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個人資料介紹_個人檔案(生日/星座/歌曲/專輯/MV作品)

妃的個人資料

妃詳細資訊(以下內容包含:妃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歌曲列表 MV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個人資料介紹)
妃生日:

一詞多解

1 會意。從女,己聲。本義:婚配,配偶。2 通“配”(pèi)。同本義 妃,匹也。――《說文》嘉耦曰妃。――《左傳·桓公二年》故黃帝作君臣上下之義,父子兄弟之禮,夫婦妃匹之合。――《商君書·畫策》3 又如:吉妃(美滿的婚配)。4 泛指妻子 以某妃配某氏。――《儀禮·少牢禮》。註:“某妃,某妻也。”嫘祖為黃帝正妃。――《史記》5 帝王的妾 宿有妃,嬙嬪御焉。――《左傳·哀公元年》6 又如:妃妾(皇帝的妾);妃嬪(帝王的妾侍。妃,位次於後;嬪,位又次於妃)。7 特指太子、王侯之妻 天子之妃曰後。――《禮記·曲禮》。註:“配也。”皇帝納皇后。…皇太子納妃。…親王納妃。――《新唐書》8 女神的尊稱 從南湘之二妃。――三國 魏·曹植《洛神賦》9 某一事物的對立面。因其既相反又相成,故稱 水,火妃也。――《左傳》10 古同“緋”,意為 淡紅色。


歷史溯源

上古時期,妃是用來稱呼君主之正室(如正妃),因當時後字的使用是用於稱呼君主而非君主的正室,詳細解釋請參看後。在後字用於稱呼君主正室後,妃的使用等級下降,不再如往前用以稱呼君主之正室;周朝設一後三妃六宮娘娘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秦漢時期將皇太子正室稱為妃,如太子妃,後世沿用。親王的正室亦稱妃,如唐廣平王妻崔氏稱崔妃。魏晉時期,魏明帝設淑妃,位次於皇后、夫人和貴嬪。晉武帝時,淑妃為九嬪之一。唐宋兩朝時,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等為正一品,位在皇后之下。唐玄宗時改為惠妃,麗妃,華妃。金朝:元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等為正一品且僅次於皇后。金宣宗貞祐年間改為:貴妃、真妃、淑妃、麗妃、柔妃等。明朝時,後宮位號分別不嚴密,以皇貴妃為眾妃之首並僅次於皇后,其餘宮妃以寓意吉祥或美德之字作為妃的徽號。清朝後宮,前期變化較大且有較大隨意性。關外努爾哈赤時期還沒有后妃制度。這時妻妾沒有名號。努爾哈赤的16個妻子都叫“福晉”(下面12帝后妃表中,其大福晉姑且依後來的制度稱為皇后,其他稱妃子)。皇太極時期,有了后妃之別,建立了五宮:中宮清寧宮、東宮關雎宮、西宮麟趾宮、次東宮衍慶宮、次西宮永福宮。入關後,后妃名稱多了起來。順治十五年(1658)決定採用禮官建議,乾清宮設夫人1名,淑儀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寧宮設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沒有定數。此外還有女官。然而這個制度並沒有真正執行。康熙後典制完善了。后妃設皇后1名,居中宮,皇貴妃1名,貴妃2名,妃4名,嬪6名,貴人、常在、答應,沒有定數,分居東西12宮。東宮有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宮有永壽宮、翊坤宮、啟祥宮、長春宮、鹹福宮。每宮都有宮女供役使。


