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民族是指一群基於歷史、文化、語言、宗教或行為與其它人群有所區別的群體。雖然中國古籍中早已有“民族”一詞來指涉人群共同體,早在公元六世紀《南齊書》列傳之三十五《高逸傳·顧歡傳》中,有“今諸華士女,民族弗革”語句,但中國現代民族觀念主要受到日譯西書的影響,據中國民族學與人類學學者郝時遠考據,古漢語“民族”有可能在近代傳入日本,然而現代意義的賦予主要是在日譯西書(主要是德人著作)中對應了Ethnic group和Nation等名詞。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劃分,中國目前有漢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回族、壯族等56個民族。漢族是中國的主體,地域分布最廣的民族。漢族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甘陝以及雲貴川渝等地區。根據中國大陸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在大陸總人數中漢族占91.51%。其他55個民族統稱為“少數民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和雲南等地;滿族分布在東北;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寧夏,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台灣當局將大陸通稱的台灣高山族稱為原住民,並將其劃分為12個民族。廣西民族大學的龔永輝教授認為,該史達林給民族所下的定義過於封閉和呆板,幾乎沒有現實意義。根據他的研究給民族下了一個定義:民族是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一般來說,民族在歷史淵源、生產方式、語言、文化、風俗習慣以及心理認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徵。有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宗教起著重要的作用。民族是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時代的必然產物,但民族的要素是資本主義以前的時期逐漸形成的。當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後,經過一個很長時期,經濟文化高度發展,民族差別逐漸消失,世界各民族將形成為一個共同的整體。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用來表達類似「民族」概念的語詞,為數不下數十種,既有「民」、「族」、「種」、「部」、「類」等單音詞,也有「民人」、「種人」、「民群」、「民種」、「部族」、「部人」、「族類」等雙音詞,獨獨未見「民」「族」二字連綴並用成詞者。(韓錦春、李毅夫,1984:36)目前已知漢語中最早使用「民族」一詞者,見諸1837年西洋傳教士編纂之《東西洋考每月統計傳》所刊喬舒亞降迦南國一文。2(方維規,2002:2)茲後王韜與康有為所編《強學報》中,分別都曾使用過這個辭彙。(彭英明,1985:8-9)不過,「民族」一詞在中國之廣泛流傳,則是遲至二十世紀初期之事,而此時一般所使用者,卻與上述的語言先例略無瓜葛,而是借自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知識分子拼湊「民」、「族」二字,中國民族分布圖以對譯西文Nation一詞所成的漢語新詞。易言之,吾人今日習用之「民族」一詞,實為一翻譯名詞,也是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中、西、日等不同文化系統間跨語際(Translingual) 文化實踐的特殊產物。(Liu, 1995)“......學術界普遍認為:作為中國現代學術上頻繁出現的“民族”術語和概念根源於西方。這便是今人探討和解讀“民族”術語和概念時大多先從西方“民族,術語說起的原因之一。現代英文、法文、德文中含義為“民族”的術語有“People”、“Nation”、“Nationality、“Race 、“Ethnic group ,Yolk”等,它們大多起源於希臘語、古義大利語和拉丁語。英文“People”一詞(現代含義包括人、人民、民族、人類、公民、民眾、種族、黎民、百姓等)源於拉丁文“Populus”一詞。西方語言學家一般認為拉丁文“Populus”一詞來源於現已消失的伊特魯里亞語(義大利中西部古國語)。由於伊特魯里亞語的語源關係一直未得到解明,因而無法解明拉丁文“Popu-lus”出自伊特魯里亞語的何詞何義。Populus”一詞的本義為“震動、顫抖、沙沙響、沙沙聲”,與希臘文的Pallo嘈雜、喧譁、沙沙響、沙沙聲)同義;而“Popu-lus引申義指“人、人民、市民”,一般指“在古羅馬公共廣場上聚會於樹蔭下的人”。......【摘自黃現璠遺稿 甘文杰、甘文豪整理《試論西方“民族”術語的起源、演變和異同(一)》,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總第151期)】正因傳統漢語中並無足以適切表達「民族」概念的語彙,中外學界對於前近代中國是否有過堪稱「民族主義」的政治 / 文化概念,遂亦不免各持一辭,相爭不下。一般來說,中文學界的學者大都根據《左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嚴夷夏之防一類的話語,認為中國人的族群與文化之自我辨識(Self-identification)確立甚早,中國民族主義思想的歷史淵源,可以遠溯先秦;因而晚清以來的民族主義思想,「並不是由西方NATIONALISM一字直接譯來」,而是「一種時代的醒覺與反應」,其效應所及,殆不過「使傳統民族思想之內容有所擴充」而已。(王爾敏,1970:209,229;李國祁,1980:21)然而,如羅志田所指出者,「族類」觀念所構成的「夷夏之辨」,並非如近代「民族」概念對外深拒固閉的嚴格界線(Hard boundary),而是因勢而異,漂移不定的柔性界線(Soft boundary)。《左傳》上固然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說法,同時卻也明白宣示「入於夷狄則夷狄之,入於中國則中國之」的信念,易言之,這種觀念原即揉雜著「種族」與「文化」兩層不同意涵,何者較占優勢,端視漢族與其它族群相對勢力的強弱而定。大略而言,歷代漢族政權強盛時,常常是以文化優劣作為區分華夷的標準;反之,季世勢衰,則轉而強調血統的傳承,以「堅夷夏之防」。(羅志田,1998:35-60)就此而言,族類,充其量只是一個高度含混,難以明確界定的概念。也正由於族類觀念內在的曖昧性,傾向中國民族主義自發論的論者,也往往偏好刻意彰顯傳統中國「民族意識」中包容性相對較強的文化側面,乃至視之為一種「原型的」(Proto)文化民族主義。3 (余英時,1988:18-21)民族是指人們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的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民族”一詞使用非常廣泛。但不同場合,其所表達的含義也有所不同。一種是廣義的,泛指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歷史階段的各種共同體,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現代民族、土著民族等,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內。或用以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各民族,如中華民族、美利堅民族等。另一種是狹義的民族,即指各個具體的民族。如英吉利人、德意志人、法蘭西人、漢族、蒙古族、滿族、回族、藏族等。