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二人轉皇后【筱蘭芝】二人轉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所以其表演台詞中帶有一些鄉村特色、俗色酸、但二人轉內容並不以俗色酸為主、二人轉的戲詞中有很多都是和“評劇”“東北大鼓”“蓮花落”是相通的。這種現象一直到1980年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成立,其前身是吉林省吉劇團二隊。經過吉林民間藝術團的修改之後有很多唱段成為了二人轉的知名唱段。例如《豬八戒拱地》《回杯記》《馬前潑水》《西廂觀畫》《罵鴨》《梁祝下山》《包公斷太后》《水漫藍橋》《二大媽探病》《孫悟空三調芭蕉扇》《醉青天》等等。在改編出大批傳統劇目的同時,吉林省民間藝術團也培養出了眾多的二人轉表演藝術家,丑角演員有韓子平、秦志平、董連海、徐振武、尹偉民等等,旦角演員有鄭淑雲、董偉、李曉霞、關長榮、閆淑平、楊宏偉、孫曉麗、等等。二人轉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偽滿洲國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東日報》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館,邇來未識由某鄉邀來演二人轉者,一起數人,即鄉間蹦蹦,美其名曰‘蓮花落’,每日裝扮各種角色,表演唱曲……”1953年4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會上,東北代表團的二人轉節目正式參加演出,從而二人轉這個名字首次得到全國文藝界的承認。
二人轉第一次出國是在1951年。受國際形勢和國家外交戰略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後的國際性演出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著名二人轉舞蹈家馬力在老藝人艾小辮、李文清指導下編排了二人轉扇子舞《撲蝴蝶》,1951年赴北京中南海演出,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同志的讚揚,同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中獲得金質獎章。1953年3月,黑龍江省文工團演員李泰、胡景岐參加東北赴朝慰問團,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演出了二人轉《三隻雞》,反響強烈。隨著1954年6月中國和英國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兩國文化交流也逐步增加。1954年7月,東北文工團在歐洲演出了二人轉扇子舞,受到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高度讚揚。1974年12月,遼寧省丹東歌舞團的二人轉演員陳瑩、姜亦亭赴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演出二人轉《女隊長》。這個時期二人轉參與的國際性演出雖然不多,但促進了中國人民同其他國家人民之間的友誼,展示了東北地方藝術的風采,並且為以後的國際交流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二人轉參加的國際性演出大量增加,並且開始參與帶有比賽性質的國際藝術交流活動。1989年7-8月,由崔凱擔任領隊、馬力擔任導演的遼寧地方戲藝術團一行15人赴日本富山參加第三屆國際青年演劇節。代表團分別來自31個國家,中國的二人轉節目作為壓軸劇目博得了滿堂彩。考慮到“二人轉”一詞較難翻譯,中國代表團使用了“東北地方戲”一詞,恰好與該演劇節的學術討論題目“區域性戲劇的國際理解”相吻合。由於組委會規定演出時不設同步翻譯、不打字幕,並且觀眾的語言、文化、風俗各異,中國代表團面臨的挑戰很嚴峻。8月5日晚7時50分,遼寧省地二人轉代表人物:趙本山先生方戲藝術團在富山縣民會館登台亮相。首先出場的是王秀芬和潘長江表演的《豬八戒拱地》。紅火俏麗的歌舞吸引了全場觀眾,潘長江戴上“假鼻子”,有節奏地隨音樂煽動起豬耳朵,兩位演員的手絹絕活贏得了觀眾的陣陣喝彩。潘長江成功地運用戲曲身段,生動地表現出豬八戒可氣又可愛的性格。在十三分半的節目中觀眾鼓掌八次,創造了本次演劇節劇場效果最強的記錄。黃曉娟、何廣順表演的《十八里相送》深情演繹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二人優美的舞姿令觀眾讚不絕口,黃曉娟的雙扇舞受到好評。李靜、趙本山表演的《馬前潑水》生動地表現了一個潑辣刁婦和兩個男人的故事。演出完畢後演員三次謝幕,有人上台獻花,許多外國演員上台與中國演員合影。最後李靜、潘長江獲個人演技獎,何方濤獲得服裝設計獎,藝術團榮獲集體銀獎,為國家爭得了榮譽。近些年,做為國家中華文化“走出去”海外推廣戰略的重要內容,二人轉藝術擔負了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多次跨出國門慰問演出,促進了國際文化交流,為傳播中華文化貢獻了重要力量。