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設定的時間是公元26世紀左右,那時的人類已經把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尊為神明,並以之為紀年單位,它的元年(1908年)是從福特第一輛T型車上市那一年開始算起;類似於福特所發起的汽車大規模生產的生物學統一生產方法,在那時就開始用在生產一模一樣的人類身上,因為統治者相信,這樣可以提高生產力。
正是在這個“美麗新世界”里,雖然人人安居樂業、衣食無憂,但是家庭,個性,甚至喜怒哀樂卻都消失殆盡…在這個想像的未來新世界中,人類已經人性消泯,成為嚴密科學控制下,一群被注定身分、一生命運的奴隸。
故事世界裡,近乎全部人都住在城市,並說同一種語言。這些城市人在出生之前,就已被劃分為“阿爾法(α)”、“貝塔(β)”、“伽瑪(γ)”、“德爾塔(δ)”、“厄普西隆(ε)”五種“種姓”或社會階層。阿爾法和貝塔最高級,在“繁育中心”孵化成熟為胚胎之前就被妥善保管,以便將來培養成為領導和控制各個階層的大人物;伽馬是普通階層,相當於平民;德爾塔和厄普西隆最低賤,只能做普通的體力勞動,而且智力低下。此外,那些非阿爾法或貝塔的受精卵在發育成為胚胎之前就會被一種叫“波坎諾夫斯基程式”的方法進行儘可能大規模的複製,並且經過一系列殘酷的“競爭”之後才能存活下來,可謂“出胎即殺”。例如書中以電極懲罰接觸花朵的德爾塔、愛普西隆的嬰兒,以暴力洗腦的方式教育。愛普西隆更是經以人工的方式導致腦性缺氧,藉以把人變成痴呆,好使這批人終身只能以勞力工作。每一個人在出生後的睡夢中被實行內容量巨大且不斷重複的許普諾斯教育,以灌輸階級意識等等所謂的道德教育知識。管理人員用試管培植、條件制約(Conditioning)、催眠、睡眠療法、巴甫洛夫條件反射等科學方法,嚴格控制各姓人類的喜好,讓他們用最快樂的心情,去執行自己的被命定一生的消費模式、社會姓和崗位。真正的統治者則高高在上,一邊嘲笑,一邊安穩地控制著制度內的人。偶有對現狀產生懷疑或叛逆心態者,均被視為不安定因素放逐到邊遠地區。嬰兒完全由試管培養、由實驗室中傾倒出來,完全不需要書、語言,也不需要生育,而不須負責任的性愛成為人們麻痹自己的正當娛樂,一有情緒問題用“唆麻”(一種無副作用的致幻劑,類似現在的尼古丁)麻痹。所謂的“家庭”、“愛情”、“宗教”…皆成為歷史名詞,社會的箴言是“共有、統一、安定”。阿爾法生物學生伯納為了完成他的生物論文,帶著好友列寧娜一起來到了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野蠻人保留區”,對當地的居民進行了簡單的觀察,兩個人認識了一下約翰,並且他們還認識了約翰的生母——琳達(倫敦孵化及控制中心主管湯馬金的女朋友,25年前在野蠻人保留地失蹤,當時她已懷有湯馬金的孩子——約翰。)琳達闡述了她生下約翰後,不得不適應那裡的環境,並想方設法將約翰帶大,不得不忍受野蠻人保留地的生活的痛苦經歷。約翰在空閒時只能閱讀他唯一的一本書《莎士比亞全集》,讓它培養與引導他的價值觀。伯納德此時已從好友赫姆霍茲處獲悉,他即將被倫敦孵化及控制中心主管湯馬金降職。為了研究目的,同時與湯馬金對抗(在世界國,一個人有孩子是可笑的、不可思議的,會受到嘲諷與鄙視。),伯納德說服了約翰,使他帶著母親,跟隨伯納到了那個時代的最大政權“世界國”的重要城市——倫敦。