歷代選妃制度

先秦帝王選妃先秦帝王的嬪妃,有不同的來源,有的是諸侯或是大臣的女兒,由他們的父親獻給帝王;有的是帝王們直接搶劫來的;還有的則是恩威並施,在以禮相求的同時加以武力威脅奪取的。 紂時西伯昌、九侯、鄂侯是紂任用輔助天子掌握軍政大權的三公。九侯將自己美麗的女兒送給了紂。九侯的女兒不喜淫亂,結果被紂殺掉。紂還將九侯剁成肉醬以示懲罰。也有的嬪妃是帝王以雙重手段才獲得的,像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的妹喜,她以歌舞聞名天下,桀想要得到她,一方面派說客前往提親;一方面又伐有施求妹喜。最後有施沒辦法,有施夫妻獨送妹喜艷妝出城。搶劫也是帝王獲得嬪妃的一個來源,特別是國家之間兵戎相見時,失敗一國的公主及一般少女很容易被對方虜獲,成為對方宮中的收藏物,有的得到帝王寵幸,便晉封為嬪妃。不過,大多數是淪為宮婢。漢代的選妃制度宮廷要選民間之“良家女”,是漢代的法律制度。笄,古“算”字。《漢儀注》:“八月初為笄賦,故曰笄人。”即每年的八月初,朝廷為向天下徵收捐稅、租賦,便開始結算賦稅。出人中核算賦稅之官,稱為“笄人”。朝廷向民間徵收美女,也屬於徵收賦稅,是每年都要進行的。每年八月是徵收“良家女”的時候,此時朝廷派中大夫、掖庭丞、相工三種官員,去洛陽周圍的鄉間,“閱視”年齡在13歲至20歲之間的“姿色端麗”、“合法相”的女子,載回後宮。在派下去徵收“良家女”的官員中,“相工”之官,應多加注意。相工,必須是閹人,即宦官。凡是被看中的,就將其用車運到後宮,後宮再進一步篩選,方能決定能否陪伴皇帝。東漢皇帝劉志要娶梁瑩(哥哥梁翼是劉志的大將軍)為後,那時梁瑩僅僅15歲。劉志即派遣一宮廷女官名叫吳姁的去對梁瑩進行身體檢查。其框框條條之多、規格之嚴,毫不亞於當今的遴選太空航天員。這女官吳姁先檢查梁瑩的走姿,結果發現其舉止優美,婀娜多姿。吳姁接著摘下她的兩隻耳環,散開她的髮絲,查其有無脫落。繼而檢查其秘密部分,命其裸體,但見她皮膚滑膩,有如凝脂,冰清玉潔,如芙蓉出水,證明皮膚良好。再查其乳房隆起,發育良好趨於成熟,表面發育正常。肚臍優美,能容下半寸珍珠。之後,吳姁對她的腋窩與腳底都檢查了,結果令人滿意,梁瑩才成了劉志的皇后。皇后只有一個,享受的待遇當然是至高無上的。自漢武帝劉徹、漢元帝劉爽起,不再像其先輩劉邦、劉恆那么土裡土氣了,他們知道以女色取樂,並且越多越好。以後,漢後宮的宮妃數目成倍地增長,遠遠超過3000。從《漢書·外戚傳》中可以看出其稱謂之繁雜,等級之森嚴:“漢興,因秦之稱號,帝母稱皇太后,祖母稱太皇太后,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子、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焉。至武帝制婕妤、女聖娥、俗華、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儀之號,凡十四等雲,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漢成帝就曾封趙飛燕的妹妹合德為昭儀。婕妤視上卿,比列侯。漢成帝時最先封大司馬車騎將軍許嘉之女許氏為皇后,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當時尚為嬪妃的趙飛燕不一般,於是把她帶回宮中,封為婕妤,後廢許皇后立趙飛燕為皇后。女聖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俗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視千石,比中更。充依視千石,比左更。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視四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有秩斗食雲。”自此,歷朝君主都以此為模式,根據自己的好惡增減修訂。西晉武帝擇嬪妃西晉武帝司馬炎的年號是“泰始”,當時司馬炎剛剛建立起西晉政權。他登上帝位後,馬上著手“博選”後宮佳麗。273年,為了切實做到“博選”,他先下了一條命令:挑選卿以下文武官員的女兒到後宮,若有把女子藏起來的就處以“目無君主”的罪名,直至死罪。在他還沒有挑選完宮女之前,禁止老百姓結婚嫁娶,以便把所有適齡女人留著供他先行選擇。第二年,又下令良家女和下級軍官及小官吏的女兒5000多人,進宮供他挑選,駭人聽聞,朝野憤懣,幾乎導致人們揭竿而反。為了擇嬪妃,晉武帝還派宦者駕著車,帶著隨從馳經各個州郡,物色美女。宦官們選來良家女後,再由皇后親自挑選。這皇后便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楊皇后。這樣一來,晉武帝司馬炎的後宮頓時爆滿。