1991年,吉林省民間藝術團訪問日本,演出《老漢背妻》《夫妻串門》等劇目,以獨特的技藝博得了日本觀眾的喜愛。2007年2月,吉林省民間藝術團和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赴新加坡參加《春到河畔迎新年》專題新春遊園晚會,演出《豬八戒拱地》《老漢背妻》《西廂·觀畫》等經典劇目。總計演出14場,贏得一致好評。為方便觀眾理解,演員們邊演邊講,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二人轉的由來和靈活多變的表演形式,加深了觀眾的印象。閆淑平和柴寶玉在新加坡電視台《早安你好》欄目現場表演了二人轉《小拜年》。2007年2月,遼寧民間藝術團赴美國演出,反響強烈。中國曲藝家協會代表團2007年6月和2009年6月出訪日本,2009年2月出訪法國,三次演出中都包含二人轉,受到當地觀眾的歡迎。2008年5月吉林省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的青年演員趙小龍和馬曉慧赴英國為當地華人演出了原汁原味的二人轉和精彩的一指禪、手絹功等絕活。2011年12月,在遼寧省僑聯組織下,鐵嶺市民間藝術團赴加拿大和美國巡演一周,向當地華僑進行慰問,在多倫多、紐約和舊金山三市先後進行5場演出。表演以唱為主,觀眾雖以廣東、福建等地的南方華僑為主,還有部分外國人,但反響很好,返場要求十分熱烈。2012年1月由吉林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組織的具有豐富吉林地域文化元素的大型綜藝晚會《中華風采》赴英國演出,受到好評。2012年1月,由英國倫敦華埠商會主辦的歐洲規模最大的中國新年慶祝活動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舉行,吉林歌舞團的演員們進行了精彩的二人轉表演。在傳播中華文化方面,孔子學院擔任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漢辦在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中對東北二人轉藝術也給予了高度重視。2012年10月27日,遼寧大學大學生藝術團一行38人前往美國密西根州安阿伯市的密西根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演出活動。濃郁的“東北風”令成千上萬的美國觀眾為之傾倒。這場名為“火熱熱的東北風, 火辣辣的關東情”的綜藝演出由中國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主辦,遼寧省教育廳承辦,密西根大學孔子學院、密西根大學底特律中心、喬治梅森大學孔子學院協辦,遼寧大學大學生藝術團主演、本山藝術學院師生合演,原汁原味的東北二人轉藝術讓觀眾大飽眼福。演出內容除東北二人轉之外,還包括高蹺秧歌、嗩吶獨奏、軟功表演、東北歌舞、車技表演、民歌對唱等節目,充分展現出濃郁的中國文化和火熱的關東風情,受到了美國當地師生的熱烈歡迎。長期以來,國有劇團和民營劇團之間如何進行合作、傳統二人轉與“新型二人轉”如何互相取長補短一直是個難題,但是近幾年來在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破。2011年11月,吉林省文化廳整合了省民間藝術團(國有)和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民營)的演藝力量,組織了名角名段,在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連續奉獻了三場精彩演出,受到了當地觀眾的歡迎和認可,豐富了以“感受中國”為主題的澳大利亞“中國文化年”的內容。為確保演出質量,節目既有《豬八戒拱地》《包公斷後·別母》《馬前潑水·婚變》《老漢背妻》等經典正戲,也有流行的民間搞笑、絕活等,充分體現了二人轉在當代的傳承和發展狀態。演員們在演出中加入了“英文二人轉”、蹩腳英文等,更令人耳目一新,拉近了欣賞距離。更出人意料的是,雖然百分之九十的觀眾都是原籍中國南方的華僑,還有一小部分懂中文的外國人,但他們對二人轉充滿好奇,演出中幾乎沒有語言障礙,反響非常強烈。整合國有和民營資源這種“兄弟聯手”的方式對二人轉進行市場開拓和合力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這次演出為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個國際性的平台,促進了中國文化藝術“走出去”,探索和拓展了海外文化市場。二人轉頻繁參加國際演出,除擴大了海外影響、拓展市場和傳播中華文化外,一個非常大的收穫就是積極摸索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這既包括策劃、組織、協調、宣傳方面的經驗,也包括現場的舞台演出經驗。在妥善處理現場突發事件、滿足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需求、拉近演員與觀眾距離、最大限度減少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處理傳統演出方式與現代演出方式的關係、加強國有劇團與民辦劇團的關係等方面都獲得了豐富的經驗。