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畏(1900—1960),中國工農紅軍在土地革命時期時期的顯要將領。國內許多權威歷史媒體對他做了這樣的記載:1900年,何畏出生於廣東省海南樂會縣玉堂村(今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朝烈村委會玉堂村,又名後塘村),祖母是越南人,因而他具有越南血統。原名何世富,又名何敬賢。童年時隨父親何良炳到馬來西亞,就讀於中華學校。早期參加馬來西亞共產黨並擔任馬共的領導人以及英(國)荷(蘭)兩族中區委員,後被英政府逮捕,驅逐出境回國。回國後就讀廈門大學,在校期間,何畏曾與郭沫若等共同發起創辦了同人雜誌,之後又發起成立創造社,並在《創造季刊》、《創造月報》等刊物上發表小說、戲劇……(《評中共文藝代表作》,丁森著,香港新出版社)。1925年參加省港大罷工,很快就成為了這次罷工浪潮的風雲人物。1926年,何畏考進了黃埔軍校,成為第五期步科第一學生隊一員。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供職。之後,參加了著名的廣州起義,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9年被中共廣東省委派往廣西從事兵運。同年12月參加了由鄧小平、張雲逸等領導的廣西百色起義,歷任紅七軍連長、營長,紅軍贛南西河獨立營營長,上猶縣紅色獨立營營長。1932年10月隨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入川,參加創建川陝直至豫鄂皖革命根據地,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十二師副師長、師長,與任其他師師長的王宏坤、倪志亮、王樹聲以及師政治委員李先念一起成為紅四方面軍(下轄4個師,約15000人)的主要軍事骨幹。1933年6月,紅4方面軍軍事會議作出了將師擴編為軍的決議,將紅4方面軍下轄之第12師連同巴中地區的地方武裝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9軍,何畏任軍長,政委詹才芳,副軍長許世友。之後,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鬥爭,西征轉戰,川陝革命根據地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參與組織或組織領導了許多重大戰役。其時,率部進入川西的理縣,並在那裡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北伐軍政治部合影,後排右一為何畏1935年5月下旬,為接應渡過金沙江的中央紅軍北上,何畏臨危受命,任懋功支隊司令員兼政委,親率25師、27師各一部,何畏紅9軍下屬的25師和27師在夾金山下的達維鎮迎接到了翻越夾金山的中央紅軍,實現了紅軍兩支主力軍團勝利會師。這次歷史性會師,史稱“懋功會師”。長征途中,何畏兼任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政治委員,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工農紅軍大學、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紅軍大學政治委員。到達延安後,任抗日軍政大學副校長。從一名熱血歸僑青年成長成為紅軍的顯要將領,何畏經歷了血與火的礪煉,經受了生與死的嚴峻考驗。他,信念堅定,足智多謀,善於用兵,打了不少硬仗惡仗,為紅四方面軍贏得戰爭的勝利以及革命根據地的生存和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發揮了重要影響和作用,做出了積極貢獻。