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輪可以是定期班次,也可以是等客滿才起行的。在威尼斯的水上的士也稱為渡輪。渡輪每次行走可能是只服務一位客人,否則可以稱之為水上巴士。渡輪運輸比渡江大橋,以及海底隧道更有機動性,後者投資成本大,回本時間長,投資風險相對比較高。香港的渡輪服務,是昔日香港交通的其中一個重要部份。渡輪服務昔日是連牽被維多利亞港分隔的香港島和九龍的主要交通工具,至今其重要性雖然大減,但仍然是來往市區及離島區的主要交通工具。此外,水路交通也是香港出入境的途徑之一,目的地包括澳門及中國大陸24個港口,每年使用人次達1,800萬。
渡船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船體結構簡單,船上設備簡單,尤其是江河裡過渡用的渡船,船體輕巧,生活設備很少。二是有寬大的艙室和甲板,便於多載客,多裝貨。三是具有良好的操縱性,一般有兩套動力裝置,用雙螺旋槳推進,操縱性好,可以方便地停靠碼頭,上下旅客,裝卸貨物。四是具有良好的穩性,船體寬大,穩性,有的渡船採用雙體船船型,航行時平穩。
渡船有多種類型,有旅客渡船、汽車渡船、列車渡船和新型的鐵路聯絡船。
旅客渡船
旅客渡船用來載運旅客及其隨身攜帶的物品渡過江河、湖泊、海峽,有的同時運送非機動車和小型機動車輛,實際上,它就是一艘短程運輸的客船,為了保證有足夠的穩性,常採用雙體船船型。旅客渡船上.設有旅客坐席。
汽車渡船
汽車渡船用來載運汽車渡過江河、湖泊、海峽,有端靠式和側靠式兩種。前者首尾相同,甲板呈長方形,兩端設有吊架和帶鉸鏈的跳板,汽車通過跳板上下渡船;後者船比較寬大,汽車可通過碼頭上的跳板從兩側上下渡船。汽車渡船的特點是首、尾端對稱,在首、尾端均裝有推進器和船舵。這樣,船的首、尾端均可以靠岸。
列車渡船
列車渡船,又稱火車渡船,用於載運鐵路車輛渡過江河、海峽。它的甲板呈長方形,上鋪軌道。船的首位形狀相同,列車可以從兩端進出。船的兩端都有舵和推進器,航行時不需要調頭。列車上下渡船要經過棧橋對於要渡過較寬海峽的列車渡船要有較好的耐波性,因而首部與常規船相似,列車從船尾端上下渡船。
鐵路聯絡船
鐵路聯絡船是在傳統的列車渡船的基礎上研製出來,實際是載運列車和旅客渡過海峽的多用途船。它=船有常規海船的首部,船的下層鋪有軌道,用於停放列車,列車由船尾上下船。船上有上層建築,可供旅客和列車乘務員在渡海航程中活動或休息。鐵路聯絡船首先由日本研製,其後,瑞典特雷勒堡到德國薩斯尼茨的傳統渡船航線上,也開始採用這種新型渡船。
《渡船》(施鶴群)年輕的媽媽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裡還噙著淚水,船一搖晃,淚珠便直滾下來.在她的懷裡,孩子沉沉地睡著.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裡看不出什麼樣子,儘管這樣,媽媽還是把他貼在胸口,生怕被江風吹著,被水花濺著.旁邊還有一位老太太,大約是奶奶吧.她不像孩子的媽媽那么愁眉緊鎖,一上船就同別人嘮叨起來,一會兒工夫,即便是最後上船的人也已經弄清孩子是生了一種急病,抱到城裡,城裡的大夫說一下子診斷不出什麼毛病,看來比較厲害,還是趕緊乘長途汽車到杭州的兒童醫院去瞧瞧吧.媽媽不願意去,奶奶不敢做主,只好搭渡船回村再說.渡船上的人於是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小孩沒大病,大約不礙事;有的說還是趁早到杭州請大夫診斷一下才能放心;點拾多給他喝點水,也許能好點;有的說要是再過兩三個鐘頭還不醒,那就麻煩了……年輕的媽媽一會兒看看這個人,一會兒看看那個人,這些不相識的熱心人的建議使她更加焦急,更加發愁了.這時候,一位中年婦女突然嚷起來:哎呀!我怎么忽然糊塗起來,把她都忘了.你們上岸朝南拐,走六里路到朱家橋,那兒有位老大夫,姓陳,給小孩治病最拿手!這一提,好幾個人幾乎同時叫起來:對對對,找她!