在倫敦,約翰體驗了新世界中的奇妙生活,但他憑著自己的價值觀,開始對新世界的社會感到不滿,因為當地人性慾很強、好親熱、沒有想像力、有種族歧視、討厭模樣難看的人、不要求自由、只做自己想要做但在他眼裡卻是十分無聊或不正義的事。 同時,當地人也非常驚訝,因為約翰的思想和行為有太多使他們不解的地方,故把他稱作“野蠻人”。約翰為了人生的自由、為了解放城市人而努力過一會兒、闖了許多禍,卻受盡城市人的白眼、取笑。列寧娜很喜歡約翰,想要與約翰“一夜情”,但約翰受到了個人的價值觀的影響,對列寧娜的行為大發雷霆,嚇走了列寧娜。此時約翰接到了母親琳達病危的訊息,急忙趕到醫院,但他無法喚醒服用了過量唆麻的琳達,而且他還對正在進行“死亡訓練”的、對琳達好奇、嘲諷、對死亡一無所知的普西隆多生子極其憤怒。琳達去世後,約翰對這個社會充滿了厭惡,於是他就在在琳達去世的醫院,與追求美的赫姆霍茲一起,扔掉了德爾塔們的唆麻,由此引發了一場鬥毆事件。最終警察平息了這場暴亂,並將約翰、伯納德(當時他也在場)、赫姆霍茲帶到了總統穆斯塔法·蒙德前。約翰與總統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思想交鋒,但約翰更深地陷入了對現實生活的絕望。於是,約翰離開了市中心,找了一個與社會隔離的地方安定下來,想靠自己的意志和勞動生存下去,但在最後還是被人發現,使他遭到無窮的騷擾和羞辱,導致了他最後的自殺。
作家肖像(3張)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一位多產的英國作家,共寫作了50多部小說、詩歌、哲學著作和遊記,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長篇小說《美麗新世界》,他的小說注重闡述思想觀念甚於塑造藝術形象,常被稱作“觀念小說”。作為生物學家的兒子,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先後畢業於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他對人類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預見力。儘管一次眼疾幾乎讓他視力全失,但在學習了盲文後,他逐步開始寫作,先後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小說,並在20年代成為一個明星人物,其中,1931年創作的《美麗新世界》讓他名留青史。 截至1966年,《美麗新世界》已出了哈珀版、新哈珀版、矮腳雞版、矮腳雞經典版等57版,共275萬冊。
寫作時間與地點:1931年,倫敦出版時間:1932年出版者:查得和溫德斯,倫敦敘述者:第三者,敘述著通過“隨意的、間接的引文”,經常使大段的“客觀”描述聽起來像是某人物的語言和思維方式。高潮:第五章中約翰在醫院引起騷亂主人公:伯納德·馬克思、赫姆霍爾茲·沃森、約翰對手:穆斯塔法·蒙德背景時間:公元2540年:小說中被稱為“福特紀元”632年,指第一輛T型汽車問世後632年背景(地點):倫敦,新墨西哥野蠻人保留地視角:第三人稱視角,主要是從伯納德或約翰的視角,但也從列寧娜、赫姆霍爾茲·沃森和穆斯塔法·蒙德的視角收勢情節:第十八章,約翰在一個燈塔屋孤立並懲罰自己;它以一場狂歡及他的自殺結束時態:過去時預示:預示在敘述中不起重要的作用語氣:嘲諷、諷刺、蠢笨、悲涼、幼稚及迂腐主題:運用技術來控制社會,幸福與真理不相容,集權國家的危險主題成分:摒棄、性、莎士比亞運用技術來控制社會及促進幸福高與真理這一理念
《美麗新世界》在出版後引起了讀者和學者們激烈的討論,因為大眾普遍認為它有預言之意味,甚至有人認為其內容將和未來不謀而合。它大量引用當代的科學技術,構成一個充滿社會性、警惕性的科幻世界,對二十世紀的科幻小說起了深遠影響。
1、在《1984》中,人們被對痛苦的恐懼所控制;《美麗新世界》中,人們則被對快樂的盲目追逐所控制。——《娛樂至死》作者 尼爾·波茲曼2、新世界如此美好,它只有一個小小的缺陷——在那裡,幸福的人們全都是“被幸福”的——《民主的細節》《送你一顆子彈》作者 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