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後,他成為主辦河南大河報的四大元老之一,是這份中原地區第一都市報的靈魂人物,卻在其鼎盛期無奈離開,在同仁看來,這“標誌著一份報紙一個時代的終結”。此後,他也像那些理想滿懷的年輕人一樣,為了尋找一個可以做新聞的地方,東奔西走,最極端的例子是居然在一年之內連跳3家媒體。2004年8月,這位61歲的老先生,就任河南商報顧問。他當“顧問”,既顧且問,親自採訪、親自寫稿,然後親自編版,依然是帶著一幫年輕記者,繼2004年10月捅出“巨能鈣含雙氧水事件”,2006年3月又率先報導河北“聶樹斌冤殺案”,以至於有人評論“河南在全國有影響的重大新聞,全讓老馬給做了”。老馬,就是馬雲龍。這位以非黨人士身份一直主管新聞的大河報原常務副總編,在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向有“狂人”、“怪人”之稱,但私下裡,年輕的記者編輯們,卻因其狂和怪,親切地稱之為“馬老爺子”。
文革的影響從造反派領袖到青年農民所謂命運,不過是人生中諸多偶然的累積。馬雲龍之所以來到河南,並且成為今天河南新聞界的扛鼎人物,和40年前那場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直接相關。1966年初夏,“文革”狂飆席捲全國,北京大學成為全國運動的風暴眼,中文系三年級學生馬雲龍脫穎而出。這位曾經的河北省高考狀元,博覽群書,兼具口才,大小集會頻頻露面,登台一呼,應者雲集,“北大第一嘴”不脛而走;進而作為北京大學惟一學生代表,進入首都紅代會常委會,成為14名常委之一。雖然不久之後,這段經歷讓他終生懊悔,但當時,年輕氣盛的馬雲龍一時領風氣之先,飽嘗靈魂革命、思想鬥爭之快感。但是,隨之而來的一場武鬥,將他從“斗出一個新天地”的夢幻之境拉回殘酷的現實。1968年3月28日深夜,北京大學的“新北大公社”率先向“井岡山兵團”發起攻擊,大打出手,是為全國高校“文革”武鬥之始。“3·28武鬥”暴露了所謂“革命”的另外一副真實面目,馬雲龍大夢方醒,第二天早上即在北大三角地貼出聲明:即日起辭去紅代會所有職務,徹底退出紅衛兵組織。自此,紅極一時的造反派頭目變成徹頭徹尾的逍遙派。上午泡在寂靜冷清的 圖書館,啃讀列寧全集;下午去頤和園游泳;晚上則和來自各系的逍遙派們辯論政治、議論時局、交流讀書心得。這種“神仙”般的日子持續到1968年底的畢業大分配。“學軍”生活軍宣隊控制下的畢業分配,一切變得非常簡單,軍代表手中名單一念,數千名學生踏上行程,分赴祖國各地“接受工農兵再教育”。馬雲龍捲起鋪蓋,來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南省太康縣解放軍第一軍的部隊農場,打土坯,燒磚瓦,蓋房子。然後,他被分配在炊事班,順理成章地學會了殺豬。兩年之後,“學軍”結束,按照全國統一政策,這批大學生理應分配工作,但患有“意識形態過敏症”的河南卻執行了更左的政策:“學軍”之後再“學農”。“學農”生活農場裡的七百多名大學生就像“老三屆”中學生一樣,進村入戶,插隊農村。馬雲龍這次被“分配”在長葛縣南席公社古城村,開始和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又是兩年過去,1972年“學農”結束,這批早就離開學校的大學生就地找工作。有門路的去了鄭州和許昌,馬雲龍舉目無親,他的去處是長葛縣教師進修學校。