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的個人資料

舌尖上的中國詳細資訊(以下內容包含:舌尖上的中國演藝經歷 主要作品 人物評價 歌曲列表 專輯唱片列表等個人資料介紹)
舌尖上的中國生日:1900-01-01

劇情簡介

據該片總導演陳曉卿所言,這部紀錄片的目標觀眾不單止是為喜歡美食的‘吃貨’而創作的,觀眾群體鎖定為普通的正常人,並表示該片的目標是以美食作為視窗,讓海內外觀眾領略中華飲食之美,進而感知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變遷。陳曉卿說“我們要拍攝的不是名廚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而且表示該片在呈現各色美食之外,《舌尖上的中國》還會展示的是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展示人和食物之間的故事,透過美食來看社會。該片的重要主題是中國之“變”:向觀眾展示傳統農耕的中國,同時也告訴觀眾很多中國傳統正在改變,而有些片中出現的人很有可能是最後一代傳承手藝的人;所以該片的創作團隊在為本片確立了一項選擇食材的拍攝標準:“拍攝承載中國人精神的食物”。在張銘歡執導該片其中一集《時間的味道》,一位香港大澳的老奶奶在老伴過世後依然堅持製作著以前與丈夫共同做了幾十年的蝦醬。張銘歡表示“對於她來說,蝦醬已經不是簡單的食物,而是她生活和情感的寄託”。


分集劇情

第1集 自然的饋贈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富戲劇性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跨度有助於物種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為了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穿越四季,本集將展現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詳情請參考】第2集 主食的故事主食通常提供了人類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國人的烹調手藝與眾不同,從最平凡的一鍋米飯,一個饅頭,到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都是中國人辛勤勞動,經驗積累的結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餚,主食,永遠都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後的主角。【詳情請參考】第3集 轉化的靈感在吃的法則里,風味重於一切。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著轉化的靈感。【詳情請參考】第4集 時間的味道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為了保存食物,我們雖然已經擁有了多種多樣的科技化方式,然而醃臘、風乾、糟醉和煙燻等等古老的方法,在保鮮之餘,也曾意外地讓我們獲得了與鮮食截然不同、有時甚至更加醇厚鮮美的味道。時至今日,這些被時間二次製造出來的食物,依然影響著中國人的日常飲食,並且蘊藏著中華民族對於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種特殊的感觸。【詳情請參考】第5集 廚房的秘密要統計中國菜的菜品數量、毫無爭議地劃分菜系,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烹炒煎炸蒸,火候,食材,調味……有時候,這些顯得簡單,有時候卻又無比複雜。中國的廚房裡,藏匿著什麼樣的秘密?是食材,佐料,調料的配比?是對時間的精妙運用?是廚師們千變萬化的烹製手法?這不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詳情請參考】第6集 五味的調和不管在中餐還是在漢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遠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嘗、鼻之所聞,在中國文化里,對於“味道”的感知和定義,既起自於飲食,又超越了飲食。也就是說,能夠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味道的,不僅是我們的舌頭和鼻子,還包括中國人的心。【詳情請參考】第7集 我們的田野中國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從古到今,這個農耕民族精心使用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獲取食物的活動和非凡智慧,無處不在。【詳情請參考】


