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揮:揮公,張姓始祖——張揮像號天祿,五帝之一的少昊帝青陽之五子。少昊帝既玄囂,為黃帝之長子,號“青陽”,姬姓,名摯,後繼位為天子,修太昊之法,後人稱為少昊氏。乃華夏共祖之一,在漢族神話中被尊為西方上帝。揮公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因發明弓箭,對當時的社會發展貢獻很大,所以黃帝封揮為弓正,職掌弓矢製造。也稱弓長(掌管弓箭的官職)。後又取弓長之意,賜姓揮公姓張於濮陽,封地清河。張揮公仙逝葬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因此說中華張姓始祖為揮公。
1. 張姓的來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1999年中國在昆明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博園內立了《源於河南的姓氏》碑。其中,第三位便是“張姓源於濮陽”。根據中國科學院提供的資料,彙編的《河南·大姓的故鄉》地圖顯示: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100個大姓中,有73個源於河南。其中張姓、姚姓源於濮陽。根據1、 史實依據。2、文物遺址。3、族譜記載。4 依據當代研究成果.。2.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又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這一支由少昊帝直接傳下來的張姓,因揮住在尹城國的青陽,亦即清陽,清陽在清河以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縣東),是為河北張氏。3. 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其中,以遷居韓國的張氏影響較大,歷代都有入朝為官的。韓國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後南遷宜陽(今河南宜陽縣韓城),又遷陽翟(今河南禹州),最後遷至鄭 (今河南新鄭)。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後遷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最 後又遷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市)。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4.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世居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後成為 大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眾一些少數民族分支改姓張姓。
飽含海內外張氏族人殷切期盼的華夏張氏祖庭坐落於於河北省清河縣城西,占地面積近300畝,是張氏文化生態華夏張氏祖庭園整體規劃的核心區域,由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世界張氏總會先期出資1500萬元,之後發動全球張氏族人捐資並在清河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總計投資近4000萬元,於2008年8月正式動工興建,在工期緊、任務重、難度大的情況下,歷時9個月於2009年5月基本竣工,包括門闕、揮公華夏張氏祖庭堂、張氏紀功柱陣、揮公墓、甬道、牌坊等。其風格獨特,仿照四、五千年以前黃帝時期的祭祀建築形式,以黃河流域原始社會的酋長金字塔狀建築為原型,以上古“明堂”(效仿天圓地方,四周環水、四面沒牆的宮殿)為意象,以“亞”字型布局為基礎,配以獨特的牌坊,高11.8米的漢白玉揮公雕像、祭祀廣場、門闕、望樓等,達到了古樸、宏大、莊嚴、神聖的歷史場景感和紀念性效果,使現代與遠古形成一種跨越時空的交融,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氏族紀念聖地。2009年5月28日、10月26日、2010年5月28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張氏後裔,先後在華夏張氏祖庭成功舉辦了世界張氏總會第四屆懇親大會、華夏張氏祖庭重陽節祭祖大典、庚寅年中華張氏祭祖節等活動。每年的公曆5月28日都會在祖庭舉行祭祀活動儀式。