中國戲曲和曲藝等傳統藝術形式在現代化的大潮中大都面臨著衰落。從某種程度上說,二人轉的這種聯合開拓市場的嘗試取得成功,也為其他藝術形式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除走出國門進行演出外,還有許多國際友人來到中國觀看二人轉。1963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同朝鮮崔庸健元帥訪問黑龍江,在哈爾濱觀看了省龍江劇院張淑芳、韓世珍、白鳳蘭表演的二人轉《楊八姐遊春》《回杯記》等節目以及一些龍江劇片斷,周總理說:“二人轉的基礎很好,要創造出人民喜愛的龍江劇,更要發展二人轉。1983年8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石清照教授是“中國演唱藝術研究會”的發起人之一,十分熱愛中國曲藝。在瀋陽觀看了張桂蘭和劉景文表演的二人轉《楊八姐遊春》《放風箏》,並介紹了每個曲牌的音樂特色及適合表達的感情,石清照對二人轉給予了高度評價。2001年12月,吉林省民間藝術團在北京古巴大使館為古巴和拉丁美洲使館工作人員進行了一場成功的演出,在觀眾中引起共鳴,因為阿根廷有一種戲劇,也是“一人演多角”的,同二人轉的表演很相似,觀眾在表演中找到了知音。用田子馥的話說,二人轉“像不像,做比成樣”的美學思維,卻在來自太平洋彼岸的觀眾中得到共鳴。這更加說明,藝術需要互相交流,增進了解,這樣才能視野開闊,從而更好地發展。另外,畢業於北京大學的烏克蘭人波比·肯博士、新加坡選美冠軍陳美心、美國NBA扣籃王傑森·理察森(Jason Richardson)近幾年相繼拜趙本山為師學習二人轉,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二人轉的國際影響,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到這門藝術。
扮妝種類二人轉傳統二人轉的旦角裝束分為兩種正裝,月裝,正裝即是戲曲裝旦角需要在額前貼片子,還需要掛頂花和偏鳳,後面要帶線尾子等、有些還需要在戲服上加水袖的,如“穆桂英”裝即是仙姑頭。不需要戴頂花、而是帶假髮套、後面可以用真模仿真發的假髮套、例如胡玉娘。二人轉下裝的化妝分為三種小生裝,醜裝,武生裝這三種裝。藝術特點1.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2.二人轉自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3.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4.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5.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6.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7.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唱腔特點二人轉唱腔受東北大鼓、單弦、河北梆子影響很大。唱詞詼諧幽默,富有生活氣息。二人轉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共三百多個。嗩吶、板胡是二人轉的主奏樂器。擊節樂器,除用竹板(兩塊大板和五塊節子板)外,還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塊竹板,一手打二塊)。二人轉的表演,有“四功一絕”。四功是指“唱、說、做(或扮)、舞”,手絹、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絕技”。唱詞以七言、十言句為主,兼有民歌長短句。說口包括說白和數板,多用韻白,單出頭語言風趣幽默,滑稽可笑,做功講究表演手段和動作,舞功以東北大秧歌為主,同時吸取民間舞蹈和武打動作。唱腔分類二人轉的音樂唱腔極為豐富,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其結構為曲牌聯綴體,積累的曲牌約有三百多支,比較常見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紅柳子、抱板、三節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調、大救駕、小翻車、哭糜子、大悲調、五字錦、壓巴生、靠山調等。二人轉的唱腔音樂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主要曲調;輔助曲調;專腔專調;小曲小帽雜曲雜調。二人轉《呼呼腔》是二人轉故事正文的開頭腔,曲牌高亢。曲體結構為上,下兩個樂句,每樂句都帶一個較長的甩腔。上樂句往往散板起唱,然後用刁板進入正常節奏,尾音落在商音上。下樂句落在宮音上。《呼呼腔》的音調,是大波浪式的鏇律線條、稜角分明,恰好表現東北秧歌那種大誇、大浪、大扭、大俏、稜角分明的舞蹈技巧,同時,描述故事梗概,介紹時間、地點、人物、環境。《呼呼腔》板式變化多樣,分有”頭板“即”慢板“。二板,三板、快板,由於吸收了民歌中的花腔曲調,因而產生了”南邊道、大尾巴、對花、敞弦、乾板擂“等等不同樣式的《呼呼腔》曲調。