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分
李叔同出生於天津豪門富戶,因為是庶出,加上幼年失怙 李叔同出生於天津豪門富戶,因為是庶出,加上幼年失怙,於是過早地體驗了人生的殘缺。當年奧國公使送給父親的一架鋼琴,伴隨他走過寂寞童年。李叔同初涉人生,探求中華文化底蘊,悲憫國家民族苦難,創作《祖國歌》,傳頌大江南北。 李叔同在音樂、詩詞歌賦、篆刻、書法、繪畫、表演諸方面造詣頗深,才華滿身,一腔憂憤,常寄託於風情瀟灑間,與坤伶楊翠喜、歌郎金娃娃、詩妓李苹香以藝事相往還。 李叔同考取上海南洋公學,受業於蔡元培,邃覓群科,鑽研法學。與黃炎培組織滬學會,宣講進步思想。不久,蔡元培遭到通緝,黃炎培逃亡日本。李叔同尋求濟世之途的夢想化為泡影。 母親去逝,李叔同運靈回津,反陳規陋習,采西式喪禮,自彈鋼琴,唱悼歌,感人至深,轟動津門。李叔同了無牽掛,遂東渡日本。 李叔同在日本學習油畫,從事音樂、戲劇創作。創刊《音樂雜誌》,發起組織春柳社,演出話劇《茶花女》。其間與日本姑娘雪子相戀結婚。 李叔同回到闊別六年的祖國,正值辛亥革命成功,填《滿江紅》詞,為共和歡呼,主編《太平洋報》副刊,盡情施展才華。旋即,中國陷入北洋軍閥統治的黑暗年代,報社停刊,李叔同移席杭州浙江一師,由西裝革履的翩翩公子,變為恂恂儒雅的布衣君子。是以藝術狂狷,裁成眾多。創作了以《送別》為代表的一批優秀歌曲,在美術課中引入西畫系統,首開裸體寫生先河。言教之餘,益以身教,莘莘學子,翕然從風。培養出豐子愷、劉質平等一批優秀學生。其間與夏丏尊為友,馬一浮為師,刻意於自身修養,對佛學產生濃厚興趣。於虎跑寺斷食十七天,身心靈化,飄然出世。李叔同告別好友、門生和妻子,遁入空門,法號弘一。 弘一從寂山師,閉關修律,數年寫成《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從印光師僅七天,其「惜福」和「救世」的嘉言懿行,深刻影響了弘一以後的修行生涯。弘一律已至嚴,治學至勤,操行至苦,雲遊四方,恆跣足芒鞋,孑然一擔。當他站在馬一浮面前時,儼然是一顆充盈的般若種子;當他與夏丏尊重逢,不能不令其感動落淚;他與中外學者比肩而坐,僧俗殊途、塵淨兩致造成的矜持,使氣氛寂寞凝注;門生豐子愷、劉質平奉上《護生畫集》和《中文名歌五十首》,他以一顆深大的心諄諄教誨,指點迷津。 弘一應閩南佛學院邀請前來講律,太虛院長正準備去歐洲講學。太虛希望弘一和他一起創建更偉大的佛教事業,如同當年弘一把西方的音樂、美術、...展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