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原產地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一帶,人類栽培玉米的歷史大約有七千多玉米年,從野生狀態改造成栽培類型約四、五千年。玉米的起源問題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因為一直未找到玉米的野生祖先。1954年巴洪的報導,揭露了一點秘密。在墨西哥城的70米以下的岩芯中(據判斷約為八萬年以前地層),發現了九千年前的玉米花粉化石。另外還發現了約七千年前的玉米果穗標本。這個玉米果穗,穗長3.5厘米,’穗粗0.7厘米,軸色和粒色為淡褐色,籽粒有黍粒大小,粒行整齊,齒窩很深,兩個籽粒平行地連在一起,兩排平行籽粒之間,有一較寬的間隙。據此發現,可認為玉米的祖先是一種野生玉米,且可斷定玉米起源於拉丁美洲的可能性很大。玉米起源於美洲大陸,原產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把玉米帶到了西班牙,隨著世界航海業的發展,玉米逐漸傳到了世界各地,並成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近來有的國家把玉米奉為“國寶”。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作物之一,從北緯58度到南緯35—40度的地區均有大量栽培。1492年哥倫布在古巴發現玉米,以後直到整個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帶回西班牙後,逐漸傳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種植已達十餘省,如吉林、浙江、福建、雲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陝西、甘肅、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地。距今大約已有460年的歷史。發展到現在,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在我國分布很廣,南自北緯18度的海南島,北至北緯53度的黑龍江省的黑河以北,東起台灣和沿海省份,西到新疆及青藏高原,都有一定面積。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在7000多年前,中國先民們就從事著農業生產,並在很早就認識到種子的重要性。《詩經·大雅·生民》中就提到“嘉種”(良種),說明中國先民很早就認識到種子質量在農業生產上的重要性;公元前3世紀《呂氏春秋》一書中就有關於種子選育加工的記載;16世紀的《天工開物》中記載的選種用風車。2000年,《種子法》的頒布實施對種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電子自動數粒儀對種子進行電子自動數粒,方便加入世貿組織,使中國種子產業的發展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提高國家種子產業的競爭力,己成為一項緊迫任務。農業部將2010年定為種子執法年,確定了規範目標和相應措施,以推進我國種業發展為核心,以規範企業行為為切入點,以完善法規規章為保障,以強化信息調度為手段,通過加大種子執法力度,進一步嚴格市場準入,強化市場監管,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和企業發展環境,確保良種的有效供應。我國幅員遼闊,玉米種植形式多樣,東北、華北北部有春玉米,黃淮海有夏玉米,長江流域有秋玉米,在海南及廣西可以播種冬玉米,海南因而成為我國重要的南繁基地,我國是最成功的利用玉米雜交種的國家之一,除邊遠地區外,都已採用了雜交種。隨著高產、抗逆的優良玉米雜交種不斷選育成功與推廣,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化肥、農藥施用水平的提高,以及養殖業、加工業大量需求的拉動,我國的玉米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產量急劇增長。
莖稈玉米的稈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2.5米,基部各節具氣生竿(5張)支柱根。鬚根系,除胚根外,還從莖節上長出節根:從地下節根長出的稱為地下節根,一般4~7層;從地上莖節長出的節根又稱支持根、氣生根,一般2~3層。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層中,最深可達150—200cm,近地面莖節上輪生幾層氣生根,有支持莖稈不致倒伏和吸收養分的功能。莖,直徑2—4cm,高0.5—4cm,莖有節和節問,莖內充滿髓,地上有8一2O節,地下有3—7節,節間側溝下方的節上著生腋芽,基都節問的順芽可長成分枝。葉全株一般有葉15~22片,葉身寬而長。葉鞘具橫葉(2張)脈;葉舌膜質,長約2毫米,薄而短。葉片扁平寬大,線狀披針形,劍形,互生,基部圓形呈耳狀,無毛或具疵柔毛,中脈粗壯,明顯,邊緣微粗糙呈波狀皺紋,正面有茸毛,葉片數與節數對等,葉片長80—150cm,寬6—15cm,葉路堅硬,有茸毛。葉窄而大,邊緣波狀,於莖的兩側互生。花雌雄同株異花。雄花生於植株的頂端,為圓錐花序;雌花生於花(2張)植株中部的葉腋內,為肉穗花序。雄穗開花一般比雌花吐絲早3~5天。雄花分主軸與側枝。主軸上有4--11列成對小穗,側枝有兩列成對小穗;每一小穗有兩枚護穎,內有兩朵小花,每一朵花有一對膜狀的內、外桴,三枚雄蕊。頂生雄性圓錐花序大型,穗狀,主軸與總狀花序軸及其腋間均被細柔毛;雄性小穗孿生,長達1厘米,小穗柄一長一短,分別長1-2毫米及2-4毫米,被細柔毛;兩穎近等長,膜質,約具10脈,被纖毛;外稃及內稃透明膜質,稍短於穎;花葯橙黃色;長約5毫米。雌花著生在莖稈中部葉腋間的穗柄頂端,為內穗花序,外有苞葉,果德中心有穗軸,充滿髓質。小穗成對縱向排列,每一果穗有8—24行。每一小穗外有護穎兩片,內、外稃各一片,內有兩朵小花,其一為不孕花,只有內、外稃,不結實;另一為可孕花,有內、外稃和一雌蕊,能結實。花柱絲狀,頂端分又,稱花絲,長20一30(50)cm。雌花序被多數寬大的鞘狀苞片所包藏,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後成谷穗,具粗大中軸;雌小穗孿生,成16-30縱行排列於粗壯之序軸上,兩穎等長,寬大,無脈,具纖毛;外稃及內稃透明膜質,雌蕊具極長而細弱的線形花柱。果實穎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後露出穎片和稃果實(5張)片之外,其大小隨生長條件不同產生差異,一般長5-10毫米,寬略過於其長,胚長為穎果的1/2-2/3。染色體2n=20,40,80 (Sarma et Sharma, 1986; Molina, 1986)。花果期秋季。玉米雌花小穗成對縱列後發育成兩排籽粒。谷穗外被多層變態葉包裹,稱作包皮。所以玉米的列數一般為偶數列。