詞格基本為七字句。《武咳咳》是二人轉演唱故事內容的核心唱腔。藝人稱它為“寶調”。曲體結構基本為上、下兩個樂句。上樂句的落音為“徵”音,下樂句落在“商”。它的音樂鏇律完全來自東北方言中的字調和語氣是一種“唱著說”的敘事性曲牌。不管怎樣變化,始終不離“re、la、sou三個音。句尾甩腔,能自然流暢的向其它曲牌唱腔過度。《武咳咳》板式變化多樣、分有慢板、中板、快板、推板及垛句、大段《武咳咳》常有一個”起腔“或叫”領腔“,結尾有一個”落腔“。詞格基本為七字句、十字句。《文咳咳》,過去有人稱這個曲牌也叫《上北樓》、《小陰天》,曲調優美、流暢。曲體結構基本為上、下兩個樂句,每個樂句分為兩個分句,分句的獨立性很強,使鏇律形成”商、宮、羽、徵“的落音趨勢,但它仍為上下兩個樂句,兩小分局為一分詞。《文咳咳》板式變化,分為中板、慢板、快板,及中間的垛句等等。詞格基本為七字句、十字句。《抱板》的曲體結構基本為上、下兩個樂句、反覆演唱,上樂句一般落在、”羽音上“,下樂句落在”商音上“。大段抱板,開頭都有一個刁板腔。它分有”慢打慢唱“、”慢板夾快板“、”慢打緊唱,長調門”、“紅板數唱”等變化形式。演唱中常加三字垛。基本詞格為七字句、十字句。《三節板》演唱時用大板、甩子伴奏、一打三甩、因而稱三節板。這個曲牌是一種抒情、敘事的慢板、鏇律起伏較大、大波浪式的曲線。基本分為上、下兩個樂句,上樂句落“角”,下樂句落“宮”或“羽”,大段三節板,結束有甩腔。詞格基本為十字句。
二人轉的歷史就是一部吸收各種藝術精華的歷史。二人轉戲歌是二人轉曲調與當代流行元素結合的產物,綜合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戲曲唱腔和帶有鮮明時尚元素的通俗歌曲的技巧。由於戲歌聽起來象戲又象歌,它既能讓帶有懷舊情緒的中老年觀眾接受,又能得到年輕人的喜愛。近幾年來,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二人轉戲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閆學晶演唱的系列曲目,大致可分四類:歌頌浪漫愛情的《藍河怨》《西廂記》《回杯記》《送情郎》等經典作品;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風情的《節氣歌》《看秧歌》《白雪花》《關東情》《回家》《老家》《請到吉林來》等歌曲;反映百姓生活的《老百姓的事情大於天》《打是親來罵是愛》《縣長下鄉到咱家》等歌曲;以二人轉藝術自身為主題的《關東人與二人轉》《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等歌曲。其中最後一類歌曲十分有特色,既反映了老百姓對二人轉的喜愛,也指出了二人轉藝術的主要特色和內容。類似的還有劉和剛演唱的《東北二人轉》,閻淑萍演唱的《我是二人轉人》,潘長江演唱的《二人轉東北人》,柴寶玉演唱的《風風火火二人轉》,孫小寶、金玲演唱的《情系二人轉》,沈鶴、沈春陽演唱的《二人轉轉歌》。這些歌曲同時也為二人轉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演出形式傳統二人轉名角【李文蘭】二人轉是東北的民間小戲。二人轉不只是兩個人轉,它一樹多枝,一類唱腔,卻有多種演出形式,大體可分“單”、“雙”、“群”、“戲”四類。“單”:指“單出頭”,一個人一台戲,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戲一角一人演的,類似“獨角戲”。“雙”:指“雙玩藝”。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二人演多角,敘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載歌載舞。“群”:過去把“拉場戲”也叫“群活兒”,現今指群唱、坐唱或群舞。“戲”:指“拉場戲”,這是以小旦和小丑為主的東北民間小戲,其中由兩個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戲”。二人轉最初由男性演員表演,換裝成一旦一醜。以後出現女演員,由一男一女演唱。表演手段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醜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台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表現手法對於演員的表現手法,有“四功一絕”之說。“四功”即唱、說、做、舞;“一絕”指用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動作。四功“唱”為首,講究味、字、句、板、調、勁;“說”指說口,以插科打諢為主;“做”講究以虛代實;而“舞”主要指“三場舞”。二人轉的“一絕”,以手絹花和扇花較為常見,這部分與東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別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風擺柳”,“仙人摘豆”,“金龍盤玉柱”,“黑虎出山”,“金鼠歸洞”,“纏頭裹腦”等高難動作。有的舞者雙手持手玉子,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兩塊,有“雙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輪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種打法。
