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時,洪澤縣為淮夷人聚落。洪澤縣西周時,是徐國腹地。春秋時期,屬吳、越;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時,境內東部屬東陽縣,南部屬盱台(眙)縣,西部屬徐縣,北部屬淮陰縣。漢時,境域先後分屬徐、高平、睢陵、盱眙、富陵、淮陰、東陽、平安等縣。三國時期全境屬魏。晉時,隸屬多變,境內先後分屬淮陰、東陽、盱眙、山陽等縣。南北朝南齊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割直瀆、破釜(破釜塘即洪澤湖一部)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洪澤境東部始屬淮安縣。隋時,地處下邳郡、江都郡邊界,東部屬安宜縣、山陽縣,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徐城縣,北部屬淮陰縣。唐時,全境處泗州與楚州邊界,東部屬寶應縣、山陽縣,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徐城縣、臨淮縣,北部屬淮陰縣。五代時,地處後晉邊境;後,境域大部屬南唐。北宋時,全境處泗州和楚州邊界,東部屬寶應縣,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臨淮縣,北部屬淮陰縣、山陽縣。南宋、金時期,境域分屬金與南宋。元時,境域處河南江北行省、東道宣尉司邊界,東部屬山陽縣、寶應縣,南部屬盱眙縣、臨淮縣,西部屬泗州,北部屬桃源縣、清河縣。明時,全境屬南京(南直隸),地處鳳陽、淮安、揚州三府邊界;東部屬寶應縣,隸揚州府高郵州;南部屬盱眙縣,西部屬泗州,隸鳳陽府;北部屬桃源縣、清河縣,東北屬山陽縣,隸淮安府。清初沿明制;康熙時全境處江蘇布政使和安徽布政使司邊界;嘉慶時,全境處江蘇省、安徽省邊界。民國時,全境處江蘇、安徽兩省邊界。西部屬泗縣,南部屬盱眙縣,隸安徽省淮泗道;北部屬泗陽縣、淮陰縣,東部屬淮安縣、寶應縣,隸江蘇省淮揚道;後略有調整,分隸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和江蘇省第五(後改為第七)、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開闢洪澤湖地區根據地,境內先後建立淮寶縣和洪澤縣,後撤銷。洪澤湖夕照民國30年(公元1941年)10月在縣境東部岔河鎮建立淮寶縣政府(1950年2撤銷);民國31年(公元1942年)4月,在縣境西部洪澤湖區建立洪澤縣政府(期間因故曾臨時撤銷,後即恢復,並於民國36年即公元1947年6月撤銷),洪澤置縣始於此,縣境內設有兩個縣級民主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至1952年2月,全境曾分屬泗洪、盱眙、泗陽、淮陰和淮寶5縣。1950年2月後至1956年5月建縣前,全境分屬泗洪、盱眙、泗陽和淮陰4縣。1956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重新設定洪澤縣,隸屬江蘇省淮陰專員公署。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洪澤縣隸屬淮陰市。1985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對洪澤縣行政區劃重新調整,洪澤湖部分水面及淮河、臨河、半城、成河等鄉鎮劃出,盱眙縣和淮陰縣部分村划進,縣仍隸屬江蘇省淮陰市。2001年2月,淮陰市改名為淮安市後,洪澤縣隸屬淮安市延續至今。
截至2013年,洪澤縣共轄11個鎮。
高良澗鎮 | 黃集鎮 | 岔河鎮 | 東雙溝鎮 |
仁和鎮 | 共和鎮 | 三河鎮 | 老子山鎮 |
萬集鎮 | 蔣壩鎮 | 西順河鎮 |
位置境域洪澤風景(21張)洪澤縣地處蘇北中部,位於淮河下游,屬淮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地處北緯33°02′~34°24′,東經118°28′~119°10′,總面積1289.0163平方公里。東依白馬湖,與淮安市楚州區、淮安市金湖縣及揚州市寶應縣水陸相依;南至淮河入江水道,與淮安市盱眙縣毗鄰;西偎洪澤湖,與宿遷市泗洪、泗陽兩縣隔湖相望;北達蘇北灌溉總渠與淮安市清浦區以蘇北灌溉總渠及淮河入海水道為界。洪澤縣地形地貌洪澤呈西高東低之勢,全境東西跨度63公里,南北跨度38.5公里。洪澤縣最高點在老子山鎮的丹山頂,高程達51.5米;最低點在白馬湖區,高程僅為5.1米 。洪澤湖西南面的老子山鎮為不連片的低丘陵地,東部皆為黃淮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洪澤湖大堤高程為18.5米,與東部平原落差達10米以上;湖底淺平,高程為一般為10~11米,最低處約8.5米,最高處為12米,高出洪澤湖大堤以東地區3~5米,所以也稱之為“懸湖”。氣候洪澤縣位於北半球中緯度,地處中國南北氣候主要分界線:秦嶺-淮河-蘇北灌溉總渠南側,屬北亞熱帶和暖溫帶過渡性地帶,受海洋氣候的影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季風氣候特徵顯著,冬季主導風為東北風,夏季主導風為東南風。2008年,年平均氣溫15.0℃,年平均日照時數2118.8小時,年降水量1078.0毫米;3月20日春分,6月14日入梅,7月14日出梅,9月22日秋分。土壤洪澤縣土壤分為潮土、褐土、石灰岩土,有機質含量高。