民族屬於一定社會發展階段的歷史範疇,不是在人類社會一開始就有的,而是當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才產生的。同樣,隨著社會的發展,到了一定的歷史時期,民族就會消亡。民族形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民族語言、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經濟和生活,即民族文化、民族特徵形成的過程。民族形成之後,各民族在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過程中,共同性必然越來越多,差異性越來越小,民族同化、民族融合的因素也就逐漸增加,最終達到民族差別的消失,即民族融合的實現,人類又恢復到無民族差別的狀態。但這不是恢復到史前史期那種無民族差別的狀態,而是在高級形態上的恢復和發展。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數千年來,曾有許多民族活躍在各個時期的歷史舞台上。經過長期的分化、融合和發展變化,最終形成今天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並存的局面。中國共產黨歷來十分重視民族和民族問題,無論是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民族獨立、民族解放的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時期,始終把解決中國的民族問題,把尊重、團結和幫助各族人民共同發展繁榮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創立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了一個空前的、各民族平等、團結的社會主義民族大家庭。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政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改革政策、少數民族人口政策、加快發展少數民族經濟建設政策、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政策、尊重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政策、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等。為廣泛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國務院、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及各級地方政府都設立了民族事務委員會等主管民族事務的工作部門。在民族聚居區建立了3級150多個民族自治地方。在北京等地建立了民族出版社、《中國民族》雜誌社、《民族畫報》社等多家民族類新聞出版和宣傳機構,出版了大量的優秀圖書和報刊雜誌。在北京等地建立了13所民族學院和眾多的民族研究所等教學、科研機構,為民族地區培養了大批建設人才,湧現出大量科研成果。從世界範圍來看,作為一個多民族大國的唯一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被其認為是較為科學而完善的。儘管因為歷史、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中國仍然存在一些民族問題,中共還是在努力維持各民族團結一體的局面。中共宣稱,56個民族間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的民族關係是穩定而牢固的。因此中共相信,在它的英明領導下,中華民族的未來將更加輝煌燦爛。定義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論:共同成長於某一文化生態環境的勞動群體是為民族。民族是人在人類歷史上形成的具有某種共性的情感意識的勞動群體的概括。文化的類別是為民族,民族是作為人類文化類別的存在概念,民族的形成是歷史的作用,民族的形式是文化的產物,民族是自然出現的。動物有群居,人是族居動物。在原始社會勞動時期,受制於生物演化的客觀規律,人類祖先只能以自然及血緣的關係組合的形式共同勞動生活,族群內的每一個成員都受其它成員的影響,同時其它成員也受族群成員的影響,成員間都以本能意識自然地維繫著相互間的關係。到人類文化開始時期,原始社會的人們有了生產勞動的行為,生產勞動的出現發掘了人的思想,群體內的成員具備了相當的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行為習慣,在一定地域範圍內共同生活的人們有了類似的生活方式,有了相似的風俗文化。因自然生活環境和族群成員具備的先天條件的不同,受地域的限制,使處於一定文化生態環境裡共同生活的成員有了和其它地域成員間在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風俗文化的區別差異,在人成長為人的歷程里,這種區別和差異的存在通過共同生活的整個族群體現出來,這種族群與族群之間所存在的區別差異就是各個民族所具備的民族特色,處於各個民族特色之內共同生活的勞動群體就是民族本身,民族成員個體意識情感里的這種群體特色就是民族意識。民族意識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內部的凝聚劑。在原始社會,促始成員共同生活的原動力是迫於生存的需要,受制於勞動者本身的勞動能力,單個的成員很難生存,使處於一定地域內的成員自然地匯集在一起共同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進步,族群內部有了一定的風俗文化,處於族群的單個成員受族群風俗文化的影響,在精神寄託上自然地傾向於本民族,從此,民族意識和民族文化就成了民族內部的凝聚劑。人是社會的主體,民族是國家的主體,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標誌,國家是民族意志的產物,民族意志的形成來自於生存的需要。
①指構成一個民族所應具備的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這4個基本特徵。每一個基本特徵都具有特定的內容,他們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由於歷史的、現實的和民族自身形成發展中的原因,各種特徵具體在每個民族中的表現程度是不同的。②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心理素質等方面的特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的改變而不斷變化。
亦稱“民族起源”。指民族在人類歷史上產生的時間及其在產生前的發展過程,亦可指某個具體民族的起源與形成過程。民族並不是一有人類就有的,而是在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人類最早的社會集團是原始群,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的需要,才結成穩定的集體——氏族。當時,最現實、最方便的紐帶是血緣關係。幾個親屬氏族又結合成部落。二次社會大分工破壞了氏族部落內部的血緣關係,在更大規模上以地緣關係結合成規模更大的共同體——民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聯盟→民族,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規律。關於民族的形成時間,由於國內外學者對“民族”一詞涵義理解的不同,主要有4種不同的意見:①原始社會形成說。認為民族形成於原始社會。②奴隸社會形成說。認為民族形成於奴隸社會,或比奴隸社會稍早的軍事民主制時期。③封建社會形成說。認為民族形成於封建社會。④資本主義社會形成說。認為民族形成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在此以前不存在民族。