電視是中國目前擁有觀眾人數最多的現代傳播工具,二人轉藉助電視傳媒技術,使觀眾有了更多的機會欣賞和了解這門藝術,二人轉由舞台藝術走向螢屏藝術。二人轉多年來一直活躍在中央電視台的各種綜藝晚會的舞台上。中央電視台作為溝通二人轉與百姓之間的紐帶,其強大的影響力極大地提高了二人轉的知名度,促進了民間藝術的發展。早在1987年,在中央電視台和國家煤炭部聯辦的晚會中,由韓子平主演的雙玩藝《夫妻情》就引起了文藝界的關注 ,同年央視國慶晚會播出拉場戲《一加一等於幾》,反響十分強烈。1993年央視春晚小品《老拜年》中包含二人轉小帽《小拜年》,引起很大關注。1996年央視春晚和頒獎晚會中閻淑萍和潘長江主演的小品《過河》和《迎親》,以及2001年央視春晚潘長江、黃曉娟、閆學晶主演的小品《三號樓長》實際上均屬於戲曲小品,讓人耳目一新。1999年央視中秋晚會播出了閆學晶主演的拉場戲《馮奎賣妻》。央視春晚小品《紅高梁模特隊》(1997)也包括二人轉表演,《說事》(2006)中宋丹丹和崔永元的二人轉唱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曲苑雜壇》作為中央電視台的品牌欄目,歷來重視民間曲藝,是二人轉的主陣地。早在1998 年就播出過趙曉波表演的二人轉《西廂報板》。2000年播出了閻淑萍表演的單出頭《老漢背妻》,精彩的表演令人嘆為觀止,錄製完成後導演汪文華激動得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拍手叫好。2004年播出閻淑萍、柴寶玉的表演的二人轉《三調芭蕉扇》。由著名演員盛喆主演的一系列拉場戲《沒事找事》《兩枚戒指》《瓜棚幽會》《匿名紅媒》《小巷總理》《送戲》《配合》《同學會》等被多次播出,深受觀眾的喜愛。此外,《小拜年》《豬八戒拱地》《才活明白》《夫妻串門》等經典曲目也在《曲苑雜壇》播放多次。2009年4月,《曲苑雜壇》播出了特別節目《中國好人——長春篇》,以長春市道德楷模的先進事跡為題材,以二人轉為主要表現形式來弘揚主鏇律,社會反響強烈,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讚揚,該節目已重播30多次。節目以二人轉小帽聯唱《道德楷模群英譜》拉開序幕,吉林省東北風藝術團的演員深情地演繹了14個道德楷模的感人事跡和傳奇經歷。此外,中央電視台的訪談類、綜藝類欄目以及其它節目很多都以二人轉為主要題材或包含二人轉的表演,極大地擴大了二人轉的影響。 2001年《焦點訪談》欄目,以“大棚車進農家”為題,全面報導了劇團二十年如一日堅持為農民演出的盛況。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2010年趙本山《人物》欄目播出了春節特別節目《說不盡的二人轉》,這是繼2003春節特別節目《二人轉》後,該頻道第二次較全面地介紹二人轉的歷史、現狀,並通過對二人轉作曲家那炳晨、劇作家陳功范、舞蹈家馬力、老藝人蔡興林、笑星魏三、國家級傳承人趙曉波等人的訪談,在理論和現實層面分析了二人轉所面臨的問題,使觀眾對二人轉的來龍去脈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認識。近些年中央電視台的《藝術人生》《面對面》《新聞會客廳》《夕陽紅》《西部論壇》以及地方台的《名人面對面》《楊瀾訪談錄》《天下女人》《魯豫有約》等欄目播出了對趙本山、潘長江、何慶魁、高秀敏、閆學晶、瞿波等人的訪談,有的藝人還當場進行表演,增加了廣大觀眾對二人轉的認識。另外,中央電視台《中國文藝》《曲苑雜壇》《周末喜相逢》《鄉村大世界》《星光大道》《夢想劇場》《金土地》《開心辭典》等欄目中,二人轉藝人於小飛、孫小寶、魏三、蔣小東、王小虎等紛紛亮相,進一步擴大了二人轉的影響。大量電視連續劇中多次出現二人轉表演,加深了全國人民對二人轉的了解。例如:《樂呵屯裡的樂呵事》《大雪小雪又一年》《正月裡來是新春》《農家十二月》《八月高粱紅》《美麗的田野》《不是錢的事》《一村之長》《一鄉之長》《鄉村愛情》《笑笑茶樓》《劉老根》《闖關東》等等。央視電影頻道播出的《男婦女主任》、《耳朵大有福》等故事片也包含二人轉的唱段,《三槍拍案傳奇》則突出了二人轉絕活“手絹功”。東北地區的省市電視台以二人轉為主要內容的娛樂節目為這門藝術的傳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欄目有以下幾個:吉林電視台的《二人轉總動員》是全省唯一的戲曲類選秀節目,具有競技性、觀賞性、娛樂性、全民性的特徵。它為新秀搭建了平台,為二人轉輸送了新鮮血液。選手來自各行各業,在演播室表演,二人轉專家、藝術家擔任評審,吸引了大批二人轉愛好者參加。吉林電視台的《農村俱樂部》欄目充分利用電視的特徵,將演員請到演播室錄製節目,並多次邀請韓子平、董瑋、閻淑萍等省內二人轉名家參與,受到觀眾好評。吉林電視台鄉村頻道的《鄉村戲苑》欄目自2006 年開播至今,分別錄製播放三個民營劇場(東北風劇場、和平大戲院、劉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轉表演,原貌展示了小劇場的原生態二人轉,深受觀眾喜愛。