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這首詞的意境開朗,激發人們一往無前的無畏精神。它通過寫與“一川菸草”的關係,表現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不屈從、不退縮的昂揚鬥志。上片首句“三月七日”指出特定期限,非同尋常,使詞語富於生活氣息。“風露”二句,意關下文,不僅形象地描摹出雨後薄暮春風、清露滴翠的景象,而且暗點題旨,使詞作產生波瀾。
“行人莫謾愁風露”一句,使前文中的景語,化為關鍵性的情語:“我亦覔愁風一掬”,道出他那晚風侵身、心緒何等的惆悵。“解與”三句是承上兩句的頓宕中來,又回到暮雨後“庭花”上。他又一次惦量著這春花風中的命運了。
“不用悲黃菊”是他轉念之語,故作曠達,實呈苦思。下片由“誰是浩然同白羽”引出“莫謾”句,用《世說新語》呂安來訪嵇康不遇的故事,更進一步表明了作者的凌雲壯志。
他非但不哀傷流涕,而且表示要效法那位浩然有度的嵇康,甚至想有那位白衣白帽的白羽扇先生去登程訪敵。但願能“把酒對風休”,那怕“定知花亦解笑人”,他也不怕雨打花落、晚風急襲。全詞至此,達到了高潮。過片處著一“花”字,回映上片中“菸草”句,此起彼伏,前赴後繼,以比較烘托的筆法,表露了作者在政治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昂揚鬥志。
末句中的“笑”字用得極佳。詞人作客他鄉,感時悲秋,不以落花為憐惜,反以花解笑人為慰藉,故能以莊為樂,見出雄深雅健之致。由此可見,他的一首《定風波》詞所包含的內容,是遠非那些“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吟到恩頻新淒切”之作所能相比的。這首詞的意境開朗、豪放、激越。它通篇論到政治逆境的話雖不多,但一腔英氣、一往無前的不屈精神可謂撲面逹目。正因如此,當時就能激動人心,且在當代文壇上引起了廣泛的響應和反響。有宋一代文人備受屈辱摧殘和壓製得不到伸張報複時往往愛唱這首歌詞以抒發自己的不平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