從首善之區北京到豫東平原農場,繼而是不為人知的古城村;從紅衛兵領袖到被改造的大學生,到農場炊事員,繼而荷鋤而作的青年農民,最後是縣進修學校教員——雖然依舊關心時事,雖然堅持晴耕雨讀,馬雲龍還是深深感受到了政治風潮對於個人命運的無情撥弄。“九·一三事件”的影響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對於昔日革命的狂熱追隨者、如今散落各地廠礦村寨的馬雲龍們,不啻一記當頭棒喝。當副統帥林彪命殞蒙古的訊息傳到河南,正在學農的大學生們驚詫莫名。馬雲龍說,“我們當時先是震驚,然後就是憤怒和屈辱,是發現自己被愚弄之後的憤怒和屈辱。”同時,農場就業、農田耕作的最底層經歷,則促使馬雲龍開始用自己的大腦思考,開始用懷疑、審視甚至質疑的眼光打量他所廁身的這個世界。但是,也正是這種獨立的姿態,給他帶來了一場牢獄之災。牢獄之災1974年底,馬雲龍在大小場合的言論被好事者收集起來,計85條,隨即被上邊定性為“反黨、反毛主席、反中央文革”。他旋即被隔離審查,然後確認為“現行反革命”,1975年1月10日,他被關進看守所。先是在長葛縣,後又轉到許昌專區,一關將近兩年,就是不判刑。看守所的“待遇”不如監獄,吃不飽飯,見不到家人,馬雲龍忍受著“火燒火燎一樣”難以抑制的飢餓,忍受著獨居囚室的煎熬。更糟的是,鐵窗外風聲一天緊似一天,傳來的全是壞訊息:批林批孔、評法批儒、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等等。他漸漸地絕望了,感覺自己出不去了。“那幾年經常夜不能寐,只是在琢磨怎么死才能體面一點,才能有人的尊嚴。甚至動過念頭,寧可一頭撞死,也不能讓他們五花大綁勒著脖子押赴刑場。此外,就想如果有機會,臨死前最後一句話怎么說,說什麼內容。”事態仿佛如他所料,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去世,馬雲龍在裡面的感覺是“形勢急轉直下”。10月1日深夜,他忽然被叫起連夜提審,主審員換成了法院院長,而且是連軸轉不間斷的審訊。他意識到“凶多吉少,可能要殺人,可能是最後一次機會了”。於是,馬雲龍拿出當年的辯論本領,以法院院長為聽眾,將那些“罪狀”挨個反駁,直將每次提審變成了辯論會。連續6天下來,85條“罪狀”還沒過一遍。10月6日,也是在一夜之間,審訊突然結束。“三天之後,站崗的衛兵悄悄打手勢告訴我,中央抓了4個人,他問我知不知道哪4個,我明白了,告訴他是王張江姚,他很驚訝。從那天開始,只要他站崗,他就從食堂偷偷給我帶饅頭,從視窗扔進來。”“四人幫”雖然打倒,但馬雲龍尚有12條“反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言論。因此,他又在號子中度過了兩年“不殺也不放”的日子。1979年初,馬雲龍被告知“免於刑事起訴”,1月19日,他走出許昌地區看守所,兩個月後平反。重獲自由他將恢復自由的1月19日當作自己的第二個生日。有關方面曾打算把他樹成“張志新式的與‘四人幫’鬥爭的典型”,他三言兩語就回絕掉了,原因很簡單,他不願意再被左右,只想要自由。他又回到了長葛縣,這讓當時的縣領導甚感為難:“你雖然平反了,但我們縣這些年大會小會批馬雲龍,1974年批林批孔、1975年批鄧反右傾、1976年批四人幫,都要把你馬雲龍捎上。現在你又回來了,我們怎么向民眾解釋呢?你還是走吧。”馬雲龍去了鄭州,當年一位農場同學介紹他到省圖書館工作。5年之後,也就是1984年,還是由同學的推薦,他調進河南日報,當上了一名記者。