播出信息

2012年5月14日~22日,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每天22:40《魅力紀錄》欄目(全國首播)2012年5月28日~6月5日,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CCTV-2)每天17:30左右(《魅力紀錄》版本)2012年5月23日~29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22:00《特別呈現》時段2012年6月1日~7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19:00《寰宇萬象》時段2012年6月2日8:00~15:0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2年6月18日~24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18:00《精彩放送》時段2012年6月23日10:00~17:0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2年8月31日~9月6日,中央電視台高清綜合頻道(CCTV-高清)每天21:00(高清版,頻道首播)2012年9月29日~10月5日,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CCTV-10)每天22:25(標清版,頻道首播)2012年9月30日11:00~18:0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2年10月1日~7日,中央電視台軍事農業頻道(CCTV-7)每天11:22(標清版,頻道首播)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19:00《寰宇萬象》時段(重播)2013年2月9日13:00~20:0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3年2月10日2:00~9:0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3年3月4日~10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22:00《特別呈現》時段(重播)2012年3月17日11:00~18:0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3年5月6日~12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19:00《萬象》時段2013年6月12日10:30~17:3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3年8月5日~12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22:00《特別呈現》時段(重播)2013年9月19日9:30~16:3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3年9月27日~10月3日,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CCTV-2)每天17:10左右(《魅力紀錄》版本)2014年1月6日~19日,中國紀錄片播出聯盟《紀錄中國》欄目(部分省、市級電視台一輪播出)2014年1月29日~2月12日,中國紀錄片播出聯盟《紀錄中國》欄目(部分省、市級電視台二輪播出)2014年1月31日~2月6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19:00《特別呈現》時段(重播)2014年4月11日~17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20:00《特別呈現》時段(重播)2014年6月1日10:30~17:3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4年6月11日~17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20:00《特別呈現》時段(重播)2014年6月30日~7月6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19:00《特別呈現》時段(重播)2014年7月13日11:00~18:00,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5年2月11日~17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天19:05《萬象》時段(重播)2015年2月18日10:41~16:52,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5年6月20日10:41~16:49,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2015年10月5日10:34~16:48,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七集連播(節假日編排時段)


創作團隊

《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是《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報刊的美食專欄作者;執行總導演任長箴是紀錄片《留住手藝》的執行總導演及《北京記憶》系列紀錄片的主編,負責該片所有的拍攝場景和人物選擇;總顧問為香港美食專欄作家蔡瀾和上海美食專欄作家沈宏非。《舌尖上的中國》的配音解說人是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導演表演系副教授李立宏。《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國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這部記錄片定位於“高端美食類紀錄片”,第一季只有7集,卻耗費了13個月製作,鏡頭由中國70個不同地方採集而來。而第二季所涉及的美食區域更廣泛,包含中國30多個省區市,甚至還包括新加坡美食。陳曉卿受訪時表示他們劇組拍攝時都沒有曝光自己是舌尖上的中國劇組的身份,並表示導演都要親自都要吃遍中每一道菜。《舌尖上的中國》中每一集都是由分集導演根據確立了的分集主題再去找尋符合主題的人物故事拍攝。當每個分集主題確立後,分集導演都需要經過3個階段才會進行拍攝:第一個階段是“文案寫作”階段,即分集導演看大量有關該主題的書、調查、並寫文案;第二個階段是“調研”階段確定分集要有什麼的美食需要拍攝;最後是根據單個美食去各個地方進行拍攝,並在拍攝地區尋找適合的人物以表達該種食物,承載這個地區的美食的人物故事拍攝。


單集結構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整個分七集完成,各集首先概括了每集各自要點明的主題,隨後舉例說明介紹各種美食,並在最後該集結束時用主題概括全集。該片執行總導演任長箴表示《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的分集設定參考了一本由“慢食運動”創始人卡羅·佩特里編寫的書《慢食運動》,並按照其中講述西方美食學的概念而作出每一個分集;任長箴舉例說“第一條提到了植物學,那就是涉及到物種、自然、土地,我就從這一條當中延伸出《自然的饋贈》”,“第十一條就涉及到藝術、工業、人的知識,尋求以昂貴的代價和處理保護、保存食物的方法,其實這個就衍生出《廚房的秘密》”。