溫度玉米是喜溫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較高的溫度。玉米生物學有效溫度為10℃。種子發芽要求6—10℃,低於10℃發芽慢,16—21℃發芽旺盛,發芽最適溫度為28—35℃,40℃以上停止發芽。苗期能耐短期-2-- -3℃的依溫。拔節期要求15—27℃,開花期要求25—26℃,灌漿期要求20—24℃。不同玉米品種對溫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國早熟品種要求積溫2000--2200℃;中熟品種2300 一2600℃;晚熟品和25OO--28OO(3000)℃。世界玉米產區多數集中在7月份等溫線為21--27℃,無霜期為120—180天的範圍內。光照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時)條件下可以開花結實。光譜成分對玉米的發育影響很大,據研究白天藍色等短波光玉米發育快,而早晨或晚上以紅色等長波光發育快。玉米為C4植物,具有較強的光合能力,光的飽和點高,一般玉米光合強度為35--80mgCO2/dm2·葉·小時。水分玉米的植株高,葉面積大,因此需水量也較多。玉米生長期間最適降水量為410—640mm,於旱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一般認為夏季低於150mm的地區不適於種植玉米,而降水過多,影響光照,增加病害,倒伏和雜草危害,也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的提高。雖然玉米需水較多,但相對需水量不太高,蒸騰係數240—370,比大麥(280一400)、燕麥(340一500)、紫花首清(831)、三葉草(797)低,耗水量較為經濟。玉米有強大的根系,能充分利壤中的水分。在溫度高,空氣乾燥時,葉片向上捲曲,減少蒸騰面積,使水分吸收與蒸騰適當平衡。土壤玉米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土質疏鬆,土質深厚,有機質豐富的黑鈣土、栗鈣土和砂質壤土,PH值在6一8範圍內都可以種植玉米。玉米苗期能生長在含NaCl0.21%的土壤中,大於植株死亡。玉米植株含有16種元素,除C、H2O2來自CO2。和都要從土壤中吸收。需要量較大的有N、P、K、S、Ca和Mg等,需要量較少的有Fe、Mn、Zn、Cu、Ba和Cl2等。玉米從抽雄前10天到抽雄後25—30天是玉米於物質積累最快、吸肥最多的階段,這個階段吸收占總吸肥量 70—75%的N、60—70%的 P和 65%的K。每生產 100斤玉米籽粒需 NI.75一2.22kg、H2PO40.59--0.85kg和K2o1.5—1.84kg。三要素的比例為2.6:1:2。
玉米生育期是指玉米從播種到新種子成熟所經歷的天數。生育期的長短因品種、播種期、光照、溫度等環境條件差異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種、播種晚的和溫度高的情況下,生育期短,反之則長。玉米全生育期分為播種、出苗、三葉、七葉、拔節、抽雄、開花、灌漿、乳熟、成熟等主要發育時期。播種期為播種當天日期,出苗期不全田苗高2~3厘米左右的幼苗出土達60%以上。拔節期為全田60%以上的植株基部莖節開始伸長。大喇叭口期為全田60%以上的植株上部葉片呈現喇叭口形。抽雄期為全田60%以上的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頂葉3~5厘米。吐絲期為全田6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絲露出苞葉。成熟期為全田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並呈現出品種固有顏色和光澤,籽粒乳線消失。各生育時期及鑑別標準如下:
(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約2cm的日期;
(2)三葉期:植株第三片葉露出葉心3cm;
(3)拔節期:植株雄穗伸長,莖節總長度達2~3cm,葉齡指數30左右;
(4)小喇叭口期:雌穗進入伸長期,雄穗進入小花分化期,葉齡指數46左右。(5)大喇叭口期:雌穗進入小花分化期、雄穗進入四分體期,葉齡指數60左右,雄穗主軸中上部小穗長度達0.8cm左右,棒三葉甩開呈喇叭口狀;
(6)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頂葉3~5cm; (7)開花期:植株雄穗開始散粉;
(8)抽絲期:植株雌穗的花絲從苞葉中伸出2cm左右;
(9)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體積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漿狀,亦稱灌漿期,這一時期可適當施加點氮肥。如尿素,可增加產量,但切記,在抽絲期之前不可偏施氮肥,以免花期不遇,造成絕收現象。
(10)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迅速增加並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狀後至糊狀;
(11)蠟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蠟狀,用指甲可以劃破。這一時期對上品超甜玉米來講,是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時期,一般能維持2—3天左右。
(12)完熟期: 植株子粒乾硬,子粒基部出現黑色層,乳線消失,並呈現出品種固有的顏色和光澤。一般大田或試驗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進入該生育時期為標誌。許多農民誤以為這個時期採收產量最高,由於這個時期採收,會導致產量下降,皮厚渣多,品質差等現象。 註:葉齡指數是指已出葉片數占主莖總葉數的百分數,如上品超甜玉米主莖總葉數為18葉, 拔節期葉齡指數30左右,即長出葉葉片數6片左右;小喇叭口期葉齡指數46左右,即長出葉葉片數8—10片左右;以此類推。
玉米原產於中南美洲。現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30°--50°的緯度之間。栽培面積最多的是美國、中國、巴西、墨西哥、南非、印度和羅馬尼亞。我國的玉米主要產區是東北、華北和西南山區。全世界熱帶和溫帶地區廣為栽培,現在野生種已不存在,可能起源於墨西哥高原,在是前期即為美洲當地居民所栽培,在秦嶺、西藏察隅、墨脫、波密、樟木一帶、青海東部等中國各地亦有栽培。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的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僅次於小麥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種植範圍從北緯58°(加拿大和俄羅斯)至南緯40°(南美),全球有兩大著名玉米黃金帶,分別位於美國和中國。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產國,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國,中國年產玉米占世界第二位,其次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玉米原產於中美洲,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喜高溫,十六世紀明朝時傳入中國,玉米在中國的播種面積很大,分布也很廣,是中國北方和西南山區及其它旱谷地區人民的主要糧食之一,山東省萊西市為玉米的重要產區之一,開魯縣的玉米質量非常高。