重新開始這一年,馬雲龍整整40歲。“蒼蠅老虎一起打”自1968年興沖衝來河南,已經16年過去,當年的熱血青年如今年屆不惑。但是,失去的只是懵懂,得到的卻是徹悟;變化的亦只是容顏,不變的仍然是激情。敢於揭發他自告奮勇去老山前線採訪;他報導了當年轟動一時的長沙漂流,並且策劃組織了黃河漂流隊,和那些血性男兒一起出生入死,被他們尊為“政委”。更為難得的是,進入河南日報不久,在黨報體制內,他屢有“出格”之舉,有一次竟將考試舞弊的副廳級幹部拉下馬。因為強烈的道義擔當,底層生存所賦予的民間立場,以及對新聞的摯愛與執著,馬雲龍很快贏得同行的敬重。事業的初步成功1995年2月,在領銜創辦洛陽晚報之後,馬雲龍重回河南日報社,與王繼興、龐新智、馬國強3位昔日同僚一起,共同籌辦大河報。當時的鄭州報業市場上,鄭州晚報一家獨大,年廣告收入8000萬元,而偌大的河南日報只有3000萬元。4位主辦人抱成一團,豪氣乾雲,決心奪回市場霸主地位。馬雲龍的職務是副總編輯,直接分管采編業務。他帶領著同樣理想滿懷的編輯記者,以這張新報紙為陣地,東拼西殺,“既打蒼蠅,也打老虎”。大河報之所以會有爆發式的發展,兩年之後全面超過鄭州晚報、奠定中原老大地位,馬雲龍等4人及其麾下的那批年輕的新聞信徒們,功不可沒。直到現在,初創期瀰漫整張報紙的那種衝動與激情,仍令後來者懷戀不已,有人甚至直接將其稱為“馬氏風格”。“馬氏風格”的最大特點就是“蒼蠅老虎一起打”。那是在一次全國都市報總編輯會議上,一位頗具聲名的報社老總說,現在輿論監督環境不甚理想,我們只打蒼蠅,不打老虎。馬雲龍當場反駁:“錯了!既要打蒼蠅,更要打老虎!也許有時候打不了老虎,但是我們永遠不能聲明放棄打老虎的權利!”
敢說敢做他是這么說了,他更是這么做了。1997年夏,河南省委宣傳部組織了一個“學三講”讀書夏令營活動,組織全省“學三講”中的青少年積極分子到香港、澳門遊玩。可是大河報記者採訪中卻發現,30名營員中,居然有28人是省市縣各級宣傳部的官員,真正符合青少年身份的只有兩人。這稿子發不發?編前會上,主導意見是“這是直接批評我們的直接上級,算了吧,不發了。”馬雲龍坐不住了:“這是好新聞,當然要發。”兩下爭執之際,馬雲龍當場操起電話,按了免提鍵,給當時的省委宣傳部長林炎志家裡打電話。他在電話里將稿子讀完,林炎志靜默片刻說,“宣傳部也要接受輿論監督。我的意見是發出來。”第二天,這條破天荒的新聞在頭版頭條刊出。類似的事情多了,“馬雲龍一見好新聞就興奮”、“馬雲龍做新聞,六親不認”之類的說法開始傳開。甚至有部下在辦公室當著馬雲龍的面,半是玩笑半是感慨地脫口而出:“你就是一堂吉訶德!”馬雲龍聞聽此言,哈哈大笑。“張金柱”事件回想起來,馬雲龍帶領眾弟兄打掉的最大一隻老虎可能是張金柱,以至於直至今天,“張金柱”仍然是駕車撞人逃逸者的代名詞。1997年8月24日晚上,鄭州市開發區公安分局政委張金柱醉酒駕車,將蘇氏父子撞翻,11歲的蘇磊當場死亡,父親蘇東海捲入車底,被張金柱的座駕拖著狂奔,留下一條1500米的血路。從這天晚上直到第二年2月26日張金柱被執行死刑,馬雲龍貼身指揮記者江華等人,對此案做了4個月的連續報導。張金柱臭名遠揚,大河報也因此名動全國,4個月下來,發行量一路飆升3倍。事業中的挫折但是,成也在茲,敗也在茲。就在馬雲龍心無旁騖、帶領部下步步向前之時,他的路也越走越窄。2000年12月25日,洛陽東都商廈一場大火,305人亡於火海。馬雲龍坐鎮指揮,以《悲慘聖誕夜 橫禍降洛陽》為題,當夜將這一重大新聞獨家發出,受到有關方面批評;2001年2月27日,刊發《靚女包圍醫改會》,捅出中國醫藥界痼疾,某部門大為光火;2001年3月26日,轉載新華社稿件《周口外商氣得直哭》,被斥為“損害河南形象”;之後,他再也沒有邁進大河報辦公室的那個門。