在紅四方面軍將領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被稱之為軍中“小諸葛”。他,作戰勇猛,靠前指揮,且率先垂範,屢立戰功,曾榮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革軍委頒發的一等紅星獎章。何畏回到老家瓊海後照的相片(50年代)對於何畏這段塵封了近七十年鮮為人知的人生經歷,瓊海籍詩人李興川用詩的語言做了生動概括。詩這樣寫道:史頁聖封功勝過,忠魂無悔舞長戈。入番始涌維新血,歸國高吟救世歌。百色沙場寒敵膽,懋功戰役揭賊窩。緬懷軍座千秋志,一片丹心照岳河。何畏軍中之所以享有“小諸葛”之稱,還在於他能夠臨危受命,排除艱難險阻,堅決執行黨的決定,出色地完成黨和組織交給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1935年5月,紅一方面軍渡過金沙江,進入四川,準備和紅四方面軍會師。這是關係到紅一、紅四兩個方面軍前途命運的一項重大任務。紅四方面軍黨代表張國燾、總指揮徐向前首先想到擔當此重任的人選便是紅30軍政治委員李先念、紅9軍軍長何畏。遂即任命何畏為懋功支隊司令兼政委,率第25師、第27師各一部,西進懋功地區,橫掃這一帶敵人,策應紅一方面軍的軍事行動。對此,曾長期擔任張國燾警排長何福聖在其自傳《帶刀侍衛》中做了這樣描述:1935年5月下旬,為接應渡過金沙江的中央紅軍北上,紅9軍軍長何畏率25師、27師各一部,沿岷江流域星夜兼程,攻占懋功,前鋒推進至懋功東南的達維鎮。6月12日,迎接部隊和中央紅軍在夾金山下的一座小橋上勝利會師。紅軍長徵到達延安後,1938年因黨內路線鬥爭怕受其害,加上身上帶傷,為治療養病帶著腿傷而離開延安回到廣州,在安老所過著穩居生活。關於何畏離開延安後的去向,有資料記載說何畏已被槍決,有的說他已跳河身亡,有的說他回到廣東瓊海老家務農等等,何畏最終結局如何?成了不解之謎(據考證,何畏於1960年病故於家鄉海南,享年60歲)。革命經歷1929年被中共廣東省委派到廣西從事兵運工作。1929年12月參加廣西百色起義,歷任紅七軍連長、營長。1930年—1931年戰鬥負傷,到上海治療養病。1931年3月西河紅色警衛營任營長。1931年10月—1932年2月上猶縣紅色獨立營長。1932年10月—1933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十二師副師長。1934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1935年4月—1935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軍長。1935年7月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政治委員。1935年8月監察委員會候補委員。1935年10月—1936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政治委員。1936年4月—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紅軍大學政治委員。生平考證據史載,參加舉世聞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海南籍高級將領共有七人。他們分別是開國大將張雲逸、上將周士第、中將莊田以及謝飛、雲廣英、符確堅和林青等同志。其實,這段史載給自己留下了讓先人和後人都為之扼腕嘆息的遺憾:因為它疏漏甚至忘卻了當時地位與影響僅次於張雲逸的紅四方面軍第九軍軍長何畏。何畏,原名何世富,又名何敬賢。祖籍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朝烈村委會玉堂村(又名後塘村)人(原屬廣東省樂會縣人),出生於1900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童年時隨父親何良炳去馬來亞,就讀於中華學校。