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開資料,《菊嘆》的作者不是歌詞,它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全文如下:
晉陶淵明獨愛菊,一枝兩枝,
甿俗共欽仰。南山下,古墩邊,
衝風冒雪,欲殘無計然。芳意竟何成,
只今盡枯槁。我生百事欲如願,
唯有此事常遺憾。菊兮菊兮空自苦,
輾轉世中不逢主。願君但常為此秋,
莫作斷腸人謫居。吾鄉宛陵有騷士,
遁跡朝榮忘顯祿。忽逢故國黃花開,
喜得遺香成後餌。主去主去何須嘆,
丁寧咒祝妙追想。青冥澤中露未晞,
驂鸞遙知在何地。試攜翠翣來致君,
是曰餐菊為氣神。古來賢者多寂寞,
豈獨我當身受禍烈。但願諸賢從茲去,
終期國士為知己。逢時遇合如相傳,
豈復當年嘆孤賤。
劉禹錫的詠物詩,托物寄興,尤其突出。他的詠菊詩中,《菊嘆》與《秋聲賦》是較為著名的篇目之一。這首詩寫出了菊花在冷落秋寒中的寂寞、堅貞不屈的品格。劉禹錫對菊花寄予了無限的深情,由於他長期遭受貶謫,這首詩無疑也融人了他的身世之感。然而正如菊花在淵明筆下含有貞烈之意、孤標之節以外,又或含有禪思和歸隱之想一樣,這些表面的微妙和悲傷其實是在替他自己的內心情懷言外之響。所以對於懂他的人來說,《菊嘆》也許仍不失為一篇佳作吧!詩以嘆菊起興,從正面對菊進行讚美。“一枝兩枝,衝風冒雪”,寫出菊花傲霜凌寒的形象。“欲殘無計然”,則道盡其備受摧殘的命薄緣由。“芳意竟何成”六字感嘆意味深長,既同情菊花的命運,又表明自己對世事的譏諷與無奈。後四句則轉而構想菊花有如鄉中隱士、山中逸人的閒適與自得,從而心生羨慕之意。“願君”四句則是全詩的主旨所在,表面寫菊花,實則表達了對賢者遭棄的慨嘆與不平。全詩托物寄興,寓意深刻。
如果您需要其他作者的詩詞內容,可以到詩詞歌賦平台進行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