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sū),草色遙看近卻無。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天街:京城街道。潤如酥:細膩如酥。酥,動物的油,這裡形容春雨的細膩。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最是:正是。處:時。絕勝:遠遠勝過。皇都:帝都,這裡指長安。
參考資料: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580篇詩文
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先寄隨州周員外(周君巢也)
鄭群贈簟
雜詩
寄崔二十七立之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
琴操十首。龜山操
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游城南十六首。把酒
與張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復一夕
縣齋讀書(在陽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