早期參加馬來亞共產黨並擔任馬共的領導人,曾擔任過英(國)荷(蘭)兩族中區委員(馬來亞當時系英國、荷蘭殖民地),後被英政府逮捕,被驅逐出境回國。回國後曾就讀廈門大學和黃埔軍校。畢業後,一直在外參加革命工作。曾參加過省港大罷工、廣西百色起義。由於何畏被驅逐出境,其原配夫人曾國彩沒有生活依靠,只好帶著長子何達梧回海南博鰲後塘村老家。何畏回國後一直音信全無,時至1946年,曾國彩接到丈夫何畏自廣州寄回家鄉的信,說他在廣東省救濟院安老所(地址為:廣州市珠光路),並已娶羅明新女士為妾,生有一男一女(兒子何達桐現居住加拿大,女兒何湯月明現居住香港,同何家一直都有來往)。1955年,何畏因與小妾羅明新發生婚姻糾紛,毅然回到闊別幾十年的老家,同原配夫人曾國彩和兒子何達梧一起生活。在回老家當年,村里大多數人不認識他,連兒媳婦都問他:“伯爹你從哪裡來,你要找誰?”何畏只說了一句:“我是阿公,達梧去哪了?”當時,正好何達梧去了三亞。在老家數年,他一直緘默寡言,從不透露在外幾十年參加革命工作及其生活經歷的絲毫情況。其幾年間,僅在家乾一些輕活以及為村里夜校當業餘輔導老師。在我們採訪村里那些曾經同他相處過的老人說,何畏中等身體,五官端正,體格健壯,腳有傷疾(戰傷),走路一拐一拐的。他知書識禮、知識面寬,精通醫術,能說善道,出口成章,毛筆書法流利,是個非常有文化知識的人,且精音樂,見歌會唱。村里請他當義務教師,協助掃盲工作,曾教孫子及村民唱《東方紅》、《國際歌》等歌曲。他會說國話,並從教拼音開始,教村裡的青年們學講國語,他經常對村裡的年輕人說:“一定要學國語,要不以後賺不到吃的。”他吃苦耐勞,曾經跟村裡的人做過木工、泥水工,社裡安排他乾什麼重活,他也從不推卸,唯命是從,勞動紀律很好,老老實實地乾,從不怨言。他有一嗜好,身不離書,工作之餘,就拿起書來看,甚至連上廁所都看書,《水滸傳》、《三國演義》非常嫻熟,講得津津樂道。他平時緘默寡言,從不談論政治,不流露其身世和經歷。由於身體壯實,吃量頗大,在村里艱苦生活幾年。兒媳鍾家蓉說:糧食緊張時期,他曾經教村里人摘“革命菜”充飢,直至1960年糧食緊張時期因病餓交困、缺醫少藥之時,何畏在老家壽終正寢,長眠辭世,享年60歲。出殯那天,村裡的人都來參加送葬,那些老人至今仍記憶猶新。何畏在臨終前對妻子曾國彩說過,他的同事都在北京,都是當大官的,並拿出一把銅片壓印“校長蔣中正贈”的寶劍和一枚紀念勳章交給兒子何達梧收藏。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何達梧怕紅衛兵抄家受株連,一天夜裡,偷偷地把寶劍及勳章扔到老家門前的萬泉河裡,至今回想起來,何達梧老人懊恨不已。何畏的原配夫人曾國彩,娘家在朝陽維禮村,她年輕時參加紅色娘子軍,是與紅色娘子軍連連長馮增敏第一批去參加娘子軍的紅軍戰士,參加過多次戰鬥並負過傷。何達梧先生回憶,小時候,由於家裡沒有人,他的童年幾乎都在外祖母家度過,母親參加革命工作,他只好依靠外婆扶養長大成人。解放後的1950年至1951年間,曾國彩擔任樂會縣博鰲鄉第一屆婦聯主任,後因丈夫何畏的歷史不明問題受株連,被免職回家務農,於2003年病逝,享年100周歲。何畏的小妾羅明新於50年代初帶著女兒何湯月明、兒子何達桐移居香港。1983年羅明新經多方打聽,得知丈夫何畏已於1960年在家去世的訊息,獨自一人幾經周折從香港一直探路回到後塘村,併到何畏墓前燒香叩拜。之後,曾多次帶著女兒何湯月明回鄉祭拜父親,羅明新於2002年在香港病逝,何湯月明一直與何達梧一家聯繫來往,且對何達梧一家在經濟上給予很大的支持與幫助。羅明新千里問路尋夫的訊息,引起瓊海新聞界的注意,曾在《瓊海市報》上作過報導,受到廣大讀者嘖嘖稱讚。
