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乾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吾記天聖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餚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餚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量月營聚,然後敢發書。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弊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鏇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餚、果,故就酒家觴之。”上以無隱,益重之。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山節藻梲,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雲。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乾名,但順吾性而已。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我本來出身在卑微之家,世世代代以清廉的家風相互承襲。我生性不喜歡奢華浪費。從幼兒時起,長輩把金銀飾品和華麗的服裝加在我身上,總是感到羞愧而把它們拋棄掉。二十歲忝中科舉,聞喜宴上獨有我不戴花。同年中舉的人說:“皇帝的恩賜不能違抗。”於是才在頭上插一枝花。一輩子對於衣服取其足以禦寒就行了,對於食物取其足以充飢就行了,但也不敢故意穿髒破的衣服以顯示與眾不同而求得好名聲,只是順從我的本性做事罷了。一般的人都以奢侈浪費為榮,我心裡唯獨以節儉樸素為美,人們都譏笑我固執鄙陋,我不認為這沒什麼不好。回答他們說:“孔子在說:‘與其驕縱不遜,寧可簡陋寒酸,又說:‘因為節約而犯過失的很少’,又說:‘有志於探求真理而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羞恥的讀書人,是不值得跟他談論的’,古人把節儉看作美德,當今的人卻因節儉而相譏議,哎,真奇怪呀!”
訓儉示康:闡釋節儉(對於“立名”的重要意義)給康看。訓,訓釋、解釋。寒家:指門第低微,余資少。清白: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清正廉潔的家風。華靡:生活豪華奢侈。乳兒:幼兒。長者:長輩。羞赧:害羞。忝科名:名列進士的科名。同年:同榜登科的人。簪:插、戴。充腹:吃飽。垢弊:骯髒破爛的衣服。矯俗乾名:故意用不同流俗的姿態來獵取名譽。順吾性:順從我的天性。儉素:節儉樸素。固陋:淺陋。病:缺點。與其不遜也寧固:與其驕縱不遜,寧可簡陋寒酸。不遜,驕傲。約:節儉。鮮:少。志於道:有志於追求道。未足:不值得。議:議論詬病:譏議、批評。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吾記天聖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餚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餚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量月營聚,然後敢發書。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弊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近年來的風氣尤為奢侈浪費,跑腿的大多穿士人衣服,農民穿絲織品做的鞋。我記得天聖年間我的父親擔任群牧司判官,有客人來未嘗不備辦酒食,有時行三杯酒,或者行五杯酒,最多不超過七杯酒。酒是從市場上買的,水果只限於梨子、棗子、板栗、柿子之類,菜餚只限於乾肉、肉醬、菜湯,餐具用瓷器、漆器。當時士大夫家裡都是這樣,人們並不會有什麼非議。聚會雖多,但只是禮節上殷勤,用來作招待的東西雖少,但情誼深。近來士大夫家,酒假如不是按宮內釀酒的方法釀造的,水果、菜餚假如不是遠方的珍品特產,食物假如不是多個品種、餐具假如不是擺滿桌子,就不敢約會賓客好友,常常是經過了幾個月的經辦聚集,然後才敢發信邀請。如果這樣做,人們就會爭先責怪他,認為他鄙陋吝嗇。所以不跟著習俗隨風倒的人就少了。唉!風氣敗壞得像這樣,有權勢的人即使不能禁止,能忍心助長這種風氣嗎?
異:奇怪。近歲:指宋神宗元豐年間。走卒:當差的。絲履:絲織的鞋。天聖:宋仁宗年號(1023~1032)。群牧:主管國家馬匹的機構。置酒:擺酒席。皆然:都這樣。非:認為不對。會:聚會。禮勤:禮意殷勤。物薄:食物簡單。內法:內宮釀酒之法。遠方珍異:來自遠方的奇珍異果。品:種類。營聚:張羅、準備。發書:發出請柬。苟或:如果有人。鄙吝:吝嗇。隨俗靡:跟風隨俗。靡,傾、倒。頹弊:敗壞。居位者:有權勢的人。忍:忍心。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鏇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餚、果,故就酒家觴之。”上以無隱,益重之。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又聽說從前李文靖公擔任宰相時,在封丘門內修建住房,廳堂前僅僅能夠讓一匹馬轉過身。