史稱:“時,帝多內寵,平吳之後,復納魏元帝及吳末帝孫皓的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由於嬪妃多,每天不知擇誰侍寢才好,於是就發明了以羊拉御車,羊車在哪個妃子的門前停下,他就與哪個妃子飲酒作樂,並睡於該妃子之室。宮人為求寵幸,有的就取竹葉擦地,有的用鹽汁灑地……以使皇帝的羊車停下。明代的選妃制度明代挑選宮女皆奉欽命而行。洪武十四年(1381)皇帝下令從蘇、松、嘉、湖等地及浙、贛二省選民間13歲以上、19歲以下的女子以備後宮。明朝天啟元年(1621),熹宗將舉行大婚,先期選天下淑女年13至16者,有司聘以銀幣,其父母送之,以正月集京師,集者5000人。皇帝分遣內監挑選美女,每百人以齒序立,內監巡視之,說:某稍長,某稍短,某稍肥,某稍瘠,皆扶出,遣回1000人。明日,諸女分立如前,內監諦視耳、目、口、鼻、發、膚、領、肩、背,有一不合法者去之,遣回1000人。又使通籍、姓、年歲,聽其聲之稍雄、稍窳、稍濁、稍吃者去之,去者1000人。明日,內監各執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隨後,復使周行數十步,有點像現在的選美選模特一樣,目的在於以觀其豐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舉止稍輕躁者,遣回又1000人,留者僅1000人,皆召入宮,備宮人之選。分遣宮娥之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因此入選者僅300人。在宮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論耳評匯其人之剛柔愚智賢否,入選者只50人得封妃嬪。其餘的只能淪為宮婢或僕役。清代的選妃制度每3年由戶部主持選閱駐防八旗和外任旗員之女。吳振《養吉齋叢錄》卷二十五敘述了挑選八旗秀女的做法:舊制,挑選秀女,皇后及內廷主位之親姊妹皆免挑。凡八旗官員、兵丁、閒散之女子,皆備選。嘉慶十一年,命漢軍自筆帖式,驍騎校以上女子備選。十八年,命滿洲蒙古自護軍、領催以上備選。其拜唐阿(執事人)、馬甲(清代八旗驍騎營馬兵的別稱)以下女子不備選;挑選八旗秀女,事隸戶部。其年自十四至十六為合列。有應挑而以病未與者,下屆仍補挑。年已在十七以上,謂之逾歲,則列於本屆合例女子之後。每日選兩旗,以人數多寡勻配,不序旗分也。挑選之前一日,該旗參領、領催等先排車。如挑正黃、鑲黃兩旗,則正黃之滿、蒙、漢分三處,每一處按年歲冊,分先後排定。鑲黃之滿、蒙、漢亦分三處,每一處亦按年歲冊,分先後排定,然後車識行。首正黃之滿洲,而蒙古,而漢軍。繼以鑲黃之滿、蒙、漢。貫魚銜尾而進,車樹雙燈,各有標識。日夕發軔,夜分入後門,至神武門外。候門啟,以次下車而入。其車即由神武門夾道而出東華門。由崇文門大街至直北街市,還繞入後門而至神武門。計時已在次日巳午之間。選畢者,復以次登車而出各歸其家。雖千百輛車,而井然有序。素謂之排車。聞舊時車馬雜沓,先後凌亂,應選者爭路不得進,不特墜珥遺簪而已。自嘉慶間額駙丹巴多爾濟定此法,人皆稱便。又內務府三旗挑選,亦排車在地安門之沙灘地方。應選女子入神武門,至順貞門外恭候,有戶部司官在彼管理。至時,太監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當意者,留名牌,謂之留牌子。定期復看,復看而不要留者,謂之撂牌子。其牌子書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滿州人(蒙古、漢軍則書蒙古、漢軍),年若干歲。秀女入宮後,一般封答應。然後其中一些晉升為常在、妃、嬪、貴人。貴人以上得出自世代顯貴人家,貴人以下只須從拜唐阿子女中挑選。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孫。至於皇后,一般先由太后從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兒中挑選,由皇帝冊封。日後,皇帝不喜歡還可以撤換。順治帝就廢過順治八年(1651)八月冊封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清王朝把選擇后妃看成一大政治。清王朝選擇后妃,主要從滿族中挑選,其次是從蒙古貴族中挑選,目的是為了加強與蒙古貴族的聯繫。佟洵、侯久萱《清宮后妃》根據《清皇室四譜》編制的《清宮后妃表》,列出12帝后妃187名,除8名未標族名外,12名是女真族,136名是滿族,蒙古族21名,漢族9名,維吾爾族1名。雛形(順治以前)順治以前的後宮等級不健全,基本上沒有成規典制。努爾哈赤的中宮皇后在當時稱為大妃或大福晉,余者稱為小福晉。