遼寧電視台2009年與本山傳媒聯合推出的《明星轉起來》大型娛樂節目,每期邀請四位當紅影視、歌舞、曲藝、戲曲演員學習二人轉表演。吳宗憲、侯佩岑、陳小春、范曉萱、蕭薔、孟廣美、陳志朋、印小天、游鴻明、黃品源、張娜拉、阿寶、應采兒、何賽飛等明星都來學習過二人轉。趙本山攜眾弟子當老師,從扇子、手絹、二人轉小調等基本功教起。傳統二人轉經過明星們的洋氣串演,爆笑不斷。雖然嘉賓學到的二人轉只是初步的,但影響力卻不可低估。正是他們的熱情參與,使得海內外更多的人了解了二人轉這門藝術。《轉出大東北》是遼寧電視台娛樂頻道2007年精心打造的娛樂節目,每期邀請著名的二人轉演員進行才藝表演,深得觀眾朋友的喜愛。《逗你樂翻天》是瀋陽電視台於2007年推出的大型綜藝欄目,將二人轉說口、絕活、舞蹈、唱腔等藝術手段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主持人形象包裝別具一格,打破傳統模式,將主持現場搬到了農家炕頭,增強了欄目的平民色彩和親和力。黑龍江電視台公共頻道二人轉大賽特別節目《歡樂英雄轉》播出後也產生了很大影響,二人轉大賽是黑龍江省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二人轉賽事,由於關注地域特色鮮明的黑土文化,挖掘接地氣的民間草根資源,大賽已經成為一場倍受城市和鄉村百姓普遍喜愛的大型民間選秀活動,成為黑龍江獨有的二人轉品牌。大賽以日播節目的形式在電視播出,分專業組、業餘組和青少年組等組別進行,從全省海選到複賽、擂台賽、淘汰賽和決賽等錄製播出或直播。
二人轉從誕生之日起就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著名戲劇家吳祖光認為二人轉是“一網打盡”的藝術,它一直在不斷吸取各種藝術的精華,不封閉自己,能夠“化它為我”,不斷增加自身的魅力。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文華認為:“二人轉藝術的容量很大,是其他藝術望塵莫及的。二人轉好像一塊大海綿,什麼都可以往裡吸收。而且不是生搬硬套,都學習來化成自己的東西。”當初二人轉在形成過程中,蓮花落同大秧歌融合,並借鑑民歌、柳腔、鳳陽花鼓、河北梆子、評劇、京東大鼓等藝術的精華時,蓮花落和大秧歌以及其它藝術形式的藝人一般不會站出來說,“這不是蓮花落,這不是大秧歌,這不是評劇……”。蹦蹦(二人轉)在初步形成以後,在東北地區曾與河北梆子同台合作演出長達50年。河北梆子許多劇目、唱腔和表演技巧,如鑼鼓經、梆子腔、武打動作、上場詩都被二人轉藝人吸收進來。當時的蹦蹦藝人並沒說:“這不是蹦蹦,我們要維護蹦蹦戲的純正性。”蹦蹦藝人在台上演河北梆子,也沒有人提出警惕蹦蹦會逐滅河北梆子。河北梆子也從未擔心被蹦蹦逐滅,反而發展得很好。傳統二人轉走向衰落決不是被逐滅的結果。隨著經濟轉型和社會轉軌,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可選擇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傳統二人轉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逐漸衰落。國有劇團的演出次數急劇減少,有些地方連演員工資都無法全額發放。有些縣城的劇團被迫解散,藝人們有的改行,有的同草台班子一起演出。國有院團為了生存做了不少努力,但一直難以走出困境,國家採用行政輸血的辦法,每年大量投入資金進行救助,卻一直難以使其擺脫低迷的局面。這是伴隨著戲曲、曲藝的整體衰落髮生的,並不是孤立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對20多年來傳統二人轉遭遇的危機、國有劇團及民間藝人的困境,有些學者並未給以應有的關注。二人轉真正成為輿論的關注焦點,是近幾年新型二人轉取得商業成功之後的事。傳統二人轉在新型二人轉尚未成形時就日漸衰落,即使沒有新型二人轉觀眾也一樣會選擇其它娛樂方式。
被稱為“八角手絹之母”的二人轉舞蹈家馬力教授見證了二人轉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發展與變革,可以說是一部關於二人轉的“活字典”。她認為:“二人轉特別與時俱進,你喜歡什麼他就唱什麼,什麼流行唱什麼。抗美援朝時北市場的二人轉園子當中,二人轉藝人都會用小帽的形式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過去有個《大雜調》,二人轉演員有的還會唱當時的流行歌曲,如前蘇聯歌曲《紅梅花兒開》《喀秋莎》。現在二人轉演員在台上唱流行歌曲並不算是忘本的行為,而是一種對於傳統二人轉的繼承。”傳承藝術應主要傳承其靈魂,而非軀殼。我們應當用聯繫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二人轉的前途,應鼓勵各種藝術形式之間、戲曲劇種和曲藝曲種之間相互交流和融合,而不是通過孤立靜止的方法來只保護它的軀殼,將二人轉控制在一個封閉不動的狀態,那樣將會抽空創新的活力。中國歷史上從來就有把不同的表演藝術集中在一個場所進行演出的傳統習慣。東漢時期張衡的《西京賦》里就有雜技、歌舞等同場演出的記載。北魏時則在洛陽的寺廟裡集中演出百戲。