民族生活方式以聚居方式為主,聚居是針對民族雜居、散居而言的,指同一民族比較集中居住的區域,可以理解為民族共同地域,是構成民族的基本特徵之一。歷史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賴以生存、繁衍和發展的生態環境——聚居區,並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民族間交往範圍的不斷擴大,在一個民族聚居區里還雜居、散居或聚居著其他民族,從而形成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民族自治地方就是在民族聚居區的基礎上建立的。
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 ——恩格斯知識的歷史猶如一隻偉大的複音曲,在這隻曲子裡依依次響起各民族的聲音。 ——歌德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周海中理想無非就是邏輯的最高峰,同樣美就是真的頂端。藝術的民族同時也是徹底的民族。愛美就是要求光明。 ——雨果
中國各民族的總稱。“中華”一詞,與“中國”、“華夏”相通,兼有族名、國名等多重含義。歷史上曾專指漢族,至近代,用以指稱包括歷史上居住於當時中國境內的一切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經過民族識別,中華民族包括漢族、蒙古族、滿族、朝鮮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全族、裕固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6個民族另有一些未識別的民族存在。共有126583萬人,其中漢族人口最多,有115940萬人,占總人口的91.59%。少數民族10643萬人,占總人口的8.41%(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從分布來看,漢族聚居中原,遍布全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邊疆地區。56個民族和睦相處,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漢族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漢族宗教的主要傳統觀念。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漢族歷來以勤勞、富於創造精神著稱。漢族歷史上的經濟是以農業為主,兼營家庭副業,是一種典型的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漢族的農業生產在歷史上素來發達,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細作著稱於世,漢族的手工業也有相當高的發展水平。而隨著中國歷史的變遷,以及外族入侵和躲避戰亂等因素,漢族也發生了大規模遷移,一直在從中原地區向南遷移。客家人繼承了當時中原漢人的文化傳統,比如說古語,風俗習慣也有歷史痕跡。漢族還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在中國大陸,漢族占總人口的92%;在台灣,漢族占總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門,漢族分別占總人口的95%和97%。除中國兩岸三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較多分布。少數民族在中國,除漢族以外的其他各民族的統稱,即人口數量上占少數的民族。具體包括已識別的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赫哲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東鄉族、土族、撒拉族、保全族、裕固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門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基諾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壯族、瑤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5個少數民族及一些未識別的民族。總人口約10643萬,占全國總人口的8.41%(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古代民族指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民族,或將資本主義以前的民族,包括原始社會的民族、奴隸社會的民族和封建社會的民族,統稱為古代民族。“古代民族”的提法是相對於“現代民族”而言的,通常是按照古代史和現代史的分期來劃分的。文化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帶有該民族特點、反映該民族歷史和社會生活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通常是指精神文化方面,主要包括語言、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日等。當民族共同體在人類歷史上形成並區別於其它各種人們共同體的類型以來,文化總是表現為各不相同的乃至千差萬別的民族文化。任何文化與文化創造都是以民族與民族社會為根基的,沒有民族社會生活的沃土,文化便無由生根。文化使民族與民族社會得以形成,為它提供最廣泛的物質和精神以及其它方面的基礎,並以其整體的內部結構和完整的外部面貌執行民族區分功能。在民族文化的內部結構中,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背景,階段、階層、等級、各種利益集團以及語言、宗教等等,都可能導致文化的存在與發展,但只要一個民族或民族社會仍然存在,它就總會具有某種共同的民族文化。分布中國各民族在地區分布上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漢族人口遍布全國各地,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在邊疆地區,漢族多與少數民族雜居在一起。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的邊疆地區。由於地理環境、歷史傳統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獨具特色,使中華民族的文化絢麗多彩。漢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人口約為1,231,261,000 (2005年) ,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1%,分布於全國各地。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雲南省文山,廣東連山、貴州從江、湖南江華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700餘萬(2005年)。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另外,在內蒙古、河北、山東、新疆等省、自治區以及北京、成都、蘭州、福州、銀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數散居滿族。人口達982.11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居第二位。