1636年,皇太極棄汗稱帝時,冊封后宮,有中宮皇后,又稱國君福晉,另外 ,加封了東宮大福晉、西宮大福晉和衍慶宮淑妃及永福宮莊妃,至於其他宮中女眷,則概稱側妃、庶妃或格格。順治一朝後宮中雖備位中宮,先後有過4位皇后,但典制與等級仍未脫離皇太極時期的制度,皇后以下即為妃子,雖然董鄂氏曾加恩封為皇貴妃,但並不能說明當時已建立了嚴格的后妃制度。比如孝東陵中就葬有4位福晉和17位格格,這種混亂不堪的後宮稱呼,帶有鮮明的關外色彩。肇啟(順治時期)順治親政後,對後宮進行了整飭。尤其是當年後宮受多爾袞擅權的影響,無論王公大臣到後宮妃嬪,都對皇權產生了弱化的影響,這是獨裁天子所不能容忍的。於是,順治帝首先提出了“自古平治天下,莫大乎孝,孝為五常百行之原”,把孝道作為建國立邦,教化黎民的根本。從一定意義上講“孝”就是對皇權之“忠”。順治帝曾親撰《御製孝經注》,更加露骨地提倡遵循儒家的倫理之孝,移孝作忠,要人人作忠臣的典範。而對於後宮,福臨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推出《內政輯要》一書,該書收集了中國歷代后妃的嘉言善行,共二十章,四十一則。順治帝細心作注,並要求徵引歷代賢后、賢妃事跡,為當朝者借鑑。順治十三年(1656年),再推出《內則衍義》,共十六卷,八綱,三十二子目,對歷代后妃善言嘉德進行了闡示,對后妃在孝、敬、教、禮、讓、慈、勤等諸多方面提出了要求,於內廷刊刻頒行,成為約束后妃的制度。成熟(康熙時期)康熙中葉,後宮制度井然,制度備位後宮,規定了後宮主位的稱謂,尊帝祖母為太皇太后,母為皇太后,同住慈寧宮,太妃、太嬪隨住;皇后居中宮,主內治;皇后以下設:皇貴妃1人,貴妃2 人,妃4人,嬪6人,分居東西六宮,嬪以下有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隨皇貴妃等分居12宮。冊封后妃制度。康熙一朝典制大備,冊封后妃活動頻頻舉行。關於皇后的冊封確立,有三種形式:a、皇帝舉行大婚,迎娶入宮,如玄燁之孝誠皇后。b、由皇貴妃、貴妃、妃等晉升而成為皇后,如玄燁之孝昭、孝懿等位皇后。c、追封皇后,老皇帝死去,新皇即位,尊其生母為聖母皇太后,隨即追封為先皇皇后,如雍正生母德妃,被上徽號為“仁壽皇太后”。冊封妃嬪之禮與冊封皇后之禮大同小異。完備(乾隆時期)典制大備的乾隆時期乾隆七年,弘曆命敬事房修訂內廷典制,遂成《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卷首是乾隆及以前諸帝關於內廷之“訓諭”,以下共分宮規18門,可規納為4個方面:末代貴妃a、規定後宮人員等級待遇,如名號、玉牒、冊寶、服色、宮分、鋪宮、遇喜7門。其中宮分最為詳盡,對皇后等位的宮中享用進行了明確的劃定。b、規定後宮禮儀、宴儀、典故、進春、謝恩等5門,如宮中主位生日的稱謂,就有萬壽、聖壽、千秋、壽辰、生日等多種稱謂,要看等級而定,不可稱錯。c、規定後宮各項管理制度,如安設、歲修、錢糧等。d、規定對宮中太監和宮女的管理制度。如品級、待遇、職責、賞罰等。嘉慶以後,清廷呈現明顯的衰敗之象,對宮中規定雖然屢有增益,但總的說是恪守成憲,無甚創舉。衰敗(同治時期)清代皇帝娶進后妃,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從當初的大婚,到每3年一度的選秀女活動,幾乎是個程式化的宮中活動,不會改變,鹹豐以前的帝王都是如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皇帝的後宮中不時增加些新面孔,也才使得皇帝更加覺得有新鮮感,從而達到滿足皇帝情慾和衍生子嗣的雙重目的。1861年,鹹豐帝去世以後,25歲的慈安太后和27歲的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權柄多操縱在慈禧太后手中,而作為宮廷后妃制度的衰敗跡象,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太后包辦了後宮的一切,皇帝管不了自己的后妃,一切均由太后作主。主要表現為:抬旗規矩清宮后妃的抬旗,是由下五旗抬入上三旗,這是一種重要的榮譽,不是特別得寵的后妃不會有此殊榮,因而對后妃來說很重要。清代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為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下五旗為:正紅旗、鑲白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上三旗歸屬皇帝直轄,地位尊貴,與下五旗有著明顯的區別。雖在旗籍上有上下之分,但選女入宮卻不分上下,一律選擇,同時驗看。所以,被選中的女子身份會很不一樣,有高有低。從現有檔案分析,清帝后妃中的旗籍會有一個變化的過程,主要是身份最高的皇后,由下五旗旗籍抬入上三旗。