播種我國玉米產區自然條件差別很大,要根據本地的霜期長短,土壤質地,土壤地力,種植月份,選擇適宜的品種,飼用玉米和馬齒型雜交種產量高。還要注意良種的繁育,適當安排種子田面積。溫度:玉米的播種期受溫度,濕度的影響,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5~30℃。拔節期日均18℃以上。從抽穗到開花日均26~27℃。春播玉米在7.6cm上層內穩定在15℃為最佳播種期。華北地區夏播玉米在小麥或豌豆收穫後及時播種。播種深度,依土壤墒情為2.5--10cm,以5一6cm最適宜。土壤: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長。玉米適宜的土壤pH為5~8,以PH6.5~7.0最適。耐鹽鹼能力差,特別是氯離子對玉米為害大。玉米根系發達,適應性也強,它對土壤種類的要求不嚴格,但是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多,它要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養分,所以一般我們都要選擇地勢較平坦,土層深厚,質地疏鬆,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較好的地塊,才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合理間距:每畝播種量3一4kg,每畝4000一6000株。 飼用玉米的種植方式。單播,從種植到收穫便於機械操作。和大豆、襪食豆、豌豆、毛葉苕子間作,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的蛋白質產量。種子:我們所種植的玉米種子都是雜交種子,通俗的說法就是一年種(不能留種),主要是利用它的雜種優勢,來提高玉米的產量、品質以及它的抗病性和抗逆性,選種不要選擇隔年種,主要是發芽低。營養:基肥的作用主要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狀,疏鬆土壤,有利於微生物的活動,及時供應苗期的養份,促進根系發育,為培育壯苗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管理玉米植株高大,籽粒和莖葉產量高,要求管理精細。施肥、灌水、化學鋤草及防治病蟲害等是玉米高產栽培管理中的關鍵技術措施。要獲得高產優質的玉米,播前每畝施 2000—3000kg優質廄肥作為基肥。播種時施4—5kg/畝硫酸按,15—20kg/畝過磷酸鈣, 2一3kg/畝氯化樹作種肥在拔節、孕穗、抽雄、開花灌漿期追施氮肥。全生育期施氮素10一20kg/畝。N:P:K為1:0.5一0.8:0.8。玉米喜半乾旱氣候,但對水分十分敏感。開花期一株玉米每天耗水約2kg,每畝每天耗水3—4m3 ,全生育期耗水 250—350m3 。不同生育用玉米對水分的需要不同。抽雄前10天至抽雄後10天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稱為“需水臨界期”。這個時期要進行灌溉。玉米一生中一般要澆水3—4次,依不同地區,具體情況而異。灌水方法,我國目前多為溝灌、畦灌,最近發展利用噴灌、滴灌,後兩種方法,既節約用水,又灌溉均勻。玉米不耐 澇,在地下水位高及南方雨量大的地區,要注意排水或採取壟作、合田的栽培方式防止澇害。病蟲害防治玉米病蟲害有30多種,經常發生葉斑病、絲黑穗病、黑粉病、玉米黑條矮縮病、青枯病、小斑病、大斑病、圓斑病、燈蛾、病毒病、莖腐病、鏽病、炭疽病、霉斑病、矮花葉病、普通花葉病等病害及粘蟲、玉米螟、螻蛄、地老虎、蠐螬等蟲害。應注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合理輪作及藥劑防治等措施及時防治病蟲害青枯病,通過選用抗病品種和加強管理預防之。一、玉米大斑病症狀:玉米大斑病主要為害玉米葉片,嚴重時也為害葉鞘和苞葉,先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病,後向上擴展。病斑長梭形,灰褐色或黃褐色,長5-10厘米,寬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嚴重時葉片枯焦。天氣潮濕時,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層。此外,有一種發生在抗病品種上的病斑,沿葉脈擴展,為褐色壞死條紋,一般擴展緩慢。夏玉米一般較春玉米發病重。發病規律:病原菌在田間殘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兩種形態),為第二年發病的初侵染源。發病適溫20-28℃。條件適宜時,病菌繁殖迅速,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此病流行程度除與玉米品種感病有關外,主要由環境條件(雨水、濕度)決定。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良種;(2)合理密植,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3)發病初期用50%可濕性多菌靈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或用8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每畝用藥液50~75公斤,隔7~10天噴藥一次,共防治2~3次。二、玉米小斑病症狀:自苗期到後期都可發生。自下部葉片開始,出現褐色半透明水漬狀小斑,逐漸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時最多。病斑擴大後呈黃褐色紡錘形或橢圓形,邊緣常有赤褐色暈紋。後期嚴重時,葉片枯死。在潮濕時病斑上產生黑色絨毛狀物。發病規律:病原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株殘體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絲髮育適溫為28-30℃,孢子萌發適溫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區病害流行的關鍵時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氣溫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連茬種植,土壤肥力差,播種過遲等易於發病。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 抗病雜交品種有鄭單 2號、商單 4號、丹玉 6號等;自交系有吉 63、遼1311、自330等。(2)實行輪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連作,秋後深耕土壤,深埋病殘體,消滅菌源。在玉米播種前及早處理完秸稈。(3)加強栽培管理 早播早管,增施有機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強中耕、排水等田間管理,以增強植株抗病力。(4)藥劑防治 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90%代森錳鋅800倍液,每畝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噴1次,共防2-3次。