樂創作沒有這個空間給我們,而這次,我們不僅有了自己的錄音室,並且,預算的增加也可以讓我們請到更多管弦樂手,所以,這次創作出來的音樂,聽眾可以明顯感覺到這種變化”,Paul笑著說。所以,我們確實聽到了比上一張專輯更為明顯和豐腴的管弦樂。“在新專輯的音樂中,我們故意將情緒波動明顯加劇” ,Paul揭示了另外一個音樂上的新變化。人聲表現力的加強,管弦樂(尤其是弦樂)的張力,一起製造了Tram音樂有史以來第一次巨大的情感波動,尤其表現在專輯的同名單曲中。關於這張專輯,樂隊主腦Paul Anderson在接受採訪時,是這么描述的:“這就好比你有一個夥伴,存在一種關係,你沒有這些,將無法生活,而你有了這些,也無法生活。它會同時帶給你有如潮水般的痛苦和歡樂,這大概就是新專輯中所要傳達的主要音樂情感”。當你專注於字裡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深切含義時,你就不難理解樂隊這張專輯的名稱為何是《Kind Of Closure》。專輯除了採用隱喻色彩的歌詞,暗示出生活中的人們對於潛在關係的破碎和失控的情緒,這種情感也完全融入到樂隊的純粹器樂音樂之中,那些有著豐富音樂質感的寧靜與喧囂也正好應合了Paul所提到的兩種極端的人生情緒。


專輯情感色彩

不再荒涼 傷感永駐綜觀Tram的三張專輯,實際上並非呈現單一的音樂情緒,不過可能很多樂迷對這支樂隊的音樂只有一個“傷感”的解讀,而可能並不知道三張專輯中所蘊涵傷感的不同意境。這種意境的變化是伴隨著音樂創作條件的不斷改善以及Paul Anderson本人對於管弦樂的酷愛,Paul Anderson在音樂上的一個夢想就是可以有朝一日率領一支管弦大樂隊,所以,只要外部條件允許,想必Paul Anderson仍然會在管弦樂音樂元素這裡有著更新的創作。同時我們也可以得出,其實有簡單的樂器也可以創作出非凡的音樂情境,而當你可以駕馭更多樂器的時候,可能專輯中會自然地表現出器樂技術層面的操作色彩(比如Tram最後一張唱片,器樂的複雜性使得聽者不得不分撥一部分精力在上面),而於情感之上則或有減弱,如何在兩者之間獲取平衡,我想這是Tram下一張作品將會面臨的問題。不管如何,Tram音樂的“傷感”標籤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可以更深入一些,品味不同的傷感情境,體會一種微妙的變化。這種微妙有時的確是不可名狀的,就連樂隊自己也不可以確切指出,比如第二張專輯《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專輯的封面設計,Paul Anderson就覺得這樣的一種景象和“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這個語彙所表達的含義以及作品中的音樂都暗含著一種潛在的關聯,這是怎樣的關聯?我想大概只有那些足夠敏感的聽眾可以覺察得到。


Tram歷年演唱過的歌曲

  • 2010-10-11歌曲:被遺棄的付出
  • 2009-05-18歌曲:Now We Can Get On With Our Own Lives
  • 2009-03-20歌曲:當傷痛 汪洋成海
  • 2009-01-14歌曲:我以為下雨是因為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