文化

唐代品級前期:唐高宗武德、唐太宗貞觀時期:一品:妃(四人,分別為貴妃、淑妃、賢妃、德妃)二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三品:婕妤(9人)四品:美人(9人)五品:才人(9人)(在唐代,皇后不屬於官職,所以無品級,連同婕妤、美人共稱為二十七世婦)六品:寶林(27人)七品:御女(27人)八品:采女(27人)(與寶林、御女曰八十一御妻)唐高宗時:裁撤後宮人數,更易內官名稱一品:贊妃、德妃(代四妃)二品:宣儀(4人,代九嬪)三品:承閨(5人,代美人)四品:承旨(5人,代才人)五品:衛仙(6人,代寶林)六品:供奉(8人,代御女)七品:侍櫛(20人,代采女)八品:侍巾(30人,統稱“內官”)。唐玄宗時:根據法象之意改四妃為三妃一品:惠妃、麗妃、華妃(但仍封楊玉環為貴妃均為正一品)二品:芳儀(六人)三品:美人(四人)四品:才人(七人)五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其餘各司各典的女官為六品至九品宋朝品級各個宋帝在位的時候略有差異。一品:四妃(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或宸妃)各一人)二品:九嬪(貴儀、貴容、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各1人,或者 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1人)三品:婕妤(無定數)四品:美人(無定數)五品:才人(無定數)遼朝品級元妃、貴妃、德妃、文妃昭容、昭儀、淑儀、和儀、麗儀、順儀、芳儀等皇后外,惟見妃子之稱,無其他等級。金朝品級貴妃 真妃 淑妃 麗妃 柔妃婕妤 麗人 才人順儀 淑華 淑儀尚宮夫人,尚宮左夫人、尚宮右夫人、宮正夫人、寶華夫人、尚儀夫人、尚服夫人、尚寢夫人、欽聖夫人、資明夫人尚儀御侍、尚服御侍、尚寢御侍、尚正御侍、寶符宸侍、奉恩令人、奉光令人、奉徽令人、奉美令人司正御侍、寶符御侍、司儀御侍、司符御侍,司寢御侍、司飾御侍、司設御侍、司衣御侍、司膳御侍、司藥御侍、仙韶使、光訓良侍、明訓良侍、遵訓良侍、從訓良侍典儀御侍、典膳御侍、典寢御侍、典飾御侍、典設御侍、典衣御侍、典藥御侍、仙韶副使、承和良侍、承惠良侍、承宜良侍掌儀御侍、掌服御侍、掌寢御侍、掌飾御侍、掌設御侍、掌衣御侍、掌膳御侍、掌藥御侍、仙韶掌音、祗肅良侍、祗敬良侍、祗願良侍元朝品級后妃封號惟皇后、妃二等,再沒有別的名號明朝品級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皇后一下皆為妃位,後代皇帝多有改動,也設立了一些等級,皇貴妃位份在明憲宗皇帝事情確立。明世宗嘉靖皇帝效仿古制設立後宮等級
  皇貴妃、貴妃
  賢妃、淑妃、莊妃、敬妃、惠妃、順妃、康妃、寧妃
  九嬪(德嬪、賢嬪、莊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
  婕妤、昭儀、美人、才人、貴人、選侍、 淑女清代品級皇后(1人) 【位同帝尊,不設品級】一品:皇貴妃(1人)二品:貴妃(2人)三品:妃(4人)四品:嬪(6人)五品:貴人(無定數)六品:常在(無定數)七品:答應(無定數)註:皇后不是官職,官女子是可以服侍皇帝的奴婢。冠服按《大清會典》中記載:妃朝冠,冬熏貂,夏青絨頂,二層,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鳳,飾東珠各九,上銜貓睛石,周綴金鳳五,飾東珠各七,翟尾珍珠一百八十八;妃吉服冠頂用碧亞妃金約,鏤金雲十一,間以青金石,後垂珍珠一百九十七妃耳飾,用三等珍珠妃朝褂三種,皆與皇后同,領後垂絛用金黃色妃龍褂,繡金龍八團,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襟行龍四,下幅八寶立水,袖端行龍各二妃朝袍三種,制皆於皇后同,妃用金黃色妃龍袍,繡金龍九,如皇后龍袍制,妃用金黃色妃領約,飾東珠七,垂絛末綴珊瑚各二妃朝珠三盤,蜜珀一,珊瑚二,穿吉服用一盤妃采帨(shui),袖雲芝瑞草,垂絛皆為金黃色妃朝裙,與皇后同