找她!有一位像個幹部模樣的青年人說:上個月,我們村有個兩周歲孩子得了急病,差點兒斷氣,虧得這位老大夫,三服藥就好了.年輕的媽媽的眼色里開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悅.奶奶心更急,已經在打聽路怎么走了.路倒是好走,進村一問就知道.中年婦女又想起一件事:只是這位老大夫常在各村跑,誰知她今天在家不在家呢剛剛散去的愁雲,又在年輕媽媽的額上聚攏來.她茫然若失地望著那位大嬸,望著船上的人,好像等待別人給她保證,保證那位老大夫專在家等著醫治她的心肝寶貝.船上的人只好沉默了.那位好心的大嬸仍然安慰著年輕的媽媽,勸她去碰碰看,一面輕輕地幫她拍拍裹得緊緊的孩子,好像那孩子快要從沉睡中被驚醒了.這時候,人們聽到船夫一篙一篙下水的聲音.渡船已經過了河心.那個幹部模樣的青年人坐在船頭,眺望著對岸.猛得,他高興得叫起來:你們看,你們看,那不是陳大夫么對岸渡口,有幾個人正從堤上走下河灘來,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著一根手杖,健步走在前頭.夕陽灑在她滿頭銀髮上,顯得神采奕奕.渡船上的人幾乎同聲歡呼起來,比自己幹完了一件難以完成的任務還要高興.年輕的媽媽拍著自己的孩子,嘴輕輕地動著,好像在對孩子說些什麼.奶奶忍不住喊了聲謝天謝地.渡船還沒停妥,那個青年人就一個箭步跳上河灘,趕緊扶住那位鶴髮童顏的老大夫,把她攙上船來.還沒等過河的人全下船,渡船已經成了臨時的門診部.每一個過河的人都歡歡喜喜地踏上跳板,上了河灘,還不時回過頭來看看.在渡船上,那位慈祥而又精神的老大夫正在給孩子搭脈,正在向孩子的媽媽和奶奶詢問什麼……人們在河堤上走遠了,直到快轉彎的時候,還不時回頭望望,只見渡船仍然停在河邊.年輕的媽媽的臉上已經露出了笑容。——本文選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全日制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二冊
香港的渡輪服務(是香港交通的其中一個重要部份)香港的渡輪業歷史,可以由19世紀的末期說起。由於香港島與九龍之間隔著維多利亞港,需要有渡輪服務去維持兩岸的交通,約在1888年,一位波斯拜火教教徒創辦“九龍渡海小輪公司”來往尖沙咀與中環。1898年九龍倉收購“九龍渡海小輪公司”,並把“九龍渡海小輪公司”,改名為“天星小輪公司”。隨著九龍的發展,市民對於港九之間的渡輪需求日漸殷切,20世紀初葉,分別由16間小輪公司承辦來往由中環至油麻地,旺角及深水埗等地的航線,可是由於太多公司承辦,易生混亂,故港府在1919年起,批出專營權予“四約街坊輪船公司”,營辦港九之間的渡輪服務。1924年1月1日“四約街坊輪船公司”專營權期限屆滿,由“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接辦服務。1941年12月香港淪陷,渡輪服務暫停至1946年才恢復。1966年4月,天星小輪因把船費加價5仙,引起九龍區出現騷亂及暴動。隨著多條陸路交通通道,例如海底隧道,捷運等投入服務,渡輪業前景每況愈下,1999年4月1日,原本由油麻地小輪營運的紅磡至灣仔航線改由天星小輪公司接辦,同年油麻地小輪把專營權售予新世界第一渡輪,並於2000年1月15日改由新渡輪接辦原來由油麻地小輪的航線。香港渡輪的經營者:天星小輪公司香港油蔴地小輪船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渡輪 window.rsInsertData = window || ; var rsdataList = {"foot":,"top":}; if (rsdataList.top || rsdataList.foot) { rsInsertData.pu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