涉及美食

第1集 自然的饋贈烤松茸;油燜冬筍;雪菜冬筍豆腐湯;腊味飄香醃篤鮮;排骨蓮藕湯;椒鹽藕夾;酸辣藕丁;煎燜魚頭泡餅;煎焗馬鮫魚;酸菜魚;松鼠桂魚;侉燉魚;諾鄧火腿;炮彈魚;螺螄粉;蒜燒池子魚第2集 主食的故事刀切饅頭;三色開花饅頭;椒鹽蔥花捲;乾炒牛河;臘汁肉夾饃;羊肉泡饃;蘭州牛肉麵;岐山臊子麵;竹升面;粽子;梭子蟹炒年糕;豆角燜面;芹菜豬肉餃子;印花清明糰子;黃饃饃;饢;黎平米粉;菠菜面;雲吞;撈麵;腳板年糕第3集 轉化的靈感大煮乾絲;豆腐腦;杏仁奶豆腐;迷迭香烤羊排;酸菜白肉;酸菜水餃;毛豆腐;糯米酒第4集 時間的味道老鴨煲;蝦醬、蝦膏;醉蟹;金華火腿;蘇式醬汁肉;梅菜燒肉;醬鴨;苗家醃魚,苗家臘肉臭桂魚;折耳根炒臘肉;腊味煲仔飯;蜜汁叉燒;臘腸;辣白菜;南安臘鴨;刀板香;蜜汁火方;香烤烏魚子第5集 廚房的秘密香菇灌湯包;蒸蛋餃;西湖醋魚;鹹鴨蛋;蔥燒海參;金絲蝦球;剁椒魚頭;炸臭豆腐;紅燒獅子頭(葵花大斬肉);大燙乾絲;糖醋鳳梨排骨;汽鍋雞;粉葛蒸肉;均安蒸豬;酒釀火方;紫熗虎尾;素湯;文思豆腐;鑒真素鴨;新式大閘蟹;雲霧鴛鴦龍井蝦仁第6集 五味的調和茶香菸熏鴨;香菜陳皮鴨;小籠湯包;無錫醬排骨;冬瓜老鴨湯;鹽焗雞;糖醋排骨;魚香肉絲;泡椒雞雜;麻辣豆花魚;麻婆豆腐;麻辣水煮魚;糖蔥;梁溪脆鱔;蟹黃小籠包;手推餛飩;餚肉;藤椒魚;紫菜蛋花湯;魚丸紫菜煲;白切雞;清蒸魚第7集 我們的田野糯米糰;香橙烤魚;醃魚;酸湯魚;烤蚝;紅燒珍珠鮑魚;海膽水豆腐蒸蛋;角瓜餡餃子;清蒸大閘蟹;靖江蟹黃湯包;紅燒肉燒芋頭;酥油炒青稞;鍋燒鴨;酸湯魚;蔥燒海參;賽螃蟹;蟹黃汪豆腐;糌粑


背景音樂

說明:(1)《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原創音樂,著作權音樂,引用原聲;(2)《舌尖上的中國》原聲音樂大碟(即原創音樂),全部由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阿鯤(Roc Chen)操刀譜曲製作完成,共19首。原創音樂:(1)勞作的春夏秋(2)水與火的藝術(3)才下舌尖,又上心間(4)時間的記憶(5)廚房的交響曲(6)勞動人民的平凡,與偉大(7)夕下(8)耕種速寫(9)舌尖上的中國(10)傳統與變革(11)冬藏(12)東方智慧(13)原野之風(14)土地圖騰(15)味與情(16)水的秘密,城市的聲音(17)微觀的世界(18)大自然的法則(19)平和的心著作權音樂:(1)彩蝶舞夏專輯:京城四季(一)作曲:何真真(2)初夏雨後專輯:京城四季(一)作曲:謝明祥(3)追夢專輯:THETRAILERCOLLECTIONVOL.4作曲:RobertEtoll引用原聲:(1)TambourBattant專輯:LePeupleMigrateur鳥的遷徙原聲作曲:BrunoCoulais(2)Lóri專輯:Kurr作曲:Amiina(3)HeartofGLICO專輯:SwallowtailButterfly燕尾蝶原聲作曲:小林武史(4)Shangba-La專輯:eMao作曲:張大為


獲獎記錄

2012年10月11月至14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日本放送人會、韓國導演製作者聯合會舉辦的“第十二屆中日韓三國製作者論壇”在韓國慶州市舉行。會上《舌尖上的中國》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普遍讚譽,並獲得“製作者大獎”。紀錄片評審會主席認為,該部紀錄片製作精良,具有較高的國際化製作水準。通過這部紀錄片,觀眾不僅看到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也看到了一個富有活力的中國。2012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國烹飪協會與河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廚師節在河南開封舉行。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廚師節”上,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央電視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首枚“中國飲食文化傳播獎”,以感謝該紀錄片為中國飲食文化、中國餐飲業做出的突出貢獻。中國烹飪協會會長蘇秋成認為,《舌尖上的中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歷史悠久的飲食文化,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揭示了中國人民在飲食上的探索、研究、創新和貢獻;帶動了中國餐飲業的快速發展,重新彰顯了中國烹飪大國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正如央視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先生所言:“我是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的”。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也是該片得到無數好評與榮譽的“秘訣”。2012年10月28日,“第七屆中國元素國際創意大賽”在天津舉辦,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攝製組獲得年度最高大獎——“年度社團文化貢獻獎”。“中國元素創意大賽”由中國廣告協會主辦,是中國國內唯一一個以復興中華文化、重建民族自信為使命的創意大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本國元素為主題,進行全球性、持久性國際創意的大賽。文化貢獻獎是中國元素國際創意大賽的最高獎項,頒發給該年度最具中國元素影響力、為中國文化的弘揚做出突出貢獻的一個重大事件,以及年度的人物、品牌和社團。評審會專家在頒獎盛典上一致認為:“《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一套電視節目,更是一篇充滿強大企圖心,極具突破勇氣和文化閱歷的美食史詩。《舌尖上的中國》,是腦尖上的創作,刀尖上的鋒銳。”