三、玉米圓斑病1.症狀:玉米圓斑病為害果穗。苞葉、葉片和葉鞘。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達穗軸。病部變黑凹陷,使果穗變形彎曲。子粒變黑、乾批。葉片上病斑散生,初為水浸狀,淡綠色或淡黃色小斑點,以後擴大圓形或卵圓形,有同心輪紋,病斑中部淡褐色,邊緣褐色。苞葉上病斑初為褐色斑點,後擴大為圓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輪紋,表面密生黑色霉層。發病規律:由於穗部發病較重,所以帶菌種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種子不能發芽而在土中腐爛,有時引起幼茵發病或枯死。遺落在田間或秸稈垛上殘留的病株殘體以及果穗子粒上潛存的菌絲體均可安全越冬,成為第二年田間發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第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抱子傳播到玉米植株上,萌發侵入。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3.防治辦法:(1)加強檢疫 應特別注意不從病區調種,並選用抗病品種。我國發病嚴重的主要是吉63自交系。(2)藥劑防治 可在玉米吐絲盛期進行,重點噴灑果穗。每畝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克兌水50-75公斤噴霧,一般連噴2次,間隔7-10天。四、玉米紋枯病症狀:主要為害玉米葉鞘、果斑為圓形或不規則形,淡褐色,水浸狀,病、健部界線模糊,病斑 連片癒合成較大型雲紋狀斑塊,中部為淡土黃色或枯草白色,邊緣褐色。濕度大時發病部位可見到茂 盛的菌絲體,後結成白色小絨球,逐漸變成褐色的菌核。有時在莖基部數節出現明顯的雲紋狀病斑。病株莖稈鬆軟,組織解體。發病規律: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侵染玉米,先在玉米莖基部葉鞘上發病,逐漸向上和四周發展,一般在玉米拔節期開始發病,抽雄期病情發展快,吐絲灌漿期受害重。玉米連茬種植,發病重;高水肥、密度大,田間濕度大、通風透光不良,發病重。7-8月份降水次數多,降水量大,易誘發病害。防治辦法:(1)種植抗病品種 葉片大小適中並向上傾斜生長的品種,田間通風透光好,發病輕。(2)加強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排灌,降低田間濕度,提高抗病力。在發病初期,剝除玉米植株下部的部分有病葉鞘,可減輕發病。(3)藥劑防治 在發病初期,每畝用5%井岡黴素100-150毫升,或20%粉劑25克,或農抗120水劑150-200毫升,加水50-60千克莖葉噴霧。五、玉米黑粉病症狀:黑粉病為局部侵染病害。在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玉米的氣生根、莖、葉、葉鞘、雌(雄)穗均可受害。病組織腫大成瘤。病瘤表面有白色、淡紅色,以後逐漸變為灰白色至褐色的薄膜,最後外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通常葉片和葉鞘上的瘤較小,直徑僅l-2厘米或更小,一般不產生黑粉。莖節上和穗上病瘤較大,直徑可達15厘米。一株玉米可產生多個病瘤。雄穗受害部位多長出囊狀或角狀小瘤,雌穗受害部位多在上半部,僅個別小花受侵產生病瘤,其它仍能結實;全穗受害可成為1個大病瘤。發病規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殘體上越冬,春季條件適宜時,萌發產生擔孢子,隨氣流傳播,陸續引起苗期和成株期發病。孢子萌發適溫26—30℃。玉米植株密度過大,偏施氮肥,組織傷口處有利於病菌人侵。菌源多、降水多、濕度大,發病較重。防治辦法:(1)種植抗病品種 因地制宜地選用當地抗病雜交種。(2)消滅侵染菌源 玉米收穫後,秸稈不要在地頭堆放,作堆肥時需經腐熟,並及時消除田間內的病殘體,以減少越冬菌源。(3)改進栽培措施 實行輪作倒茬,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防治玉米螟,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此外,在病瘤成熟破裂前及時摘除銷毀,減少田間傳播為害。六、玉米絲黑穗病症狀:玉米絲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後表現症狀。發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發病較晚的常果穗受害。病果穗較健穗短,頂端尖,不抽花絲,整個果穗變成病癭,後期苞葉張開,內部黑粉散落後,殘留絲狀的寄主維管束組織,似亂髮狀。雄林早期受害,整個花序變為厚垣孢子團。發病規律:玉米絲黑穗病一年侵染1次,無再侵染。以厚垣孢子在土壤、糞肥和種子上越冬。厚垣抱子在土壤中遇到適宜條件萌發產生菌絲,由玉米幼芽入侵,最後進人雄花和果穗,產生大量厚垣孢子。玉米播種後至五葉期,土壤溫度濕度是否適宜,一是影響病菌入侵的主要因素。防治辦法:
(1)選用品種 選用抗病自交系,種植抗病雜交種。
(2)拔除病株 發現病株,及早拔除,要做到早拔、徹底拔,並帶出田外深埋。
(3)農業措施 重病區實行3年以上輪作,施用淨肥,秸稈肥要充分堆漚發酵。深翻土壤,加強水肥管理,增強玉米的抗病性。
(4)藥劑拌種 選用15%粉銹寧或羥銹寧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托布津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3%-0.5%拌種。七、玉米莖腐病症狀:為全株表現症狀的病害,玉米乳熟至臘熟期為顯症高峰期。一般由下部葉片向上逐漸擴展,呈現青枯狀。有的病株在雨後出現急性症狀,全株急驟青枯。病株莖基部變軟,內部空松,遇風易倒折。剖莖檢查,髓部空松,根、莖基部可見到紅色病症。發病規律:玉米莖腐病田間以病株殘體、病田土壤和種子帶茵為初侵染源。越冬病菌在玉米播種後至抽雄吐絲期陸續由根系侵人,在植株體內蔓延擴展。玉米灌漿至成熟期的氣候條件,特別是雨量與發病關係密切。高溫、高濕有利於發病。防治辦法:(1)加強栽培管理 選用抗病自交系,合理施肥、合理密植等,以增強玉米的抗病性。(2)實行輪作 深翻土地,清除病株殘體,秸稈充分發酵後再施用等,以減少土壤茵源。八、玉米乾腐病症狀:玉米生長期均可被害,以生長後期被害較重。為害莖稈和果穗。莖稈基部和果穗處的莖稈生褐色、黑褐色、紫紅色大病斑,嚴重時莖稈從病部折斷。病果穗穗軸變松,易折斷,病穗下部子粒變褐色無光澤,粒間常有白色菌絲體,病穗與苞葉粘連,不易剝開。發病規律:玉米乾腐病以菌絲及分生抱子器在病株殘體和種子上越冬,玉米生長季節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高溫多雨有利於病原菌的浸染和發病。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播種後降水多、土壤濕度大,溫度低,幼苗長勢弱,容易發病。防治辦法:(1)農業措施 選育選用抗病品種。實行2-3年輪作,秋季深翻士壤,清除田間病殘組織,減少侵染來源。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播種,增施有機肥等,培育壯苗,提高抗病力。(2)藥劑防治 播種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4小時。浸種後用清水沖洗即可播種。抽穗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1000倍液噴霧。重點噴果穗及下部莖葉,隔7天再噴1次。九、玉米螟為玉米最重要害蟲,在3-9月間播種的玉米被害較嚴重。成蟲在深夜活動,將卵塊產於株高約20公分以上的玉米葉片背面,孵化的幼蟲危害玉米各部位,最後在為害部化蛹。防治方法,可於株高20公分開始釋放赤眼卵寄生蜂,每公頃施放蜂片200片,以抑制玉米螟卵粒孵化。另外分別於玉米輪生初期,輪生中期,雄花抽初前4-5天,雌花吐絲後3-4天,施用蘇雲金桿菌(16000iu/mg)粒劑於心葉。每公頃用量5公斤。預防防治率可達70-80﹪。十、玉米蚜蟲為玉米生育後期的主要害蟲,尤其氣候乾燥時為害嚴重。蚜蟲群集心葉或苞葉、雄花及雌花梗吸汁為害,使植株生育不良,同時傳播真菌、細菌、病毒病。發生時噴施4.5﹪苦楝油2500倍液或用70%吡蟲靈3000倍防治之。預估防治率可達70-80﹪。