隋代在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廣泛搜羅“四方散樂”,在洛陽城外臨時建立戲場,占地八里,藝人們徹夜演出。唐代長安的廟會上可以看到大量說書、雜技、歌舞等表演。北宋出現的營業性的“瓦舍”更是常年集中各種技藝演出。馬也指出:“這種集中演出,既促使各種藝術的互相競爭,也促進它們之間的相互吸收、滲透、融合。經過長期的演出實踐,不同的藝術綜合到一起,成為一個有機的統一體。於是,新的藝術形式誕生了,這就是在十二世紀形成的以歌舞手段演故事的中國戲曲。”多種藝術同台演出這種做法在清末民初時也很常見,陳公哲在《精武會五十年》(1957)記載:“1910年春,上海北四川路原有亞波羅影戲院,於影戲中加插歌舞雜技,以娛觀眾。”可見,安排多種藝術形式同台演出,是出於滿足觀眾需求的目的。而這種傳統習慣,卻在新型二人轉那裡得到了保持。楊世祥指出:“二人轉是當代的雜劇,如同戲曲史上的宋雜劇一樣,是歌舞、說唱、戲曲幾種樣式混雜在一起的概稱。”于海闊指出:“新型二人轉現已演變為包含傳統二人轉、流行歌曲、單口相聲、脫口秀、拉丁舞、絕活、雜技在內的綜藝晚會,本身並非一個成熟的藝術形式,它還在“發酵”的狀態,需要繼續與其它藝術形式進行交融、碰撞。只要在健康的路上走下去,誰又敢說有朝一日不會產生出一種或多種新的藝術形式呢?縱觀戲曲、曲藝的歷史,很多藝術形式都是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磨合才最終形成的。只要合理引導,新型二人轉有可能是新藝術形式出現前期的可貴的萌芽。在這方面我們需要有開放、包容、理性的心態,巨觀的藝術視野和一定的藝術敏感性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對新型二人轉來說,真正引起爭議的其實是某些節目中的“性暗示”。如能順應形勢,將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去掉,從觀眾的合理需求出發,為民間藝人提供一條發展之路,進行綜藝晚會式的表演恐怕也未嘗不可。至於名稱,還可進一步商榷,並不急於命名。二人轉雖有三百年歷史,但“二人轉”這一名稱直到1934年才在《泰東日報》上出現,1952年遼寧省民間藝術會演時才開始在東北推廣,1953年首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時才正式定名,並得到文藝界承認。也就是說在二人轉發展史上的200多年,它的名稱一直未固定,“蹦蹦”、“小秧歌”、“春歌戲”、“半班戲”等都是它的曾用名。因此,新型二人轉的命名完全可以再等一些年,對待藝術問題我們需要有這個耐心,但“二人秀”這一名稱肯定不合適。傳統二人轉現今雖遇到些困難,但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的廣大農村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只要能同時代的發展相結合,同觀眾的需求相結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夠在繼承的基礎上開拓創新,在藝術的百花園裡光彩奪目。新型二人轉還在發展當中,可以預見: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它仍然會繼續吸收其它藝術形式的元素,與傳統二人轉一起在廣闊的藝術天地里相映成輝,為廣大觀眾提供良好的精神食糧。
除了二人轉的藝術形式有可供利用的價值外,近幾年來“二人轉”這一名詞的比喻義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媒體中。眾所周知,二人轉的主要特點是“轉身變人物”,即舞台上演員每轉一次身就換了一個角色。由於二人轉多為二人表演,在風靡全國以後,人們經常將某些帶有二人配合性質的工作或行為比喻成“二人轉”,例如:習近平在強調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時提出:書記和市長要共演一台“二人轉”的好戲;李克強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希望吉林繼續發揚拓荒精神,打好改革與開放的“組合拳”,唱好發展和民生的“二人轉”。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如以下報刊新聞標題:金星和木星今晚上演二人轉,貪官夫妻上演“腐敗二人轉”, 普京和梅德韋傑夫玩 “二人轉”輪流治理俄羅斯。
當發現觀眾不愛聽老戲時,很多民間藝人陷入迷茫:所學的東西沒了用武之地,往下的路如何走呢?劇場的經營者也同樣在思考這個問題:觀眾不愛看老戲,反應激烈,這樣下去,民營的劇場就要失去觀眾,面臨著國營劇團同樣的命運。但國營劇團有政府養著,不愁吃飯問題。民營劇團是靠市場吃飯的,沒有了觀眾就等於沒有了飯碗,劇場就要關門,藝人就要解散。是坐以待斃,還是主動尋求生路呢?有人會說:那也不能靠說黃段子為生啊!是的,的確是這樣,藝人也是這么想的。幾乎沒有哪個藝人願意將多年苦練學成的唱功輕易丟掉,直接去演黃段子。唱是戲曲藝術的核心,改變一般也是先從唱開始。就象京劇演員自稱是“唱京劇的”一樣,二人轉演員一般自稱是“唱二人轉的”,沒聽說誰願意自稱是“說二人轉的”。回憶最初的二人轉市場之路時,長春和平大戲院總經理徐凱泉說,為了經營,曾派翟波等藝人去夜總會演出,發現那裡的人們喜歡流行歌曲,於是他就讓演員學唱流行歌曲。