幕後花絮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坦言向BBC取經,顛覆中國紀錄片儘管有著濃重的民間和鄉土中國視角,但這些沒能阻止《舌尖上的中國》被定位為一部具有國際水準並能走向國際的紀錄片。它的敘述語言,它的鏡頭節奏,它講故事的方式,都明顯是對過往中國紀錄片的一次刷新和顛覆。向BBC取經任長箴愉快地承認了自己對BBC的模仿,“因為人家先進。我並不覺得我可恥,我倒覺得自己模仿BBC,你們能看出來說明我模仿得到位”。團隊的人都知道任長箴那句口頭禪:“因為人家先進。我並不覺得我可恥,我懷有敬意的學習BBC,觀眾能看出來說明我學習得到位。”她自己就是這么做的。《人類星球》是BBC在2011年推出的一部講述人類如何征服這個星球的片子,儘管是講述自然,但每一種自然都有人的命運參與其中。為了拍《沙漠》一集,主創人員把全世界的沙漠都走了一圈,但片子根本不講沙漠多大面積這些東西,而是先講撒哈拉沙漠中兩個女子如何帶著她們的駱駝和孩子在沙漠中找水,教她們的孩子如何通過看星斗知道水的位置;再講亞洲沙漠腹地人們挖井的故事,甚至可能井還沒挖好就被活埋了。每次面對這樣的片子,任長箴都不由心生“差距太大了,距離太遙遠了”的感慨。除了看片子,任長箴從來沒有接觸過任何BBC的人,但硬是靠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剝落出來BBC很多規律,例如BBC講人並不講單個的人,而是講人際關係中的人:父子、母子、兄弟、夫妻。在《舌尖上的中國》中,任長箴運用了這一點,她也並不只講卓瑪,她講卓瑪和媽媽,也不只講聖武和茂榮,講聖武、茂榮和他們的妻子孩子的故事——當人物關係被一一呈現的時候,故事也就出來了。“我們中國人寫東西,從來不注重人物關係,往往都是一個人克服了所有的困難。但這不可能,你一寫人際關係,這事兒就有意思了,”任長箴說。“笨拙”地匍匐前行但BBC的經驗並不能解決一切,例如沒錢——儘管《舌尖上的中國》投資450萬元人民幣已經是國內紀錄片的“大戶”,但若與BBC拍攝《美麗中國》投資8000萬元人民幣相比,“這樣的比例,你能說什麼呢,敘事風格、工作方式可以向BBC靠攏,但錢是實打實的”。任長箴說,剛開始,整個團隊一度有個天真的共識,那就是這個片子一定要用到航拍,結果意見到了陳曉卿那裡被頂了回來:“你們知道航拍多少錢嗎?直升飛機加一次油上一次天60萬!”沒辦法,於是就上網搜,結果就算私人的遙控式航拍也一次好幾萬,當然也想過自己跑到香港買一個遙控式飛機,但很快遭到否決:遙控式飛機不貴,但它是要帶攝像機的,萬一失敗了,仍然是大損失……最後終於在網上看到一群清華大學的學生在做飛機模型試驗,攝製組決定把這幫孩子找來,“他們帶著墊著泡沫塑膠、用牙籤和瓶子蓋綁著攝像頭的模型來了”,試驗要拍的是最後一集《我們的田野》里的最後一個故事:老北京張貴春和鄰居在自家平房屋頂上吃餃子。他們在天壇北京辦事處旁邊找個大平台,任長箴的構想是飛機能從陽台出發再回到陽台,體現在鏡頭裡就是張貴春家的屋頂漸漸變小,旁邊的車水馬龍,再遠處的高樓大廈,更遠處的密集住宅……這裡是北京,也是我們已經消失的田野。