歷代妃子

漢朝漢高祖戚夫人
  漢高祖薄姬漢高祖趙姬漢高祖管夫人漢高祖石美人漢惠帝周采女漢文帝慎夫人漢武帝尹姬漢景帝王夫人(後封為皇后,王娡)漢景帝栗姬漢景帝程姬漢景帝唐姬漢景帝王夫人王兒姁漢景帝賈夫人漢武帝衛夫人(後封為皇后,衛子夫)漢武帝李夫人(追封皇后,孝武皇后)漢武帝王夫人漢武帝趙婕妤(追封太后,鉤弋夫人)漢武帝尹夫人漢武帝李姬漢昭帝妃嬪周陽氏漢宣帝許婕妤許平君(後封為皇后)漢宣帝華婕妤漢宣帝張婕妤漢宣帝衛婕妤漢宣帝戎婕妤漢宣帝公孫婕妤漢元帝傅昭儀(後追封皇后,孝元傅皇后)漢元帝馮昭儀漢元帝衛婕妤漢元帝司馬良娣(漢元帝沒當皇帝時的妾)漢元帝王婕妤王政君(後封為皇后)漢成帝趙昭儀趙合德漢成帝班婕妤漢成帝趙婕妤趙飛燕(後封為皇后)漢成帝衛婕妤李平漢成帝馬婕妤漢成帝許美人漢哀帝董昭儀漢光武帝陰貴人陰麗華(後封為皇后)漢光武帝許美人漢明帝馬貴人(後封為皇后)漢明帝賈貴人漢明帝陰貴人漢明帝秦貴人漢明帝閻貴人漢章帝竇貴人漢章帝梁貴人(追封皇后)漢章帝宋貴人(追封皇后)
  漢章帝梁大貴人漢章帝申貴人漢和帝周貴人漢和帝馮貴人漢安帝閻貴人(後封為皇后,最後被廢)漢安帝宮人李氏(追封皇后)漢順帝梁貴人(後封為皇后)漢順帝虞美人漢順帝竇貴人漢順帝梁貴人漢順帝付貴人漢恆帝鄧采女鄧猛女(後封為皇后,最後被廢)漢恆帝竇貴人竇妙(後封為皇后)漢恆帝郭貴人漢恆帝田貴人漢恆帝馮貴人漢靈帝何貴人(後封為皇后)漢靈帝王美人(追封皇后)漢獻帝曹夫人曹節(後封為皇后)漢獻帝曹夫人曹憲漢獻帝曹夫人曹華漢獻帝董夫人漢獻帝宋夫人三國時期吳大帝步夫人(追封皇后)吳大帝王夫人(後追封大懿皇后)吳大帝王夫人(後追封敬懷皇后)吳末帝王美人吳末帝張美人蜀漢後主張貴人(後封為皇后)
  蜀漢後主王貴人蜀漢後主李昭儀魏文帝甄夫人(追封皇后,文昭甄皇后)魏文帝李貴人魏文帝陰貴人魏文帝柴貴人魏文帝潘淑媛魏明帝平原王妃虞氏(原配,被廢)魏明帝毛貴嬪(封為皇后,被廢)魏明帝郭夫人(後封為皇后)魏明帝張才人魏明帝何才人魏少帝王貴人(後封為皇后,被廢)魏少帝張美人南北朝南齊高祖張淑妃南齊高祖羅太妃南齊高祖任太妃南齊高祖何太妃南齊世祖張淑妃南齊高宗管淑妃南梁簡文帝范淑妃北齊後主淑妃馮小憐


妃歷年演唱過的歌曲

  • 2009-06-10歌曲:(強推)一首能讓人遐想很多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