1、選用抗病親本(制種)或品種建議科研單位、制種企業選用對穗腐病具有優良抗性的親本及組合,建立無病制種基地,培育健康種子。同時縣市種子公司、農技中心在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中,應把對該病的抗性列為鑑選重點,對抗性差的品種不予引種;莊浪縣應在推廣抗病品種的基礎上,積極引進高產、抗病的新品種。2、地膜覆蓋,適期早播採用地膜全覆蓋或半覆蓋、適期早播可使玉米提早成熟,降低感病品種的穗軸和籽粒含水量,能有效減輕收穫和貯存期的病菌感染。3、及時剝掉苞葉,防雨淋濕受潮玉米收穫期多秋雨,收穫後的果穗不要堆集過厚,應及早剝去苞葉,打結成串掛在通風向陽處晾曬,對不能打結成串的果穗應攤薄晾曬,並經常翻動,防止受熱而發病,如有降雨及時遮擋,防止雨淋。折斷病果穗霉爛頂端,防止穗腐病再新擴展在剝苞葉過程中,對發現有病的果穗,應在發病與健康交接部位折去霉爛的頂端,防止病害進一步擴展,增加損失。據試驗觀察:果穗受雨淋不剝苞葉堆積3d,果穗頂端霉爛長度由3cm擴展到7cm;剝掉苞葉如不清除病果穗頂端霉爛部分,在脫粒前期,穗腐病還會由5cm擴展到15cm;對果穗霉爛部分清除不徹底,脫粒前期,穗腐病還會擴展2-5cm;而清除徹底乾淨,穗腐病就不在發展。4、早脫粒,防霉變收穫後將病果穗挑檢出,儘早脫粒,並在日光下晾曬或在土坑上烘乾,以防籽粒進一步受病菌感染霉爛。處理玉米秸稈,壓低初侵染源。玉米秸稈、穗軸、根茬大量累積是鐮刀菌、玉米螟越冬的有利場所。所以,必須對玉米秸稈、穗軸、根茬及時採取餵(飼餵家畜)、氨化(氨化飼草)、粉(粉碎餵豬)、漚(漚制肥料或作為沼氣填充料)、燒(燒坑做飯)的辦法徹底處理,減輕病蟲初侵染源。5、種子精選包衣因玉米種子表面病菌存活時間1a以上 ,生產經營單位,在供種前要對種子進行精選,剔除秕小病籽,用20%福?克種衣劑包衣,每100kg種子用藥量444.4-800g,或用30%多?克?福種衣劑包衣,每100kg種子用藥量214-300g。6、化學藥劑防治在玉米喇叭口期,用直徑2mm左右水洗河沙5kg與20%氰戊菊酯8-10ml,50%多菌靈WP50g均勻攪拌製成的顆粒劑,每hm2用量60-75kg灌入玉米心葉正中心和組成心葉叢的4-5片葉間隙,避免在結露和卷葉時施藥,據試驗:灌心不僅對玉米螟防治效果達100%,而且對玉米穗腐病、粘蟲、蚜蟲防治效果達90%以上。同時在玉米收穫前15d左右用50%多菌靈WP1000倍液在果。
生育期不同分類早熟品種:春播80-100 天,積溫2000~2200℃;夏播70-85 天,積溫為1800~2100℃。早熟品種一般植株矮小,葉片數量少,為14-17 片。由於生育期的限制,產量潛力較小。中熟品種:春播100~120天,需積溫2300~2500℃;夏播85-95天,積溫2100~2200℃。晚熟品種:春播120-150 天,積溫2500~2800℃;夏播96 天以上,積溫2300℃以上。一般植株高大,葉片數多,多為21-25 片。由於生育期長,產量潛力較大。子粒形態與結構分類1.硬粒型:也稱燧石型。籽粒多為方圓形,頂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質,僅中心近胚部分為粉質,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澤、堅硬飽滿。粒色多為黃色,間或有由、紅、紫等色。籽粒品質好,是中國長期以來栽培較多的類型,主要作食糧用。2.馬齒形:又叫馬牙型。籽粒扁平呈長方形,由於粉質的頂部比兩側角質乾燥得快,所以頂部的中間下凹,形似馬齒,故名。籽粒表皮皺紋粗糙不透明,多為黃、白色,少數呈紫或紅色、食用品質較差。它是世界上及中國栽培最多的一種類型,適宜製造澱粉和酒精或作飼料。3.半馬齒型:也叫中間型。它是由硬粒型和馬齒型玉米雜交而來。籽粒頂端凹陷較馬齒型淺,有的不凹陷僅呈白色斑點狀。頂部的粉質胚乳較馬齒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質較馬齒型好,在中國栽培較多。各種玉米(9張)4.粉質型:又名軟質型。胚乳全部為粉質,籽粒乳白色,無光澤。只能作為製取澱粉的原料,在中國很少栽培。5.甜質型:亦稱甜玉米。胚乳多為角質,含糖分多,含澱粉較低,因成熟時水分蒸發使籽粒表面皺縮,呈半透明狀。多做蔬菜用,中國種植還不多。6.甜粉型:籽粒上半部為角質胚乳,下半部為粉質胚乳。中國很少栽培。7.蠟質型:又名糯質型。籽粒胚乳全部為角質但不透明而且蠟狀,胚乳幾乎全部由支鏈澱粉所組成。食性似糯米,粘柔適口。中國只有零星栽培。8.爆裂型:籽粒較小,米粒形或珍珠形,胚乳幾乎全部是角質,質地堅硬透明,種皮多為白色或紅色。尤其適宜加工爆米花等膨化食品。中國有零星栽培。9.有稃型:籽粒被較長的稃殼包裹,子粒堅硬,難脫粒,是一種原始類型,無栽培價值。顏色不同分類1.黃玉米:種皮為黃色,包括略帶紅色的黃玉米。美國標準中規定黃玉米中其他顏色玉米含量不超過5.0%。2.白玉米:種皮為白色,包括略帶淡黃色或粉紅色的玉米。美國標準中將淡黃色表述為淺稻草色,並規定白玉米中其他顏色玉米含量不超過2.0%。3.黑玉米:黑玉米是玉米的一種特殊類型,其籽粒角質層不同程度地沉澱黑色素,外觀烏黑髮亮。4.糯玉米:富含粘性的玉米。5.雜玉米:以上三類玉米中混有本類以外的玉米超過5.0%的玉米。中國國家標準中定義為混入本類以外玉米超過5.0%的玉米。美國標準中表述為顏色既不能滿足黃玉米的顏色要求,也不符合白玉米的顏色要求,並含有白頂黃玉米。品質不同分類1.常規玉米:最普通最普遍種植的玉米。甜玉米2.特用玉米:指的是除常規玉米以外的各種類型玉米。傳統的特用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發展起來的特用玉米有優質蛋白玉米(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鏈澱粉玉米等。由於特用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和更大的經濟價值,國外把它們稱之為“高值玉米”。3.甜玉米:通常分為普通甜玉米、加強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甜玉米對生產技術和採收期的要求比較嚴格,且貨架壽命短國內育成的各種甜玉米類型基本能夠滿足市場需求。4.糯玉米:它的生產技術比甜玉米簡單得多,與普通玉米相比幾乎沒有什麼特殊要求,採收期比較靈活,貨架壽命也比較長,不需要特殊的貯藏、加工條件。糯玉米除鮮食外,還是澱粉加工業的重要原料。中國的糯玉米育種和生產發展非常快。5.高油玉米:含油量較高,特別是其中亞油酸和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達到80%,玉米的圖片(20張)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軟化血管的作用。6.優質蛋白玉米(高賴氨酸玉米):產量不低於普通玉米,而全籽粒賴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0-100%,在中國的一些地區,已經實現了高產優質的結合。7.紫玉米:是一種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種,因顆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稱。紫玉米的品質雖優良特異,但棒小,粒少,畝產只有50公斤左右。8.其他:包括高澱粉專用玉米、青貯玉米、食用玉米雜交品種、有爭議的先玉335轉基因種子等。