遺憾的是這次“航拍”最終失敗,周圍的楊樹和鴿子太多了,飛機也沒辦法制動,“第二次試驗借了兩床被單,為了飛機回來能緩衝一下。幾個人舉著被單追飛機,你想想有多樂。”任長箴曾在微博寫道:“我們投資是BBC的二十分之一,但是我們很努力了。技術肯定達不到,立意其實也達不到。”但人們仍然看到了主創團隊的努力。正如《舌尖上的中國》第五集《廚房的秘密》所表達的那樣,其實一切秘密到最後都是笨拙的甚至漫長的匍匐探索。紀錄片的好時候這事實上也是央視紀錄頻道本身面臨的現實。該頻道總監劉文坦承,紀錄頻道成立之初一個很重要的想法就是未來如何在海外爭奪國際傳播的話語權。“幾十年來,央視在對外傳播上基本靠輸出,搞交流、搞電視周甚至是頻道落地,”劉文曾經在央視四套待了20多年,而多年來四套一個很重要的宗旨就是弘揚中國文化,但都是非常高大非常抽象的表達,客觀地看,效果並不突出。這一現狀也促使央視在思路上做出改變:如何能在國外主流電視平台的黃金時段更多地播出關於中國的紀錄片?還是得靠市場,因為只有心甘情願花高價買來的片子才可能放在黃金時段播出,這就要求中國紀錄片必須儘快在國際化和市場化上探索一個可行的傳播途徑。舌尖上的中國於是有了紀錄頻道成立之初對選題的拓寬,不再是單純站在外宣上的立場和角度,而是希望在選題題材和紀錄片類型上有所延展,例如過去歷史文化類的題材太多,現實題材太少。另外一個問題是:中國文化在紀錄片上到底應該如何表現?大段的深情告白也許比不上一句:中國人用筷子吃飯。從這個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國》的出現恰到好處。央視紀錄頻道製作的紀錄片已經成為台里贈送給外方參觀合作的最好禮品。劉文同時也預測:未來三年,央視在國際上開始嶄露頭角的主角肯定是紀錄片,尤其是現實類的題材。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紀錄頻道下一個重點會是《超級工程》,一部關注一批中國正在建設的高難度大工程的片子,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敘事方式,“它是國際化的品評式,而非以往的頌揚和讚美。換句話說要把傾向放在故事裡,讓觀眾感受並得到結論,而不是你一開始就擺出結論然後用故事來佐證它。目前需要扭轉的恰恰是這個行業長期以來養成的宣傳意識。”據透露,接下來央視紀錄頻道也將在運作模式上有所拓寬,現實自然類紀錄片《雲和夢之間》會請來1989年曾拍攝《雲之南》的費爾·阿格蘭導演,關注中國環保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所以我們必須要將《舌尖上的中國》放在更大的背景下去看:2012年央視紀錄頻道成立,然後是央視一套改變收視為王的理念在次黃金時段開闢“魅力紀錄”時段——用劉文的話說就是,《舌尖上的中國》除了自身的內容和專業品質,還趕上了好時候。