姓氏不只是私人的事,也不只是家庭的事,姓氏是一種文化,它關係到對歷史文化的傳承——近日獲悉,世界張氏懇親會決定於2009年在河北省清河縣舉辦第四屆張氏懇親大會。這一盛事在清河舉辦,標誌著清河作為張姓的發源地已得到世界張氏同族的一致認可,也標誌著清河張氏文化的發展已步入了嶄新的階段。張姓子孫從清河之水播遷神州大地,走向世界各國,而他們與祖先血脈相連,帶著異地創出的輝煌業績,踏上祖源地“尋根問祖”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始,清河縣委、縣政府站在清河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和弘揚中華傳統歷史文化的戰略位置,高度重視張氏文化的研究挖掘,大力開展對內對外交流,並結出了豐碩成果。張姓祖居在清河,清河之水不知養育了多少代張氏子孫,他們秉承先祖血脈,扮演著推動歷史、社會前進的角色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在華夏大地流傳了已近5000年。上古時代,軒轅部落與蚩尤部落爭戰,八戰不勝,節節敗退。黃帝之長子少昊帝的第五子揮,夜觀天象,發現流星飛渡弧矢星,頓生靈感,於是製造了弓矢獻給黃帝,並輔佐黃帝發起殊死決戰,利用弓矢遠射近攻,逼使蚩尤逃遁人海而誅之,從而平定天下。黃帝奠定君臨天下的地位後,對揮公大加封賞,並賜姓為張,世居清陽,即今天的清河縣。歷代古籍對張氏起源清河有明確記載。明嘉靖年間修訂的《張氏統宗世譜》記載:“揮,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國清陽,後改清河郡”。沿用至今的清河縣何以得此地名“清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戰國時介於齊趙兩國之間。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清河源起河南北部,流經今日河北威縣以下開始稱清河。”隋代以後,古老的清河因黃河無數次改道而被湮沒,雖河流不復存在,但因這條河流而得名的清河縣這一名稱卻沿用至今。所以,張氏譜書提姓郡望時,多是講清河郡,譜書的版心,也往往標有“清河堂”字樣,以示不忘先祖之地。歷史文化的核心是歷史人物,在人類的發展史上,黃帝25位子嗣中得姓氏者14人,但惟獨張氏歷史淵源構成了迥異於其它姓氏的人文品位。張氏家族典型名人燦若星漢。張揮發明弓矢,不但奠定了當時軍事上的強盛基礎,同時也成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其價值超越國界,傳及世界。揮之十一世孫張單,在任“火正”之職時,發明了“造灶”,使人類生活有了用“灶”烹飪食物的飛躍,張單也成了至今人們供奉的“灶君公”。大禹治水,世人盡知。大禹之父鯀所築的防洪大堤——鯀堤,至今仍以2米高10餘米寬數里之長橫臥在清河與威縣交界之處。鯀被殺後,禹繼承父志繼續冶水,他起用張揮之十二世孫張天傑為“水正”之官。張天傑吸取鯀的冶水教訓,採取開渠排水疏通河道,先導入溝而匯成江河,再引流入‘海,終於有了今日的江淮河漢,成全了夏禹冶水的全功。張氏族人自黃帝至禹帝540年間,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生活上均有促進社會進步的偉大建樹。繼而自商到周,張氏連續28世,文有宰相,武有將軍。自秦統一之後,歷朝輔冶天下的忠臣勇將以及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更是繁若星辰:如幫助劉邦完成滅秦興漢大業的張良,研製出“候風地動儀”的張衡,“醫聖”張仲景,繪出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的張擇端等等。揮公的世孫們,成了推動歷史、社會進步的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張姓子孫從清河之水播遷神州大地,走向世界各國,而他們與祖先血脈相連,帶著異地創出的輝煌業績,踏上祖源地“尋根問祖”張姓源遠兮清河流長始祖揮公兮英武非常清河之濱兮滋潤成長主祀弧星兮衛國安邦用於戰事兮拓土開疆揮公功德兮萬古流芳這是新加坡張氏總會會長、亞美集團董事長張允伏帶領尋根問祖團於2006年9月17日上午,在清河縣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前宣讀的祭文。走出去的揮公子孫們前來清河“尋根問祖”,從1996年就開始了。他們有的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更多的則來自海外。然而,他們又是從何時走出清河之水播遷海內外的呢?張姓是一個極富開拓與進取精神的家族,先秦時期他們就從清河開始向各諸侯國遷徙;秦漢時代的兵禍天災造成的流民大潮,又推動了張姓先民遷徙的腳步;而戰後統一局面的形成,人丁興旺的張姓家族,更需追尋新的生活空間。具體說來,張姓的遷徙有三次大的浪潮:第一次始於西漢末年王莽當政建立新朝之時。此次遷徙,台灣屏東縣《清河百忍族譜》記載:張氏祖脈在清河,後因生子眾多遷入徐州,逐漸南下,一祖過揚子江,分住下塔衢州(在今浙江)、托州(在今江西)、福州、韶州、贛帥1等處;一祖遷入湖州(在今浙江);一祖人演州(在今越南)。第二次是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公元4世紀初,永嘉暴亂之後,西晉政權滅亡。張氏先民活動的中心,處於戰亂之中,為求生存,他們再一次背井離鄉南遷至建業(今南京),之後又遷襄樊。第三次遷徙潮起於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此次遷徙,使張氏族人向巴蜀、兩淮、嶺南流徙。至此,揮公子孫已遍布全國。日後,張氏子孫或因戰亂,或因生活所迫,進一步外遷,歷經數千年,遍布東南亞和五大洲的各個國家。近五千年的繁衍,使張姓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最重要成員之一,唐代列為“國柱”之姓,至20世紀80年代,張姓人口逾億,其中國外張姓達2000萬之多。張姓族人走出清河之水,不忘祖根地,因為他們深知自己的肉體、心靈的根系在清河。“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是為“尋根”;“草木祖根,山祖崑崙,江河祖海”,是為“問祖”。