食用價值口糧消費占玉米總消費的比重大約在5%左右,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比例有逐步降低的趨勢。在“玉米的故鄉”墨西哥,“國菜”玉米餅的年消耗量達到1200萬噸之多;在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玉米也被作為補充人體所必需的鐵、鎂等礦物質的來源為人們廣泛食用;在某些貧困國家和地區,玉米依然是人們廉價的果腹之物。玉米用作飼料、食物和工業原料,在許多地區作為主要食物,但營養價值低於其他穀物,蛋白質含量也低,並缺乏菸草酸,若以玉米為主要食物則易患糙皮病。玉米的谷蛋白質低,不適於製做麵包。在拉丁美洲,玉米廣泛用作不發酵的玉米餅。玉米雖然營養價值低於其他穀物,但是玉米裡面可以提出異麥芽低聚糖,異麥芽低聚糖是益生元里最優異的,益生元是益生菌的糧食,對人體的益生菌繁殖有著密切的關係,從而對腸道菌群達到平衡狀態,使得腸道健康。飼料消費【雞】:玉米是雞最重要的飼料原料,其營養價值值高,最適於肉用仔雞的肥育用,而且黃玉米對蛋黃、爪、皮膚等有良好的著色效果。在雞的配合飼料中,玉米的用量高達50%~70%。【豬】:玉米養豬的效果也很好,但要避免過量使用,以防熱能太高而使背膘厚度增加。由於玉米中缺少賴氨酸,所以任何體重的豬日糧中均應添加賴氨酸。【反芻動物】:玉米適口性好,能量高,可大量用於牛的混合精料中,但最好與其它體積大的糠麩類飼料並用,以防積食和引起膨脹。飼料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費渠道,約占消費總量的70%左右。該項消費可以看作是生活水平和人口數量隨時間變化的一個函式: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初期,恩格爾係數較高,人們對肉、蛋、禽、奶的強勁需求拉動了畜牧業和飼料業的大發展,導致飼用玉米需求大幅度增加,成為玉米增產的主要動力;在生活達到一定水平後,恩格爾係數下降,對肉、蛋、禽、奶等的需求將保持平穩,此時飼用玉米消費將僅與人口數量成正比。糧食庫存處於糧食安全的考慮,各國總要儲備一些糧食。世界玉米庫存量一般占消費量比重的20%左右。營養價值(nutritional value),是指食物中營養素及能量滿足人體需要的程度。1.可利用能量高。玉米的代謝能為14.06MJ/kg,高者可達15.06MJ/kg,是谷實類飼料中最高的。這主要由於玉米中粗纖維很少,僅2%;而無氮浸出物高達72%,且消化率可達90%;另一方面,玉米的粗脂肪含量高,在3.5%至4.5%之間。據研究測定,每100克玉米含熱量106千卡,纖維素2.9克,蛋白質4.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2.8克,另含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等。玉米中含有的粗纖維,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玉米中還含有大量鎂,鎂可加強腸壁蠕動,促進機體廢物的排泄。玉米上述的成份與功能,對於減肥非常有利。玉米成熟時的花穗玉米須,有利尿作用,也對減肥有利。玉米可煮湯代茶飲,也可粉碎後製作成玉米粉、玉米糕餅等。膨化後的玉米花體積很大,食後可消除肥胖人的飢餓感,但食後含熱量很低,也是減肥的代用品之一。2.亞油酸含量較高。玉米的亞油酸含量達到2%,是谷實類飼料中含量最高者。如果玉米在日糧中的配比達50%以上,僅玉米即可滿足豬、雞對亞油酸的需要量(1%)。現代研究證實,玉米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3.蛋白質:含量偏低,且品質欠佳。玉米的蛋白質含量約為8.6%左右,且胺基酸不平衡,賴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不足。4.礦物質:約80%存在於胚部,鈣含量很少,約0.02%;磷約含0.25%,但其中約有63%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單胃動物的利用率很低。其它礦物元素的含量也較低。5.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中維生素E較多,約為20mg/kg,可促進人體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黃玉米中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維生素D和K幾乎沒有。水溶性維生素中含硫胺素較多,核黃素和煙酸的含量較少,且煙酸是以結合型存在。6.葉黃素:黃玉米中所含葉黃素平均為22mg/kg,這是黃玉米的特點之一,它對蛋黃、脛、爪等部位著色有重要意義。玉米中還含有一種長壽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復青春,延緩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鎂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使惡性腫瘤得不到氧分子的供應而受到抑制。鎂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另一方面能促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這對防癌也有重要意義。其含有的谷氨酸有一定健腦功能。德國營養保健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研究還顯示,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胺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此外,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為在貯存過程中,玉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會快速下降。7.含有7種“抗衰劑”負責這項研究的德國著名營養學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當今被證實的最有效的50多種營養保健物質中,玉米含有7種———鈣、谷胱甘肽、維生素、鎂、硒、維生素E和脂肪酸。