流行歌曲的數量也是根據實際情況試探著增加的,不會突然全都是流行歌曲,把演出變成演唱會。有的劇場白天演正戲,因為觀眾多為老年人;晚上加演流行歌曲,因為晚上年輕觀眾較多。開始時流行歌曲一般只是以小帽(正戲前加演的載歌載舞的民間小調)或小曲(返場時表演的沒有舞蹈的敘事類曲目)。的形式出現,但後來正戲被壓縮得越來越短,其它節目份量越來越大。坦率地說,由於演出全本戲既費時、費人又費事,在劇場演出折子戲是很多劇種的常見做法,央視春晚的戲曲節目也都是折子戲。折子戲是從整本大戲中取出的表演上和劇情上最能吸引觀眾的精彩片斷,如《包公斷後·鳳還巢》《西廂·觀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二人轉折子戲由於矛盾衝突激烈,人物鮮活生動,情節相對完整,從而久演不衰、流傳最廣。但遺憾的是,每段戲最後卻只能減到可憐的幾分鐘,成為“微型”折子戲。一位劇場老闆道出其中奧秘:“不是沒有藝人能唱傳統二人轉,而是唱了也(幾乎)沒有人能聽懂,即使給觀眾唱一個二人轉小帽,我們也讓藝人把時間壓縮在3分鐘內,不然大部分年輕觀眾會不高興的。”更讓藝人無奈的是,即使正戲已短得不能再短,很多年輕觀眾也並不買賬,一到唱老戲的節目時就有很多人上廁所、或出去打電話、回簡訊,盼著唱段早點結束,好繼續欣賞其它節目。二人轉流行歌曲一般被安排在各個“微型”折子戲之間,有時還有少量的用粵語、閩南語演唱的方言歌曲和用英語、朝鮮語、日語演唱的外語歌曲。由於唱歌對二人轉演員來講一般為業餘愛好,同專業歌手相比難以占據太多優勢。觀眾如想聽歌有多種選擇,既可去酒吧或音樂會,也可以在家通過電視、廣播及多媒體播放器來聽,為什麼要來二人轉劇場呢?在激烈的競爭中,藝人迅速發現,要想提升人氣,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須尋找和開發自身的強項,沒有獨特之處就難以吸引觀眾。有人擅長唱高音,於是專門選《青藏高原》《大海》這類調子高、難度大的歌;有的人模仿能力強,就嘗試模仿某些演唱風格獨特的歌星的聲音、儀態、唱腔,或者模仿一些搖滾歌手和少數民族歌手的唱法。龔琳娜的《忐忑》流行以後,藝人爭相模仿,主要是因為這首歌有特點,很多年輕觀眾喜歡。藝人所唱歌曲並不限於流行歌曲,有的藝人受過音樂表演專業訓練,會挑戰一些難度較大的歌曲,並根據觀眾口味靈活調整,有時會唱些老歌,如《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我是一個兵》等等。有的人曾初步學習過粵語和閩南語,唱一下《鐵血丹心》《愛拼才會贏》足以應付場面,反正台下觀眾大多不懂這些方言,不會太在意細節。還有少量的人可以用英語、朝鮮語、日語等外語進行演唱,這在二人轉演員中算是一技之長,不易被人模仿。此外,各地的民歌,京劇、豫劇、黃梅戲、評劇等戲曲選段,西河大鼓、京東大鼓等曲藝形式都可以拿來秀一秀。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觀眾欣賞口味變得很快,單靠正常唱歌已不能滿足需求。有人借鑑了相聲的“柳活歪唱”把歌曲改了詞,換成一些通俗幽默的內容,令人捧腹大笑。其實,“柳活歪唱”的做法在傳統二人轉里也經常使用。2012年9月在長春舉辦的閻淑萍個人專場演唱會上,閻淑萍和尹為民表演的二人轉《西廂·觀畫》中,紅娘在歷數牆上掛畫後,稱還有一幅畫上畫的是“雷鋒同志背著個老大娘”!此時演員跳出戲外,閻淑萍則笑問:“那還是《西廂·觀畫》嗎?”這種處理正是二人轉的魅力,重視同觀眾的交流,拉近了同觀眾的距離。在“新型二人轉”里,這一做法更是家常便飯。有些雖然早已在坊間流傳的段子,但被藝人一表演更加生動,產生很好的效果。當今的社會熱點、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論內容、台下觀眾的具體情況、近 期的節日、紀念日,這些都成為藝人選擇曲目時考慮的因素。例如:“九·一八”紀念日的前夕,藝人可能會說:“9月18號快到了,為了紀念我們的國恥日,我給朋友們獻上一首《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台下的觀眾一般都有熱烈反應,甚至跟著一起唱,演員在成功地營造氣氛後,下面的演出就會更加順利。還有一種表演方式是巧妙地利用了“反襯”, 先抑後揚。演員明明唱功很好,但卻使用“怯口”和“出相”技巧,故意表現得缺乏自信,舉止怪異,說話顛三倒四,引得觀眾發笑,在觀眾對其形象感到失望或心生蔑視情緒時,演員又突然一展歌喉,唱一首好聽的歌曲,如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荷塘月色》,令觀眾大為驚嘆,收到很好的現場效果。這種情況下,演員是不會捨得“歪唱”的,不會再改詞逗人發笑了,因為目的是要完全通過唱功征服在場觀眾。這一做法藝人們經常使用,前提是嗓音要好、唱功優秀,確信能讓觀眾為之嘆服。戲曲和歌曲表面上看很相近,但由一個領域跨越到另一領域其實並不容易,電視節目中經常可以看到戲曲藝術家反串唱通俗歌曲,歌唱家反串唱戲曲的情況,但通常只是圖個新鮮,要想做到在唱戲和唱歌之間自由轉換是很難的。有些藝人還沒擺脫戲曲的“范兒”,帶著濃厚的“二人轉”味。藝人轉型後,要想受觀眾歡迎,成為“台柱子”,單靠唱歌顯然不夠,況且不是每個演員都會擅長唱歌的。東北二人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