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的夏天 台灣後山─花蓮縣美侖國中,一群皮膚黝黑的陽光大男孩正在炎炎夏日裡作著他們的年少大夢;在海邊的足球場上,揮汗踢球奮力前行;球場就是他們的天堂,年紀雖小志氣卻比天高,最大的願望就是一輩子都跟足球當好朋友;為了培養絕佳的默契以及接受嚴密的訓練,這群青少年們打從上國中的第一天,就一起生活在6坪大的球員宿舍里:一起吃飯、一起上課、一起洗澡、一起練球,說他們是同學,其實更像是兄弟,受傷時互相扶持,贏球時一起慶祝,親密緊貼的生活令他們情同手足,可愛的大男孩們甚至半夜還會在作夢時起腳!而球隊教練,就如同他們的父親,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不但要指導他們踢球,更要教導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他們用熱情燃燒生命,面對理想全力衝刺,面臨國中生涯最後一個夏天的全國戰役,這個夏天,命運之神會以怎樣奇蹟的方式出現呢?他們是否會一起贏得畢業前最終的一場戰役呢?
職員表
製作人 | Michelle Chu、Jeffrey Gou |
導演 | 張榮吉Rong-ji Chang、楊力州Li-chou Yang |
剪輯 | Nyssa Li |
角色 | 演員 |
---|---|
聖男 | 聖男 |
健良 | 健良 |
阿Q | 阿Q |
高俊 | ---- |
昌倫 | ---- |
阿亮 | ---- |
奇蹟的夏天 《奇蹟的夏天》最“奇蹟”的,恐怕不是影片紀錄的內容,而是銀幕下從構想到完成的經過。起初,導演楊力州只不過應NIKE之邀,在世界盃足球熱潮席捲之際,去台灣花蓮美侖國中足球隊拍攝四支五分鐘的廣告短片。不料,廣告拍完了,這些足球小將卻引起了他繼續拍攝的念頭,他找來愛徒張榮吉共同導演,最後完成為一部紀錄長片的規模。不諱言的,由於拍攝時間上的限制,《奇蹟的夏天》對於個別球員背後的家庭、甚至更大的社會性議題(原住民教育、就業),勢必產生一些深度與廣度上的局限,而不可能成為像《籃球夢》、《罰球線下》這類以多年時間換取結晶內容的馬拉松式紀錄片。但也因此,楊力州、張榮吉大刀闊斧地將這些部分觀眾所期待的內容化為影片的支線,僅利用幾個球員放假回家的時候,帶出些許另一面的展現,而將整個重心調往這群青少年即將畢業、以及要進行三年來最後也最重要的一場球賽的經過。在形式技法上,《奇蹟的夏天》超越了過去無論是台灣紀錄片或是楊力州個人喜以大量旁白、字幕輔助說明與抒情的習慣,而不畏以精巧十足的剪接與畫面張力,挑戰台灣紀錄片家法的保守規範。活跳的節奏,本來就不是劇情片的專利,它不僅在視覺心理上帶動觀眾的情緒躍動,更與片中人物的青春氣息,以及球場上的緊張刺激,形成合宜的共鳴。也連帶質疑了長久以來被部分紀錄片和觀眾奉為經典的客觀、中立信條。最後一場球賽的高潮迭起,簡直令人屏息,影片成功地將球場上的氣氛帶入到戲院里,汗水、淚水的淋漓,射門時刻的驚呼,以及難以想像的賽局,無不牽動觀者的情緒。當向來嚴苛訓話的教練一邊鼓勵球員、一邊忍不住摘下眼鏡拭淚時,紀錄片如何立體地雕塑人物又不違背其自然真誠,在此找到了一個有力的證據。但影片如果只是一部精彩賽事記錄的話,《奇蹟的夏天》就僅止於好看而已。球賽結束後的“餘韻”,才是讓這部紀錄片再升高的主要原因。當我們看到這群球員在海水、沙灘、或是雨後的草地上,不正規的你來我往時,感受到的不再是球場上的勝負掙扎,而是在“玩球”的樂趣中,帶著一絲絲即將畢業別離的不捨以及把握時光的珍惜友誼。然後當鏡頭對準足球隊新生測驗那一張張的青澀臉孔時,整整小一號的身材與臉孔,彷佛是導演沒來得及趕上的過去,神奇重現。而被記錄的主角們再度正式上場,原來合作的隊友因為進入不同的學校而成為競爭對手,朋友與敵人的關係,也凸顯了人生每個階段變化的必然性殘酷。雖然只有幾個月的拍攝,《奇蹟的夏天》卻靈巧地將一個特殊的時間點放大為這群男孩生命的轉折點。青春與成長、喜悅與酸苦,這些共通的情感經驗,透過導演嫻熟的技巧以及被攝者自然天成的魅力,在銀幕上完全展現開來。年輕的共同導演張榮吉成功突破了拍攝者與被攝者的隔閡,而已經累積相當傑出作品的楊力州,則再透過《奇蹟的夏天》讓“對青春的眷戀”成為他風格中最醒目的一環。
台灣電影蓬勃發展,導演方面新人輩出,在國際影壇影響力與日俱增。知名紀錄片導演楊力州自從在台北電影節上宣布了他與愛徒張榮吉聯合執導的紀錄片《奇蹟的夏天》後受到各界的矚目,也吸引了許多國際影展的邀約,本屆釜山國際影展Wide Angle單元也已確定《奇蹟的夏天》入圍。該單元專為劇情長片以外的優秀影片所設立,許多優秀的導演及影片都是在這個單元里被發掘,入圍的訊息傳出後楊力州、張榮吉兩名導演非常高興,十七名影片中描繪的足球小將,還不知道自己的故事馬上就要在十月登上世界舞台。而本屆金穗獎得主林裕凱,也入選參加本屆釜山影展的“亞洲電影學院”Asian Film Academy,釜山影展舉辦方將邀請亞洲各地知名的電影工作者擔任導師,指導由亞洲各國甄選出的24名電影新秀,希望這24名學員能夠在三周的學習中領會到國際先進的工作模式,林裕凱以剛受到金穗獎肯定的作品《自由大道》申請,希望有朝一日找到投資人,為自己投資拍攝劇情長片以參加釜山影展正式單元放映。巧的是,林裕凱正好是《奇蹟的夏天》另一名導演張榮吉在台藝大套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的學長,兩人雖然發展方向有所不同,但相信在持續的努力下,定會取得成功!