動物洪澤湖洪澤縣動物類型主要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軟體類、環節類、節肢類等。珍貴動物有天鵝、鴛鴦、野鴨、野雞和刺蝟等。洪澤縣盛產洪澤湖大閘蟹、洪澤湖小龍蝦、洪澤湖銀魚等,素有“日出斗金”之譽。洪澤湖、白馬湖及內河水系還盛產甲魚、長魚(黃蟮)、黑魚、小黃魚、大青蝦、毛刀魚、草魚(鯽魚)、鯉魚、蜆、螺等魚蝦類90多種;菱角、芡實(雞頭)、蓮蓬、藕、茭白、水芹等水生植物30多種,且產量高,品質好。植物洪澤為典型的水網地區,灘涂、堤壩較多,植被類型分為落葉闊葉林、水生植物、農業植被。典型的地帶性植被為落葉闊葉林,有喬木19科37種;灌木3科3種;草本植物78種。其中,高良澗鎮越城居委會的一株300多年的銀杏樹(俗稱白果樹)依然生長旺盛。萬集鎮顧圩村的一棵百年柿樹,長勢良好。2008年,由於城市綠化、植樹造林,一些花草樹木新品種被引進境域。水生植被主要分布在洪澤湖與白馬湖的周邊灘地、淺水域中,為混生、水生草本植物類型;內塘水域亦有分布。礦產洪澤縣東南部蘊藏著石油、天然氣,西南部儲存著地熱,西北部盛產芒硝,東北部富含鹽礦。境內,金屬礦產主要是赤鐵礦,分布於東雙溝以東的草澤河南岸;非金屬礦藏主要有岩鹽、芒硝、天然鹼和石膏等。岩鹽礦床主要位於西順河鎮及洪澤湖東北部。已探明陸上岩鹽礦石量儲量為28.78億噸,氯化鈉22.88億噸;經估算,水下部分儲量達1000億噸以上,礦石平均品位達80%。芒硝為西順河鹽礦床的伴生礦床。硫酸鈉儲量為1.54億噸,以無水芒硝為主,其次為鈣芒硝。水力洪澤縣洪澤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正常蓄水位時面積2152平方公里,容積42億立方米,為南水北調重要蓄水周轉庫。縣城有潯河、硯臨河、蘇北灌溉總渠,引水十分方便。洪澤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2米,儲量十分豐富。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洪澤縣人口為326365人。2013年,常住人口為33.42萬人,比上年增加0.15萬人。人口出生率9.62‰,增長0.05個千分點,下降2.6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4.01‰。戶籍人口為38.80萬人,比上年增加0.21萬人。2014年,人口總量有所增長。全年人口出生率9.85‰,增長0.23個千分點;死亡率5.73‰,增長0.1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4.12‰。2014年末全縣戶籍人口為39.09萬人,比上年增加0.29萬人。年末全縣常住人口為33.67萬人,比上年增加0.25萬人。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按常住人口計算的年末全縣城鎮人口為16.45萬人,比上年增加0.68萬人,城鎮化率為48.85%,比上年提高1.65個百分點。居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751元,增長9.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161元,增幅11.7%。洪澤縣境內有境內有回族、布依族、苗族等19個少數民族。
概述2013年,洪澤縣地區生產總值178.06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28.0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5.88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63.7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74.1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3399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調整為15.7∶42.6∶41.7。2013年底,洪澤縣有私營企業2824個,比上年增加517個;私營企業註冊資本(金)為151.08億元,增長8.6%。個體經營戶18219戶,比上年增加1721戶;個體經營戶註冊資本(金)為15.14億元,增長2.1%。私營個體從業人員106806人,其中農村私營個體從業人員60185人,城鎮私營個體從業人員46621人。第一產業洪澤湖水產2013年,洪澤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6.15億元。其中農業27.78億元;林業3.13億元;牧業13.96億元;漁業10.05億元。糧食種植面積88.21萬畝,總產量44.02萬噸。