何畏系黃埔軍校畢業,曾參加過省港大罷工、廣西百色起義,參加過廣西越南邊境的游擊戰爭,曾與越南革命黨人一起在越南與法國軍隊作戰,先後十一次負傷。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擔任過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九軍軍長、紅軍大學政治委員(劉伯承任校長)、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是張國燾的親信將領。何畏何去何從?成了不解之謎。至於何畏的籍貫考證問題,黨史資料上沒有明確,是因為當時他參加革命而埋名隱姓,不願意把具體家庭地址暴露,以免連累家庭,所以在史料上記載有兩地址:一個是廣西龍州人,一個是廣東人。經瓊海市黨史辦原主任陳錦愛同志去函詢證廣西龍州縣黨史研究室,回覆:“陳錦愛主任:貴單位關於要求協助考證何畏祖籍問題的來函已悉,經調查回答如下:何畏是1929年10月,隨李明瑞所率的廣西警備第五大隊(相當一個步兵團)到龍州的。1930年2月1日龍州起義時,何畏任第一縱隊一個連的連長;1930年底離開龍州,此後去向不明。經考證,其確實不是龍州縣人。此復,龍州縣黨史研究室2006年6月29日。”後經同廣東省黨史有關部門及有關史料以及幾位將軍的回憶錄,證實何畏是廣東人。事實證明,何畏祖籍系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朝村委會玉堂村(後塘村)。寫到這裡,筆者回憶起一件十分湊巧的事:1988年12月中旬,本人赴新加坡探親,行前,單位司機李傳生交來一封信,要求我在新加坡幫助尋找他從未見面的舅父(文昌籍人),原名叫王士丁。我按其地址發信尋找。第二天已有七十餘歲王士丁老人親自來到我住處並問我,怎么還用我王士丁這個名字,他悄悄地說,這是我年輕時參加馬共時的名字,是列入通緝檔案的黑名單。並說:“在馬共時我是你們樂會縣一個叫何畏司令員的警衛員,後來他不知去向,我潛到新加坡當了海員……”可見何畏早期已是馬共的領導人物。根據何畏的兒子何達梧先生回憶說,其父母親都是早期加入共產黨的黨員,曾為革命負過傷、流過血,後來由於各種原因脫離了革命隊伍,但他們一生從不背叛黨和人民。由於父母參加革命,家庭曾遭受過不少曲折和磨難。最悲慘的遭遇是1938年日寇侵瓊時期,日本鬼子在村里召開民眾大會,說其父母都是共產黨員,將他和母親關押起來審問毆打,幸好村裡的保長鍾運深出面擔保,才把他和母親救了出來。還有在1948年,莫壯剛(國民黨官員)帶兵連夜搜他的家,捉不到他的母親,便捉他到外面審問,問他母親是否參加共產黨活動,昨夜有共產黨在你家做飯吃嗎?我說不知道,便受到國民黨兵的凌辱謾罵。解放後,特別是文化革命期間,父親何畏雖屍骨已寒,但由於他長期背井離鄉在外參加革命工作,同家庭少聯繫的緣故被懷疑,因而家庭同樣受到不公正的冷遇,受人歧視,一家人一直抬不起頭。說及這些事,何達梧老先生記憶猶新,悽然淚下。在張國燾手下殺了多少自己人啊,就是何畏。看“張國燾這一生(上,下)”
長征途中,懋功會師後,1935年8月7日,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派人請到總書記張聞天,試圖說服他接受張國燾的主張,要他拿出總書記的權威來,讓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揮師南下。紅9軍軍長、獨臂將軍何畏尤為暴烈,他拍著桌子吼道:“你像個什麼總書記,我看你簡直像個漢獻帝。曹操手中的傀儡!”“毛兒蓋兵諫”足見何畏性格的剛烈無羈。1935年8月4日至6日,中央政治局在沙窩召開會議(史稱“毛兒蓋會議”)。會上,不少與會者希望張國燾能儘快接受並執行中央的北上方針。但是,毛澤東、周恩來等人費盡口舌,也未能使堅持北上和要求南下的意見統一起來。在一、四方面軍聯席會議上,各執己見的雙方甚至發生了爭執。爭吵中,何畏突然掏出手槍指向毛澤東、周恩來。坐在右邊的徐向前見勢不妙一把握住何畏的手臂,奮力向上舉起,“噠噠噠……”槍聲震落了天花板上的積塵,整個屋子瀰漫在火藥味之中。散會後,幾個警衛跑進會議室,只見牆上到天花板上不規則地散布著十個黑洞洞的彈孔。百度百科“毛兒蓋會議”中記錄,毛兒蓋會議與會者中並沒有張國燾、周恩來、何畏。其中寫出“朱德和張國燾因在前方指揮左路軍攻阿壩,未能參加會議。周恩來因重病也未到會。”故這一段真偽有待詳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