拍攝緣起2006年世界盃開打時,運動品牌NIKE在世界各地拍攝以踢球青年為主題的紀錄片。楊力州應邀拍攝他們贊助的美侖國中足球隊。原本只準備拍5分鐘短片,但後來了解到這些原住民少年背後“賺人熱淚”的故事,最終促成一部紀錄長片的誕生。楊力州表示,很多原住民的孩子在國際體育比賽中取得佳績,讓台灣公眾建立起運動的自信心。但是片中小將們畢業後若無法因體育成績優良而保送升學,就必須面臨擔負起生活家計,而難以逃脫做工的宿命。影片不著痕跡地點出原住民學童的教育問題,也讓觀眾在片尾落淚。楊力州表示,台灣經濟不景氣,企業給球隊的贊助會減少。片子上映後,電影公司會捐出每張票的淨利所得的15%作為當地原住民助學基金,偶像劇女星林依晨則擔任基金計畫的慈善大使。影片的制勝法寶 “現在台灣最缺的就是一種正面向上的力量。”導演楊力州表示,電影裡小孩們面對夢想的“執著、無私、團結、默契”都會讓大人世界汗顏。該片發行方山水公司工作人員則表示,勵志感人加上節奏動感,是影片的制勝法寶。另外,17位小將外表非常像明星,在台北宣傳時受到熱烈追捧。奇蹟的夏天據悉,影片記錄了足球小將們在國中最後一個夏天的相濡以沫以及最後一場比賽。“他們對於勝負的概念跟成人不一樣,”楊力州表示,小孩想奪冠或許只是為了把獎盃送給教練當結婚禮物,或者讓母親在部落有更多尊嚴。他們口中的童稚語彙,給電影貢獻不少歡樂詼諧的片段。片中也展現了他們訓練有素的身手,呈現精彩緊張的球賽。關於導演楊力州,1969年3月9日生,輔仁大學套用美術系畢業、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畢業,現為專職紀錄片工作者,作品眾多,並獲得國內外許多紀錄片影展的肯定。其作品呈現手法擺脫紀錄片沉悶嚴肅的刻板印象,以各種感性與趣味的手法吸引觀眾,又勇於挖掘人們不敢逼視的赤裸情感與種種荒謬矛盾的社會制度,使得他的作品除了最純真的人情以外,也是最沉重最銳利的社會刻畫。歷年作品包括《畢業紀念冊》、《我愛080》、《過境》、《新宿驛,東口以東》等,接連獲得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評審團大獎,瑞士真實紀錄影展最佳影片,其中《我愛080》一片並受到德法合資之藝術電視台ARTE青睞,購得法國電視著作權,2002年法國全國公映,受到當許多國際紀錄片工作者注目。並擔任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榮吉,台灣藝術大學套用媒體藝術研究所1980年生於台北,現正就讀台灣藝術大學套用媒體藝術研究所,自1998年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影像創作,參與多部短片及紀錄片製作,2001年拍攝第一部紀錄短片《碼頭》,透過音、像傳遞複雜的生活感動,而後創作取材,多來自生活經驗的切片,作為創作的發想。
聖男:足球隊長,擔任keeper,甘願為球門老大擋子彈,阿美族人,希望進入國家代表隊。健良:球賽主將,控球迅速,主守左翼,泰魯閣族人,家中只有母親跟姐姐維持家計。阿Q:球賽主將,動作花俏,主守中場,阿美族人,放假最愛回家鄉釣魚。高俊:球賽主將,平日什麼都踢,主守右翼,阿美族人,深信姐姐會在遠方遙望著他每一場球賽。昌倫:球賽主將,主守中場,俗稱二姐,場上鐵如鋼,場下驕如花。阿亮:候補球員,因上場會緊張,所以重要比賽很少上場,父親因身體不適住院,平日十點熄燈就寢,他就會到後面空教室讀書,他希望以後可以當醫生。
精彩影評我來評論這裡空空如也,等待你來評論!
標題
內容發表評論取消