經測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製品中所含的鈣差不多。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如果每天攝入1克鈣,6周后血壓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蘿蔔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研究人員指出,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玉米中的維生素B6、煙酸等成分,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胃病、腸炎、腸癌等。玉米富含維生素C、異麥芽低聚糖等,有長壽、美容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營養物質有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能起到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產生作用。玉米有調中開胃及降血脂、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功效。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壓與他們主要食用玉米有關。工業價值工業原料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澱粉,可得到化學成份最佳,成本最低的產品,附加值超過玉米原值幾十倍,廣泛用於造紙、食品、紡織、醫藥等行業。以玉米澱粉為原料生產的酒精是一種綠色的“清潔燃料",有可能在21世紀取代傳統燃料而被廣泛使用。玉米也是工業酒精和燒酒的主要原料。籽粒加工方式有多種︰濕磨法是將籽粒在稀的亞硫酸溶液中浸泡40~60小時;乾磨法是用噴霧或蒸汽使籽粒短期濡濕;發酵法是將澱粉轉化為糖,又加酵母使糖轉變為酒精。 植株的其它部分用途也相當廣泛:玉米稈用於造紙和制牆板;苞葉可作填充材料和草藝編織;玉米穗軸可作燃料,也用來制工業溶劑,莖葉除用作牲畜飼料外,還是沼氣池很好的原料。藥用價值玉米須含脂肪油2.5%、揮髮油0.12%,樹膠樣物質3.8%、樹脂2.7%、苦味糖甙1.15%、皂甙3.18%、生物鹼0.05%。還含隱黃素、維生素C、泛酸,肌醇,維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蘋果酸、枸椽酸,酒石酸,草酸等。此外,還含大量硝酸鉀,a-生育醌。利尿作用:玉米須水煎劑5g/kg、10g/kg灌胃,能明顯增加清醒家兔給藥後第1、2小時的尿量,且高劑量組作用強,作用比呋塞米弱但持久。水提取物1,5mg/kg靜脈注射,4min後家兔出現第1次利尿作用,13~15min後出現較強的第2次利尿作用。降壓作用:玉米須水浸液、乙醇水浸液、乙醇浸液和煎劑,靜注於麻醉犬、貓和兔都有降壓作用。以其煎劑給麻醉犬靜注(0.05~0.2g/kg)或灌目(2g/kg),使血壓分別降低30%-73%和53%,歷時2~5h和5~10h恢復。玉米須沸水透析液(1.37~22mg/kg)給正常麻醉犬靜注時,產生劑量依賴性降壓作用,15min起效,維持80min,同時伴明顯心率降低。利膽作用:玉米須有顯著增加膽汁分泌和促進膽汁排泄的作用,能使膽汁內有機物和渣質減少,粘稠度、比重和膽紅素含量降低。人口服玉米須製劑後15—30min出現膽囊反射性收縮,膽汁擇出增加。降血糖作用:玉米須的發酵製劑對家兔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水煎劑7,5g/kg、15g/kg、30g/kg灌胃,連續7d,對四氧嘧啶所致的小鼠糖尿病有顯著的治療作用,對葡萄糖、腎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防止便秘,防止動脈硬化:玉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不但可以刺激胃腸蠕動,防止便秘,還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加速腸內毒素的排出。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美膚護膚功效:玉米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等,對保護神經傳導和胃腸功能,預防腳氣病、心肌炎、維護皮膚健美有效。降糖功效:玉米須有一定的利膽、利尿、降血糖的作用,民間多用以利尿和清熱解毒。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徵患者,可用乾燥玉米須50~60克,加10倍的水,文火煎開,每天分3次口服,對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十分有益,只是作用遲緩,以經常飲用為宜。預防腫瘤功效:玉米含有賴氨酸、微量元素硒,有預防腫瘤的作用。玉米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煙酸等,對保護神經傳導和胃腸功能,預防腳氣病、心肌炎是有效的。再生產價值玉米深加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比如可以提煉生物酒精,用玉米做酒精解決能源問題。再如:玉米胚芽粕、酒精胚芽粕飼料、玉米皮噴漿、玉米皮、玉米蛋白粉、麩皮等。採用高科技生物工程技術,對玉米進行澱粉糖深加工,提煉出玉米的營養物質-----高能寡糖。異麥芽低聚糖是高能寡糖里最優異的品種,它是澱粉糖的深加工產品,加工工藝是在高溫高壓下通過脫色、離子交換、濃縮而成的。一是提供人體所需養料;二是幫助人體內有益菌快速繁殖,增強抵抗力。尤其對腸道菌群健康有幫助。玉米不僅是人們的口糧和“飼料之王”,也是重要工業原料,可加工成的工業產品達3000多種。玉米加工業的特點是加工空間大、產業鏈長、產品極為豐富,包括澱粉、澱粉糖、變性澱粉、酒精、酶製劑、調味品、藥用、化工等八大系列,但主要是澱粉及酒精,其它產品多是這兩個產品更深層次的加工品或生產的副產品,這些深層次的加工品或副產品其價值相當高即具有較高的附加值,隨之便可帶來高利潤。
玉米營養餐是一種主食材料,是營養價值最高的一類,煮熟或蒸熟的玉米營養更易吸收。1、排骨玉米湯原料:排骨、玉米、水、鹽、柴魚味素、香油。做法:將排骨洗淨後用熱水氽燙去血水,再撈起洗淨瀝乾備用。玉米洗淨切段備用;將所有材料及調味料一起放入內鍋,加熱煮沸後改中火煮約5~8分鐘,加蓋後熄火,放入燜燒鍋中,燜約2小時即可打開盛起食用。2、培根烤玉米原料:玉米棒、培根、黃油、鹽、芥末。做法:玉米棒去皮、去絲,切成段,用鹽水煮20分鐘,瀝乾水分;在玉米棒上均勻塗抹一層芥末,然後裹上兩片培根,放在抹上黃油的燒烤盤或烤箱的托盤裡;將燒烤盤放在炭火上烤15~20分鐘即可。3、奶香玉米餅原料:雞蛋黃、麵粉、新鮮玉米、奶油、適量的水、鹽或糖(吃鹹的加鹽,甜的加糖)。做法:所有材料混在一起,拌均勻成糊狀就可以了。可以用平底鍋煎或烤箱烤,如果是用烤箱,盤子要鋪錫紙或塗層牛油。(如果玉米的水不夠,加適量的水開成糊狀。糊倒在烤盤裡,上面放些牛油粒。4、玉米豌豆原料:玉米、豌豆、精鹽、味素、花椒、水、植物油、蔥花做法:將玉米與豌豆按3∶1的比例混合,倒入能沒過它們一半的清水,加入少許精鹽、味素、幾粒花椒,小火慢煮即可。也可煮八成熟後,在炒鍋中加入少許植物油、蔥花爆香,放入已準備好的玉米和豌豆,加鹽、味素炒熟即可。5、玉米汁原料:糯米玉米、水做法:將糯米玉米洗淨,再放入打漿機中,加適量水(漫過玉米即可)。打好漿後,用紗布過濾,倒入鍋中,可加奶或適當糖混合,煮沸即可。冰藏口感更好。食物搭配【食物相宜】【玉米+草莓】玉米中含蛋白質,與富含維生素C的草莓同食,可防黑斑和雀斑。【玉米+松子】輔助治療脾肺氣虛、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玉米+洋蔥】生津止渴、降血壓、降血脂、抗衰老。宜忌人群宜食玉米對治療食欲不振、水腫、尿道感染、糖尿病、膽結石等症有一定的作用。脾胃氣虛、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症、脂肪肝、癌症、習慣性便秘、慢性腎炎水腫、維生素A缺乏症等疾病患者適宜食用。忌食霉壞變質的玉米有致癌作用,不宜食用;而且,患有乾燥綜合症、糖尿病、更年期綜合症且屬陰虛火旺之人不宜食用爆玉米花,否則易助火傷陰