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人口480.684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蒙古族回族主要分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青海、河南、新疆、雲南、河北、安徽、遼寧、吉林、山東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860.297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居中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的第三位。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人口45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克蘇、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人口721萬(1995年)。苗族現在主要聚居於貴州省東南部、廣西大苗山、海南島及貴州、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的交界地帶。人口739. 8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各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布依族婦女彝族現有人口657萬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主要聚居於貴州省黔南、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貴州、雲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區。人口二百五十四萬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苗族侗族來源於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黎平、從江、榕江、天柱、錦屏,湖南的新晃、靖縣、通道和廣西的三江、龍勝等縣。瑤族主要分布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江西、海南等省區的山區,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白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於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瑤族老人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順、龍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來鳳、利川、鶴峰、鹹豐、宜恩一帶及四川省。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樂山之間地區新平、鎮源、墨江、元江、紅河等縣。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地區以及木壘、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及烏魯木齊等地,少數分布在甘肅阿克賽和青海等地。傣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等地,其餘散居在新平、元江等三十餘縣。黎族聚居在海南島通什鎮、保亭、樂東、東方、瓊中、白沙、陵水、昌江、宦縣等地哈薩克族老人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爭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維西僳僳族自治縣,其餘散居在雲南麗江、保山、迪慶、德宏、大理、楚雄等州、縣和四川的西昌、鹽源、木里、德昌等縣。佤族分布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的怒山山脈南段。畲族是中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自稱“山哈”,“哈”是客人的意思,意為住在山裡的客人,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畲族服飾畲族原分布在閩、粵、贛三省結合部,現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霞浦、浙江景寧、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了布農人、魯凱人、排灣人、卑南人、邵人、泰雅人、雅美人、曹人、阿美人、賽夏人等十多個族群。拉祜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著許多部落,據測水族是從其中一個叫做“駱越”的部落發展起來的。清代人們稱其為“水家苗”、“水家”,解放後正式定名為水族。現主要聚居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其餘分部在獨山、荔波、都勻、榕江等縣和廣西北部地區的融安、南丹、環江等地。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高山族同胞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內,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其餘分別聚居在和政縣和臨夏縣。甘肅的蘭州、定西地區和新疆、寧夏也有分布。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維西、中甸、寧蒗、德欽和四川鹽邊、鹽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縣。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又分別稱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稱“景頗”、“載瓦”、“喇期”、“浪峨”,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古浪、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布在烏什、阿克蘇、莎東、英吉沙、塔什庫爾乾等地。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仫佬族,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仫佬族主要聚居於廣西羅城等縣,其餘散居在羅城附近的宜山、柳坡、都安等地。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其餘散居在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等地。正刺繡的羌族少女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外還有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都江堰市、綿陽市北川縣以及貴州少部分地區有居住羌族人。布朗族是中國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部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縣和臨滄地區的雙江、永德、雲縣、耿馬,思矛地區的瀾滄、墨江等縣。