其中,小麥種植面積為41.96萬畝,總產量為16.43萬噸;水稻種植面積為44.40萬畝,總產量為27.04萬噸。油料種植面積為1.43萬畝,總產量為0.28萬噸。2013年,洪澤縣造林面積7006畝。生豬飼養量38.17萬頭,家禽飼養量1052萬隻。全年水產品產量6.01萬噸。第二產業2013年,洪澤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3.8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9.5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46.7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中,化工、機械、輕紡三大主導產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1.0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58.09%,實現利稅29.37億元。2013年,洪澤縣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64.65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89.30萬平方米。第三產業2013年,洪澤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66.96億元。城鎮實現零售額49.66億元,增長16.4%,農村實現零售額17.30億元。2013年,洪澤縣國內旅遊人數158.7萬人次。國內旅遊總收入15.52億元。
公路洪澤縣交通寧連一級公路和寧淮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京滬高速、寧徐高速、徐淮鹽高速擦肩而行。水路洪澤湖是連線淮河、京杭大運河和長江的水上交通樞紐,洪澤湖向南經三河閘入江水道至揚州東南三江營注入長江,向東出高良澗船閘經蘇北灌溉總渠直撲黃海懷抱。鐵路洪澤北距新長鐵路45km,南距滬寧鐵路150km。機場洪澤距南京祿口機場170km,距徐州觀音機場260km,距上海虹橋機場450km。
教育2013年,洪澤縣“校安工程”三年規劃任務(2010-2012)順利通過省市驗收。洪澤湖實驗國小幼稚園,仁和鎮第二幼稚園通過省優質幼稚園驗收。
2013年,洪澤縣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在校生48620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5536人;職業高中在校生2518人;技工學校在校生2902人;國中在校生9035人;國小在校生18861人。2013年普通高考二本以上達線人數1025人,創歷史新高。
中學 | 洪澤縣第二中學 | 洪澤縣中等專業學校 | 洪澤外國語中學 | 洪澤縣實驗中學 |
老子山鎮九年制學校 | 洪澤縣新區中學 | 洪澤縣朱壩中學 | 洪澤縣黃集中學 | |
江蘇省洪澤中學 | 洪澤縣共和中學 | 洪澤縣岔河中學 | ||
國小 | 洪澤縣實驗國小 | 洪澤縣城南國小 | 高良澗鎮中心國小 | 洪澤湖實驗國小 |
朱壩鎮中心國小 | 黃集鎮中心國小 | 岔河鎮中心國小 | 仁和鎮中心國小 | |
西順河鎮中心國小 | 萬集鎮中心國小 | 東雙溝鎮中心國小 | 共和鎮中心國小 | |
三河鎮中心國小 | 蔣壩鎮中心國小 | 洪澤外國語實驗學校 | ||
幼稚園 | 洪澤縣縣直機關幼稚園 | |||
職業教育 | 洪澤縣特殊教育學校 | 洪澤教師研修 | 洪澤衛校 |
民間文藝洪澤湖美食(6張)由於洪澤湖地區的漁民生活流動性大,形成了獨特的民間文藝形式,其中以“端鼓腔”發展起來的《漁鼓舞》最具特色,其它以燈籠舞、鑼鼓梆子、曲藝、蘇北大鼓、泗州琴書、巫祝歌、蓮湘舞等為代表。體育運動19世紀60年代始,洪澤縣多次組織洪澤湖水上運動會,2005年8月,洪澤縣人民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舉辦了“中國洪澤湖水上運動會暨中國洪澤湖旅遊文化節”。飲食文化洪澤飲食歷史悠久,有深厚的蟹文化、酒文化、水文化底蘊。洪澤湖區的飲食以淮揚菜口味為基礎,最典型的有“朱壩活魚鍋貼”、“蔣壩魚圓系列菜”、“黃集羊肉系列菜”、“洪澤湖鵝系列菜”和“洪澤湖大閘蟹”“洪澤湖龍蝦系列菜”等。文物保護洪澤文物古蹟眾多。截至2010年底,洪澤縣有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3個點),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文化遺產洪澤縣的“九牛二虎一隻雞的傳說”、“大禹鎖鎮無支祁的傳說”、“白馬湖來歷的傳說”、“洪澤湖漁民婚嫁禮儀”、“洪澤湖漁鼓”、“洪澤湖漁具製作和使用技藝”、“老子山的傳說”、“安淮寺廟會”、“朱壩活魚鍋貼烹飪技藝”、“黃集羊肉烹飪技藝”、“蔣壩酸湯魚圓烹飪技藝”等1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淮安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