粒藏法即脫粒玉米入倉貯藏。此法倉容利用率高,如倉庫密閉性能好,種子處在低溫乾燥的條件下,可以較長期貯藏而不影響生活力。粒藏法的要點是:降低種子水分乾燥貯藏:嚴控種子入庫水分,入庫後嚴防種子吸溫回潮,在一般倉庫條件下,種子含水量不能超過13%;低溫密閉:含水最降至安全標準以內的玉米種子,選擇冷天入倉或冷天通風降溫等辦法,降溫後堆面蓋席或麻袋,再覆蓋乾淨無蟲的大豆桿、麥糠、乾沙、棉毯等壓蓋密閉貯藏,可使種子長期地處於低溫狀態,減少蟲霉的危害;通風貯藏:北方地區由於冬季乾旱,雨水少,有的地方採用圍囤露天散裝貯藏,仍然利用通風降低種子水分,降水後再入倉貯藏。但必須要注意防止種子凍害。穗藏法一般相對濕度低於80%的地區以穗藏為宜,其優點是:(1)新收穫的玉米果穗,穗軸內的營養物質可以繼續運送到子粒內,使種子達到充分成熟,且可在穗上繼續進行後熟;(2)穗與穗間孔隙度大,便於空氣流通,堆內濕氣較易散發,高水分玉米有乾燥不及,經過一個冬季自然通氣,可將水分降至安全水分以內,至經二年春季即可脫粒,再進行密閉貯藏;(3)子粒在穗軸上著粒緊密,處有堅韌果皮,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除果穗兩端的小量子粒可發霉或被蟲蛀蝕外,中間部分種子生活力不受影響,所以生產上常採用這種部分種子作播種材料。採用此法時,可將玉米果穗莖葉編成辮,掛在通風避雨的地方,或將玉米圍繞樹幹掛成圓錐形,在錐頂部披草防雨,也可將支掉苞葉的玉米穗堆在由高粱桿編成的簡易入倉。簡易倉的底部要離開地面一定的距離,防止畜禽和老鼠的危害。
有一種說法:歐洲文明是小麥文明,亞洲是稻米文明,拉丁美洲則是玉米文明。而墨西哥及中美洲,正是玉米的發源地,據考古發現,早在1萬多年前,這裡就有了野生玉米,而印第安人種植玉米的歷史也已有3500年。考古學家已經在普埃布拉州特瓦坎谷地發現了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1540年之間玉米文化的遺蹟,表明古印第安人如何在狩獵活動日漸稀少的同時,逐漸開始採摘野果並過渡到人工種植玉米的過程。悠久的玉米文化歷史使墨西哥人對玉米的種植和加工技術的錘鍊達到了極致。在墨西哥,不僅有白色的玉米、黃色的玉米,還有深藍色的玉米、墨綠色的玉米、紫紅色的玉米,還有紅、藍、綠、白、黃間雜排列的五彩玉米。墨西哥人製作的玉米食品的種類已經豐富得數不勝數,並且還不斷有新的創造。玉米崇拜———墨西哥最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對墨西哥人來說,玉米絕不僅僅是食物,而是神物,是千百年歷史中印第安人宗教中崇拜的對象。古印第安神譜中,有好幾位玉米神,例如辛特奧特爾玉米神、西洛嫩女神、科麥科阿特爾玉米穗女神等,他們都象徵著幸福和運氣。墨西哥民間有許多關於玉米的神話和傳說,都將人類的起源與玉米的發現連在一起。納華印第安人的傳說認為,在遠古時代,以克特薩爾科阿特爾和特茲卡特里波卡為主的諸神在反覆爭鬥中創造了世界和人類,在第五個太陽普照大地的時候,人類才從吃樹木果實和植物發展到食用玉米。在瑪雅人的神話中,人的身體就是造物主用玉米做成的。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把土著人稱為“玉米人”,瓜地馬拉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阿斯圖里亞斯的長篇小說《玉米人》,寫的就是瑪雅人在現代社會的遭遇。墨西哥歷史,與玉米的進化同步前進。西班牙人入侵後,曾花費巨大財力在墨西哥推廣小麥種植,在土地和資金方面均提供優惠條件,但玉米占優勢地位的農作物種植格局在墨西哥卻始終未曾改變。古印第安人,甚至直到現在的一部分印第安人的生活,都是緊緊圍繞著玉米的種植與收穫來組織和安排的。印第安人部落和村社,都將玉米磨房設定在村鎮中心,因為家家戶戶都要磨麵,所以磨房就成了全村的社交場所。有時村民大會也在這裡舉行,從而又使它與“權力”聯繫在一起。瑪雅人的圓形太陽曆中,就是以太陽的位置和玉米的種植將一年劃分為9個節氣。人們辛苦一年後最愉快最歡慶也是最輕鬆的日子,是在第二個叫做“成熟”的節氣,相當於8月2日,這是玉米開始成熟的時候,也是人們開始享受嫩玉米的時節。印第安人在收穫玉米之後,要圍著大堆的玉米舉行宗教儀式和歡慶活動,如用羊羔、飲料祭祀玉米神等。這樣的歡慶活動要持續一個月,直到玉米全部收穫完畢。就是在農村其他節日中,玉米也是作為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被擺上祭壇供奉,有時人們還用五彩玉米粒組成宗教畫面或用來占卜。在現代墨西哥社會,由於玉米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全國要規劃出大面積的土地種植玉米,各地區再根據各自的氣候與土壤特點輔種其他作物,具體到農村基層,則完全按照玉米田面積的大小形成大小不等的村落。墨西哥的文明史幾乎是與玉米的進化和發展同步前進的,它深深滲入到墨西哥社會的組織形式、人的生活方式及思維方式之中。詩人、藝術家靈感的源泉。古印第安的詩人們寫過許多歌頌玉米的詩歌,其中一部分流傳至今。在墨西哥著名詩人、199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斯的詩歌中,也曾反覆出現玉米的意象,如《在石與花之間》中的詩句:“你克制、忍耐、生活/宛似鳥兒/從一把玉米炒麵到一壇玉米稀飯。”在《太陽石》中,他更是滿懷激情地唱道:“你的玉米裙在飄舞歌唱/你水晶的裙子、水的裙子……”。在造型藝術中出現的玉米及玉米神的形象更是自古就有,考古發掘又屢有新證。現代藝術家們的作品則推陳出新,在更高層次上賦予人們全新的感受。最典型的代表作之一當屬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醫學系大樓上的巨幅壁畫《生命、死亡與四要素》,作者為墨西哥著名壁畫家弗朗西斯科·埃朋斯。畫中的“四要素”指水、火、土、風,這是一幅隱喻印第安土著人生活的作品,而玉米就在這幅巨作的中心位置,我們好像能體會到玉米在水火土風的培植滋養下同生命與死亡緊密相關的生動含義。玉米文化在墨西哥得到有識之士的呵護和弘揚。2003年3月,由墨西哥城人民文化博物館協同全國土著人學會、查平戈大學等單位舉辦了以“沒有玉米,就沒有我們國家”為題的展覽會,這個展覽將歷時8個月。在展覽會的說明書上,有這樣的警句:“玉米是墨西哥文化的根基,是墨西哥的象徵,是我們無窮無盡的靈感的源泉。”“我們創造了玉米,玉米又造就了我們。我們永遠在相互的哺育中生活。我們就是玉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