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其餘分布在廣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仡佬族即中國古代“僚人”,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霍城、鞏留等縣,在東北的瀋陽、開原、義縣、北鎮、新民、鳳城、扶餘、內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隴川、潞西等縣。其餘分布在盈江、龍陵等縣。普米族人民普米族的族源屬於中國古代西北遊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寧蒗彝族自治縣;還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和鹽源縣。塔吉克族雖然屬於歐羅巴人種,但從遠古時代起,他們就生息繁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現百分之六十的塔克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乾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沙車、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塔吉克族人民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貢縣、貢山獨龍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和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等地。烏孜別克族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塔城、喀什、莎東、葉城、烏魯木齊等地。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烏魯木齊等地,內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布。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訥河縣和內蒙古自治區。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聚居於雲南省潞西縣三台山和鎮康縣軍弄等地,散居在德宏、保山、臨滄和思茅地區。保全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全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全族。保全族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甘肅省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內大河家、列集一帶。裕固族聚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肅南地區,其餘居住在酒泉黃泥堡地區。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其餘分布在譚吉、紅坎、恆望及欽縣。塔塔爾族(韃靼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古稱韃靼。“塔塔爾”一詞原意為“茅舍”。獨龍族曾被稱獨龍族為“俅人”、“曲人”、“洛”、“曲洛”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鄂倫春族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黑龍江省呼瑪、遜克、愛輝、嘉陰等縣。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的黑龍江、烏蘇里江和松花江沿岸。少數散居於樺川、依蘭、富錦三縣和佳木斯市。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洛渝地區,少數聚居於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一帶。基諾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民族名字歌漢滿傈僳景頗壯,高山普米錫伯藏。毛南布依維吾爾,仡佬仫佬蒙古羌。烏孜別克俄羅斯,保全獨龍京東鄉。哈尼彝苗鄂倫春,裕固朝鮮傣阿昌。鄂溫克水德昂怒,基諾赫哲土布朗。塔塔爾白回土家,達斡爾畲黎落巴。拉祜納西塔吉克,哈薩克佤瑤撒拉。中國民族五十六,柯爾克孜侗門巴。中國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政策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總原則和總政策。馬克思主義民族觀①各民族有先進與落後、大與小之分,沒有貴賤、優劣之分。各民族勞動人民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都對人類歷史文化的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②民族問題(民族關係)發展上的兩個歷史趨向要求堅持民族平等、團結,這樣才能有利於民族的發展繁榮;③壓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自由的,不能獲得解放的。無產階級只有消滅一切壓迫(包括民族壓迫),只有解放全人類,最後才能解放自己;④各民族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團結和聯合鬥爭,是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同樣,各民族的團結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猶其如此。因而,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民族平等和團結,並把它作為民族政策中的總政策。其內容涉及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具體體現在憲法規定、法律法規類規定、行政法規、命令、指示決定中。還在實際生活中採取保障措施,進行民族政策再教育。民族平等與民族團結的關係是辯證的關係,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前提條件和基礎,民族團結是民族平等的結果,又是進一步實現民族真正平等的保證。所謂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分大小、強弱,在社會生活和交往聯繫的相互關係中,處在同等的地位,具有同樣的權利,是指各民族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的地位、待遇和權力、利益的平等;民族團結則是指不同民族在社會生活和交往聯繫中的和睦、友好和協調、聯合。沒有民族之間的平等,就不能有真正的民族團結。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也是國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或少數民族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設立自治機關,由少數民族實行區域性的民族自治,享有管理和決定本民族和本地區內部事務的法定權力,享有根據本民族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政令的自主權的政策。