業內評析

找尋對中國美食認同的交集點舌尖上的中國(18張)《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每一集的主線採取了碎片似的剪輯方式,進行了不同地域之間的組合和嫁接,講述了同一種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間的變化,這部紀錄片用味道營造出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從文化角度所探討的問題並不只是“吃”這么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舌尖上的中國》是美食獻給普通勞動者的頌歌,不見“烹飪大師”,不見“美食專家”,更沒有“廚藝大賽”,有的是手工挖蓮藕、兩小時采竹筍、全中國只剩5人繼承的高蹺式捕魚,70多歲吉林“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陪外婆製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國》悄然傳達出幾千年來中國人在勞動中所產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覺審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觀者的濃濃思鄉之情。正是因為這些,才使這部紀錄片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感召。文案創作運用該片的宣傳負責人表示這個文案是經過陳曉卿一遍又一遍的刪改最終成型,《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創作,事實上也是使用了國際紀錄片的基本創作習慣。在《舌尖上的中國》里就大量採用了這樣的敘述方式,比如說第一集中的“魚把頭”已經70多歲了,他這次帶領大家到冰面上捕魚,他到底能不能打到魚呢?正當觀眾看著漁網被慢慢拉上來的時候,此時鏡頭一轉又跳到其他地方,這就給觀眾造成了一個懸念,要接著把後面的故事看完。魏克然還說:“先要有想法,然後再要有圖片,最後是文本,就像DNA曲折的螺旋上升。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怎樣曲折你的故事。這才是最關鍵的!這一點實際上和電影製作類似,你所做的是把好萊塢和新聞進行混合,或者說是平衡。就像中國的‘陰陽’。”《舌尖上的中國》它之所以能夠吸引眼球,其投資和製作水準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它並不是單純只講述美食的紀錄片,它是把美食當做一個媒介,通過這個普通的媒介找到與這個媒介相關的、能夠令大眾熱情討論的東西。比如說傳統價值觀、人際關係、生存狀態甚至是哲學思考,都能夠通過這樣一部片子表達出來。主題推介會2012年4月2日,在坎城電視節期間,央視紀錄頻道主題推介會上播放了《舌尖上的中國》《南海Ⅰ號》《故宮100》《絲路》和《超級工程》5部紀錄頻道原創大片,將人們的視線引向充滿活力的中國。在推介會現場,法國紀錄片公司的卡特琳娜女士看完《舌尖上的中國》和《故宮100》的片段預告後稱讚說,片子精彩,質量很高,具備世界水平,她有意購買。完美收官導演陳曉卿表示“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真誠是藝術《舌尖上的中國》(6張)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得到一致好評的“秘訣”。2012年5月22日,該片在播出最後一集《我們的田野》後完美收官。很多觀眾表示,短短7集顯然沒有過足癮,很多故事似乎沒有講完。對此,導演陳曉卿表示,“紀錄片生產有它的規律,要按季度來推,這季完了,我們很快會做第二季,還會有第三季。”侵權事件海報侵權《舌尖上的中國》海報(2張)中央電視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大火,而網上流傳的《舌尖上的中國》的海報也十分有創意,遠看為一雙筷子夾著一塊“臘肉”,近看發現“臘肉”其實是一幅山水畫。2012年6月,有網友發現這片“臘肉”與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美協主席許欽松的山水畫很像,並質疑《舌尖上的中國》涉嫌侵權。為此,海報作者張發財在微博中回應,稱在被媒體報導之前就已發現自己的失誤並積極地聯繫許欽松,可是一直沒有得到回覆。他表示一定會向許欽松當面致歉處理此事,並對此事對央視造成困擾表示抱歉。得知此事的許欽松並未動怒,反而挺高興,因為自己的作品通過《舌尖上的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但他指出,央視和海報設計者並沒有和他聯繫過,使用前沒有徵求他的同意。張發財迅速道歉認錯的坦誠態度贏得贊聲一片。不過,雖然張發財一再聲明自己對侵權行為很不齒,但仍有不少網友對他的解釋並不買賬。或許著作權意識不強,並不是張發財一個設計師的問題,《讓子彈飛》,《非誠勿擾》等知名國產影片的海報都曾被指稱抄襲或模仿。中央美院的肖勇教授坦言:“我國是文化創意產業較弱的國家,電影海報抄襲只是冰山一角。我國不乏設計人才,但如果不能給他們成長的時間和土壤,就很容易讓他們走捷徑。”或許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至少,希望它能成為中國設計人著作權意識成長的一個註腳。新浪侵權2013年4月新浪網未經許可,擅自向網友提供該視頻內容的線上點播服務,並在網站紀錄片首頁推薦和展示該片。新浪未經許可在其網站上提供了該紀錄片的線上播放服務,侵犯了央視國際享有的信息網路傳播權,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法院根據侵權情況和損失情況,酌情判令新浪賠償央視國際7萬元。社會影響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7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5月22日晚結束在央視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讓人回味無窮。在食品工業化時代,人們仿佛又從該片中找到了對傳統美食的熱情和敬意。