“尋根問祖”不在祈福於祖先而在於表明自己與祖先血脈相連,難怪揮公147世孫、現居台灣、86歲高齡的張桂元先生在完成《張氏統宗世譜溯源》一書時,蔣緯國為該書題寫了“光宗耀祖,薪火相傳,傳承先業,華夏一家”的題詞,後任的國民黨主席連戰也為此書再次題字:“世澤綿長”。揮公的子孫們沒有忘記張姓祖源之地。遷徙國內外的揮公子孫們,從清河之水走出之後,大都創出了自己的輝煌業績,並信心滿懷地要對祖源地貢獻自己的力量。新加坡張氏總會會長張允優在中國已投資40個億建起了近40家企業。他來到祖源地之後,看到這片熱土環境好、政策寬、人氣旺,又有享譽國內外的羊絨加工、汽摩配件、硬質合金、耐火材料等產業,可謂商機無限,便積極聯誼並與伊力橡塑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同時還向縣領導表示,願在祖源地開發千畝張氏創業園,給海外張氏子孫返回桑梓之地、再創輝煌業績提供舞台。世界張氏總會秘書長張文彪來清河尋根問祖時,提出了自己的熱切希望:由海外張氏宗親會贊助,在清河建一所培養內地和國外兩用人才的外語高等學校。近年來,清河張氏宗親聯誼會會長張一海先生不斷帶領宗親團外出加強“血脈”間的聯誼,先後奔赴深圳、廣州、山西、河南“省親”,數次飛往新、馬、泰與海外的張氏後裔聯誼,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張氏子孫熟知了清河:他們為祖源地發生的歷史性巨變而驕傲;更為祖源地成為“中國羊絨之都”、“中國紡織名城”而自豪;他們更加關注、熱愛祖源地這片熱土,並不斷的為祖源地的繁榮貢獻著他們的一切力量。揮公子孫們推動歷史前進的發明刨造,是人類重要史詩之一。弘場張氏文化是對古人的紀念,更能啟迪後人的傳承人類的文明繁榮與和諧自黃帝而始,而助黃帝創造這一昇平盛世的揮公則當居首功。也就是從此時開始,揮公的後代子孫們秉承先人的血脈,拼搏不斷,創新不斷,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張氏文化:弓矢、衣冠、宮室、舟車、貨幣、耕稼、醫藥、狩獵、養蠶、抽絲、銅器、竹器、陶器。作為張氏發源地的清河縣,為了挖掘歷史資源,弘揚張氏文化,用了很大氣力。縣委書記路洪昌說:“弘揚張氏歷史文化,不僅有利於增進海內外聯誼,豐富祖國文化;而且有利於擴大清河與海內外工商界的交流合作,有利於把清河置於更廣闊的空間,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對歷史文化高站位的詮釋,使他們把張氏文化的挖掘研究放在了一個較高的位置。1998年8月18日,清河張氏研究會正式成立,從此,清河的一批有識之士,開始了不遺餘力、嘔心瀝血的艱辛探索。擬定研究課題,提出分組名單,研究會成員馬不停蹄,只爭朝夕,踏上漫漫征途。河北、河南、江蘇、湖南等九省市圖書館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無論是杏花春雨江南,還是雪花飛舞的塞北,都留下了他們埋首古籍、苦心孤詣的身影。深入地發掘研究使他們先後編撰了《張氏歷史文化研究》、《張氏世系及其分遷》等著作。為了進一步擴大清河張氏文化研究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清河張氏研究會面向四海招賢納才,邀請王大良、張海瀛、梁勇、張森霖等海內外知名的姓氏研究專家及海內外張氏宗親代表為研究會顧問,並編輯出版《清河張氏研究》期刊。艱難的探索研究,使他們求證了一個個事實,否認了一個個對歷史的歪曲。比如,有些地方為了擴大區域的影響,不顧史實,捕風捉影說是張姓發源地。為了澄清謬誤,他們翻閱了大量的史料,終於澄清所謂的河南、山西張姓祖源地之說,只是張姓的分支宗祖。例如,張氏發源山西太原之說,其史實依據是:揮公之孫駘公在顓項帝時為“水正”,徙居山西太原,歿後被封為山川之神,世享其祀。徙遷外地生根的揮公之孫們,只能是分支宗祖,其所在地斷然不能說成是張姓發源地。辛勤耕耘換來豐厚回報,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繼問世,清河作為張姓發源地在大量的史據面前,成為不可辯駁的事實。清河縣在深入研究張氏文化的同時,還針對國內外尋根祭祖的張氏族人絡繹不絕的情況,開始籌劃重建代表張氏文化的標誌性建築。據考證,漢代時,清河張氏祠堂尚存,但幾經滄桑,漢文化層早巳湮埋於地表10米之下。根據“立廟清河之南”的大致方位,清河縣決定在城西15華里處的清河森林公園內復建祠堂。2002年6月,清河張氏研究會專門研究祠堂修復工作,並由邢台建築設計院設計。9月,該設計院拿出了立面效果圖,清河張氏研究會向全球張姓宗親組織發出了“中華清河堂”設計徵求意見稿,並將祠堂名稱、祠堂位置、祠堂設計、投入預算等逐一作了說明。徵求意見稿一出,在全球張氏族人中產生了強烈反響,他們對祖源地的標誌性建築高度負責,各種建議如雪片飛至。世界張氏總會副會長張森霖先生專門致函清河張氏研究會,對祠堂的復建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清河張氏研究會在充分徵求海內外宗親代表意見的基礎上,對原設計進行了大的改動,重新交由設計院設計,與此同時,各項建設活動也隨即展開。2004年3月,在張揮墓周圍種植了20畝的松柏林,並修復揮公墓。海內外張氏族人也對興建宗祠表達了高度的熱情,紛紛解囊相助。敦親睦族百代事,傳統文化放異彩。強有力的文化建設將助推清河再創新輝煌!海內外的張氏宗親也紛紛表示,在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在發展祖源地經濟方面,一定不遺餘力地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國家、為民族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