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首先以國家統一為原則,任何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都是國家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各級自治政府機關,同時又是中央政府的一級基層政權機關。其次,民族區域自治及其自治機關,根據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規定,享有一定的自治權。第三,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不僅是民族自治,還在於區域自治,是民族與區域相結合的自治。這一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體現了黨和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體現了黨和國家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其優越性和積極作用在於:①它保障了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又促進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靈活性,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願望和要求;②它能充分調動少數民族人民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加速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③它利於抵禦外來的侵略和顛覆,保障整個國家的獨立和繁榮,也有利於鞏固祖國的統一和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少數民族行政區社會改革政策指黨和政府於1951年開始,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的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新中國建立後,少數民族還處在資本主義以前的各個社會發展階段。要使他們擺脫階級壓迫,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就必須廢除封建地主經濟的土地占有制度、農奴制度和奴隸制度,以及其他形式的人身依附和超經濟剝削,進行社會改革。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採取了慎重穩進的方針,區分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的政策、方法和步驟。社會發展程度和漢族地區基本相同的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採取了和漢族地區基本相同的方法和步驟。在封建農奴制、奴隸制地區,採取了和平協商改革的方法。對還保留著濃厚原始公社制殘餘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和文化事業,使他們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對少數民族牧業區的改革,採取了比農業區更為和緩的方式,即對牧主實行贖買和 “不分、不鬥、不劃階級”和“牧工牧主兩利”的政策。隨著民主改革的完成,少數民族地區也先後進行了農業、畜牧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大致經歷了從互助組、初級社到高級社的發展過程。在多民族雜居地區,除建立單一民族的合作社以外,還組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民族的農民參加的民族聯合社。在半農半牧區,也有單一的民族或不同民族成員聯合組成的農牧結合社。到1956年底,西藏以外農村的社會主義改造先後完成,牧區稍遲於農村完成。接下來開始對城市私營工商業以及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當時,除西藏外的少數民族地區城鎮,私營工商業幾乎全部或大部分實行了公私合營,一部分實行了合作化。少數民族人口政策黨和國家在不同歷史階段,根據少數民族人口狀況和少數民族人口問題制定的少數民族人口政策:①積極推行“人口興旺”、鼓勵生育的政策(50年代至70年代)。主要內容為鼓勵和提高生育率,降低死亡率,增加人口數量,控制人口下降的趨勢。②探索、醞釀少數民族計畫生育政策(1971—1981年)。在少數民族地區,採取有利於發展人口的政策。同時為保護婦女、兒童的健康,也積極宣傳、普及婦幼衛生、節育等科學知識,對子女多、間隔密,有節育要求的夫婦給予指導和資助。③對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畫生育政策。1982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生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對於少數民族,也要提倡計畫生育,在要求上可適當放寬一些。具體規定由民族自治地方和有關省、自治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報上一級人大常委會或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公民民族成份滿18周歲後兩年內可申請變更一次2015年5月20日國家民委第5次委務會議審議通過,並經公安部同意,《中國公民民族成份登記管理辦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公民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據其父親或者母親的民族成份確認、登記。公安部門在辦理新增人口戶口登記時,應當根據新增人口父母的民族成份,確認其民族成份。《辦法》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在其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的兩年內,可以依據其父或者其母的民族成份申請變更一次。
由於民族劃分的統計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複雜情況,如世界上還同時存在著多種類型的人們共同體,有民族、部族、部落集團,甚至還有部落、氏族等,而人們對民族含義尚無統一的認識,故未能有統一的統計標準;同時有些國家和地區也尚未進行過人口普查等等,所以缺乏有關世界民族成份的完整調查材料。(據蘇聯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1975年統計材料,世界約有2,000個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億以上的有7個(漢族、印度斯坦、美利堅、俄羅斯、孟加拉、大和、巴西等民族),約占全球總人口的42%以上;)。人口在5,000萬~1億的有9個(德意志、比哈爾、義大利、爪哇、墨西哥、泰盧固、英吉利、朝鮮族等民族),約占全球人口的12.5%。全球人口在10萬人以上的民族共約550餘個,其人數合計占總人口的9.9%。人口較少的民族有的僅百人或幾十人。(如印度的安達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亞的托瓦拉族等等)。此外,民族有時也泛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們共同體,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現代民族等。同時,還有其它更廣泛的用法,如中華民族、美利堅民族等。漢族最多,少數民族最多的是壯族,有1617.8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