有人說地方太狹窄,李文靖公笑著說:“住房要傳給子孫,這裡作為宰相辦事的廳堂確實狹窄了些,但作為太祝祭祀和奉禮司儀的廳堂已經很寬了。”參政魯公擔任諫官時,真宗派人緊急召見他,是在酒店裡找到他的。入朝後,真宗問他從哪裡來的,他據實回答。皇上說:“你擔任清要顯貴的諫官,為什麼在酒館裡喝酒?”魯公回答說:“臣家裡貧寒,客人來了沒有餐具、菜餚、水果,所以就著酒館請客人喝酒。”皇上因為魯公沒有隱瞞,更加敬重他。張文節擔任宰相時,自己生活享受如同從前當河陽節度判官時一樣,親近的人有的勸告他說:“您現在領取的俸祿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像這樣儉省,您雖然自己知道確實是清廉節儉,外人有很多對您有張文節像公孫弘蓋布被搞欺詐的譏評。您應該稍微隨從一般人的習慣做法才是。”張文節嘆息說:“我現在的俸祿,即使全家穿綢掛緞、膏梁魚肉,怕什麼不能做到?然而人之常情,由節儉進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進入節儉就困難了。像我現在這么高的俸祿難道能夠一直擁有?身軀難道能夠一直活著?如果有一天我罷官或死去,情況與現在不一樣,家裡的人習慣奢侈的時間已經很長了,不能立刻節儉,那時候一定會導致無存身之地。哪如無論我做官還是罷官、活著還是死去,家裡的生活情況都永久如同一天不變呢?”唉!大賢者的深謀遠慮,哪是才能平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廳事:辦公或接待賓客的廳堂。鏇馬:馬轉身。隘:狹窄。誠:確實。太祝奉禮:太常寺的兩個官職,主管祭祀。常由功臣子孫擔任。得於酒家:在酒館找到。所來:從何處來。以實對:把實情說出。卿:皇帝對大臣的稱呼。清望官:尊貴而有名望的清官。酒肆:酒館。就:借著。觴之:請人喝酒。無隱:坦言,不隱瞞。蓋:更加。自奉養:自己生活享受。掌書記:唐朝官名,相當於宋代判官,故以此代稱。所親:“所”字加動詞構成所字結構,這裡相當於名詞性短語,意為“所親近的人”。清約:清廉節約。從眾:和眾人一樣。錦衣玉食:即“衣錦衣,食玉食”,穿高貴的服裝,吃珍貴的食品。顧:但。頓:馬上。失所:無存身之地。庸人:凡人,平常人。
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慾,君子寡慾,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慾,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御孫說:“節儉,是最大的品德;奢侈,是最大的惡行。”共,就是同,是說有德行的人都是從節儉做起的。因為,如果節儉就少貪慾,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慾就不被外物役使,可以走正直的路。沒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貪慾就能約束自己,節約費用,避免犯罪,使家室富裕,所以說:“節儉,是各種好的品德共有的特點。”如果奢侈就多貪慾,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貪慾就會貪戀愛慕富貴,不循正道而行,招致禍患,沒有地位的人多貪慾就會多方營求,隨意揮霍,敗壞家庭,喪失生命,因此,做官的人如果奢侈必然貪污受賄,平民百姓如果奢侈必然盜竊別人的錢財。所以說:“奢侈,是最大的惡行。”
共:通“洪”,大。寡慾:欲望很少。不役於物:不受外物的牽扯、制約。直道而行:行正直之道,指任何事情都敢於誠實不欺地去做。小人:指普通百姓。謹身節用:約束自己,節約用度。遠、豐: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遠、使……豐。枉道:不按正道行事。速禍:招致禍患。速,招。多求:多方搜求。妄用:浪費。居官:做官時。賄:貪贓受賄。居鄉:不做官時。
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山節藻梲,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雲。
過去正考父用饘粥來維持生活,孟僖子因此推知他的後代必出顯達的人。季文子輔佐魯文公、宣公、襄公三君王時,他的小妾不穿綢衣,馬不餵小米,當時有名望的人認為他忠於公室。管仲使用的器具上都精雕細刻著多種花紋,戴的帽子上綴著紅紅的帽帶,住的房屋裡,連斗拱上都刻繪著山嶽圖形,連樑上短柱都用精美的圖案裝飾著。孔子看不起他,認為他不是一個大才。公叔文子在家中宴請衛靈公,史鰌推知他必然會遭到禍患,到了他兒子公叔戌時,果然因家中豪富而獲罪,以致逃亡在外。何曾一天飲食要花去一萬銅錢,到了他的孫子這一代就因為驕奢而家產盪盡。石崇以奢侈靡費的生活向人誇耀,最終因此而死於刑場。近代寇萊公豪華奢侈堪稱第一,但因他的功勞業績大,人們沒有批評他,子孫習染他的這種家風,現在大多窮困了。其他因為節儉而樹立名聲,因為奢侈而自取滅亡的人還很多,不能一一列舉,上面姑且舉出幾個人來教導你。你不僅僅自身應當實行節儉,還應當用它來教導你的子孫,使他們了解前輩的作風習俗。
其後:他的後代。達人:顯達的人。以為忠:認為他忠於公室。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紘:帽帶山節:刻有山形的斗拱。藻梲:用美麗圖案裝飾的樑上短柱。梲,樑上的短柱。享:宴請。及禍:遭到禍患。得罪:惹上罪名。出亡:逃亡別國。驕溢:驕橫豪奢。傾家:喪失全部家產。誇人:炫耀。卒:終於。東市:刑場。冠:領先。習:染上。立名:樹立名聲。遍數:全部列舉非徒:不僅。身:自身。服行:實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