重返的無奈大凡受過牢獄之災、半生困頓的知識分子,無外乎三種歸宿:一是被整怕了,從此閉嘴,安度餘生,甚至開始風花雪月;二是矯枉過正,要以今天之左來掩蓋當年之右;第三類就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反而更加義無反顧。屢挫屢奮的馬雲龍當屬第三類。離開大河報之後,他回到河北老家,侍奉年邁臥床的父親,略盡孝心。之後,他重返江湖。但是,他無處可去,於是流浪和跳槽成了這位老報人的無奈選擇。他擔任過香港文匯報河南辦事處主任,獨家報導了柘城縣農村愛滋病;他甚至還南下珠海,為珠海晚報出謀劃策;直到2004年8月,他才在河南商報稍微安身。接下來就是“巨能鈣含雙氧水”、“聶樹斌被冤殺”、“任文輝冤獄”等一個個重大新聞,從這個不甚為人所知的報社連珠炮般地捅出。河南新聞界的人都知道,站在這些報導後面的,就是馬雲龍。做一名良心記者2004年11月16日下午,在記者初稿的基礎上,馬雲龍親手編寫、五易其稿的調查報導《消費者當心:巨能鈣有毒》確定第二天見報。巨能公司河南分公司經理來到馬雲龍辦公室,開口承諾只要稿子不發,給他個人100萬元,至於報社要多少可以自己開價。馬雲龍不露聲色,沉著應對。一小時後,來自某要害部門的說情電話打了進來。馬雲龍決定編版印刷流程提前3個小時,晚上11點之前報社所有人員下班回家,同時安排網路編輯迅速向全國100多家報社傳送稿件,爭取第二天全面開花。當天深夜,商報的主管單位負責人接到指令,指派5個雷射照排人員趕來強行改版。但是,整個商報社人去樓空,3層辦公樓漆黑一片。有馬雲龍坐鎮,他們來晚了。與此同時,編輯記者們下班之後並沒回家,而是興沖沖趕往印刷廠,運送報紙。第二天清早,當看到費盡周折的報導終於重磅推出,有的編輯記者激動得哭了。此後,巨能公司聲稱河南商報誣衊中傷,要動用法律手段。馬雲龍有理有據,毫不退讓,隨即寫出7點聲明;同時,他帶著大河報和鄭州晚報的記者,千里迢迢,趕往天津和河北滄州,一路調查,從生產車間追到供貨基地,不僅掌握了巨能鈣含有雙氧水的鐵證,更調查出使用工業級雙氧水的確鑿事實。不過,巨能公司卻偃旗息鼓了,馬雲龍策劃的第二輪報導才未發出。據說,為了打官司,巨能公司請了多位專家仔細研讀稿件,結果專家的結論是“這官司沒法打。”為冤案平反2006年1月19日,鄭州多家媒體報導了河北在逃嫌疑犯王書金在河南滎陽落網的訊息。2月底,河南商報記者從警方得知,王書金主動交待自己曾在河北省廣平縣犯下一起強姦殺人案,但廣平縣警方卻稱此案已破,“兇手”聶樹斌早已於10年前被執行死刑。聞聽此信,馬雲龍當機立斷,帶領記者趕往河北廣平,前後去了4次,遍訪聶家父母、辦案律師和河北警方。2006年3月17日,河南商報頭版頭條《一案兩凶 誰是真兇》將這一沉年冤案兜底托出,輿論一片譁然,3天之內,新浪網的網友評論高達7萬多條。自我思索礙於種種限制,重歸江湖的馬雲龍無法全力出擊。很多時候,他首先要考慮的不是新聞,而是如何才能繼續在新聞一線安全地呆下去,如何不失去現在的機會,不致再次“流浪”。因此,他把自己的目標壓得很低,“巨能鈣調查、聶樹斌冤殺案,這樣的新聞,兩個月做出1個,一年能做6個,就是我的理想”。至於親自採訪、寫稿、編版、寫評論,馬雲龍認為是“為了自己良心上的平衡,同時也讓後人知道,我們這一代人不是沒有努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