該片也讓央視一套每晚10點半的收視率超過同時段的電視劇。有關專家認為,其成功之處在於突出的人文情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著名紀錄片學者張同道說,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於其選材具有高度的大眾性,所謂“食色性也”,不分階層、不分民族、不分年齡的人們都離不開食物,所以它能獲得最廣泛的認同,也就有了最廣泛的觀眾基礎。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貫穿全篇的人文情懷。和該片總導演陳曉卿是朋友的張同道說,陳曉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這種概念帶到作品裡,從普通食物中提煉人生情懷,他很早就想拍這樣一部紀錄片,終於在2012年3月付諸實施,成片過程也異常艱辛。張同道說,“鄉愁”是一種無法割捨的情懷,不管是從南方到北方,從國內到海外,所謂最好吃的菜是媽媽做的菜,最好的東西是故鄉的東西,最好的回憶是童年的回憶。《舌尖上的中國》勾起的不光是對美食的垂涎,還有流淚的衝動。“因為愛中國飲食,所以更愛中國。”該片把一批已經不常看電視的“80後”、“90後”又重新拉回電視機前,收到了傳統愛國主義教育沒有的效果,也許這是該片的“意外收穫”。第65屆坎城電影節組委會主席南尼·莫萊蒂曾特意點名觀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片段預告。其海外單集銷價也有望超過《故宮》保持的單集最高5到6萬美元紀錄。陳曉卿表示,在海外紀錄片市場分類里,美食旅遊類節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譽海外,用美食講述百味人生,用一種溫和的方式討論一個國家的變遷,“這是中國真正軟實力所在,沒有任何阻礙,可以達到全世界。”正是有著這樣的文化根基,《舌尖上的中國》在讓人流口水的同時,也難免被過度詮釋。《舌尖上的中國》,展示了美味的食物、淳樸的勞動人民、美好的生活,這樣的祖國,自然是值得熱愛的。觀眾說法與傳統的美食節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國》在地域上採取了大範圍的跳動,並且不以菜系進行劃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比如70多歲的吉林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陝北老漢、陪外婆製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係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僅僅是一部表現美食的紀錄片。一位家在湖北、現居北京的音樂人說,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國》跟“吃”就完全沒有關係,“我對吃本來就不感興趣,平時主吃素。這部紀錄片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如何‘食物’這個宏大的主題,濃縮在幾集的紀錄片裡。”而這種食和人的緊密相連,也讓不少觀眾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國》,講到寧波年糕,聽到裡面傳出的陣陣鄉音,很想家”。舌尖上的中國在陳曉卿看來,《舌尖上的中國》遠不止是一部“吃貨聖經”,而觀看《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應該只是“吃貨”的狂歡。“做紀錄片,文化的東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講吃,不就跟美食欄目一樣了?這個片子是帶著對食物的敬意來做的,希望觀眾能從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中,品讀到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 、“看了這片子,愛上了別人的家鄉。皆因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是片中食物的享有者,所以就有了一種在場的感覺。”一部紀錄片,讓我們嘗遍了生活的百味。舌尖上的中國海外影響2013年的法國春季坎城電視節上,《舌尖上的中國》引領“中國晚宴”活動得到各國媒體和機構的好評,該片也將實現央視紀錄片海外銷售市場的歷史性突破。央視紀錄片頻道邀請相關專家,為《舌尖上的中國》舉行研討會,與會專家普遍認為《舌尖上的中國》為觀眾打開了一扇窗,也讓中國紀錄片人看到了希望。《舌尖上的中國》引起的海外市場的熱烈反響更是讓紀錄片人看到了希望,國內自製紀錄片終於得到市場及大眾的認可,也終於在海外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國家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副司長王丹彥稱,近幾年,紀錄片業界才剛剛在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現在我們幾十個上星頻道的競爭環境中,確實只有娛樂節目和電視劇在拼收視。這個時候央視打造晚間紀錄片時段恰逢其時,也對大眾文化需求和審美需求起到了有判斷的引領和追求。”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電影版

2015年1月19日,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馬傾力打造的大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在北京舉行發布會,宣布電影將於2016年1月7日全國院線公映。


{"vars": {"token": "3ba46da0d4dc9e0a004a4d354cb5d464"},"triggers": {"trackPageview": {"on": "visible","request": "pag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